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
楊泳潔 編輯
安心
在人才流動頻繁的3、4月份,眾安在線(6060.HK)的高管們也在經歷職業大變動。
4月1日,眾安科技CEO陳瑋被曝離職,下一站是泰康在線,未來將負責泰康在線的科技服務。
4月4日,繼陳瑋之後,眾安保險再傳重要人事變動——眾安保險汽車事業群總裁王禹離職。
據證券日報報導,王禹離職原因是個人家庭原因,其希望有更多時間陪伴家庭;王禹下一站或是到一家財險公司擔任主要負責人。
接棒陳瑋的是來自騰訊的朱立強,公開資料顯示,朱立強曾任騰訊雲副總裁、騰訊金融雲負責人,致力於金融科技能力在銀行、保險等行業實際業務開展中的應用。騰訊是眾安在線的股東。
接棒王禹擔任眾安汽車事業群負責人的是林革,他來自眾安保險的另一位股東——平安保險。林革是一名「老平安」,曾擔任過平安產險廈門分公司總經理,平安產險新管道華南中心負責人。眾安保險和平安產險聯合推出「保骉車險」後,平安產險設立聯合車險事業部,林革便擔任該事業部負責人。
對於陳瑋離職,眾安在線對全天候科技回應,「是正常工作變動,沒有特別原因,只是陳總個人的職業選擇。」
江泰保險經紀的李歡則認為,此次眾安在線高管變動可能與去年眾安科技巨額虧損、股東內部壓力大有關。2018財年,眾安在線淨虧損18億元,2017財年虧損10億元。
對於陳瑋的職業變動,曾在太平洋保險擔任業務總監的吳昊分析,四大互聯網保險公司中,眾安保險強在科技但弱在產品和盈利,目前不缺技術,缺的是與業務相結合的應用及扭虧為盈的能力。而泰康在線是傳統保險公司出身,強在產品但缺技術,陳瑋轉會過去可以大大改善這一點。
而此次履新眾安在線的朱立強背景與眾安科技獲得香港虛擬銀行牌照後所涉及的業務十分契合。此前朱立強負責的騰訊金融雲可根據銀行的需求給出整套解決方案。
3月27日,眾安國際全資子公司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被香港金管局授予銀行牌照以經營虛擬銀行,牌照於當日生效,預計將在未來6至9個月內上線並推出首批由用戶參與設計的金融產品。
出現高管變動的也不只眾安在線一家,今年2月份,安心財險總裁鐘誠確認離職,原因或與公司成立三年仍未盈利有關。
另據中國網財經梳理,2018年保險業共有70餘位高管的任職資格獲得批復。其中,共有14家保險公司齊換董事長和總經理,含有5家新成立的保險公司。除此之外,業績不佳仍為部分保險公司高管變動的主要原因。
四家互聯網保險巨頭全線虧損
互聯網保險曾經風光無限,並站上了融資的風口,但這個行業目前看起來「夢想豐滿,現實骨感」,業績相對慘淡。
2017年,市場上共有117家保險公司開展了互聯網保險業務,其中,有互聯網保險牌照的公司有四家:眾安在線、泰康在線、安心財險和易安財險。
騰訊微保發布的《2018年互聯網保險年度報告》顯示,互聯網保單量在5年間增長了18倍,約有75.2%的網民接受互聯網購險,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的支付管道成為互聯網購險的首選。
雖然保單增長迅猛,但事實上,四大互聯網保險巨頭:眾安保險、康泰在線、易安財險、安心財險都處在巨額虧損之中,即便個別公司偶有盈利,金額也是寥寥。
四大互聯網保險公司2016-2018財年營收、盈利情況(單位:億元)
2016
2017
2018
營收
淨利潤
營收
淨利潤
營收
淨利潤
眾安在線
34.08
0.0937
59.5
-10
112.6
-18
安心財險
0.75
-0.73
7.94
-2.99
15.3
-3.6
泰康在線
6.75
-0.85
16.56
-2.87
67.8
-3.5
易安財險
2.24
0.0157
8.48
0.0711
37.14
-6.45
多位互聯網保險從業人士告訴全天候科技,業內共同的看法是,互聯網保險目前還處於投入階段,虧損是正常的,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可能都看不到盈利。
而對於巨頭們虧損的具體原因,雖然各家有所差異,但呈現出很大的共性。
吳昊認為,目前互聯網保險尚處於初級階段,需要推廣和教育,各公司都進行了品牌推廣及流量採購,成本極高,但目前各管道轉化率卻相對一般。加上目前互聯網端銷售的產品同質化嚴重,大都是短險(時間小於一年)產品,如運費險、航空險、意外險、醫療險等,保額和利潤都比較少,管道費用則很高,收益有時根本抵不上獲客成本。
但他們往長險(時間大於一年)轉化又比較困難。長險產品由於時間跨度長,單價及利潤均比較高一向是各家傳統保險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但由於長險產品會涉及到線下核保,互聯網保險暫時還很難涉及。
規模小也是各家互聯網保險公司難於盈利的一個關鍵原因,吳昊發現,雖然眾安保險總體保費收入已過百億元,但細化到單個產品上,也就20多億的規模,相對於傳統保險公司來說,規模還是太小,而規模越大,賠付率越低,反之亦然。
據前瞻網的統計數據,眾安保險2018年上半年賠付率為54.2%,較2017年年末下降5.3個百分點。從各生態的賠付率來看,除健康板塊,其餘板塊賠付率均處在下降通道中。
互聯網保險公司在保險科技上投入高也是其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互聯網保險是新生事物,依賴線上展業,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在技術研發上,如線上保單處理、大數據挖掘、線上理賠所需的智能圖像識別等,但保險科技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會在短期會反過來壓制財務指標。
以眾安為例,2018年上半年,其研發費用的支出達3.7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1%。人員方面,截至2018上半年,眾安在線的工程師及技術人員共計1536名,占公司雇員總數的53.2%。而安心保險也已組建了一支近500人的技術團隊,投入巨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曾對媒體表示,「科技投入想要見到盈利一般都要經歷一個較長的周期,需要將目光放遠來看待此事。」
押寶「保險科技」
盡管虧損嚴重,互聯網保險仍被視為一個萬億級的富礦。
金評媒曾經報導,從2012年到2017年,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做到了20餘倍的增長,規模近2500億元。有預測認為,到2021年,中國保險科技市場的總規模將達到1.4萬億人民幣。
2019年3月,騰訊微保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該平台上線一年多以來,有近8000萬用戶通過微保投保,月活達到2600萬用戶,用戶對互聯網保險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萬億的市場引來了各路資本加碼。如BATJ都早早開始布局互聯網保險市場。2018年,多家為互聯網保險公司服務的創業公司完成了新一輪融資,他們的業務覆蓋行銷、智能保顧、風控等環節,保險科技逐漸滲透到了保險的全鏈條。
據南方都市報,眾安保險聯席CEO陳勁在2018年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下一步眾安肯定是通過加大研發,產品定型後進行輸出也會為我們的收入和利潤提供更多的貢獻。
保險科技雖投入巨大,但其運用也有助於提升承保質量和經營效率,而且開發完成後成本即大幅降低,2018年眾安保險上半年的關鍵財務指標在2017年基礎上得以顯著改善,綜合成本率從2017年的133.1%下降了9.1個百分點。」
「按照今年的業務增長,規模效應也會非常明顯」。眾安在線首席財務官鄧銳民表示,綜合成本率改善的主因是,隨著業務越來越聚焦在健康、消費金融和汽車生態,眾安科技在獲客、產品、風控及服務等方面發揮更大價值,從而獲得更好的議價能力;通過連接生態合作夥伴,不斷積累、豐富用戶數據,持續優化風控模型,又帶來賠付率的下降。
他們在科技方面持續投入,目的除了降低保險業務的成本,還要進行科技輸出,獲取新的收入來源。
普華永道最 新髮布的白皮書認為,中國互聯網下一個風口將出現在B端,科技企業賦能B端、服務C端將成為主流趨勢。預計到2025年,該模式給科技企業帶來的整體市值將達到40-50萬億元。
目前,眾安科技目前已經服務了約300家企業;科技輸出也是泰康在線的下一個目標。2018年1月,泰康在線增加了「與互聯網保險相關的技術服務和咨詢服務」,這意味著泰康在線的經營範圍不再僅限於保險業務,而是可以將技術輸出給其他機構。這些都是陳瑋之前在眾安科技從事過並擅長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