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 崔灰灰
3月19日,多閃app的一個彈窗,讓沉寂已久的「頭騰大戰」再起漣漪。
兩個月前,當資本寒冬依然彌漫在整個中國互聯網市場時,一股「社交熱流」卻奔湧而出。1月15日,多閃、聊天寶、馬桶MT三款社交產品紮堆發布,盡管打著的旗號不同,但他們的對手卻都只有一個,就是騰訊的微信。
如今,背靠快播王欣、錘子羅永浩的馬桶MT和聊天寶已相繼「涼涼」,唯有站在抖音肩膀上的多閃,依然在維持發展。
這次,多閃和騰訊之間爭論的是關於用戶頭像和昵稱的使用問題,並已訴諸公堂。目前,雖然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已向多閃發布了訴訟禁令,支持了騰訊的行為保全申請,但這並非最終裁決,所以訴訟問題要由法院來審理,這里不做過多分析。
近段時間,多閃和騰訊你來我往的發了多個聲明,這一情形有些似曾相識,似乎重現了去年抖音和騰訊之間的交鋒。
過去一年,無論是在外部環境,還是內部組織上,騰訊都歷經了深刻變革。而結合這場曠日持久的「頭騰大戰」,似乎能看到騰訊求變背後的根本原因。
根據Trustdata發布的《2018年移動互聯網行業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社交、綜合視頻以及短視頻是用戶使用時長占比最高的三個領域,其中,短視頻的占比在12月份同比增長了52.7%,而社交和綜合視頻均出現萎縮。
騰訊的麻煩還有不少:
- 賴以自豪的C端流量正被蠶食;
- 面向未來的雲業務落後於阿里;
- 去年的營收和利潤增長都創下近年來新低;
- 外部輿論壓力也空前地大……
遭遇這些問題,是因為外部競爭過於激烈嗎?
不是的,在當前的中國互聯網市場中,能夠真正與騰訊匹敵的可能只有阿里,騰訊面臨的最大挑戰其實來自自己。
爭搶用戶時
2016年底,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在接受《財經》雜誌的採訪時曾提出,今日頭條的業務擴張有一個原則,「盡量不做別人已經做好的事,不能比別人做得更好就不做,除非是業務防禦關鍵點。」
截至2018年底,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帳戶數已達10.98億,對於一款社交產品而言,這近乎是一個天文數字,更難言超越。
按照張一鳴的說法,多閃的出現其實是一個「業務防禦關鍵點」。今年3月12日,字節跳動迎來了創辦7周年的紀念。張一鳴在公司慶典上表示,有很多朋友問他為什麼要做社交,公司內部也有反饋,別跟某公司競爭,壓力很大。
但他提出,去年僅在抖音app內就收到20萬個用戶反饋,稱用微信發送抖音鏈接被屏蔽。「我們可以放棄商業利益,避免競爭,不做某件事情,但是我們如何面對這20萬用戶的吐槽,這個問題要不要解決?」張一鳴說。
對於多閃的迎難而上,張一鳴給出了「解決用戶需求」的答案,也同時將矛頭指向騰訊。屏蔽問題,是去年「頭騰大戰」的焦點,現在回看當時,那也是騰訊變革前夜最為焦慮的時刻。
時間回到2018年5月6日,張一鳴在微信朋友圈轉發《誰說騰訊沒有夢想》一文時寫道,「騰訊是一家極其優秀的公司,Pony也是我最敬佩的CEO。不僅是業務和實力,公司和管理層的能力和修為也是業界最好的。」
但同時,他也在文章下留言,「如果不隨便打壓封殺應用和信息流動,就是更值得尊敬的公司了。」
馬化騰回復其稱,「平台一視同仁,你過敏了。」
兩天日後,「過敏」的張一鳴發朋友圈慶祝抖音海外版tik tok在當年第一季度的蘋果商店下載榜中排名全球第一。同時,他又在留言中挖苦了一番騰訊,稱「微信的借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
這句話再次引起了馬化騰的注意,他回復張一鳴,「可以理解為誹謗」。從後來騰訊官方的回應中可以得知,騰訊更在意的是對微視的指責。
在騰訊的發展史中,「抄襲」本身就是一個讓其厭惡卻揮之不去的標籤,更何況在兩位大佬朋友圈「鬥嘴」之時,騰訊還正在飽受關於夢想的拷問。
2018年5月5日,媒體人潘亂在公眾號發布了萬字長文《騰訊沒有夢想》,並引爆了行業輿論。
此前的幾年,比起其他互聯網公司,騰訊的發展可謂是順風順水。營收高速增長,也帶動股價連年翻番,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間,騰訊的股價翻了4倍。
但在潘亂看來,騰訊在戰略、產品以及組織調動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其中談及騰訊產品創新能力缺失時,今日頭條系產品尤其是抖音的成功也被當做一個有力證明。
騰訊微視的發展幾經波折,可謂「起了個大早,還沒趕上晚集」。2013年9月,主打8秒短視頻的微視正式上線,這比抖音整整早了三年。但除了在2014年春節期間,依靠明星拜年爆發過一下之後,微視的發展每況愈下,遠遠被同一時期的秒拍、快手等超越。
2017年3月,微視在上線三年半之後宣布將關閉應用。同時,在快手公布的新一輪3.5億美元融資中,騰訊成為了領投方。這也意味著,如同此前將電商業務寄托給京東一樣,騰訊把短視頻的希望轉給了快手。
實際上從3Q大戰之後,騰訊便一改往日事必躬親的風格,對外敞開了合作的大門,而投資,也成為其搶占行業賽道的重要手段。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今年年初說道,騰訊投資戰略的核心,就是讓騰訊專精於自己擅長的業務,同時,把一些騰訊做不好的事情,交給被投公司去做,最終形成有機的互補。
但抖音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原先的短視頻格局。2016年9月上線的抖音,在2018年初迎來了爆發。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抖音的日活為3000萬;2月,日活達到了7000萬;到了2018年6月,這一數字激增至1.5億。而截至2019年1月,抖音的日活已經突破2.5億。
當時將微視關閉,確實是騰訊低估了短視頻市場的潛力。所以當意識到自己的「誤判」之後,騰訊於2017年8月又重新將微視上線並不斷進行版本迭代。2018年4月,微視進行了高調的品牌和產品升級,但用戶體驗後紛紛認為,新版本的微視和抖音頗為相似。這實際上也是張一鳴口中「抄襲」一說的由來。
張一鳴曾說過,今日頭條的商業策略和騰訊有些類似,都是用戶時長導向。而互聯網巨頭們之所以將觸角伸至各個領域,其實爭奪的也是用戶時間。如果在某個場景缺位,就可能會被別人搶走,並逐步影響到其他業務。
所以抖音和騰訊關於「屏蔽」問題的爭執,表面上是商業行為的糾紛,但本質上,二者確實也是搶奪用戶時間的競爭對手。對騰訊來說,最後雙方鬧到暫停一切合作,也不失為一個好的結果,畢竟從雙方體量上來講,抖音總歸是汲取的一方。
「古柯葉成癮」的騰訊
過去在外界看來,阿里巴巴和騰訊才是一對旗鼓相當的對手。雙方在諸多領域都時有摩擦,但礙於基因的不同,二者在主營業務上也算是涇渭分明。
2012年創辦的今日頭條,雖然在資訊分發領域攪起了一番波瀾,但騰訊新聞在同領域第一的位置一直沒有被撼動,同時,今日頭條早期的發展本身就帶有一些原罪,它並沒有真的對騰訊構成威脅。
實際上,自2012年騰訊完成第二次組織架構調整,將此前的BU(Business Unit 業務系統)升級為BG(Business Group事業群)之後的五年,以社交和互娛業務為核心的騰訊,如洪水般繼續吞噬著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流量。
騰訊的體量在極速膨脹,遊戲營收高速增長,微信和QQ兩大平台幾乎壟斷了中國的社交流量,微信的九宮格是其投資擴張的最好見證。在同級別的BAT中,騰訊是過得最舒坦的。
但對一家要持續成長的公司而言,過於舒坦反而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在過去幾年,騰訊便呈現出一種嚼食古柯葉成癮的症狀。
騰訊掌握了太多的流量,以至於做任何產品成功才是理所當然,而失敗則有些不可思議。這讓騰訊員工產生了極強的依賴性,一位已經從騰訊離職的人士告訴21Tech,他在騰訊工作近4年的最深感受就是安穩。「這種安穩不是不忙,而是不用背負太大的責任。」
通過嚼食流量,騰訊做產品的起點甚至就已經超越了別人的制高點,很多產品的生存都需要通過買量,而這個量就在騰訊手中。所以近年來,在流量的麻痹作用下,騰訊雖然在業績上節節高升,但在產品創新上似乎已經乏善可陳。
抖音的出現,給了騰訊一記猛擊。尤其這還是一塊騰訊想要放棄的業務,一直以產品思維為導向的騰訊,占得了先機為什麼沒有做出「抖音」一樣的產品?這個問題不僅外界在想,騰訊內部也在想。
《騰訊沒有夢想》一文似乎給出了答案,盡管騰訊官方對文中指出的問題不盡認同,但這篇文章卻在騰訊內部引發了共鳴,更是也引發了很多騰訊離職員工的共鳴,這對一家擁有4萬多名員工的互聯網巨頭企業而言,是一件極不正常的現象。
騰訊的「大公司病」
在騰訊的失敗項目中,騰訊微博是一個典型案例。
小劉(化名)曾在騰訊工作超過6年,並深度參與了騰訊微博項目,他曾在知乎平台上分析過騰訊微博的失敗原因。
2009年10月,騰訊微博項目秘密啟動。最初,這一項目得到了總辦的密切關注。「有次到深圳出差的時候加班,pony(馬化騰)就從私人電梯出來了,各種慰問,就差坐下敲代碼了;tony(張志東)是親自做PPT,給我們講,請我們吃海鮮,給我們發手機當獎品。「小劉寫道。
騰訊微博的起點很高,在資金、流量、技術、人力支持等資源上,騰訊都給微博項目敞開了大門,所以第一年,騰訊微博的亮相很驚艷。
但後來,騰訊內部的諸多弊端都在微博項目上顯現出來。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騰訊想把它做成戰略級產品,誰知道卻成為了一個防禦型產品。產品的發展完全跟著新浪微博去走,對方做什麼,騰訊微博就做什麼,而一些本能形成差異化的功能都沒堅決實施下去。
另一位騰訊微博離職員工則認為,除了對新浪微博的亦步亦趨,與騰訊其他部門的若即若離,以及對內部資源的不依不舍,也是騰訊微博最終衰落的重要原因。
種種現象,無一不暴露出騰訊的「大公司病「。尤其是一開始仗著資源優勢就無限制擴張團隊,成本激增之後導致壓力增加,只能通過跟隨競品來保證不掉隊,這種情況下何談創新?
「騰訊微博所有失敗的地方,好像都是微信成功的地方,最直接的就是張小龍極強的控制能力,能夠排除外界的各種壓力,保證產品按照一個方向來有條不紊的推進。」小劉寫道。
從後來的發展中也能看出,現在讓騰訊高管屢屢對外提及的,無論是移動支付、公眾訂閱號,還是諸如小程序等影響甚廣的創新均都出自張小龍之手,但奈何世間只有一個張小龍。
過去,「賽馬機制」是騰訊鼓勵內部競爭及創新的代名詞,微信、王者榮耀等產品也確實出自「賽馬」,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競爭機制也有些「變味」,它也給騰訊帶來了「組織牆」和「內耗」。
比如A部門看到B部門做一件事沒有做好,首先想的不是用自己的資源去幫助B,而是另起爐灶重新做一遍。但A忽略的是,缺少了B部門的資源,它可能也做不好這件事。
每個BG都攥有一定資源本是好事,但相互之間的競爭大於協同時,騰訊的內部矛盾也將越積越深。而這個問題對近年來騰訊B端業務發展的影響更為明顯。
騰訊做雲雖然起步比阿里巴巴晚了一些,但也有很多年頭。一直以來,馬化騰每年給自家站台的大會只有兩個,一個是互聯網+峰會,還有一個就是騰訊雲峰會。
在2016年7月召開的騰訊「雲+未來」峰會上,馬化騰表示,「騰訊不是把雲作為一個獨立的業務來考慮的,而是作為整個平台戰略去考慮的。所以採用騰訊雲的解決方案,用戶就接受並得到了整個騰訊的平台,得到騰訊十幾年經驗和能力的支持。」
馬化騰雖然這樣說,但實際情況並不如此。一位騰訊內部人士向21Tech直言,過去,騰訊內部的不協同直接影響到了B端業務的發展。「很多To B的解決方案,其實是集成了不同BG的多個業務。之前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業務談好了,但在內部推動的時候反而受阻。」而對客戶來說,一個項目要對接騰訊多個部門,效率也是極低。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一是騰訊雲一直是設在原SNG下,在騰訊內部,戰略地位就決定了能匹配的資源,而騰訊雲的地位也就是事業群下的一個子業務,並沒有上升到集團的高度。
另外,別忘了馬化騰還在給另外一個業務站台,而互聯網+是設在原MIG下,本身互聯網+和騰訊雲就有諸多重合,上文提到的內部組織牆前面,騰訊雲確實也有心無力。
所以騰訊雲沒有發展起來,以馬化騰為首的騰訊總辦要負主要責任。作為公司的最高決策人,下面發生了什麼以及為什麼會發生,相信他們比誰都清楚,但為什麼遲遲沒有去改變?
吳曉波在《激蕩十年,水大魚大》一書中寫道,「中國企業的崛起一直被看成是一次跟進戰略的成功,在幾乎每一家成功企業的身上都找得到國際同行的影子。」
騰訊亦是如此,無論是QQ還是微信,其實都是模仿國際產品然後進行中國本地化而來。但是,當隨著copy to China 逐漸成為copy from China的今天,騰訊也需要展現出領跑和自我突破的能力。
相比外界,站在騰訊的肩膀上,做產品的起點確實很高。但一件事情做成和做好還存在區別,騰訊更需要的是後者,但缺少合力的騰訊,喪失的可能正是「做好」的能力。
刮骨祛毒
2018年9月,在總辦的牽頭下,騰訊自上而下的開了多場會議,主要目的就是「診斷騰訊」。需要承認的是,當問題暴露出來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騰訊擅長的,不到一個月後,組織架構調整方案便下發到了4萬多騰訊員工的郵箱。
2018年9月30日清晨,當絕大多數人都還在睡夢中時,騰訊啟動了公司歷史上第三次重大組織架構調整:在原有七大事業群(BG)的基礎上,撤銷了社交網路事業群(SNG)、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和網路媒體事業群(OMG),新增了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台與內容事業群(PCG)。
在對外宣傳上,騰訊一直強調這是一次主動調整,但在外界看來,這卻更像是解決「危機」的一次臨時決策。馬化騰在騰訊20周年司慶的內部講話中也坦言,過去一年,騰訊是在挑戰中找到了新機遇。
騰訊的這次架構調整,可以形象地概括為「集中力量辦大事」,最明顯的便是CSIG整合了騰訊B端的力量、PCG整合騰訊C端的力量。其中,CSIG事業群將以雲服務為基礎設施,進一步對政務、醫療、教育、製造等各個垂直行業進行縱向整合,同時將安全、AI、大數據、LBS等基礎能力橫向拉通。
宣布調整方案那天,正好是國慶假期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有些騰訊員工之前已經聽到了一些風聲,但他們沒想到會來的這麼快。對於那些已經開啟「休假模式」的人來說,一個假期歸來,天都變了。
然而,像騰訊這種體量的公司,組織關係的改變反而是最簡單的,這無外乎一些名稱和所屬關係的變化。真正的困難是後續的業務整合,以及如何發力產業互聯網。
此次變革,騰訊內部相對同質化的業務部門幾乎都被合併了,比如做智能音箱的聽聽和叮當,做動漫的騰訊動漫和QQ動漫,做信息流的天天快報和QQ看點等等。在這些領域,騰訊一直是兩個類似的產品長期並存。
在業務的取舍以及崗位任命上,騰訊採取了「擇優」的方式。一位來自騰訊PCG的內部人士告訴21Tech,PCG成立後實際上有多個業務重疊的部門,這也導致出現一些冗餘的職位。在取舍問題上,公司主要是依靠過去的成績。
比如天天快報過去幾年拿了很多資源,也沒有做起來,反倒是QQ看點做出了成績,所以天天快報最終被整合到QQ看點團隊。
與此同時,裁撤10%中層幹部的計劃也在騰訊內部進行著。劉熾平在騰訊20周年的司慶活動中明確指出,「騰訊不可以把幹部變成終身制。在幹部體系上,我們希望一定要有流動,這樣才有新的位置給後起之秀。我們的幹部體系淘汰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要求每年有一定比例的管理幹部要退下來。「
劉熾平還對外宣布了「青年英才計劃」。在這個計劃里,騰訊將把20%的晉升機會給予年輕人,而且這將是一個硬性的百分比。
這實際上也是騰訊管理層向員工釋放信號:好日子已經到頭,騰訊要走出「舒適區」。過去,只要不出錯就能在騰訊過的很好,但支撐騰訊未來發展的絕不是原地踏步。尤其是在B端業務上,它需要騰訊俯下身,去接觸不同的客戶,這是一個苦差事。
騰訊的產品思維強在線上,技術人員坐在辦公室里就可以掌控產品的一切,但雲業務不行。騰訊這次為什麼要鼓勵年輕人上位,除了在C端產品研發上更具創新能力,在B端業務上,年輕人也更具吃苦精神。
今年1月4日,籌備已久的騰訊技術委員會終於問世。該技術委員會由騰訊TEG事業群總裁盧山和CSIG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兩名騰訊總辦成員牽頭,另外幾大事業群的技術負責人也均進入決策圈。
一位騰訊內部人士告訴21Tech,技術委員會將凌駕於所有事業群之上。而這也意味著,技術委員會將區別於騰訊在過去對外開源所採取的「自下而上」的推進節奏,改而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動內部開源協同,以幫助減少代碼的重復開發,提升項目推進效率。
不僅如此,騰訊也希望通過技術委員會統籌內部研發工作在雲端深度整合,加速雲上配置一體化。這種「技術中台」的設置其實在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早已施行,騰訊現在才做雖然慢了,但說明找對了方向。因為唯有底層技術的打通,才能真正做到馬化騰三年前說的「採用騰訊雲的解決方案,就得到了整個騰訊的平台。」
2010年的IT領袖峰會上,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齊聚一堂共話「雲」未來,但當時,在BAT三位大佬中,只有馬雲一人堅信雲時代即將到來,馬化騰甚至覺得要等到幾百年。
如果過去幾年,馬化騰的站台,都只是為了當年的錯判進行彌補,那去年的這場架構調整,相信馬化騰是真的意識到了雲的重要性。在3月21日的業績發布會上,馬化騰表示,中國互聯網已經進入到下一個階段,流量紅利已經消失,接下來互聯網必將深入各個產業行業。
「把和雲相關的板塊聚合起來,是騰訊在為迎接產業互聯網的浪潮做準備。」馬化騰說。在其看來,B端業務最終也是為了服務消費者,在這方面,騰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如何把C端的優勢延續到B端業務,是騰訊要面臨的一大挑戰,也是馬化騰需要思考的問題,尤其是騰訊4萬多名員工,有沒有真的準備好?
另外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當面對今日頭條這樣的對手,騰訊能否在產品創新上做到突破,以此捍衛自己的流量王國,也值得期待。
世界是動態的。當用戶需求發生變化,產品就要變;當時代發生變化,企業則要變。去年的架構調整的經歷或許會給馬化騰敲響警鐘,六七年一次的調整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
面向未來,騰訊要做好時刻變化的準備。
來源:21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