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專訪 | 揭秘司法上鏈,如何把持區塊鏈主動治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天平鏈」技術提供方,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創業公司,名為「信任度」,盡管其CEO馬臣雲一再強調,「天平鏈」這個項目是由北京互聯網法院牽頭,聯合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百度、信任度科技等三家建設單位共建,產業各方積極參與的,但技術設計方案確實由信任度提供。

如今「天平鏈」運行已半年有餘,共17個節點,一級節點8個,包含司法機構及央企電商聯盟;二級節點9個,包含大型行業組織及大型互聯網平台。同時,吸引了來自技術服務、知識產權、電子合同、金融服務、第三方存證等25家應用單位接入。在線證據采集數據超過340萬條,關聯電子數據達千萬級。

巴比特專訪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CEO馬臣雲,在這篇文章中,你將看到三部分內容:一是「天平鏈」的設計理念與技術構架;二是司法和區塊鏈的結合的方式和意義;三是「司法上鏈」給其他區塊鏈落地應用的啟發。

「天平鏈」幕後棋手,竟是一家創業公司?

首先,簡單扒一扒「信任度」這家公司。從天眼查可以看到,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於2016年7月7日註冊,法定代表人是馬臣雲,目前只獲得了天使輪、pre A兩輪融資,具體金融並未透露。

盡管成立時間不久,且相對比較低調,但這家公司卻並不簡單。該團隊是做密碼應用出身,CEO馬臣雲更是具有電子認證與簽名行業15年的從業經驗。據悉,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密碼學專家王小雲是其師叔。馬臣雲還是國家電子簽章、人臉識別及電子合同標準的主要起草人。

除了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的項目,信任度還給最高人民檢察院,落地到武漢市檢察院做了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公益訴訟平台,同時和工信部共同編寫了區塊鏈相關密碼應用的標準,並作為唯一省部級的工信部區塊鏈重點實驗室司法和電力兩個方向的副組長。

法院想要的並非鏈,而是解決效率問題

馬臣雲創業前,曾在上市公司北京CA任職,在此期間推進了國家第一張京東電子發票,以及平安保險電子保單在法院的認定工作。中國《電子簽名法》於2005年實施,意味著從那時起,電子簽名同紙質簽名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但其實直到2010年,法院對於這類證據的認定,依舊非常模糊。

「那時候客戶問我們,你這個東西打官司管不管用,一句話就把我難住了。為了說服客戶,倒逼著我們去找法院合作,我們要讓法官告訴他這能行。但法官不懂技術,他們就覺得電子的隨便劃拉一下就叫簽名了,是不是可以PS圖片進行更改?」

經過長期溝通,馬臣雲逐漸知道了法官是怎麼想的,也讓法官了解了電子簽名技術的原理,還專門組織國家密碼局、工信部、研究電子證據的專家、學者一起和法官們研討。最後法官告訴他,如果以後碰到這種狀況,應該99.9%都會采信。經過此番溝通,他對司法體系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及電子證據的認定規則,都有了比較清晰的理解。

區塊鏈也是如此,電子證據的認證環節對法院來說是非常複雜的。法院在判定證據時,主要關注三方面:一是合規性,也就是取證過程是否合法;二是真實性,能否證明這個證據是真實、未被篡改的;三是關聯性,也就是說它應當是一個證據鏈條,相互呼應,邏輯上彼此承接。

大家容易被字面意思所誤導,實際上,「天平鏈」並不是一條鏈,而是包含區塊鏈技術服務在內的一整套應用解決方案。馬臣雲告訴巴比特,這是為什麼信任度能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原因,他們最懂法院要什麼。

「法院要的不是一條鏈,而是要解決電子數據認定的效率問題,這才是核心。」在沒有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時候,法官依照上述三點認定電子證據的效率非常低,但互聯網糾紛的特點是案件量大,金額小,很容易造成積壓。

「司法上鏈」的本質是判案過程前置

「司法上鏈」的本質其實是將判案過程前置。一方面通過事前上鏈將證據固定下來,另一方面通過對接入平台評測審核,保證數據最高程度上的可信。法院從過去的事後裁判,事前不參與,導致事後也很難辦,到現在將規則主動嵌入到區塊鏈中,如果出現糾紛,可以快速認定。「這就叫主動互聯網治理,其實是司法治理或者政府轉型的一個很重要的思想。」馬臣雲表示。

當然在具體操作時,需要權衡各方利益。互聯網平台和法院的共同需求是提高電子證據的認定效率。但對於互聯網平台,前提是不能侵犯它的隱私,因此上鏈的並不是它們的原始數據,而是加密後的哈希值。如果互聯網平台有搭建自己的區塊鏈,還可以通過跨鏈的方式接入「天平鏈」,進一步保護它的隱私和生態。

而對於法院,則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治理權,比如節點的選擇。「天平鏈」的一級節點就是司法機構,包括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北京高院,央企電商聯盟,他們的公信力足夠好,可以既做共識,又做記帳。而國家電網、百度、新浪、阿里、京東、及其他大公司為二級節點,只擁有記帳權,其他接入的公司則只對接存證服務,而不具備「天平鏈」的治理權。

當發生糾紛時,當事人拿著原始文件和電子證據平台返回的存證編號,一起送到互聯網訴訟平台,後台會呈現給法官一個可視化的界面,顯示這些證據的驗證和評測過程,就可以輔助法官快速判案了。

再進一步,這一過程為人工智能判案提供了基礎,因為邏輯都是事先設定好的,同時又出具了數據證實結果,完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尋找歷史相似案件,給出預判決書,法官對照著調整確認即可。

更重要的是,「司法上鏈」後客觀上對互聯網信任體系的建立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北京互聯網法院副院長餘貴清、法官劉書涵最近在《光明日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描繪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傳統審判模式中,當事人不認可證據真實性的情況很常見,較高比例的案件會提出鑒定申請,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一種拖延訴訟的策略。而在互聯網審判模式下,當事人對於經司法區塊鏈驗證的證據有較高的認可度和信任度,很少申請鑒定或勘驗程序,當事人的訴訟表現更加誠信,善意度更高。」

打著區塊鏈旗號,中心話語權卻更重了

打著區塊鏈去中心化旗號的聯盟鏈,反而成為了變相的中心化。以前由於缺乏信任,生態間的各成員距離較遠,有了區塊鏈之後,生態反而更加聚合。比如天平鏈,法院在其中的話語權實則更重了。而在供應鏈金融更是如此,原先只能滲透到一級供應商的核心企業,如今具有了更強的穿透力。

馬臣雲認為這是有益的發展路徑,未來行業的垂直鏈會先發展起來,大的規則由國家監管部門掌控,滿足安全、合規的要求。小的規則就在行業內部形成自治。區塊鏈應該先讓政府用起來,然後反向給企業應用提供支撐和背書,如此聯盟鏈才能發展壯大,演變成工業體系。

馬臣雲將對區塊鏈行業的認知分為三個層次:數據治理、數據交換和數據協同。他進一步解釋道,數據治理就是指司法上鏈、追溯、政府監管。數據交換,包括供應鏈金融,還有醫療數據的交換。數據協同是比較高級的階段,比如分布式電力的項目,很多光伏小電站可以通過分布式的方式自動進行電價協商,以及工業互聯網里供需關係的協同。他認為目前區塊鏈處於第一階段,做第二、第三階段的都有點早。

「你做的東西要先讓政府用起來,讓他用來做數據監管,基於監管獲得一個權威地位,然後再去做商業,這是我們的思路。」

盡管行業內對於聯盟鏈和公有鏈的爭論一直喋喋不休,但我們今天越來越多的看到,基於產業端的聯盟鏈取得了非常可觀的落地成果。而信任度CEO馬臣雲擁抱監管的思路,同樣值得幣圈的廣大創業者借鑒。

馬臣雲將「信任度」定義為一個區塊鏈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他認為,對於區塊鏈的落地,其技術本身的占比並沒有這麼大。區塊鏈可以是一個用來打開局面的點,但實際落地的過程中,還需要其他解決方案和綜合商業能力,才能運轉的起來。

這樣的思路正好與「信任度」的品牌名相呼應。意思是讓信任變得簡單,或者說用技術的力量降低信任的成本,同時還要講究「度」,結合業務的特點,當下的風險,以及事物發展的規律,這就是「信任度」的含義。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