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編者按:什麼是資本?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經下結論,「表示資本家是資本的人格化,而資本是死勞力,像吸血鬼一樣,必須吸收活的勞力,方才活得起來,並且吸收得愈多,它的活力就愈是大」。馬克思的結論顯然是非常嚇人的,而從無數個現代互聯網或者科技項目的發展來看,資本用資金讓用戶提前享受的,總有一天用戶還會回來買單,而買單的方式就是,漲價!
摩拜單車漲價了,雖然它並不是第一個漲價
這兩天,摩拜單車發布公告,表示計費項目有一些調整,起步價為一元15分鐘,而後按照15分鐘0.5元的計費標準累計,也就是說,前半個小時的騎行比原來要多花一元錢,雖然從一個小時的騎行來看總體上可以理解為一小時比原來多花0.5元,但問題是,共享單車解決最後1~3公里的出行,很少有人會進行長達一小時的騎行,從這一點來看,摩拜單車確實變貴了。
雖然摩拜單車並不是第一個宣布漲價的,此前小藍單車早在三月中旬就已經宣布提價,提價的模式跟摩拜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小藍單車目前的體量包括聲望還是很難與主流的摩拜、ofo以及哈羅單車相比,所以並沒有引起熱議。
截止目前,哈羅單車以及ofo還沒有漲價,依舊維持原來半小時一元錢的標準,不足半小時仍按一元錢收費,當然兩家也有著區域調度費,也就是說隨意停車或者騎出標準區域範圍,要多倍付錢。
資本讓你提前享受的,有一天都會還回來
幾年前,當共享單車開始推廣的時候,一元錢一小時的騎行時間讓全民瘋狂,也讓摩的司機恨得咬牙切齒,雖然共享單車在結構上做了一些調整,也就讓整車的流暢度以及重量上相比家用自行車體驗差了一些,不過對於兩三公里的騎行,一個成年人基本都能應付。
摩拜單車應該算是國內最先進行價格調整的,從一開始的半小時0.5元的計價模式,到後來上升到如今半小時一元的計價標準,這個過程是非常快的,其他共享單車也迅速跟進,而半小時一元似乎是整個行業所能接受的價格。
但隨著共享單車領域里的泡沫破裂,多家競爭者相繼出局,留下如今這幾家平台,終於可以統一口徑,在價格上做一番調整。在資本的推動下,彼時多享受的優惠在此時都要原原本本的還回去,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摩拜單車,從技術上防止人性作惡,卻逃不過現實
對於摩拜單車,業界的口碑一直很好,原因在於,相比小黃車的數量,摩拜單車保證的是質量,顯然,摩拜單車在重新設計單車的時候,以胡瑋煒多年的記者嗅覺,敏銳的感覺到,當前的環境以及民眾素質並不能完全承載新的共享模式,於是第一代又笨重又難騎的摩拜單車橫空出世。
而這個決策顯然是有效的,小黃車的投放量雖然比摩拜多出太多,不過從質量上來說,顯然就沒有了優勢。但同時,摩拜單車比較糟糕的騎行體驗也是影響了後來的決策,摩拜單車在之後又投放了輕騎版,成本體驗雙贏。
雖然摩拜單車從一開始就比小黃車要克制的多,戴威這一眾學生黨還並不知道現實的殘酷,而胡瑋煒在數十年的從業經歷上,見多了潮起潮落。即便是這樣,摩拜單車依舊面臨著巨額的虧損,直到去年美團收購摩拜單車,摩拜單車有了靠山,但虧損仍未停止。
從美團財報中可以看出,摩拜單車在2018年貢獻15.07億元營收,但虧損也來到了45.5億元。美團也表示,收購摩拜讓美團直接損失50億元人民幣以上,這些對於還在虧損中掙扎的美團,都不算好消息。
即便美團如今發展的勢頭強勁,背後又有著騰訊這個金主,流量資金都沒有太大的危機,但持續的虧損是誰也承受不了的。與此同時,美團還在戰略上面臨著來自阿里的圍追堵截,這都不得不讓美團對摩拜的耐心降到最低,也就是說,摩拜單車的漲價,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不能虧的太多。
漲價就能止損?那得問問其他幾家的意思
即便是漲價能夠快速的解決虧損的一部分為問題,但摩拜單車還並不是壟斷了整個行業,也並不想滴滴那樣,只此一家。市場上還有其他三家非常有分量的對手,哈羅單車、ofo以及滴滴旗下的青桔單車。
如果這幾家並不漲價的話,那麼留給膜拜單車的是機遇還是臭棋,那就兩說了。從目前的態勢來看,哈羅單車並不著急漲價,背靠著阿里以及擁有著後發優勢,這讓哈羅單車少走了太多的彎路,也擁有著制定一系列規矩的機會,顯然哈羅單車並不想放棄現在快速擴張的進程,價格戰在某一程度上,也是哈羅單車主打差異化的重要表現。
青桔單車目前不溫不火,漲價並沒有明顯的需求。最大的變數則是ofo,因為去年導致的上千萬人排隊退押金的情況,ofo已經被折騰的奄奄一息,如果漲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金壓力,為ofo爭取一點時間。
但無論是漲價還是不漲價,資本都到了要回本的時期了,從資本手里接過的優惠券,現在都要以人民幣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