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逸修1
來源:雪球
宏觀疲軟,京東、唯品會乏力,拼多多橫空出世,阿里多線作戰,電商終局變得撲朔迷離,本文嘗試以一個模型做些預測。
一、反杠桿模型
從財務的角度來講商業模式長期能否成立,變現能力是否覆蓋成本與費用是關鍵:變現能力如覆蓋不了成本費用,則會長期虧損,盡管靠現金流的占用可能可長期存活;變現能力如能覆蓋成本費用,但超不了多少,則可以盈利但價值有限;變現能力如能覆蓋成本費用,且超了不少,則長期價值巨大。
對於任一家公司來講:
(1)、變現能力越強,則能承受的成本與費用越高
(2)、成本與費用越低,則需要的變現能力越弱
可稱之為反杠桿模型,變現端越高則成本可越高,成本費用端越低則變現端可越低。
變現能力端可以自己去爭取,但會受客觀條件和競爭對手限制,如行業總容量,不會無限制地提高;成本費用端可以自己去控制,也會受到客觀條件與競爭對手影響,長期呈現向上趨勢,短中期的激烈競爭可能導致激烈上升。
一個在變現能力端與成本費用兩端都沒有優勢的公司,必定難以長期存活;反言之,一家有競爭力的公司必定在兩端至少有一端有優勢;如果處於競爭態勢中,則很可能需要兩端都有優勢。
二、電商仍是零售
電商的本質是在線零售,零售業講究的是薄利多銷,從來不是中高淨利潤率的行業,長期穩定有2-3%的淨利潤率的公司已經極其優秀的零售公司,優秀公司的優秀之處更多的是能有更高的市場份額,而不是更高的淨利潤率:沃爾瑪一年有五千億美元左右的營收,好市多一年有一千多億美元的營收。
在線零售相比線下零售,規模效應更強,但信息更透明,更強的網路效應雖加強用戶遷移成本但不受地理限制的特點又降低遷移成本,競爭更激烈,想要更高的淨利潤率是很難的。
平台模式看似有極高的淨利潤率,但平台模式能長期成立的前提是能服務好商家和消費者,在消費者滿意、商家賺到錢的同時平台分一部分商家的錢,還是零售模型。平台公司的高淨利潤率是收入確認方式不同造成的,假如將阿里電商平台的淨利潤除以電商平台實際銷售額(交易真實達成GMV,非公布的GMV),則淨利潤率仍然是一個零售行業公司的淨利潤率,線上平台只是能把總盤子能以更快的速度做得更大。正因如此,電商有種估值方式是P/GMV(市值/交易流水),但GMV非受會計師審計的財務指標,如果投資者很看重,則公司容易有註水的動力且很容易做到。
三、電商的成本費用
電商的成本費用中能拉開差距形成競爭優勢的主要有三項:
(1)、獲客成本——用於獲取與留存消費者
(2)、物流成本——用於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里
(3)、支付處理成本——用於達成交易
獲客成本是容易被誤解的概念:
首先,在電商公司分析常規做法是將當期行銷費用/新增活躍買家,新增活躍買家等於當期末活躍買家減上一期末活躍買家。這里的問題有二個:其一是行銷費用只有部分才是拿來獲取新消費者的,另一部分用來維持老用戶打造品牌之類;其二是算出來的新增等於實際新用戶-流失的老用戶,假如一家公司完成全用戶滲透,那新增用戶為零,算出來的獲客成本會無窮大,所以不能這樣算。較為正確地處理是稱之為用戶獲取與留存成本(後文仍簡稱為獲客成本),用當期行銷費用/當期活躍買家,得出來在期內為一位活躍買家需要付出的代價。
假設一家電商公司2018年行銷費用100億,年度活躍買家2億,則在這一年內為一個活躍買家需要付出100億/2億=50元的成本
其次,流量成本不等於獲客成本,因為得綜合考慮轉化和留存,低流量成本對應低轉化低留存未必比高流量成本對應高轉化高留存低。
物流成本,如果是自建物流較複雜較高當然服務會更好,缺陷在於高成本的方式難以大規模普及,擴張會受到限制;不自建物流,擴張較快,也會受益於整體快遞業的訂單增長和成本下降,缺陷在於服務質量相對來說差些。
支付處理成本,前中期規模不大時影響不大,後期規模大,再考慮到低淨利潤率,影響會較大。
規模效應對三者及其它成本費用都有影響,當有足夠多的消費者及訂單,規模效應自然會上去,其餘成本費用會被攤薄所以沒那麼關鍵(自營的商品購買成本本是最大項,實際因有帳期存在,如規模上去問題不大),所以獲客成本至關重要,是電商企業的長期生命線與利潤來源,獲客成本高的模式與企業,短中期可以靠資本市場支持,長期難有發展前景。
四、電商的變現能力
電商的變現能力可以通過二個指標結合得出:
人均年度GMV*貨幣化率
人均年度GMV=有效GMV/年度活躍買家
有效GMV指的是交易真實達成的,排除未付款、退貨、刷單等情況,該數據電商企業自身也難以準確得知,投資者更不要說,只能對官方公布的GMV打折估大概,越虛的折扣越大。(後文的GMV數據是官方公布的)
決定人均年度GMV的主要有二個因素:
(1)、用戶平均質量
(2)、應用對用戶生活滲透率
關於(1),對於大體量應用,如果是無差別抓取的用戶,用戶平均質量會有差別,但不會特別大,但如有篩選機制,會有很大差別,正如安卓設備數倍於蘋果設備,但用戶在蘋果應用商店消費額是高於Google應用商店的,因為蘋果用戶平均質量遠高於安卓用戶(即使把中國的蘋果應用商店消費減去也不影響結論),而蘋果手機的品牌和高價格就是它的篩選機制。
關於(2),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
1、品類競爭力
如果全品類都有,而且相對其餘的有競爭力,用戶就會都在你這買,那該平台消費金額占用戶總可支配金額的比重就會上升
2、品牌升級
2與1有關,用戶購買高客單價的商品的心理與低客單價是不一樣的,要求高很多
沒有品牌是很難把客單價弄上去的(品牌不一定要溢價)
3、多重消費
比如有些電商帳戶是公司或家庭帳戶,它承載的消費力不是個人,而是公司與家庭,自然會遠高於個人的
貨幣化率為電商企業收入/有效GMV,貨幣化率受電商企業類型影響很大:自營的會遠遠大於負責配送類平台,後者又遠大於不負責配送類平台。
貨幣化率同樣是容易被誤解的概念,高貨幣化率不等於高淨利潤率,實際表現往往是相反的,高貨幣化率往往是商業模式和收入確認方式不同造成的,比如自營稅後全額確認,平台只確認傭金和廣告,那前者肯定遠遠大於後者,但利潤不會因為這樣而增加,所以高貨幣化率往往對應低淨利潤率。
貨幣化率、淨利潤率都是表象,實質是同樣的銷售額能持續穩定地創造多少利潤以及能把銷售額做得多大。前者可稱為長期利潤率(相對於銷售額,不是相對於企業確認的收入),往往取決於五大因素:
1、標品、非標品的比重,非標高些
2、平台對商業各環節的滲透率,環節越多,則每環節只吃一點加起來也可更多
3、有品牌溢價的商品比重,比重越高則可越高
4、商品和服務規模效應的強弱,越強則上限越高,一般虛擬商品大於服務大於實物商品
5、上下遊市場份額集中不集中,越集中一般越強勢,如火車票,份額相當集中,供應方相當強勢,票務平台想靠這個賺錢較難
普遍而言,長期利潤率與市場規模成反比:長期利潤率低的行業,市場規模相對來說更大;而長期利潤率高的行業,市場規模相對來說小些。背後的原因是競爭導致的平衡,如果一個較為自由的市場既有大規模又有高利潤率,必定會導致更多的投入與參與者,也會讓原來的參與者更高效從而把利潤率拉低到一個正常水平。
如果能較為準確地知道GMV數據以及對應的貨幣化率數據,自然是很好的,實際很難知道,
況且就是知道,也有前面說的的模式差異等導致的不同,有沒有更為準確地反應出變現能力的指標並且可以跨類型對比?
有,單年度活躍買家年均毛利,用總毛利/年度活躍買家得出,該指標可以跨過自營和平台對比,也可以跨過自建物流與第三方物流對比(自建物流的企業毛利減去財報中的履約費用),還可以反應支付處理成本等其它成本的差異,且毛利是財務指標較為真實並每季都有,不用去考慮官方GMV數據有多少水分。
單年度活躍買家年均毛利反應出一個企業目前的變現能力,而獲客成本反應出一個企業得到和維持這個年度活躍買家的成本,二者的差值稍大於利潤空間。實際利潤得再減去研發與管理費用再扣稅,稅率較為固定,一家高效的企業,相對於單用戶來說的研發與管理費用也相對較為固定。
這樣處理可以較為真實地反應出過去與當下的情況,缺陷是無法看未來,對快速發展的企業難以較為準確衡量上限,結合對GMV和貨幣化率的判斷分析最好。
五、終局預測
假如有三家電商公司:
1、甲,一年能從單個用戶身上賺取300元的毛利,只需50元的成本獲取和留存該用戶,無疑是好模式
2、乙,一年能從單個用戶身上賺取200元的毛利,需要100元的成本獲取和留存該用戶,模式較為一般
3、丙,一年能從單個用戶身上賺取150元的毛利,需要150元的成本獲取和留存該用戶,就難以走通
當然,公司總價值的判定還得考慮用戶總量。
單用戶年均毛利在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只要有競爭力還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提高它,但短中期難以突變,會受到競爭對手影響,還會受到國內零售總額和電商在總零售消費中的占比限制,這二者盡管都還會提升,但都已過中高速提升階段,當然疊乘起來仍然不低。
獲客成本長期呈現上升趨勢,短期如競爭激烈或需要去新的地方尋找流量,可能劇烈攀升。當獲客成本的上升速度大於變現能力的上升速度,則企業生存環境惡化,遠大於甚至可能出現生存危機。
如何降低獲客成本?
降低流量成本、提高轉化率、提高遷移成本從而提高留存
騰訊有全網最多的流量與用戶,攀上騰訊能極大地降低財報上的獲客成本,所以京東、美團、拼多多、唯品會之類終究得上騰訊的船。
問題在於,騰訊系公司多後會相互競爭,且新的流量源在快速發展,它的流量巔峰期已經過去,盡管仍然是全網第一並遠超第二,好處在於它在努力提高轉化和留存,並且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流量不是無限的。當電商企業把騰訊系用戶洗一遍後,想維持增長必定要去全網找流量,最終獲客成本還是會上去,此時企業自身的商業模式有沒有競爭優勢才是關鍵:網路效應強不強、模式成本低不低、匹配與組織效率高不高、業務高不高頻、有沒有自生流量以及多維還是單維。
最近,正是變現能力提升較為乏力,獲客成本會較快上升的時間點——生死局現。
附錄:
1、電商企業人均年度GMV對比
2、電商企業貨幣化率對比
3、電商企業人均年度毛利對比
阿里,16年之前是增長第一,之後是利潤與增長兼顧,18年不增長是因為有多個業務虧損嚴重極大地拉低數據,而不惜虧損開拓新業務是為日後更高的收益做準備,它的問題在於老業務受到新秀挑戰、開拓新業務巨額投入也難以保證成功。
京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17年及之後增長乏力時在很努力地提升變現能力,並取得一定效果,Q1季報顯示已經到33元,全年大概率在120-150元,它的問題在於投資者還不是很清楚在良性發展的前提到底能出多少利潤,如果不清楚就會尋找價格保護,當然另一個關鍵問題下一個增長點在哪里。
拼多多,變現能力在飛速提升的同時成本費用也在飛速提升,投資者並不質疑它穩定階段能不能盈利,但會關心費用日後到底能砍多少能有多大的盈利空間以及它在巨頭重視的情況下還能沖多高。
唯品會,15年到瓶頸,之後幾年沒找到突破點反而有所降低(但在找,金融、物流、部分自營轉平台、與騰訊京東合作等都是),如果一直無法突破最後會變成變現能力下降、成本費用提升的最壞情況。
4、電商企業獲客成本對比
阿里,16年開始報表業務多元化,年度活躍買家只是中國零售平台的,而行銷費用是全部業務的,即使考慮部分業務有為零售平台服務功能,其費用得算在零售平台上,仍然會高估不少。
京東,16年及之後的數據是拆分金融和物流之後的,可以很明顯看出來較高,如算上騰訊流量的隱形成本,會更高。
拼多多,處於洗用戶階段,行銷費用和年度活躍買家都被高估,數據會有較大誤差,它目前的問題在於,上市那會很多投資者看好它是因為它模式獲客成本低,但最近幾個季報數據看,不一定低,最新Q1季報已經飆升到11元,全年大概率在60元以上。
唯品會,一直在50元左右較為穩定,它的問題在於受眾已經到瓶頸,15年後增長乏力,如果找不到方法突破,之後仍然會上去,18年和騰訊京東結為同盟,還沒看到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