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聰明編程教導廣受青睞 如何應對落地堅苦?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如今,人工智能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人工智能也將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是連接未來的教育,在中小學階段開展人工智能編程課程是因為在未來競爭中將會集中體現在人才競爭上。要在人工智能時代中占據一席之地,勢必需要培養人工智能人才。

「政策+資本」導向,驅動少兒編程教育發展

在政策及資本的雙驅動下,人工智能編程教育產業呈穩步上升的發展狀態。

在國家政策方面,國家不止一次頒布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編程課程。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鼓勵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以培養復合型人才。

2019年教育部印發《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路安全工作要點》。《工作要點》提出將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推動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深入應用。

2019年也將召開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組織開展智能教育推進路徑研究,編制《中國智能教育發展方案》,並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在北京舉辦「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機遇與挑戰」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

在經濟資本方面,政策紅利的引導下,大陸人工智能公司也紛紛向少兒編程「試水」,根據媒體數據顯示,2018年就已經已有160餘家少兒編程公司,其中約50家公開過融資情況,紅杉資本、經緯創投、高瓴資本、真格基金等知名基金均已入場。

人工智能教育痛點,「校企合作」新出路

目前,從實踐層面看,人工智能教育產業中仍然存在不得不面對的痛點。

第一大痛點是在課程研發上,目前大陸尚未建立貫穿小學到高中的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標準和評價機制來指導跨學科的課程體系的開發建設,處理好與現有學科教育的關係,保證學時安排。

由於人工智能涉及多門學科,現有的中小學科學類課程、技術類課程以及綜合實踐課程都可以是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內容基礎和教學載體。圍繞《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人工智能普及教育要以培養科學精神和思維能力為主要目標,整合不同學科的基礎知識,這樣才符合教育規律。

第二是在落實校園人工智能授課上,缺乏系統的教師培養、培訓保障支持機制。人工智能教育需要系統與明確的教學流程,校方因為沒有教學經驗,對人工智能認識不到位,授課教師AI知識儲備量不足等問題,阻礙著教學任務的進行。

編程培養人的邏輯思考力、抽象思考力、整理信息,汲取融合能力、空間思考能力、專注和細心等能力,對教師自身能力要求有一定標準。如果學校選擇採取學校計算機教師進行人工智能編程課程授課的話,面臨不僅是計算機教師的師資匱乏,2016年曾經有過一組數據是,大陸平均每所小學從事計算機教學的教師數量只有0.8%。同時人工智能編程課程需要開發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到知識,培養自身能力。如果在教學時僅僅進行教學灌輸,不能引起孩子興趣,喪失對於人工智能學習的欲望,將得不償失。

在面對師資資源匱乏以及課程授課困難等問題,政府、企業與學校的有效協同將是未來人工智能融入學校教育的關鍵,教學方法研究、教育資源匯總等方面為人工智能融入學校教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校企雙方互相支持、互相滲透、雙向介入、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共同培養人工智能人才。

昊科教育人工智能系列課程以培養邏輯思維、抽象聯想等能力為目標。在小學階段,以圖形化編程語言為工具,建立學生對於編程及人工智能的初步認知,培養興趣、探究及創造的能力。在初中階段,以Python+圖形為工具,完成圖形化編程往文本編程的對接,培養學生基礎編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並且在創作中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課程符合孩子的認知提升,課程設計遵循「樓梯式」緩步升級,逐步提升難度。

總結探究

人工智能編程課程與傳統語數英等學科課程相比,重要性日漸突出,並已經引發了家長「起跑線」焦慮,我們不能還拿現在的知識結構,教育生活在未來10年的孩子。「00後」一代是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原住民,切實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聯想能力是我們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人工智能編程教育廣受青睞 如何應對落地難題?

(責編:趙鵬、張希)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