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整個賽道上,貝店和雲集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作者 | 糖鈺阿寶
來源 | IPO那點事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最近,格隆匯APP獲悉,貝貝集團旗下的社交電商平台貝店完成8.6億元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方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佬,包括高瓴資本、襄禾資本、紅杉資本、創新工場、高榕資本、IDG資本、今日資本等。貝店方面表示,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貝店的供應鏈體驗升級,包括源頭供應鏈、柔性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
貝店,創立於2017年8月,歸屬貝貝集團旗下,是一家社交電商平台,也是一款在手機端開店的APP。用戶可以在上面開自己的「貝店」, 相當於自己開了一個線上超市,而且不用找貨、不用囤貨,一件代發,零庫存、零風險,可以做到商品文案一鍵轉發等等,和貝貝網同享社群、共享庫存。
一方面,貝店制定貨品採購和售後服務體系,加大源頭供應鏈投入,成立「貝店好貨聯盟」,並推出「三賠計劃」,宣傳要履行「假就賠、貴就賠、慢就賠」的服務承諾,為消費者提供更極致的購物體驗。
另一方面,貝店統一只有一種店主身份,店主可自購也可進行一級分銷,直接銷售或購買商品才能獲得傭金,推出免費開店計劃,用戶通過分享、互動、簽到、購物等方式,積累一定成長值後可免費開店。
具體而言,貝店之所以能如此迅速成長是解決了流量問題,背後是一種分享經濟,是從源頭供應鏈上進行了革新。這也是社交電商之所以能成為過去一年多電商領域少有的一抹亮點,本質上拼多多也是依靠共享和分享而迅速崛起。
根據貝店自己公布的數據顯示,貝店目前的會員用戶量已經突破了5000萬,單季度訂單量突破1億,貝店的月活達到千萬量級,且保持每月環比30%以上的增速。
很明顯,這又是一家依靠微信和朋友圈的社交電商,正巧在前幾天,會員電商的雲集赴美上市,目前市值在30億美元左右,這也從側面給了國內的同類品牌打了一針雞血,讓這個曾經深陷傳銷嫌疑而倍受質疑的模式,成功甩掉了一塊大包袱。
從目前來看,雲集的成功也刺激了這一類電商的估值,社交電商一直是認為是遊歷在阿里巴巴和京東等一眾大佬的體系之外的,根據天眼查顯示,貝店的同類競品多達30餘家,並且都很年輕,而從近兩年各大社交電商平台來看,凡是有所作為的電商,大多是依附騰訊而生,從這次的融資來看,貝店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們不得不承認,2017年、2018年是社交電商平台快速崛起的「風口期」,期間,拼多多迅猛上市,成為市值265億美金的公司,貝店、雲集、環球捕手等社交電商平台也迅猛發展。
此外,國美等傳統電商也入局社交電商,網易的「推手」、唯品會的「雲品倉」、蜜芽的「蜜芽plus」、楚楚街的「楚楚推」、達令的「達令家」、而小米有品在近期也上線了自己的社交電商平台「有品有魚」。
也就是說,這種模式已經日趨成熟,盈利也是望眼可得,從目前來看,在互聯網的流量紅利過後,社交+電商成為了挖掘潛在流量最有效的方式。
但到了這個時間節點,我們也會看到,社交電商的玩家之間同質性也越發明顯,隨著雲集的上市,賽道開始進入下半場,頭部公司效應會更加明顯。
我們照樣以雲集為例,根據招股書數據顯示,雲集2016年、2017年、2018年的GMV分別為18億、96億和227億,相比2017年,其2018年的GMV同比增速高達136.46%,三年完成的總訂單量也分別達到了1350萬、7580萬和1.53億,而在財務數據方面,2018年雲集總收入達130.15億元,相較2017年64.44億元的全年營收,同比增速達101.97%。
這一數字說明了什麼?說明在整個賽道上,貝店和雲集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眾所周知,社交是有一種廣泛的溝通壁壘的,大家習慣於集中的社交網路,譬如微信和QQ這樣的平台;同時,電商又有強烈的信任壁壘,普通用戶對於購物這種事情,對於中小平台的信任度比較低,這也是中小平台的一個致命缺陷,雖然可以通過社交中的熟人關係彌補,但是注定了這種模式下,大多數用戶的信任還是會聚集到頭部平台。
當然,這都是後話。
根據《2018中國社交電商消費升級白皮書》顯示,預估到2020年,大陸社交電商商戶規模將達2400萬戶,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無論是已經上市了的下沉電商拼多多,還是會員電商的雲集,其實占的市場份額都很小,也都還很年輕,並沒有成為領域像淘寶和京東那樣擠壓同類競品的巨頭,所以在這一行業里面,機會還很多。
眼下,主流的社交電商平台可以分成四類:一是以小紅書為代表的社區型,通過社區達人分享產品或者服務的使用感受進行「種草」;二是拼團型,如已經上市的拼多多,通過邀請好友拼團就能夠以低價購得產品;三是以有讚為代表的SaaS工具模式,幫助「微商」合規化經營;四是S2B2C模式,類似網上開店、一件代發,雲集、貝店就是該賽道上的選手。
這是一種打破了過去如淘寶、京東、蘇寧等霸占山頭的模式,也讓眼饞這塊肥肉的人看到了分一杯羹的希望。
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每日優鮮繼去年推出每日一淘後,又上線每日拼拼;小紅書內測以微信小程序商城的形式存在的社交電商項目「小紅店」;360金融集團也孵化了一個內部稱為之「360金融電商」的社交電商項目,包含了拼團類和分銷類兩個產品。
不管是從哪一個方面,都能看出各家在社交電商領域上布局的用心,從這兩年發展的態勢來看,其商業模式和擴張之路,也越發的清晰,未嘗不能誕生下一個拼多多。
貝店雖然是2017年成立的,但是它目前被各大資本看好,無論是雲集還是貝店,他們開創的社群電商新大陸剛剛被開墾,前方還有很長一段的紅利期。
至於能否在這條路上一直保持上升的走下去,能夠成為下一個拼多多,能否將這個模式走下去,則是考驗其在眾多競品中的競爭能力了,我們都知道社交電商這種模式並不需要太大的創新成本,也極為容易通過口碑和服務提升,想要從紅海廝殺中獲得勝利,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免責聲明:內容僅供參考,請讀者謹慎依此進行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