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胡正榮:眾創:智能時代的知識分享平台建設
中國教育電視台總編輯、中國傳媒大學原校長 胡正榮
隨著5G技術進一步突破帶寬的限制、人工智能進一步激發內容潛力,人類的平台化知識分享將更深切地介入內容生態建設,這種「眾創」的行動,必將帶來更大的變化和更深刻的變革。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互聯網越來越朝著平台化、智能化、移動化的維度發展,為用戶提供了多樣的知識生產平台。知識是內容生態的一部分,而生態內容必須以創意為核心。創意有三個特徵:新穎性、差異性、稀缺性,要吸引用戶,且要與其場景匹配。這不能僅靠傳媒專業人員生成,更需要激發用戶的智慧。也就是說,現有的專業生產內容 (PGC)是不夠的,機器生產內容(MGC)是不夠的,普通的用戶生產內容(UGC)也是不夠的,必須更多地依靠「人(創作者)—機互動」,乃至「人(創作者)—機—人(用戶) 互動」完成,做到我所說的「眾創」(crowd-creativity)。
做到眾創,一是要以智能技術作為知識基礎設施。
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繼續教育,抑或是日常知識分享,都將極大程度地依賴智能信息設施。隨著大眾傳播媒介的構成由金屬活字、油脂墨和印刷機逐步過渡到主機、網路協議和終端工具,信息生成和接收的模式,以及知識貯藏和傳播的范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知識和文獻數據庫的建設已經歷多年,構成了巨大體量的儲存倉庫,且利用檢索技術構成了引擎式目錄。目前,機器輔助學習、自動測評系統、智能教師與導師系統(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ITS)獲得了日益廣泛的運用,圖書館、博物館、大中小學乃至民間教育機構都在進行智能化更新。教育的遊戲化也獲得普遍關注。縱覽手機應用商店,各種年齡段、各種知識領域、各種學習層級的應用軟件層出不窮。2015年,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成立了教育遊戲專業委員會,致力於推動相關領域的發展。
做到眾創,二是要以「新百科全書」為知識內容。
新的知識經濟時代,一方面,知識概念、教育背景和學習實踐發生了深遠的變化,另一方面,人們想像力來源的原初形式成為知識傳播的主要手段。知識內容的豐富性、多元性、開放性、日常性廣獲關注,知識傳播的故事化、視頻化、動態化、社交化成為主流。例如,作為短視頻社交平台的抖音,也已經變成了一種新式的、「眾創」式的知識生產和分享平台。抖音上的知識范疇可謂無所不包,傳統精粹與世界萬象、基礎教育與成長進修、生活智慧與職場技巧、自然科普與社會通識,都在通過高閱讀頻率的短視頻進行傳播,這是很好的現象,是「野性思維」(la pensee sauvage)和「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的互動結果,形成了一種新式的知識百科全書體系。
做到眾創,三是要以青少年為關鍵行動者。
青少年既是知識學習與教育的主要人群,也是互聯網的「原住民」和新傳播技術的「主力軍」。很多青少年喜歡從互聯網上學習一些人文知識、傳統文化、科學內容和現代藝術,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成為知識的創造者和分享者。基於二次元文化的「古風」興盛成為一個突出的例子,它利用動漫、虛擬偶像、COSPLAY等元素,在無形之中借助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促成了傳統文化的顛覆式創新與創新式傳播,並且將被動的接受過程延展為主動的實踐過程,甚至以身體表演和興趣團隊做到了線上線下空間的打通。青少年將是知識眾創的關鍵性行動者。
做到眾創,四是要以知識普惠和可持續發展為未來走向。
知識的眾創,既需要國家行動與政策保障,又需要社會各方的積極能動參與。傳播技術的 新髮展,為做到用戶參與過程提供了簡易的、門檻較低的技術輔助手段,並承認了人的創作的無窮性和未來性。平台化的基本原則,就是匯聚力量、鏈接動能,它必須重歸教育初心,為社會提供普惠式的知識教育,不僅縮小知識溝和數字鴻溝,而且致力於推動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在正式教育者方面,如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愛課程」平台、各所大學的慕課平台等,構成了新的學習網路,中國教育電視台正在從普及性的廣播電視教育向新傳播方式開拓。在企業化平台方面,形形色色的社交平台也在圍繞知識分享、開放課程、在線問答等形成種種模式。今年抖音與中國科學院等聯合開啟「DOU知計劃」,通過有計劃的、積極正向的生態內容搭建助力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只有各方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以新興技術使蘊藏在億萬中國人民中間的創新智慧充分釋放,才是「眾創」的真義。
隨著5G技術進一步突破帶寬的限制、人工智能進一步激發內容潛力,人類的平台化知識分享將更深切地介入內容生態建設,這種「眾創」的行動,必將帶來更大的變化和更深刻的變革。
- 更多資訊,歡迎訪問:中國新聞培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