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近年來,「轉型&升級」成為了國內許多傳統外貿工廠及企業的最熱門及最主流的趨勢。
外貿轉型&升級不僅可以拓寬銷售管道,更會為企業帶來更好的銷售額效果,因此許多外貿企業都紛紛轉型。那麼,傳統的外貿企業想轉型做跨境電商有哪些必知的要點呢?
目前想進軍跨境電商的傳統企業主要有以下兩類:
一、有多年各種產品OEM/ODM經驗的傳統外貿工廠
二、從事傳統B2B外貿的外貿企業
事實上,這兩類企業在多年的製造或外貿經驗中已經累積了很多的對外貿易「大數據」。
比如,某產品以何種標準出口、主要市場是哪個國家等等,這些對於從事跨境電商做目標市場的選擇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B2B & B2C
先來分析一下核心前提:傳統外貿企業為什麼要轉型?
B2B轉B2C無非是為了利潤、更好的管道控制力,可能為了收集消費者數據,更好的指導供應鏈。但如果只是因為B2B做不下,急病亂投醫,還是趁早打消這個念頭。因為這種企業的根本問題不在轉型,而在產品。
如果產品不行,很難在市場中生存,做B2B和B2C又有什麼區別?
三大轉型途徑
對於傳統外貿工廠轉型跨境B2C業務有以下3種比較可行的途徑:
途徑一:
直接給跨境電商賣家合作供貨
與工廠傳統的客戶不同,跨境電商賣家在備貨規律,產品質量、包裝、採購靈活性、產品優化及售後反應速度等各方面都有著與工廠傳統的客戶不同的特點和要求。
工廠要想與優質賣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必須在產品開發、柔性生產、庫存模式等各方面按跨境零售商的特點相應的適應性調整,才能很好地滿足合作夥伴的需求。
途徑二:
與優質合作夥伴聯合經營
以聯合投入,風險共擔,專業分工,共創品牌,收益共享的聯合經營模式是傳統外貿工廠轉型跨境電商的另一模式。
從戰略角度、成本角度、風險控制角度等各方面來看,聯合經營模式切入跨境B2C對於工廠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能夠真正把雙方的利益緊密捆綁在一起,與合作夥伴形成優勢互補,緊密協作,真正產生1+1>2的合作價值。
途徑三:
自建團隊經營自主跨境電商品牌
雖說B2B和B2C都是將產品賣到國外,但兩者的規則和玩法是不同的,如果要轉型成功,就不能固守傳統外貿的思維,而要尊重零售遊戲規則。
保持產品敏銳度,打造爆款
和傳統貿易不同,B2C模式下,企業需要主動通過圖片等方式將產品展示給消費者。因為消費者是基於看圖購物的,如果產品不滿足需求或產品介紹不夠用心,消費者會直接走開。
此外,轉型企業要學會做減法,精細化梳理自己的產品線,有了優勢產品才能帶動銷量。
保持產品質量,適當庫存
傳統的B2B模式是收到訂單後才開工,但做B2C一定要保證自己有足夠的庫存,能夠應對突然增長的訂單數或其他特殊情況。而且產品質量一定要過硬,尤其是在B2C的前期階段,產品質量的好壞幾乎決定了店鋪的生死。
制定符合零售規律的產品和客服策略
海外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比較強,對客服的期待值也比較高,因此一定要尊重海外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這包括不提供低質或侵權產品;注意歐美法律法規;客服要從消費者利益出發、對退貨、換貨、退款等妥善處理等等。如若不然,企業很容易被消費者投訴,導致電商帳號被關等嚴重後果。
五個轉型要點
傳統的外貿企業想轉型做跨境電商,以下五大必知的要點要牢記:
要點一:
通關的問題一定要了解
在跨境貿易中,無論是傳統外貿還是跨境電商,通關問題仍舊是一大難題。跨境電商雖然比起傳統外貿更直接,但是相對而言,貨物的運輸就變得分散、通關的頻率也較高,難以達成快速通關和規範結匯,通關效率低。
要點二:
交易信譽的問題一定要堅守
跨境電商是傳統外貿的升級,因為它借助了互聯網大數據的優勢,所以範圍更廣、交易更簡單、交易成本更方便。但過於便利的跨境電商方式也增加了維持交易信譽的難度。
跨境電商存在開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特點,因此整個交易中增加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從而導致不守信用的行為越來越多,給整個行業帶來不好的影響。
要點三:
跨境物流的問題一定要有保障
物流是跨境電商過程中的制約因素,雖然目前跨境物流行業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還是有很多無法滿足跨境電商的需求。因此,跨境電商們一定要在交易之前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跨境物流合作對象。
要點四:
選對平台是關鍵
做跨境是自建站、eBay、Amazon,還是都不放過?如果你只是想試試水或者是跨境初期,可以選擇像Amazon等平台,類似國內的淘寶,客戶在搜尋欄輸入關鍵詞後,會看到排名、產品圖片和內容。
所以在平台上你需要做好首圖、好的產品標題和描述,吸引客戶點擊查看詳細內容,也需要提高店鋪訂單來提升排名,吸引更多曝光和關注。
要點五:
注重社交媒體的推廣
因為跨境電商是直面終端客戶,除了自建B2C網站的搜尋引擎推廣外,社交媒體推廣更能直達客戶。但是要根據你的產品和目標市場選擇社交平台,行銷到大部分目標客戶。
社交媒體推廣除了客戶覆蓋率高,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增加和客戶的互動,在互動中了解客戶,了解市場,再利用你產品開發的主動權改進或升級產品,更好的滿足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