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無論是金融行業,還是定位於科技+金融的企業,對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有目共睹。
5月25日,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19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的書面發言中再次肯定了金融科技在中國發展迅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對於民營互聯網企業採取審慎、包容態度,營造了公平競爭的環境。現如今所有金融科技公司都與大中型銀行結成了合作夥伴關係,其他銀行業大力發展金融科技。」
銀行「砸錢」投金融科技
銀行方面對於金融科技的投入,在各家銀行財報中屢有提及。「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是銀行大力發展的核心。據銀保監會統計,去年銀行對科技總投入同比增長13%,信息科技人員同比增長了近10%,部分股份制銀行科技人員同比增長超過20%,科技人員占比超過4%,增長近一倍。
與之佐證的是,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2018年「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披露了各家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真實投入。上榜銀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從此前普遍占總營收的1%升至2%,部分城商行金融科技投入占比達到了3%以上。粗略估算,銀行業整體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一年就近千億元。
譬如,國有行中的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金融科技占總營收占比較高,分別為2.17%、2.21%和2.11%,對比各家銀行體量,金融科技的投入均超百億元。
交通銀行也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順應金融科技發展趨勢,近年來研發投入逐年提升,報告期內信息科技投入較上年增長6.10%。
平安銀行在金融科技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2.98%,按其2017年營收來算,金融科技投入約為31億元。記者查詢該行2018年財報,僅IT資本性支出達到25.75億元,同比增幅達八成以上。「零售之王」的招商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的力度絲毫不減,在2018年內,招行信息科技投入65.02億元,同比增長35%,相當於營業收入的2.78%。
實際上,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改變了行銷和獲客等前端業務,也在驅動中後台的變革。正因如此,中大型銀行「砸錢」科技逐漸成為競爭的硬實力指標。
人才如何補齊?
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正在重塑整個金融行業,但金融科技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發展的瓶頸之一。
在《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就業報告》中,92%的受訪金融科技企業發現中國目前正面臨嚴重的金融科技專業人才短缺。85%的受訪雇主表示他們遇到招聘困難,45%的受訪雇主表示他們面臨的最大招聘困難是難以找到符合特定職位需求的人才。
部分銀行在招聘中都金融科技人才打開了大門,成為銀行招聘中的「香餑餑」。例如有銀行指定要定向IT培養生(金融科技方向)、總行信息科技崗、信息科技類等崗位,同時需要有IT/DT等理工科專業背景。
此前有報告稱,目前國內金融科技人才總缺口達150萬。「當前金融科技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遠不止150萬,統計管道可能是目前正在招聘的崗位,還有大量的隱性需求存在。」金融壹帳通聯席總經理邱寒表示。
一家位於華東二三線地區的城商行高管曾向記者表示擔憂:「金融科技人才成本太高,逐年漲價,內部培養金融科技人才的能力有限,人才留不住。」
除了大中型銀行有實力建設科技能力外,還存在二三線下的中小銀行和保險企業側重於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使其不在科技的浪潮中掉隊。平安金融壹帳通日前就與量化對沖基金Two Sigma合作推出加馬「金融科技新星」計劃,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全面加強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合作。「希望能培養一批既懂前沿金融科技理論與技術,又能將技術用於實際業務的人才。」邱寒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