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阿里巴巴研究院今年3月公布了一份新零售研究報告,其對新零售的定義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的形態」。阿里研究院將「消費者體驗」作為新零售的中心引起了筆者的興趣:怎樣的消費者體驗才能達到新零售的標準?
消費升級不是「價格升級」,而是「體驗升級」。
傳統電商模式初期,消費者更關注商品的性價比,電商大幅抹平了由於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地區價格不對等,可以直接購買原產地的平價商品成為電商初期用戶選擇下單的原始動力。傳統電商模式成熟的今天,減少去實體店造成的時間和精力的浪費也成為不少人選擇電商的潛在心理要素。
如今,以消費帶體驗的傳統電商邏輯即將耗盡彈藥,以體驗帶消費的零售思路逐漸成為方向。依托互聯網打造的線上購物便利已經成為電商標配,個性和體驗作為新的突破口,成為電商從業者們亟需打造的競爭力。
凱度的「2017中國城市新消費者趨勢完整報告」顯示,中國的主流消費者已經是更加自信的個體。西方的影響、現代生活方式和物質的豐富已經喚醒了他們的「自我」意識。
這催生了以下三個消費者心理的變化:
更注重品牌自我的表達:
大品牌已經不足以成為產品大賣的保證,新生代消費者需要足夠獨特的品牌,這也給精品小品牌突圍帶來了機會;
更注重生活品質:
新生代消費者追求生活的品質,也願意為真正好的產品買單,往往可以接受更高的溢價;
更注重自己的時間價值:
新生代消費者願意花錢買時間,把自己從無聊、重復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投身於自己的業餘愛好和其他熱愛的活動。
在這三種消費心理變化的背景下,新零售嘗試從以下幾點構建消費者體驗:
多管道無障礙的購物體驗:
以小米之家為例。小米之家有大約200個SKU,覆蓋最普遍的生活場景,可以讓消費者最大程度體驗到小米產品的質感。同時,實體產品陣列也能強化消費者心中小米的品牌形象,讓更多不參與電商活動的消費者也能建立起品牌認知。除了賣貨,小米之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從線下往線上引流,向用戶介紹更豐富的小米產品系列。店員會引導到店消費者在手機上安裝小米商城的APP,鼓勵消費者通過手機完成購買。
通過打通線上線下,小米之家做到了便捷性和體驗感的統一。到店一次的用戶,就有機會成為小米的粉絲,產生驚人的復購率。
另外兩個例子:
去年雙11,優衣庫在天貓的旗艦店投放的貨品迅速售罄,消費者可以在優衣庫400多家各大門店24小時快速提貨。
盒馬鮮生的「超市+餐飲+店倉一體」模式,集購物、餐飲、高效配送於一身,用戶可以自由選擇到店體驗消費,也可以選擇線下快速送達,同樣體現了新零售多管道無障礙的購物體驗。
多元化產品組合及沉浸式場景體驗:
以MUJI為例。無印良品線下店與咖啡餐飲、文化藝術、時尚美容等跨界融合,試圖打造一種新型體驗的社交化場所。為配合書店和商品陳列,上海無印良品淮海755旗艦店推出了一系列與設計有關的活動,如設計師做講座、討論會、讀書會等,配合無印良品本身的品牌調性,更加吸引有個性表達訴求的目標消費者。
與此類似,專注潮流的YOHO!以潮流時尚為主題打造的「YOHOSTORE」幾乎在單一空間內匯聚了與其相關的所有場景和共同價值。在YOHO!STORE,很大一塊面積被劃出給品牌提供服務和活動的空間。一方面,品牌會提供類似球鞋清洗、潮流課堂、理髮造型等潮流服務;另一方面,也會有藝術展、品牌展和livehouse等活動不定期舉辦。YOHO!STORE帶來的沉浸式體驗將強調品牌個性凸顯到極致。
基於倉的極度便利體驗:
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消費者不再會為了省錢而「自找麻煩」,更願意為了方便而多花錢。「提高供應鏈效率、把消費場景做得離用戶更近」成為零售商的共同選擇。各色場景在寫字樓、社區和街道多點開花:無人貨架,無人超市、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大小場景紛紛湧現。
廣義上,無人貨架和盒馬鮮生等都屬於前置倉的范疇,而便利店則可被視為「社區倉」,憑借自身聚客能力將覆蓋半徑內的訂單集約到店,通過B2B的物流模式降低成本。基於新型倉儲模型,消費者可以在最小的機動成本下到店消費,完成訂單。
極度便利的極致是無倉,這一點,共享單車做到了。
數字化會員管理帶來的精準推送體驗:
傳統會員管理一般只能記錄消費金額、消費頻率、姓名、手機號、消費偏好等結構化數據,很難通過這些淺顯的維度勾勒精準用戶畫像,且大多未能聯通線上線下。結合全管道的數字化會員管理則會通過更多維度的數據對消費者進行刻畫。消費者的線上線下記錄和各種非結構化數據將其審美取向、性格特點和價值觀等和盤托出,這些感性維度的標籤對消費者最終的購買決策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精準推送往往能「搔其癢」,非但不會讓消費者厭煩,還能獲得較高的轉化率,在行銷上帶來體驗的提升。
基於視覺的無人便利店簡24會通過記錄用戶的購買行為來對用戶標籤,以特價或贈送的方式精準推送臨期商品,達成供應鏈流通的優化,做到了承諾「不對供應商退貨」。
社群電商帶來消費信任體驗:
億邦動力網特約零售專家葉志榮認為,社群具有商業社會所必需的稀缺品:信任。社群具備「自迭代」的能力,以信任螺旋的方式累積稀缺的社會資本。個體在連接中創造互動,社群中的互動增進信任,信任的增長促進交易的增長,交易反過來又是互動的一種表現形式,由此信任螺旋上升。
在葉志榮看來,新零售的數據手段可以完整的記錄、沉淀「社群」經營過程中的所累積的「社會資本」,進而創造、創新出服務於社群零售的新產品、新服務。
雲集、拼多多、大V店等社群零售平台的成長速度很快,社群數量、交易額增長、復購率等指標讓電商同行感到驚訝,這是「信任螺旋」釋放出的作用。
更多的線下新零售場景都在打造社交空間,在武漢的YOOYA,專門開辟有與顧客交流活動的YOOYA空間,定期組織與顧客的交流與互動。零售店變成為社交化的零售。
中正國際品牌管理機構總裁周珺認為,「以心為本」和「零售物種大爆發」是新零售做到的途徑。
所謂「以心為本」,指的就是在掌握數據和技術的技術上滿足消費者需求。DT技術帶來的巨大創造力將無限逼近消費者的內心,圍繞終極需求重構人貨場,最終做到「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新零售圖景。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智曉未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