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小龍科技團隊成立於 2015 年,重點要解決養豬行業飼喂、管理過程關鍵指標的無接觸、無應激測量問題,現階段的切入點是通過物聯網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為養殖戶解決體重測量、背膘測量、豬只盤點等痛點,目前的產品包括兩個終端:便攜式智能養殖工作平台 -AIbox、軌道式巡視機器人 – 守望者,和一個生產數據系統,且軟硬件都採用了模塊化設計。相比市面上其他智能養殖的解決方案,小龍科技最鮮明的特點是主張非接觸式、無應激的理念,小龍科技的 CEO 鞠鐵柱解釋到,豬是極為敏感的動物,過多的人為干擾和破壞飼養環境,會造成豬只應激反應,不僅影響正常的生長,甚至會誘發各類疾病。
編者按:產業互聯網是什麼?簡單來說,是把互聯網應用到產業里,而非將產業加入互聯網中,即產業為主導,互聯網要遵從產業的規律和玩法,同時產業也需要融合互聯網的思維。不明白?沒關係,我們準備了一系列不同產業領域的優質案例,供你建立具象認知,農業 2025 系列則是你觸摸未來農業的一個窗口。
中國是全球最大生豬養殖國家,2018 年生豬出欄量 6.94 億,整個豬肉市場規模大約 1.4 萬億元,相當於智慧型手機總銷售額的 2.3 倍,對 GDP 貢獻率超 2%。
相比牛羊等其他開放式養殖品類,生豬養殖的規模化程度較高,但依然面臨產業效率低、疫病風險高等問題,高效、科技化養殖需求也愈發強烈,除了阿里布局,業內也已經有不少創業型智能養殖科技公司,包括 36 氪曾報導過的睿畜科技,以及今天要介紹的「北京小龍潛行科技有限公司」(簡稱 ” 小龍科技 “)。
小龍科技團隊成立於 2015 年,重點要解決養豬行業飼喂、管理過程關鍵指標的無接觸、無應激測量問題,現階段的切入點是通過物聯網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為養殖戶解決體重測量、背膘測量、豬只盤點等痛點,目前的產品包括兩個終端:便攜式智能養殖工作平台 -AIbox、軌道式巡視機器人 – 守望者,和一個生產數據系統,且軟硬件都採用了模塊化設計。
小龍潛行的營收來源主要包括硬件售賣和每年的數據服務費,以 500 頭生豬的單個豬舍計算,初次硬件投入成本約在 2 萬元,每年需支付功能模塊數據服務費約 500-1500 元不等。
智能硬件 AIBOX 和守望者
相比市面上其他智能養殖的解決方案,小龍科技最鮮明的特點是主張非接觸式、無應激的理念,小龍科技的 CEO 鞠鐵柱解釋到,豬是極為敏感的動物,過多的人為干擾和破壞飼養環境,會造成豬只應激反應,不僅影響正常的生長,甚至會誘發各類疾病。
因而,小龍科技研發的 AIbox、守望者,全部都採用了 AI 視覺技術獲取實時數據,以欄為單位,完成豬只的測重、測膘、盤點,精準度分別能達到 98%、95%、99%。根據實時的背膘和體重數據,生產數據系統將自行進行預警,並給出適合的飼養方案,以達到精準飼養、減少浪費的目的。
根據小龍科技給出的數據,以 4000 頭存欄母豬或年出欄 1.6 萬頭育肥豬的單個養殖場計算,以 4000 頭存欄母豬、年出欄 1.6 萬頭育肥豬的單個養殖場計算,當前每頭育肥豬可增加 50 元左右的收益,每頭母豬則可增加 570 元左右的收益。鞠鐵柱表示,隨著技術的迭代和優化,將來還有效益提升的空間。
小龍科技智能產品應用場景
之所以選擇這三個切入點,原因在於影響養殖戶收入的三個核心維度分別是生豬的體重、品質、數量。
其中生豬的體重、背膘厚度直接關係到生豬的飼養方案、繁育時機、健康狀況、品質定級,但一個規模養殖場的生豬數往往有上萬頭,傳統通過人工用上稱、肉眼評估等測重、測膘,存在費時費力且誤差大等問題,而養殖戶無法及時掌握體重和背膘厚度的變化,就無法及時調整飼養方案。豬只盤點則確保養殖戶和養殖企業明確財產數量,規避管理漏洞(存活率誤差、盜竊等)。
在 AI 養豬里還有一個繞不開的命題——身份識別,該領域的企業大多也在講一個這樣的故事——通過精準的身份識別,檢測豬只的變化,並幫助保險機構核驗投保身份,避免 ” 換豬騙保 ” 問題。而關於身份識別,鞠鐵柱有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豬臉識別是業內一個高熱度議題,但相比人臉識別,給豬臉錄入難度大且成本高,同時生豬生長快,臉部變化大,需要頻繁錄入,因而成本高昂且需要大量人力投入。不少 AI 養殖企業轉而採用智能耳標等穿戴設備解決生豬身份識別問題。可穿戴式設備依然會引起豬只的應激反應,甚至感染等其他問題。
鞠鐵柱介紹到,養殖場的生豬可分兩類:育肥豬和母豬,母豬作為能夠增值的生產資料,是養殖場長期持有的核心財產,佩戴耳標的成本與產生的價值可以對等。但育肥豬飼養周期只有數月,上萬頭生豬一出欄,智能耳標作廢棄用,即便智能耳標成本低至 10 元,也是數十萬元的成本。
小龍科技正在研發的解決方案是,給養殖場內的豬只發放唯一身份 ID,並用視頻追蹤技術進行終生追蹤,觀察豬只各項指標的變化。在這種方案里,豬只在系統中只是一串數字代號,但確定了豬只的身份的同時,也不會因頻繁丟棄智能耳標造成成本浪費。
目前,小龍科技已經在多家豬場進行示範建設,並在籌建全球首個智能養殖無人豬場,2019 年將完成 1-2 個高標的示範豬場。
關於團隊,鞠鐵柱畢業於東北農業大學畜牧專業,研究如何用互聯網技術及思維升級畜牧業 20 年,並在 2015 年在業內率先提出智能養豬理念。小龍科技目前在職員工 80 餘人,研發人員占比超過 80%,全部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博士 10 人,碩士 50 人,團隊核心人員主要由畜牧行業專家、IT 專家、工業製造專家組成,研發中心組織架構如下圖。
小龍科技研發中心架構
鞠鐵柱認為,除了團隊,小龍科技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對行業的了解,鞠鐵柱舉例到,在滿足市場需求方面,許多企業在研發母豬發情期檢測方向的產品,但規模養殖企業和養殖戶,但規模養殖企業,為了做到集約化生產,會採用批次發情的生產方式,也就意味著有購買能力和購買意願的部分主流養殖企業,並不需要發情檢測這一服務,造成產品與市場需求的脫節。
據了解,小龍科技現已開放第一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