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19至今,商業上最大的瓜就是:各種「新零售」概念的撲街。
阿里的盒馬正在調整、填坑;三江剝離盒馬,盒小馬全面停業。號稱3-5年開1000家店的7FRESH,最近總裁調崗,停下了擴張步伐。
而美團的小象生鮮在陸續關店,永輝超級物種的虧損也在持續擴大。
有互聯網大佬當爸爸的「新物種」們尚且如此,沒後台的「妖精」就只有挨市場「金箍棒」了。
無人貨架的中小創業者們,幾乎人人血本無歸;無數拿了融資的「無人零售」、「無人貨架」,齊聲唱起了「涼涼」。
頭些年掉O2O坑里的創業者,有些還殘存了幾口氣,去年借著「新零售」的概念,又扶著站起來走了兩步,這回,徹底歇了。
去年和前年「新零售」虛火過旺的時候,老苗就撕過里面的各種不靠譜:
「人貨場重建」,這是正確的廢話。
「無時無刻始終為消費者提供物超所值的內容」,這是忽悠,反智反商業規律。
「線上線下融合」,這是形式,無關緊要。
「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主要技術手段」,這是唯一有價值的地方;但如何應用才能提高效率,目前多數做的不好;大多數為了用而用,反倒是降低了效率。
「將支付、會員、庫存、服務等全面打通」,這是個美麗願景,對於某些業態,要看全面打通的必要性,更多的要看全面打通的成本和路徑。
「平台賦能」,這是忽悠;管道合作是博弈,你如果本身缺乏話語權,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其它打著新零售旗號的形態,有的是噱頭,有的是O2O變種,有的是微商,甚至有的是傳銷,這都撕無可撕。
又到了台風一過,滿地都是摔得半身不遂的豬的時候。於是,有朋友跑來跟我說,老苗你說的對,新零售就是大忽悠,我們還是該踏踏實實做本分的事。
聽完這話,我覺得生無可戀,萌發了把之前寫過終端建設和新零售的系列文章都刪掉的衝動:
我一個理科生,辛辛苦苦寫了幾萬字,居然讓人就得出這麼個簡單結論——新零售就是大忽悠?
市場行銷永遠比市場行銷理論要快。
新舊是個相對概念,零售當然有新的。百貨面對傳統集市算新零售,商超面對傳統批零店算新零售,電商面對傳統線下算新零售。
新零售不光有,而且永遠會有新的新零售。
不光有新零售,還有新行銷、新品牌、新傳播、新管道,甚至新產品。
尤其是今天,由於移動互聯帶來了行為方式的巨大改變、交流方式的巨大改變,甚至還會由此帶來社會價值觀的巨大變化,那麼一定會有巨大變化的零售方式、溝通方式、行銷方式和品牌建設方式、產品創新方式。
至於是不是叫「新零售」、「新行銷」、「新品牌」並不那麼重要。
老苗撕的「新零售」,是那些只是形式上的新、概念上的新,而骨子里陳舊落伍的「新零售」,還有那些以新零售之名,行「管道霸權」之實的「新零售」。
「線上+線下」也好,「生鮮零售+餐飲」也好,「門店+即時配送」也好,這都是形式上的改變。算不上新,也扯不上什麼舊。
還是科大爺關於零售的的核心觀點:零售形式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職能。
必須比傳統零售有效率上的提升,才算真正的新零售。這些提升要反映在職能上:
成本是否更低、物流和交易是否更有效率、產品展示是否更加充分、是否更加有利於信息溝通。
商業經營的是信息流、商品流和資金流,在行銷上,施煒老師把它總結為認知、交易和關係的三度空間,劉春雄老師基於三度空間,創造出了屬於他的新行銷體系。
不管是新零售,還是新行銷、新品牌,其新在於不但能提高認知和交易的效率,還能把三度空間進行打通,至少做到部分融合。
我們說電視是傳統的媒體,是因為它是單一的灌輸性傳播管道,是大喇叭,只能提供認知,難以提供交易和關係(電視購物別論)。
我們說商超是傳統的終端,是因為它是單純的購買場所,在建立用戶關係、傳遞溝通信息上效果甚微。
不管是早年的商超擴張,還是後來的瘋狂電商,或者去年火熱的「新零售」,都無法動搖夫妻老婆店的市場地位,因為小賣部天然就具有跟周邊顧客的關係優勢。
這點上,小賣部倒比盒馬們更接近新零售。只要熟人社會下的社區存在,夫妻老婆店就會一直有競爭力。
而拼多多通過拼團方式,把社交流量跟交易流量打通,這才更像是新零售。
宜家通過宜家效應、場景體驗加強了跟顧客的關係,COSTCO深度的會員體系,是綁定顧客的有效方式。
這些手段很老,但本質很新。
零售行業最大的問題是「零售主體缺位」,過路費人人愛,就是不願面對最終用戶賣貨。
離顧客最遠、最不擅長賣貨的生產商,只能擼起袖子自己幹,雖然他們對終端資源的掌控力度最差,效率最低,但是沒辦法:
自己生產的貨,含著淚也要賣出去。
但是,零售終端的四大職能:物流(含交易)、產品展示、信息傳遞、消費者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傳統零售重視物流、交易和產品展示,而新零售則更加注重跟顧客關係的建立,即更加重視信息傳遞和消費者教育。
2016年文章中的觀點:
從物流經營到信息流和物流的復合經營,針對產品進行最有效率的信息流和物流的零售終端組合,這才是新零售思維。
某品牌醫用級的牙膏、漱口水,圍繞著深度終端——醫院、診所來布局零售管道,沒有買路錢、沒有「苛捐雜稅」,成本低,收效高,前段時間聽該老板反饋,效果非常好。
形式很古老,思維上卻是真正的「新零售」。
我們看到的「新零售」不行了,是那些戴著「新零售」帽子,骨子里落後甚至是開倒車的「新零售」不行了。一些所謂新物種,其實是基因變異和亂組形成的怪胎,也就是模樣嚇人,很快就會淘汰。
而那些真正意義上的新零售,要麼已經證明成功,像宜家、好市多,要麼在探索的路上已經頗有收獲,如拼多多,還有的正進行有益的探索,如社群零售。
零售主體不能缺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需要更有效率的融合,認知交易關係三度空間需要打通,那些代表著低效、管道霸權、開著歷史倒車的「老零售」們,是快到清算的時候了。
本文@老苗撕行銷(ID:yiheyingxiao),原創授權發布於市場部網。
學習是最好的投資,
點擊「閱讀原文」,每天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