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聯姻千方科技後,阿里巴巴距離全面布局智慧產業又近了一大步,除電商外的下一個帝國正在逐步形成。
1、斥資3天”賺了”近6億元
5月27日晚間,主營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業務的上市公司千方科技披露,擬以每股16.12元的價格向阿里網路轉讓其合計持有的公司2.23億股,擬轉讓價款總計35.95億元。轉讓完成後,阿里巴巴將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按照以往的經驗,被阿里巴巴”看中”的上市公司,股價迎來大漲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受阿里入股消息刺激,5月28日,千方科技股價一字漲停,報價20.21元/股。盡管這兩日有所回落,但最新股價還是達到每股18.71元。
如果按照這個股價來計算,阿里網路持有的千方科技15%股權,市值轉眼之間已經變成41.7億元,較其持股成本36億元增值15%,即三天就”賺了”5.7億元。
羨慕之餘,不免讓人聯想到阿里難道是來”抄底”這家公司的嗎?畢竟近幾年,阿里確實在股權投資方面砸下重金,跳出經營領域不斷地”買買買”。據不完全統計,近年由阿里系直接投資的A股公司合計數十家,初始投資額逾850億元人民幣。
最近的一次也就差不多半個月。5月15日,紅星美凱龍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紅星控股成功發行可交換債券,以43.594億元人民幣被阿里巴巴全額認購,如可交換債換股後,阿里將獲得紅星美凱龍占總股本比例約10%的A股股份。同時,阿里巴巴在港股收購紅星美凱龍3.7%的股份。
而這次入股的上市公司千方科技,經營業績表現亮眼,有望為阿里巴巴的股權做到長期增值的潛力。根據千方科技的財報顯示,2018年,該公司做到營業總收入72.51億元,同比增長35.35%;做到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63億元,同比增長63.80%。
另外,千方科技今年一季度的財報業績,也做到持續穩步增長。根據2019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千方科技做到營業收入16.45億元,同比增長26.60%;淨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3.13%。
值得一提的是,千方科技主營的智慧交通和智慧安防業務,看上去跟阿里巴巴的電商、移動支付、菜鳥網路和文娛等主營業務似乎不搭邊,沒有合作空間。所以,阿里巴巴的這次投資會只是純粹的股權投資嗎?
2、阿里彌補智慧交通”短板”
事實上,阿里巴巴這次入股是為了與千方科技達成深度業務合作,盡早對智慧交通以及智慧城市領域做到進一步加碼,而豪擲重金無疑是簡單有效的做法。
據公開資料顯示,千方科技是國內智能交通方面的一個佼佼者,致力於用數字智能化的方式解決交通問題,曾主持研發了數字城市核心支撐平台(USDI),並與北大共同成立了”北大數字城市研究中心”。2007年,千方科技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並於2008年正式登陸納斯達克主板市場。
2011年11月,千方科技以47億的價格,收購了穩坐國內安防行業第三的宇視科技(僅次於海康威視與大華股份),而宇視科技的核心業務領域為智能交通和公共安全的解決方案。因此可以說,智慧交通領域和智慧安防已經成為了千方科技的核心技術競爭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阿里巴巴集團入股千方科技的同時,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下稱”阿里雲”)還與千方科技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主要圍繞智能交通和邊緣計算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合作方式包括技術研發合作、項目落地合作以及市場推廣合作。
也就是說,通過股權投資+深度業務的合作模式後,阿里雲將借助千方科技彌補其在智慧交通領域技術方面的不足和弱勢。
3、布局節拍慢於百度和騰訊
作為阿里集團的”技術擔當”,一直以來阿里雲是阿里布局人工智能及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的重要載體。
(註:圖來自阿里雲)
要說阿里雲的優勢,那麼人工智能、大數據、雲服務等領域必然是榜上有名,而且其中的能量不可小覷。早期,阿里雲開始做CDN加速和雲存儲,逐步蠶食行業巨頭網宿科技的市場,後期阿里雲開始向人工智能進軍,涉足智能語音交互、交通預測、圖頻識別、情感分析等多個技術。
但是在陌生的智能交通領域,阿里雲就存在明顯的短板和劣勢,這源於阿里雲的布局節奏明顯慢了市場好幾個節拍。
2018年4月,阿里正式宣布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正在進行無人駕駛研究;2018年9月在阿里主辦的雲棲大會上,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剛第一次公布了阿里的自動駕駛技術路線。
相比之下,百度和騰訊都早於阿里很多,百度早在2013年就開始了無人駕駛的探索,騰訊則在2016年即已成立自動駕駛實驗室。
不過,在智能交通領域,阿里也並非完全沒有積累。它的人工智能ET集成了阿里雲可實時預判的路況預測系統,能提供從5分鐘到未來1小時的路況擁堵預測,為交通部門提供實時排堵疏導方案支持。
4、阿里”惡補”智慧產業
雖然阿里巴巴失去了發展智慧交通領域的先機,但好在阿里很早之前便萌生了發展”智慧城市”的意識,並加速通過各種手段來彌補短板和擴充其競爭優勢,以至於不讓自己處於相對競爭弱勢的地位。
2016年,阿里首次提出”城市大腦”概念,希望通過現代科技緩解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等問題。經過3年的發展,”城市大腦”相繼在海南、上海、杭州、蘇州等10餘城市做到應用。
說起城市大腦,可能不少人的腦海會產生疑問,什麼是城市大腦?其實,城市大腦就是整合與開發超大規模的城市數據,對城市整體進行全方位實時分析,幫助城市思考和提供決策方案,使得城市更好為人類服務。
2018年9月,在雲棲大會上,阿里雲發表智慧交通方案,主打以”車路協同”技術來建構全新的”智慧高速公路”。
隨即在當年9月底,阿里雲與齊魯交通集團簽署協議,雙方將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基礎,在高速公路電子收費、金融與互聯網創新、智能化轉型等方面深度合作,打造國家智慧交通標桿。
2019年5月23日,阿里雲與馬來西亞智能交通公司塞納交通公司合作,致力於在馬來西亞共同打造智能交通管理系統。
5、互聯網巨頭的新賽道
從不斷參與合作和大量投入精力來看,阿里非常重視發展智慧交通以及智慧城市領域,逐漸從”門外漢”向”內行人”靠攏,那麼這些領域的前景到底如何?為何能夠吸引阿里呢?
據《2019-2025年中國智慧城市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大陸智慧城市的市場規模在6萬億元左右,到2020年將達到18.7萬億元;特別是在智能交通領域,更是處於穩步增長態勢。根據數據,2017年大陸智能交通產業規模為607 億,到2020年將達到1066億元,復合增長率在20%左右。
在新興行業屈指可數的背景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阿里要花費巨大的工夫在智能交通領域。從這個層面來說,獲得阿里雲和千方科技雙重加持下的”城市大腦”爆發在望。
在商業領域,永遠都不會缺競爭對手,尤其是智慧交通領域更加不會。不止是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一眾互聯網大佬早就對智慧交通領域”垂涎已久”,各自都開展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布局。
比如,最近騰訊的動作聲響就不小。5月22日,2019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智慧交通分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在分論壇上,騰訊發布了智慧交通專網地圖產品、室內通產品和”智慧交通IoT平台”,以及”數字客艙”,” ETC空發”,”智慧交通信息安全”等一系列智慧交通解決方案。
(註:雲南地形圖)
別看是在經濟欠發達的雲南舉辦,但對於騰訊來說意義重大。雲南地處內陸,生態環境複雜,交通條件欠發達,而旅遊又是雲南的支柱產業之一,旅遊亂象頻發,如果騰訊能夠通過智慧交通方案解決雲南存在的一些問題,那麼無疑對外證明了騰訊深入觸達和解決複雜體制問題的能力。
而最值得稱道的BAT巨頭”交鋒”,恐怕莫過於這次千方科技將股份轉讓給阿里,要知道此前千方科技與百度旗下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
2018年9月,千方科技與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議提到,公司將參與百度Apollo計劃,與百度在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的技術層面、生態層面、交通應用層面等方面展開合作。據悉,該協議有效期為五年,目前在正常履行中。想必千方科技接下來如何處理好與兩大公司的合作關係,將成為業界值得關注的問題。
想必也會有人問,阿里沒理由不知道它們之間的合作,但即便如此,阿里仍會入股千方科技。它們更關心的是誰能搶先一步掌握更多智能交通的數據和技術,具備AI能力、雲計算大數據和人才的優勢,這樣才能在智慧交通這個激烈競爭的領域,高歌猛進地步入”快車道”,在紅利期搶到更多商業機會。
這次阿里斥重金入股千方科技,就是想快速補上其此前在智慧交通領域失去的先機。隨著互聯網巨頭們在該領域的深入布局,國內的智慧交通及其相關領域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終究有一天會迎來一場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