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所以,由於中國市場份額有限,逐漸被邊緣化的Amazon,做了一個現實的抉擇,將電商業務退出中國市場。這就是說,Amazon通過肢解不足1%的小眾生意,給全球開店業務留有絕佳的競爭餘地,繼而使其在中國的處境變得更好。
一直以來,市場法則,不外乎「優勝劣汰」而「適者生存」。17日,路透社報導,亞馬遜表示,自7月18日起不會經營中國市場網站。
聽到這一消息,很多人談及在該平台的購物體驗——相較於天貓、淘寶、京東等國民度高的電商平台,亞馬遜中國的頁面太過簡約、色調太冷淡,商鋪看起來就不旺,並不受大眾的歡迎。
亞馬遜中國網站
這使得水土不服的Amazon,自2004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路由2008年15.4%的份額跌到如今占比不足1%。根據Analysys易觀2018年發布的數據,亞馬遜中國在B2C市場已經滑落至0.6%。
可以說,亞馬遜在中國基本淪為邊緣玩家,這似乎完全不符合Amazon「優生」的身份。畢竟,它在美國科技四大巨頭「GAFA」中,占據無可比擬的一席之地。其中,「GAFA」指代4家「超國家企業」,即GoogleGoogle、蘋果Apple、臉書Facebook和亞馬遜Amazon。
事實卻是,其在中國的處境,與之前GoogleGoogle、臉書Facebook極其相似。在這里,我們只能首先排除掉,始終風生水起的Apple。而這正如網友所調侃的,「一個響指,‘GAFA’只剩下一個‘A’。」那麼,真的是水土魔力使然?現在,與其糾結這一點,不如來看下Amazon到底何去何從。
「優生」的當機立斷:絕不在自負中守成
當下,各國開始想要征收「數字稅」,「GAFA」這些互聯網巨頭,受到全球監管機構越來越大的壓力。在此情況之下,今天的Amazon帝國,勢頭還是日益正盛。不僅2018年上交聯邦所得稅為0,還在縮減中國市場規模這一不利消息下,安穩持平收盤自己的股價。
因而,即便Amazon看似是因為不敵根深蒂固的競爭對手,即2018年阿里巴巴和京東總計占據中國大陸82%的B2C市場份額,這一現實情況,才會選擇關閉中國網上商店,卻也絕對不能直白蓋棺定論——「亞馬遜處於不利的境地非常正確」。
並且路透社有特別指出,中國電子商務放緩這一現狀——阿里巴巴報告了自2016年以來最低季度盈利增長,而京東正在通過裁員來應對不斷變化的業務環境。就在諸多因素的牽扯之下,向來堅持「高效執行」的Amazon,首當其沖優化「單元經濟」的增長。
「邊緣」的占優矩陣:
全球市場分流,多元各盡所能
所以,由於中國市場份額有限,逐漸被邊緣化的Amazon,做了一個現實的抉擇,將電商業務退出中國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Amazon總結了自身存在的問題——「不夠激進,投資不足,本土化不充分」,繼而更多地專注於Kindle電子閱讀器和電子書等在線內容,以及跨境貿易業務和雲計算服務AWS。
顯而易見,Amazon在這些正在發展的領域內,從每個環節上都具備光鮮的競爭力,自帶「真全球、真品質、真優惠、真免郵」四大特色優勢。而且對於這一事實,通過Amazon的廣告,我們早已留存下深刻的印象——Amazon倉庫內部的超高自動化,讓其在大規模的情況下,高效率地保持了低成本和高質量,使得Amazon無人可敵的超低價格成為可能。
當然,推動它取得成功的,並不是1、2款產品,而是一支部隊,也就是說,Amazon是世界上最具統治力、最為多樣化的品牌。而該部隊,主要由Amazon.com、AWS、Alexa、全食超市以及AmazonPrime這5個部分組成,可以說,每一個都給人留下了不可抹去的烙印。
其中,約42%的web都是由AWS支撐的,這個數字比微軟、Google和IBM之和的2倍還要多。此外,一鍵購物已經不夠的當下,語音助理Alexa讓無縫購買一切成為可能。隨後,AmazonPrime免費2天送達,而品牌範圍的擴大Amazon.com(美、英、德、日等站點),有力做到了向全球各地遞送商品和服務的野心。
由此可見,在這系統環節容易使用、價格又可以接受的Amazon式陣仗之下,全球廣大用戶自然知道該怎麼選擇。這就是說,Amazon通過肢解不足1%的小眾生意,給全球開店業務留有絕佳的競爭餘地,繼而使其在中國的處境變得更好。
可見,#亞馬遜將不再經營中國國內市場#這一動作,主要是為了完善「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業務生態。或許,Amazon的此番抉擇,在市場看來還是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