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天準科技致力於以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工業轉型升級,依靠機器視覺技術為核心打造產品。報告期內銷售收入從1.8億增長到5.08億,年均復合增長率67.65%,淨利潤從0.31億增長到0.94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73.21%,近年來增長速度強勁。
公司的飛速增長也是從2016年開始,2016年雖然錄得1.8億的銷售收入,但僅比2015年同比增長了15.82% ,而近年來最大的變化莫過於來自蘋果公司的銷售收入。
蘋果公司從2016年的0.15億元到2018年的1.45億元,增長了近十倍。近三年蘋果公司及其供應商的銷售收入占天準科技49.98%、67.99%、76.09%,技術和產品能力上,公司可以說對蘋果公司不會有特別依賴,但是在效益上明顯是依賴於蘋果,如果合作方式或者蘋果自身有什麼變化,影響將會是巨大的。
那問題來了,如此高依賴於蘋果公司,在目前的中美貿易摩擦下,加上蘋果手機銷量開始下滑,天準科技會不會首當其沖地受到影響?
在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貿易戰中,天準科技的產品被列入加征25%關稅的名單。雖說蘋果公司及其供應商占比大,但是銷往美國境內的營業收入確實很少,僅有2016年不到200萬的銷售是銷往美國境內,占比僅0.38%。
說個題外的,這也可以看到美國用加收關稅的方式,企圖讓更多企業回到美國進行生產加工的可行性其實不高。就算企業回到了美國生產,但是各個企業的供應商就要加付關稅,關稅的價格又會加在產品的售價中,最終美國企業是不用付出關稅了,但是來自供應商成本的上升也使得利潤減少,那錢去哪了?
當然貿易摩擦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事,但這個對天準科技來說影響有限,畢竟蘋果公司也不想在美國這種加工成本高的地方生產。
天準科技主要產品是工業視覺裝備,包括精密測量儀器、智能檢測裝備、智能製造系統、無人物流車等。簡單地說就是基於算法和傳感器結合的設備,可以做到由機器進行識別的功能,算是目前很熱門的人工智能領域。
智能檢測裝備
智能檢測裝備收入占天準科技全部收入近70%。也是蘋果公司採購占比最大的產品,從2016年的81%上升至89%,蘋果採購天準科技智能檢測裝備金額占全部採購金額超過96%。
智能檢測裝備包括電池檢測、玻璃檢測、結構檢測和光伏矽片檢測,主要運用於電子產品的零件檢測,有一定的專用性,即不同電子產品的尺寸不一定一致,對品質的把控也不一定一致。所以除了和電子設備銷量相關,還和更新換代頻率有一定關係。
精密測量儀器
除了檢測功能,機器視覺還能處理測量的問題,精密測量儀器屬於通用設備,可以理解為尺子,只要測量距離的時候都可以用。天準科技的精密測量儀器最高檢測精度達到 0.3 微米的國際先進水平,但這個只是技術能力,沒有相應的銷售產品運用到這個技術。目前在售產品只是1-3微米,只能說明還是具備一定的研發能力。
精密測量儀器主要銷售給三星為代表的公司,以及採用經銷的方式進行銷售。隨著檢測裝備的銷售攀升,測量儀器的銷售占比也從2016年的42.69%下降到2018年的22.21%,不過銷售收入還是呈現出穩定的增長。
智能製造系統
所謂系統,是綜合多種能力提供的一種自動化解決方案代替人工。銷售收入占比不大,銷售金額也呈現出了下降趨勢,不過整體的單價較高,2018只銷售7套就有近3000萬收入,平均單價400多萬。
智能製造系統主要的客戶是世特科、法雷奧這些汽車零部件商,汽車製造系統項目也從2016年的40.84%提升到2018年的90.54%,由於汽車行業對智能製造的改造需求,仍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無人物流車
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物流2018年向天準科技採購了155.2萬的無人物流車,平均單價12.9萬。但也不是造車,是一個可做到自動駕駛的硬件平台。按目前的情況看來,無人物流的真正落地實施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四種產品類別都是基於機器視覺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其方式其實是通過傳感器和算法結合,替代人眼做到部分自動化的功能。自動化的優劣這里就不累述了,工業應用上只有到了自動化的成本低於人工成本才會選擇自動化,而成本的定義每家公司都是不一樣的。
機器視覺領域國內目前沒有龍頭企業
人工智能提及以來,機器視覺行業在中國如雨後春筍一樣,進入的企業和行業產值不斷上升,進入了快速發展期,目前雖然市場競爭激烈,但是仍然沒有出現壟斷性的龍頭企業。
天準科技年收入5億元以上,雖說在國內算頭部企業,但在國際市場中與國際巨頭有很大差距,明顯不是一個級別的公司。
在國內市場天準科技的毛利率水平較高,但是比行業巨頭也明顯低了一截,更可怕的是國外這些公司的毛利率還呈現上漲趨勢。
由於國外巨頭成立時間早,而且產業鏈也相對豐富,相應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都明顯,從此也可以看到行業發展的方向和空間。
天準科技一直強調公司在技術上可以做到進口產品的代替,甚至有些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平,但技術先進歸技術先進,有沒有市場能不能形成銷售又是兩回事。就像很多手機對標蘋果手機一樣,像素更高、螢幕更大、電池更好,但始終邁不過去蘋果那道坎。
毛利率相對穩定,但呈現下降趨勢
毛利率的波動和具體產品的相關性較強,整體上看也是呈現出一定的毛利率下降趨勢。毛利率的下降和多方面因素相關。產品初期為進入市場會採取相對低的毛利率,隨著產品不斷占據市場,規模效應使得毛利率得到回升。
另一方面,諸如柱式結構、手動結構和龍門結構這些精密測量儀器,天準科技採取的是一定比例的經銷模式,給予經銷商價格相對於終端更低,導致毛利率也受到影響。
來自外部的採購價格隨著數量增加單位成本的下降,加上與蘋果公司等供應商聯繫緊密,在一段時間內天準科技應該能維持目前的毛利率水平。
核心傳感器靠國外進口
機器視覺中作為「眼睛」的傳感器,天準客戶目前大部分是依賴於國外進口。傳感器類採購金額和採購單價都呈現快速上升趨勢。近三年對基恩士的採購均為首位,從2016年的800萬到2018年的3600萬上了四倍以上。
雖然天準科技稱公司掌握了部分傳感器的生產技術,不存在依賴於供應商的情況。但是掌握技術和真的可以生產代替是兩回事,技術上不依賴和效益上是兩回事。幸好基恩士是個日本公司,並不在貿易摩擦前線上。
生產供不應求
由於公司廠房使用已達到飽和狀態,現有廠房難以提供更多的空間,使得對應客戶需求採用加班的形式。但是公司沒有說明各個產品所需工時和具體的工作效率,從工時上來說確實是加班進行應對,但是是因為產品質量返工加班還是應對生產加班就無從得知。
另一方面上雖然產量和銷量也有一定出入但根據天準科技的會計規則,智能檢測裝備產品的銷售收入確認時點為獲得客戶驗收時確認收入,存在已發貨但是還沒驗收的情況,整體也還在可控範圍內。
銷售收入季節性明顯
受到行業下遊影響,整體呈現出第一季度收入占比偏低,第三、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較高, 而最新的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營收0.97億元,同比增長69%。但是由於季節性因素,其實第一季度的基數並不大,成長持續性還是要關注三、四季度。
相比銷售收入高增長存貨增長速度更快
2018年存貨相比2016年上升了近4倍達到2.15億元,占總資產的33.92%。
其中庫存商品2916.91萬元,同比2017年降低了一些,在手意向訂單已有2136.61萬元,占比73%,截至2019年4月30日,銷售及發出的庫存商品金額為1,489.02 萬元,占比為 51.05%。在目前,庫存商品問題不是特別大。
發出商品金額三年間也上升了近10倍,2018年發出商品高達7600多萬,占存貨的35.46%。由於季節性影響和收入確認政策,導致12月底發出商品比例相對較高。截至2019年4月30日,大多數發出商品已經結轉。而2017年發出商品金額也已經全部結轉。
但整體上還是有幾個問題
客戶依賴程度大
天準科技近三年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9.67%、69.22%和70.28%,不僅集中還呈現出上升趨勢。其中來源於蘋果公司的直接收入占比為8.02%、29.46%和28.51%,來源於蘋果公司及其供應商的收入分別為 49.98%、67.99%及 76.09%。
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近年來呈現出一定下降趨勢,蘋果手機卻是逆勢增長,加上機型的增加,尺寸的變化以及螢幕從LCD到LED到OLED的升級,都是增加蘋果向外採購檢測儀器的需求。
現階段看,智慧型手機的下一個發展可能是4G向5G手機的切換,以及OLED螢幕的普及。但是目前蘋果手機從尺寸到螢幕材料上都已經接近切換完成,當然蘋果公司也不只有手機業務,但相比於手機的出貨量,其他領域的量級明顯無法提供更大的檢測或者測量需求。
拓展蘋果供應商是一個好的方式,畢竟蘋果的供應商不僅僅服務一家公司,對天準科技而言,下一個客戶顯得尤為重要。
研發技術能否轉化成市場銷售
天準科技近三年研發投入分別為 4,742.16 萬元、5,956.22 萬元及 7,959.78 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26.22%、18.66%及 15.66%, 營收增速大於研發投入增速,也算是研發回報率較高。
公司多次提及掌握的技術,包括國際先進水平的檢測精度以及做到進口代替的關鍵技術。
1、牽頭的「復合式高精度坐標測量儀器開發和應用」項目入選「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檢測精度達到 0.3 微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0.3微米屬於國際先進水平沒錯,只是商業運用上範圍極小,並沒有完全產業化,目前純屬技術層面,對近期商業價值很難有貢獻。而且早有國外公司於2013年前便研發出這個精度的產品且做到了產業化。
2、主要產品的關鍵性能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際優秀同行,做到進口替代。
在售的測量和檢測產品以外,公司所說的掌握了傳感器技術,掌握了高精度技術等等都無法做到大批量生產和形成效益。這也是技術型公司經常要面臨的如何產業化的問題。
傳感器仍要大批量進口
公司大部分傳感器來自基恩士這些行業巨頭,且傳感器類原材料非大宗商品或消費品,不存在成熟的公開交易市場,也就是買方議價能力不高。
天準科技目前掌握雷射傳感器的生產技術,但是自行生產的成本遠高於採購價格,而且顏色傳感器和光譜共焦傳感器生產技術尚未掌握,仍需要依靠進口採購。
部件進口是把雙刃劍,但是核心零部件就另當別論。商業環境里追求的是效率,當然效率也是相互的,所以大概率供應商不會出現供貨問題。選擇向成熟的供應商採購有諸多好處,但是上面也看到上遊的毛利率之高,既然掌握了生產技術,又知道上遊的高利潤還選擇進行採購,可能就只能說供應商的技術水平確實高很多,我們的進步空間還很大。
總體上看,天準科技從行業到技術到增長都在一個相對健康的賽道上,目前的營收與利潤處於高增長期,人工智能本來就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更多領域上的應用還是需要實踐,而不是停留在技術層面上,通過科創板上市,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品牌認知和獲得更好的融資管道,但是大客戶占比過大還是未來增長的難點,整體評價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