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和集中度增加,但市場競爭格局仍未確定
據億歐智庫最 新髮布的《2019年中國雲計算行業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雲計算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大陸雲計算市場規模達907.1億元,同比增速31.2%,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大關。而根據調研機構Canalys給出的數據,2018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高達804億美元(約合5400億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46.5%。可見,大陸雲計算市場規模僅為全球的1/6,市場滲透率不足17%,大陸雲計算發展空間潛力巨大。
《雲計算報告》顯示,中國雲計算市場的集中度持續提高,根據權威市場研究公司IDC21018年數據,中國排名前四的雲計算廠商分別是阿里雲、騰訊雲、中國電信和金山雲,這四家廠商總的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61.8%上升到2018年的69.9%,成為了中國雲計算市場的主導力量。
全球權威咨詢與服務機構Forrester此前發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公有雲開發平台》從收入角度將中國雲計算廠商劃分為大型廠商、中型廠商和小型廠商。其中,阿里雲、AWS、騰訊雲、金山雲、微軟雲、浪潮雲等廠商進入大型廠商隊列。未來,雲計算市場份額向大型廠商聚集的局面已經越來越成為行業共識。
而就2018年各家雲計算廠商的市場份額來看,阿里雲的市場份額為45.5%,穩居第一,騰訊雲、中國電信、金山雲所占據的市場份額均較小,其他部分的市場份額高達30.1%。由此看出,雲計算市場的競爭格局還未完全確定。尤其在現階段,企業級業務進入需求爆發期,能快速抓住企業上雲核心需求的大型雲計算廠商更有可能快速搶占市場份額,做到彎道超車。
不同行業的企業上雲需求各異,但終極目標一致
結合《雲計算報告》中對金融、醫療、教育、製造、物流、零售這6大行業企業上雲案例的分析,這6大行業的企業核心需求略有差異。
金融行業由於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已有的信息安全技術十分發達,網路架構也很嚴密,對數據的存儲和管理有著嚴格的行業標準。因此雲計算提供商需要滿足金融企業監管合規、實時數據、高頻交易、數據安全、業務連續性等方面的要求。一般而言,規模較大、技術實力較強的大型金融機構大多採取私有雲模式,通過合作研發或技術外包方式完成私有雲平台建設;中小金融機構由於自身技術實力偏弱、人才儲備不足、資金投入有限等原因,一般更傾向於選擇專為金融機構服務的行業雲,以同時滿足監管合規和控制成本的需求;金融科技公司則更傾向於使用公有雲模式,主要通過與第三方公有雲廠商合作,做到自身業務的快速擴展。
傳統醫療機構為開展治療工作的需要,不得不購買和維護所有必需的硬件和軟件,並招募大量醫護人員,卻不考慮這些資源的利用率,並且設備安全性通常較差。尤其是基礎設施比較薄弱、醫療資源稀缺的地區,患者時常面臨著就醫困難、價格昂貴、環境簡陋等諸多問題。因此,削減成本、改善病人護理質量、保障數據安全成為醫療行業上雲的迫切需求。醫院上雲後只需為必須使用的資源(例如存儲、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服務)按需付費,降低了患者就醫的成本;另一方面,雲計算技術也可以有效處理和交付數據,並挖掘數據的潛在信息價值,有助於緩解醫療資源緊張、就醫貴、就醫難等問題。
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教育單元相對獨立、業務負載並發量不明確、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和個性化是教育行業現階段的主要發展瓶頸。教育行業相關企業上雲的核心需求是希望整合教育資源,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雲計算技術可以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接入網路和強大的計算資源彈性,解決終端用戶對教育產品體驗的嚴苛要求;同時,即開即用的視頻服務和海量存儲結合,可以極大的降低開發配置工作,在保證穩定性的同時,加快產品上線速度,適應市場變化需求。
製造業長期以來都是數據密集型行業,其數據包括工廠車間機器的運行數據、上下遊的供應和銷售數據、熟練工人的經驗數據等,這些海量數據容易形成孤島。早年的工業信息化更多解決的是存儲問題,無法挖掘數據背後的商業價值,難以做到高效協同生產。雲計算作為製造業的核心使能技術,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幫助企業采集、存儲、連接和分析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數據,充分挖掘孤島數據的潛在價值,為產品質量的提升、運行效率的提高、生產成本的降低做出貢獻,加速智能升級。
運輸配送作為物流企業的核心環節,面臨中間環節冗餘混亂、運輸成本居高不下的挑戰,如何安排送貨順序、如何實時了解貨車途中的情況和配送時效、如何規劃最合理的路線等都是物流配送中的核心痛點。除此之外,物流企業與用戶間的交易信息不對稱,貨主和車主的信用體系尚未完善,用戶信息安全無法得到保障等都是困擾物流企業的主要難題。物流企業利用雲計算的技術優勢,可以集成眾多物流用戶的需求,形成物流需求信息集成平台,整合零散的物流資源,做到所有信息的交換、處理、傳遞,使物流效益最大化;同時,雲安全技術也可以保障用戶的信息安全。
傳統零售企業通常採用多套本地部署的高性能數據庫服務器支撐企業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轉,信息系統之間的連通性比較差。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拓展,尤其是開設電商網站後,需要面對海量用戶的並發訪問,以及電商業務系統與現有的ERP系統、供應商管理、門店管理等多套系統的融合問題。這導致了經營效率的低下和重復建設的資源浪費以及對消費者的需求反饋不及時等問題。基於雲計算架構,傳統零售企業可以構建統一的服務和數據系統,形成統一的業務支撐中台,對門店銷售、網站銷售、移動銷售及上千家門店、數百家供應商進行統一化管理,保障各個業務系統的穩定通暢,減少資源浪費,提升經營效率。
總結以上行業企業的核心需求,可以發現無論處於哪個行業的企業,其上雲的核心需求雖然略有差異,但最終目標無外乎要做到「保質、增收、降本、提效」。
雲計算進入企業級市場,誰有可能彎道超車
在雲計算全面進入企業級市場的2019年,大型雲計算廠商如何快速抓住不同行業的核心需求,需要考慮技術、服務、經營、經驗、資本、人才、生態等諸多因素,其中一流的技術、安全穩定的產品和服務、足夠的資本和專業的人才是基礎要素,而豐富的企業服務經驗、標準完整的生態體系則是雲計算玩家制勝的關鍵因素。
縱觀進入大型廠商隊列的雲計算服務商,阿里雲、AWS、騰訊雲、金山雲等雲計算廠商作為市場主導力量,雖然在技術、資本、人才等方面都大幅領先其他競爭者,但更多以原生廠商為主,針對傳統企業的服務正處於嘗試和探索階段。相比之下,浪潮雲、微軟Azure等以IT公司起家的雲計算廠商,均已經在企業級市場中紮根多年,擁有更加豐富的企業服務經驗。浪潮是一家有33年行業經驗的企業,微軟則有44年的行業經驗,兩家企業均可以將自身對於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理解賦能給廣大中小企業。
根據RightScale 2019雲狀況調查報告數據,其對786家大中小型企業的IT專員調查發現,AWS的公有雲採用率從2017年的64%下降到2018年的61%,而微軟Azure的採用率卻從45%增加到52%,相比之下,Google Cloud僅從18%微漲到19%,大中小型企業對微軟Azure的接受度顯然略勝一籌。而微軟2018年雲計算業務的營收增速保持了76%的強勁增長,高於AWS46%的增速,這似乎也與其企業級市場份額快速上升有緊密聯繫。
與微軟同樣擁有企業服務經驗的浪潮雲,在國內市場也保持了高速增長。根據IDC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浪潮雲首次躋身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公有雲整體市場份額前十,市場增速居於第一。浪潮雲相比其他進入大型廠商隊列的雲計算廠商來說,雖然進軍公有雲時間較短,但增速顯著,這似乎與其33年來在傳統企業(如教育、金融、交通等)摸爬滾打所積累的企業落地經驗相關,也可能與浪潮雲把政府領域積累的安全和服務能力應用到企業級市場密不可分。
中國的雲計算應用正在進入深水區,各家雲計算廠商都正在大力投入資金和精力,而想要快速搶占企業級市場,仍然需要各家雲計算廠商打造綜合企業級服務能力,提升對傳統行業的滲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