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航王田苗傳授:機械人和人工聰明是交叉暢通領悟的關係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AI 科技評論按:作為國內機器人界領軍人物之一,王田苗教授不但深度參與了國內的機器人產業發展,也在醫用機器人、生化機器魚與嵌入式控制技術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為了深入了解王田苗教授的科研歷程,並借此回顧 80、90 年代的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情況,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在最近對王田苗教授進行了專訪,以下為訪談實錄。

專訪北航王田苗傳授:機械人和人工聰明是交叉暢通領悟的關係 科技 第1張

  王田苗(圖左),北京航空太空大學教授、博導,北航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國家長江學者,國家傑出基金獲得者,IEEE 機器人與自動化中國北京大區主席,「十二五」服務機器人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863 計劃先進製造領域專家組組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先進機器人技術,在醫用機器人、生化機器魚與嵌入式控制技術等方面取得過突出成績。

  個人學術經歷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據了解,您最開始並非從事機器人研究?

  王田苗:我的本科學校是西安交通大學,念的計算機專業,然後到了西北工業大學做工業電子的模式識別研究。我在西工大的導師是馬遠良院士,記得在 1987 年那會,他指導我從事水下電子對抗信號檢測的專家系統研究,簡單來說,即是模擬水下信號,通過水下聲納來判斷對面或者是水面的物體屬性。那個時期比較熱的兩個關鍵方向,一個是專家系統與推理,一個是神經網路。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您是在什麼機緣下接觸機器人研究的?

  王田苗:由於我主攻的模式識別與電子工程,後來有幸到了清華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被張鈸院士納入到一個移動機器人相關的國家重大項目組里,也就是今天我們經常討論的無人駕駛技術。那次是我第一次在實際中真正對機器人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早期做人工智能模式識別,其根本還是一個個分析決策性軟件,不像機器人是個綜合性產物。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能否介紹項目的具體研究情況?

  王田苗:我們做的移動機器人大概有兩張桌子這麼大,底盤是三輪結構,兩個輪子的快慢不同直接決定了機器人的行走方向。我們給車上周邊安裝了超聲傳感器,然後機器人前方安上視覺傳感器或是雷射傳感器。研究的主要任務是規劃機器人去完成這麼一項任務:從清華大學的西門出發,經過主樓,再走向南門。

  在從事這方面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一旦機器人在原先規劃的路徑上遇到障礙,比如行人、自行車,它就只能停下,再重新進行規劃,由於當時計算機速度與內存有限,重新規劃一次往往需要 5-10 分鐘。當時張鈸老師跟我說,有沒有可能任務規劃的上層使用符號表示與推理規劃,然後車體控制底下基於感知行為來進行控制,即是所謂的 sensor based control,因為人也具備條件反射行為控制,不一定先把所有感知到的信息抽象至符號層面進行理解,然後才做行為決定。換句話說,一旦前面出現一個物體,我可能會下意識地躲一下,而不一定先識別這是人類還是自行車,男的女的。受到這個啟發,我研究出了一個底層的 sensor based control 算法,這件事情大大提高了移動機器人避障的實時性、靈活性與可靠性。1991 年,我因為這項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的支持。

  後來我們在清華的主樓旁、也就是原來老計算機系的位置擺了一個迷宮,讓機器人在迷宮里完成任務,當中涉及實驗驗證的技能包括機器人的任務規劃、視覺識別以及底層 sensor based control 算法。我記得當時負責驗收的專家在驗收過程中有意擋在機器人前方,機器人隨之停止,然後嘗試往左拐,一旦發現左拐不成功,就會右拐,還不成功又會再次停止,直到專家離開後才再次啟動行走,系列操作全憑超聲、視覺傳感器信號的感知條件反射。我作為張鈸老師主管的這個重大項目主要參與者之一,最終還獲得了當時國家電子信息工業部科技成果一等獎。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後來為何轉向醫療機器人領域?

  王田苗:1993 年,我去歐洲義大利博洛尼亞著名骨科醫院,參加了歐共體的醫療機器人重大項目,主要從事醫療機器人系統結構、手術規劃、切割工具等,專注於人工膝關節置換這一塊。當時這個領域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要選擇什麼樣的假體最合適?過去都是全憑經驗;一個是做手術切割時,五面體的精度不好把握,一旦置換過程出現疏漏,就可能對人的行走平穩性造成影響。

  我當時所在的是義大利最出名的 Rizzoli 骨科醫院,歐洲的許多足球員踢球摔傷了,都是直接乘坐直升飛機到醫院動手術。我們的工作無非想要解決這麼幾件事情:第一、保持精準,把誤差從過去的一毫米、二毫米降至 0.5 毫米;第二、微創;第三、能在手術前通過計算機進行虛擬手術,然後讓醫生評價手術方案。總的來說,我是在 93 年到 95 年期間開始切入到醫療機器人領域。

  我從歐洲回來後,北航的張啟先院士鼓勵我繼續從事醫療機器人研究。當時中國的工業機器人才剛起步,人們普遍認為醫療機器人離我們還很遙遠,因為這涉及到醫療安全、資金支持、團隊組建等一系列問題。但是張啟先院士鼓勵我,既然要做前沿科學學術研究,就要做跟別人不一樣的,後來這一做就是做了 20 年,涉及醫療機器人輔助的骨科、腦科等方面。

  目前,我們在海軍總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天壇醫院、301 醫院 等已經累積了上萬的應用成功案例,而且獲得了國家頒發的「三類」許可證,從法律上證明我們的醫療機器人是有效、安全的。目前國內的醫療機器人領域,我們是第一家、也是目前中國唯一獲得相關許可證的。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醫療機器人的核心技術有哪些?

  王田苗:首先是醫療機器人結構,不同的醫療應用領域,考慮到不同手術空間,可能需要不同的醫療機器人結構或自由度。其次是 CT/MR 醫療影像空間與手術室操作空間的映射識別算法,因為這將影響機器人定位操作的位置精準度問題,比如腦外科需要穿刺診斷出來的腫瘤,有賴於我們對位置進行精準定位。第三是三維手術規劃,也就是穿刺的軌跡。還有安全監控算法,一旦發現病人移動或者有較大誤差,需要重新標定等。

  國際 & 國內的機器人研究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可以向我們科普國際上的機器人研究歷程嗎?

  王田苗:1945 年前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當時陸陸續續派生出許多顛覆性的技術。機器人就是在那個時代被提出來的,一直到 1954 年才真正擁有了 PUMA 機器人原型及專利,也是在那段時間里,MIT、CMU、愛丁堡、日本等大學也都開展了相關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美國人當時對機器人抱有極大希望,然而卻因為想像實在太超前,在將近十年時間的努力後,由於發現機器人遠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靈活、實用、安全被迫擱淺,進入低潮。

  1969 年前後,機器人技術轉移到日本產業界,當時日本的汽車、摩托、家電產業在蓬勃發展,因而是日本成功地推動了工業機器人在 70 年代末的產業化發展,前後包括 KUKA、ABB 等,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基本上都是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

  1980 年前後,以日本和美國為代表的研究開始倡導讓機器人不僅應用在工廠,還希望應用於社會特殊環境,由此派生出極限作業機器人,有的進入軍事領域,有的參與探月行動,有的則與移動機器人緊密進行結合。

  80 年代末,則在美國、日本、歐洲等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當中包括了家用、工業、服務、協作、空間、水下、模塊、虛擬等。

  到了這個時代,機器人的一個發展趨勢是進一步提升在工業上的使用效率,比如高精度、重負載、高速、高可靠性等等。然後為了更快進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又出現了家用掃地機器人、教育娛樂機器人與協作機器人。在做到技術突破的過程中,人們希望能夠創造出像人一樣的生化結構機器人,於是陸陸續續出現比如日本早稻田大學、本田公司、MIT、美國波士頓動力等。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中國的機器人研究歷程呢?

  王田苗:中國機器人的第一個發展階段大概是在 1975 年前後,即是在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期的時候,我們正式引進了工業機器人應用。當時像一汽、二汽為代表的汽車產業是當中的排頭兵,隨之國家很快就確立了工業機器人的重點項目,比如像焊接機器人、噴塗機器人等。我認為那個階段最突出的貢獻,不僅推動了工業機器人應用示範,更重要地是做出了原型系統以及產業化樣機,然而在推動的過程中卻面臨兩個阻礙:一個是當時市場的剛性需求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機器人造價太貴,一台機器人要價 50-60 萬,而當時一個人的月薪水平均是五、六百,一年下來也就是 6000、7000,兩者有很大的差距;一個是機器人的設計、製造、服務產業鏈條尚未完善,涉及材料、核心部件、機器加工、電腦控制、傳感器集成等還不成熟。

  眾所周知,1986 年 3 月,科學家們瞄準了但是高科技發展,那個階段出現了機器人的一個分水嶺,當時一共確定了幾大型號,包括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等,由此推動了整個機器人研究的發展,以瀋陽自動化所、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北航、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合肥智能所等機構為代表。我們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正式接觸機器人,並承擔了相應的項目。這個時期推動力度較大的是工業機器人與特種機器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產業化的發展相對來說還比較滯後。實事求是來講,我覺得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研究機器人的成本很高,而市場的剛性需求卻又不那麼明顯;另一方主要是技術上存在差距,包括應用工藝研究、本體結構設計、減速器、傳感器、控制系統等等。

  到了 2000 年,由於時機開始成熟,開始出現一大批產學研結合的機器人產業化公司,比如新松、博實等。

  2010 年前後,我們的服務機器人開始崛起,主要從公共服務領域開始,比如無人機、室外移動機器人或稱為無人駕駛、娛樂教育機器人、家庭自動吸塵器、兩輪平衡車、醫療機器人等。

  現在的中國機器人我認為基本上可以分成這三條線:

  一條是產業的線,就是中國在中低端機器人產業化方面在全球已經占有一席之地,當然,這主要是以低價格、多少犧牲點服務質量殺入。

  一條是服務機器人的線,這個上面已經論及。

  一條是技術的線,以生化為代表,包括放生結構驅動與軟體剛柔耦合、人機相互共融等技術。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仿人機器人研究是在什麼時候興起的?

  王田苗:仿人機器人的研究最早是在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開始,在我的記憶里最早是從日本的早稻田大學開始。人們真正對仿人機器人建立初步印象是在 1985 年,「仿人機器人之父」加藤一郎研究出了鋼琴機器人,它通過錄影頭來識譜,然後通過識譜指導自己接下來的行動。

  不過仿人在機器人領域一直都是一件富有挑戰性的事情。所以後來就分化出兩條線,一條線誕生於美國的 MIT,主要從動物生化開始,這一批研究團隊後來派生出波士頓動力公司;另外一條線則誕生於日本,本田在 1995 年時加大對仿人機器人的研究,在 1997 年派生出了 ASIMO。

  863 計劃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 863 計劃的機器人主題前後經歷了哪些變化?

  王田苗:由於前期的一系列工作,使我有幸在 2000 年成為 863 計劃機器人主題首席專家,後來在 2005 年又成為國家先進製造技術主題首席專家。

  早期以蔣新松為代表的一批科學家設計了 863 計劃機器人戰略規劃,確定了若干平台,目的是希望通過平台帶動技術研發,接著通過技術研發進行驗證,這一執行就是 5 到 10 年。隨著國家發展,有人提出機器人應該走向產業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業機器人,那時期國家陸續敲定了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計劃。

  在確定工業機器人發展計劃的過程中,863 專家組里實際上存在著一些爭論,其中包括對企業對象的選擇上,因為當時的汽車企業大部分是合資的,大量採用了國外機器人,導致國產機器人產業化的推動效果一直不甚明顯。所以當時有人建議,要不先從特種機器人的產業化開始入手,於是才出現了後來一系列包括水下機器人、消防機器人、煤礦救援機器人、空間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研究成果。到了 2008 年前後,中國的經濟實力整體有所提升,工業機器人在各個領域需求迫切,這時工業機器人的產業化再次被提上議程,主要先從工業里的汽車零部件、電子製造、材料加工、碼垛搬運機器人等領域入手。

  總結起來,中國的機器人起步於特種機器人,接著進入技術發展層面,然後再進入特種機器人產業化,接著是工業機器人產業化,然後才是家庭服務,這麼一個反復迭代的結果。影響迭代的發展路徑,除了國際上的機器人發展趨勢,還有我們國家的國情基礎,尤其是市場需求這塊。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 您認為機器人與人工智能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王田苗:早期人工智能對於機器人的影響,更多體現在行為智能與控制上,發展到後期,由於牽扯到場景理解,因此才開始涉及深度學習、識別、交互、推理等算法。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始終是交錯融合的,它們之間是不可分割的,人工智能是機器人的大腦,決定了機器人操作、移動、控制的水平,人工智能水平往往又通過機器人載體給予驗證,有時候人工智能的研究走在機器人前面,比如在模擬人的計算、對話方面,而在其他方面比如工業層面,可能機器人又在走在人工智能前面,比如精密操作、高效焊接、高速搬運甚至多機協調、模擬裝配、無人化車間等。

  總的來說,人們如今普遍認為,在未來的 5 到 10 年,以下這三項技術將可能產生重大的經濟效益,甚至會重構我們現在的產業結構、製造模式、生活方式,它們分別是:5G 與物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如果按狹義的方式對三者進行理解,物聯網 + 5G = 感知,人工智能 = 決策判斷,機器人 = 控制操作,三者正好又會形成一個大的智能系統,也是未來各種自主無人系統的基礎。

  2019 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

  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雷鋒網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聯合承辦的 2019 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 CCF-GAIR 2019),將於 2019 年 7 月 12 日至 14 日在深圳舉行。

  屆時,諾貝爾獎得主JamesJ. Heckman、中外院士、世界頂會主席、知名Fellow,多位重磅嘉賓將親自坐陣,一起探討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學、產、投等複雜的生存態勢。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微軟小冰首席科學家武威解讀 EMNLP 論文:聊天機器人的深度學習模型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