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倪雨晴
編輯:劉雪瑩
自美國禁令下達以來,華為與外界的溝通也更加開放、透明。在密集的媒體交流之後,6月17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又與兩位科技界大咖一起在深圳喝咖啡,漫談科技。
他們分別是《福布斯》著名撰稿人喬治·吉爾德(George Gilder)和美國《連線》雜誌專欄作家尼古拉斯·內格羅蓬(Nicholas Negroponte),他們也是數字時代三大思想家中的兩位。
對話的兩位美國大咖有多厲害?
簡單看一下大神們的履歷:
內格羅蓬創辦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著有暢銷書《BeingDigital》(《數字化生存》),也被譽為「天才投資家」,是張朝陽在美國留學時的老師。「計算機不再只和計算有關,它將決定我們的生存。」是他的名言之一。
圖片來自:梨視頻
吉爾德是美國的投資者,作家,經濟學家,也是一位技術和互聯網的熱心傳播者。以他命名的吉爾德定律(Gilder’sLaw)最為知名,也被稱為勝利者浪費定律:最為成功的商業運作模式是價格最低的資源將會被盡可能的消耗,以此來保存最昂貴的資源。在蒸汽機出現的時代,因為蒸汽機的成本已經低於當時傳統的運輸工具馬匹,因此聰明的商人開始了蒸汽機的使用。如今最為廉價的資源就電腦及網路寬帶資源。
圖片來自:梨視頻
他們對於數字世界、未來科技都有過非常厲害的預測。
比如,內格羅蓬在20世紀80年代就預測,通過使用無線電波而不是電線或光纖,電話等有線技術將變成無線,並且電視等無線技術將成為有線。吉爾德曾預測,在未來25年,主幹網的帶寬將每6個月增加一倍,其增長速度超過摩爾定律預測的CPU增長速度的3倍。當帶寬變得足夠充裕時,上網的代價也會下降。
對話部分重點
在100分鐘的交流中,三位人物的對話涉及經濟、思想、未來,以下是對話的部分重點:
-
任正非:「移動通信不是華為發明的,光纖通信不是華為發明的,移動互聯網不是華為發明的,只是這些東西我們做得最好,其實華為在社會發明上,對人類的貢獻還是小的。我們主要是在工程能力上起到了作用。」
-
任正非表示,沒想到美國打擊華為的決心這麼強硬,我們甚至不能參加一些組織。不過我們認為這些不會阻止華為前進的步伐。
-
任正非預計未來兩年,公司會減產300億美金,在未來兩年中進行版本的切換與磨合,2021年會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
任正非:華為百分之百是沒有後門的,願意與全世界國家簽訂無後門協議。華為公司在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的服務沒有出過問題,證明是安全的。
-
任正非:華為公司不會在有一些領域里面偶然有一點點領先得意忘形,我們跟社會開放共享的。我們認為這一點來說,世界實行科技脫鉤的方法,兩家都是受害,不會有哪一家是贏家。
-
任正非:有可能有一些公司沒有我們這麼強大,可能就很謹慎的使用美國要素,使用美國的成分,這對美國經濟會造成一定傷害。但我們不會,因為我們很堅強,我們是打不死的鳥。 我們將五年內投一千億美金,對網路這一個架構進行重構。
-
喬治·吉爾德: 我覺得華為在所有的全球的公司之中,也許華為就是定位最好的一家公司,它能夠解決所有的這些問題,可能它就是唯一能夠抓住這個機會的。
-
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如果說貿易協議能達成一致的話,很顯然這個不是在於說國家安全的問題,這是在於別的問題。所以,我們這個貿易摩擦也必須要結束,而且我覺得一點肯定會更早結束,而不是更晚解決,我也是為此祈禱。
現場對話
以下是記者整理的現場對話內容:
問:是政治問題還是科技問題?
內格羅蓬:我認為美國目前正在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應該是說由美國不正當的行為來禁止華為的業務。這種重塑網路的格局,或者說讓整個網路崩潰瓦解,讓彼此不再互信。這個問題是華為能解決的。
我認為更多的是文化問題,我是代表自己過來這邊的,我非常驚訝的是,我們40年前也來過中國,我們也有政治分歧。但我們同意的是,美國在犯錯誤。我在摩托羅拉做過董事會成員,我們推崇的是開放信息,開放技術。我們不僅僅重視商務、貿易、合作。我們更多的是考慮,人保持開放。我覺得世界應該更多的開展合作,而不是世界領域開展敵對。
任正非:我覺得社會更主要的目的是創造財富,社會要合作共贏。每個國家孤立發展,信息時代是不可能的。以前因為交通等原因,一個國家可以做縫紉機、拖拉機。但信息社會是不可能,趕上文明的需求,更低的成本來感受到新技術的紅利。
根本性的問題,人類社會要走向共同合作的發展,經濟走向全球化是西方先提出來的,我們認為是非常正確的。但全球化會有波瀾,需要各種規則去解決,不是採取極端的方法。科學家有發現,政治家有引導,企業家有創造,全世界共同努力發展。
問:怎麼去和美國企業打交道?
任正非:我們過去30年的發展,離不開發達公司對我們的幫助,現在受到挫折,不是他們的本心。是政治家的不同看法。我們會有市場上的競爭、有矛盾。但我們沒想到美國打擊中國的戰略決心這麼大,打擊我們的面如此的寬泛,不僅是打擊零部件供應,不能參與組織,不能和大學合作,甚至不能和有美國成分的部件去連接,我們做公有雲的情況下,可能又要去做私有雲。
我們以前的想法,沒想到這麼嚴重,我們是做了準備,我們就像那架傷痕累累的飛機。心臟和郵箱,沒有保護其他部分。我們今明年預計減產300億美金左右,都在1000億美元總營收左右,2021年會重新煥發勃勃生機,為人服務。這麼多版本的切換,需要磨合,需要時間檢驗。我們更強大以後,就更不害怕使用美國的零部件,和他們合作。如果沒有我們這麼強大,就會害怕和美國公司合作,這對美國也是有傷害的,我們很堅強,死不了。
吉爾德:在全球的互聯網,智慧城市中,包括安全技術、區塊鏈技術等,這也是創新,是新一代技術所專注的核心之一。我覺得它也必須包含在中心。
問:安全問題?我們有全球標準嗎。怎麼建立 能不能建立?
內格羅蓬:一開始接觸互聯網的時候,就開始單打獨鬥,就認識互聯網的人,確實很難想像未來的發展。當時有段時間日本是敵人一樣,後面慢慢平息,現在就像中國進入日本時間。現在不一定要有精確的標準,我們如果有方向上的分道揚鑣,就
問:華為和美國實驗室高等學府合作,現在都被叫停了。對於華為未來的,比如科學技術的盈利有影響嗎?
任正非:創造可以分為三種。理論創造、工程創造、市場需求的創造,中國在工程能力上的創造是強的,在理論是弱的,要向西方學習,比如微積分、基礎理論的發明。雖然投入很多研發,移動通信、光纖通信、移動互聯網不是我們發明的,馬車、汽車不是我們發明的。我們在人類發明上還是少的。我們給予很多外部機構很多支持。
我們繼續努力,美國大學不讓我們合作,還有很多大學可以合作,有一兩個大學不合作,是可以理解的,他們不了解我們的,如果更多政治家來看看,可能很多人覺得我們還是茅草棚、大辮子,如果來看看,會覺得我們是好朋友。
達成可信的網路,我們5年內投1000億美金,對網路架構進行重構,更可信,達到歐洲標準。現在財務受到一定打擊,科研投入不會減少。在非洲,極端貧窮的地方,在愛滋病流行的地方,都是華為人在奮鬥,我們是為人類服務。我們在理論上沒有太多貢獻,但我們在人類服務上做貢獻。
問:怎麼判斷安全?
內格羅蓬:是不是開放式的,是不是能夠得到加密技術的應用?
任正非:安全問題要分為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
網路安全是不能隨意癱瘓,不能出現故障的。65億人要連接取來,數千萬家銀行要連接起來,數萬家中小企業 大企業要連接起來。我們為30億人口提供連接,30年在70個國家證明,我們的網路是安全。
信息安全,連接網是管道,里面是油還是水,是經營商提供的。我們是百分之百沒有後門的。這些國家要讓所有網路經營商都要簽,這就比較複雜,很多國家的總統都談過這個問題。但是可不可以我們先簽訂,拿出一個范本呢?我們敢於承擔這個責任。
內格羅蓬:華為開發了5G等,沒法在美國進行發展,我們興盛的原因,是美國的開放合作,大家當時都說是歐洲的技術「偷來」,才有福特等公司的發展。我覺得這種行為是自殺式的錯誤,我經常會說,美國政府需要和華為達成協議。
我們不是半導體領域的絕對主管者了,我們沒有辦法使用半導體的優勢去使得中國屈服,目前台灣在半導體是領先的,蘋果的CPU都是在台灣生產。像英特爾不再那麼有優勢,我們已經不在那個時代了。我們要跨過那個想法,去面臨挑戰,完成目標。
任正非:中國畢竟是後發國家,美國可是100多年來的進步,創新土壤各方面都比較好。美國是上遊,但上遊的水需要流到下遊來。上遊沒有下遊,也會枯竭,會導致發展緩慢,也不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人類社會都是合作共贏的。為什麼要走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制衡來制衡去,是讓其有序發展,不可能完全從0發展,獅子吃兔子,但是成千上百兔子圍攻獅子呢?結果就不一定了。
有法律制度宗教的邏輯,社會還有反壟斷法,要保持社會的平衡發展。我們不會有領先,就得意忘形,脫鉤的話,兩邊都會受影響。
任正非:在少量問題上遇到挫折,我們也不能恨美國。美國是有一個很漫長的歷史,不能因為這個小階段出了差錯,我們就記恨一輩子,那我們只有落後。我們只有向他學習,我們才永遠會作為一個行業的主管者存在。
問:任先生說得很有意思,他是說想看歷史長遠的一面,而不是關注歷史的一個片面。我們到底從歷史當中能學到什麼?
內格羅蓬:這就是森林生存法則,其實我們可以看不同的技術,而且有些技術是由美國所發明的,這些技術去到了其它地區,我們可能沒有工業或者說和商業的能力去開發這些技術。
我可以給你兩個案子,一個就是液晶面板。在1970年的時候,其實當時就開始興起了平板液晶面板的發明,這個技術逐漸去到日本,後來去到其它地方開始發展。
另外一個技術,可能之前就有了錄影帶,當時人們發明了錄像,美國也沒有發展這個技術,這個其實和通信行業的技術是非常相似的,政府對於我們實驗室的資助,在20年前就停止了,而人們對於通信行業的發展去到了其它國家,沒有在美國發展,而去到了歐洲,在諾基亞,在中國的華為,不再在美國進行發展了。
喬治·吉爾德:我覺得任先生表現得如此充滿信心是合情合理的。我想說,你看,他的立場優越,有這麼大的一家公司,那麼多員工,而且還專注於未來技術。如果說繼續脫節下去的話,受損害的其實將會美國。
美國禁令後的華為
華為一直十分推崇「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這個帶有哲學和物理學意味的理念,代表著華為的開放姿態。不論身處街角的咖啡館,還是虛擬的雲咖啡館,開放的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不限場景,不分國界。
而此次企業家和思想家的對談和交流,在記者看來,有助於讓美國大眾、乃至全球大眾更了解華為。之前的交流,是讓每個精英了解華為是誰,但是繼續國際化,就需要讓社會各界了解華為。三位思想領袖的智慧交鋒,將廣為傳播,也會促進中美雙方對華為、對數字世界、以及對彼此的理解。
華為的產品連接了千家萬戶,但很多人並不了解真正的華為,年營收越過1000億美元的華為自身仍在繼續變革、進化。可以看到,任正非走向台前變得越來越常態化,華為公司揭下神秘的面紗,飛入尋常百姓家。
面對壓力,身處特殊階段的華為越來越開放,而開放也正是華為創新、華為走向世界級企業的基礎。任正非曾說:「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並不是咖啡因有什麼神奇作用。而是利用西方的一些習慣,表述開放、溝通與交流……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神交……我強調公司要開放,見識比知識還重要,交流常常會使你獲得一些啟發。」
在與全球思想家的談笑風生中,我們看不出任正非心底的波瀾。距離5月16日的美國禁令已經過去一個月,有華為內部員工告訴21Tech記者,這段時間多加班了,但最直接影響的還是和美國有業務的部門。也有員工表示,這樣的機會很難得,關鍵時刻都有家國情懷。整體來看,大家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日常工作。
如今,任正非和兩位思想家再次向外傳達出冷靜、理性的聲音。
>任正非首次對話美國科技大咖,信息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