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導語:不考慮微商,正兒八經的微信電商元年始於2015年,這一年上線的微信電商公司有拼多多、雲集、微拍堂、每日優鮮等。但在2015年之前誰能判斷微信電商的趨勢呢?
文| 李成東
來源| 東哥筆記(ID:donggebiji)
現在做微信電商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人盡皆知,但在6年前並非常態。公眾號才上線,微信支付還要等一年。投資人還非常謹慎,壓根就看不懂,最終最先拿到錢的並非是直接做電商的,而是做工具的「微店、有讚和微盟」,這也已經是2014年的事情了。
不考慮微商,正兒八經的微信電商元年始於2015年,這一年上線的微信電商公司有拼多多、雲集、微拍堂、每日優鮮等。
關於微信電商趨勢判斷,在現在看來很容易,馬後炮誰都會。但在當時並不容易,而且還要在2015年之前!
今天這篇文章,純粹主要是裝逼指南,記錄了個人微博及文章中,多次微信電商趨勢的判斷及觀點。
原文標題是《微信趨勢判斷裝逼指南》,想想不太文雅,遂改為《6年前,我是怎麼判斷微信趨勢的?並補充了為什麼當時那麼判斷的前後邏輯依據,以及最終結果是否打臉。
1、2013.1.21發布於騰訊科技專欄《下一個「阿里帝國」 騰訊應全力出擊移動電商》,寫這篇文章,是因為被某司給黑了,說我不看好騰訊電商,只能寫文章自我澄清。
整體上談了東哥為什麼看好騰訊電商,並且建議重點轉型移動互聯網,即微信電商。也大致講了可以採用去中心化模式,即騰訊不用自己做非常重,而是接入第三方的公司。直到騰訊電商賣給了京東,也從未特別重視過微信,當時易迅網只有一個很小的團隊嘗試在做微信電商,側重點在APP。而更遺憾的是京東拿到微信一級入口以後,也一直作為拉新入口。才給了拼多多機會逆襲成功。(備註:微信公眾平台於 2012 年 8 月上線)
2、2013.5.12這篇微博由來自,當時建議某創業公司,通過線下服務把粉絲洗到微信公眾號,通過電商和廣告變現。在五一期間,在某學校試點測試微信公眾號電商的轉化率20%+,驗證了我對微信電商機會的判斷。
應該是微信最早基於公眾號做電商的,沒有之一,因為那個時候微信支付尚未上線。非常可惜,後來因為中間聽了投資人建議重點去做APP去了。(備註:微信公眾平台於 2012 年 8 月上線,微信支付2013年8月上線)
3、2013.6.21應該是行業第一次定義微信電商模式為「去中心化模式」,在去中心化模式下騰訊只需要做好支付,技術平台,和工具接口,不需要懂電商也可以做大電商業務。因為那個時候公眾號上線10個月,微信支付還要等一個月後才上線,微信生態還沒有什麼正兒八經的商業,更談不上正兒八經的電商,只有一些做微商的發朋友圈。
4、2013.9.25發布於騰訊科技專欄《2015年,阿里騰訊京東三分天下》,系統性分析了微信電商存在的價值,以及與淘寶模式的本質差異。本文對底層業務邏輯,做了比較多的分析。現在看,也依然非常有參考意義。
5、2013.7.9當時的朋友圈還只有微商,但已可預見一個趨勢,從小微企業到大型電商已經開始陸陸續續進入到微信生態,因為沒有微信支付,所以業務還未展開。
6、2013.11.10該微博側重點在於,線下零售商肯定是要轉移線上的,在眾多方案中,微信是相對最優方案。與天貓旗艦店/O2O的關鍵差異在於,微信方案中,用戶還是商家自己的。
7、2013.11.28當時提出來了一個詞「固化用戶」,現在比較普遍的用詞是「私域流量」。5年前的時候,做私域流量的限制比較少,天貓、拼多多都不會有太多的懲罰,一個微信號可以加幾萬粉絲,微信也不會隨便封殺,現在的成本就太高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8、2013.12.15我認為所有線上的電商模式,都能在線下找到對應的場景和模式。既然線下有集市和超級shoping mall,線上對應淘寶和天貓,那麼線下數以千計的小店,服務一小部分用戶,線上也應該有對應的模式,即微信去中心化。
9、2013.12.19騰訊一直被吐槽缺乏經營地推能力,阿里依靠鐵軍所向披靡。微信支付是2013年8月上線的,難以想像會打敗已經穩居市場老大的支付寶。而現在看來,幾乎戰局就是如此。微信支付依托去中心化模式,在非淘寶系生態之外的所有場景,微信支付碾壓支付寶。
10、2014.1.14雖然此前我已經寫過多篇微信去中心化平台機會無限,但已經出現了一些挑戰,即當時騰訊自己開始在微信做自營電商/易迅網,以及提供微信官方的工具。這個時候,微店、有讚和微盟才剛剛起步做。
11、2014.1.15頭一天寫到過騰訊做微信電商,存在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問題。所以直言了如果自己是pony,應該如何制定騰訊電商戰略?就是把實物電商賣給京東(當時只有京東能接盤),輕裝上陣,轉向微信去中心化平台。
1個半月後,果真騰訊把電商賣給了京東。雖然我那會也在騰訊電商戰略投資中心,但在並購之前確實一點都不知道會真的發生這件事。也是因為這次並購,我去了京東集團戰略部。
也是這年的4月高瓴資本張磊找到了我,當面約聊,說我非常有判斷力。我也才知道張磊是我微博粉絲。哦,還有曾鳴教授也是,曾微博互動過,覺得根本沒戲,顯然曾鳴錯了。
12、2014.3.27這一年的確有一家微信生態產生了第一家十億美金級的公司,微店。但這是一家做工具的公司,在我的判斷里,應該是有很多可直接做電商的。
而2014年的這一年,微信電商生態,並沒有什麼太出眾的電商公司,有的只是烏煙瘴氣的微商。顯然出於合規要求,風險投資是不會感興趣的。在這一年,微信依然還不是風險投資關注的點,更不要說重點了。
13、2014.5.10老邢在北京車庫咖啡搞了場活動,我現場交流了當時對電商最重要的一個趨勢判斷,即電商移動互聯網戰略就是微信戰略,直白的說就是要做微信。因為微信讓做電商的門檻大幅度降低了,也讓用戶使用門檻壁壘大幅降低。微信電商,可以讓流量和經營成本大幅度降低。
即使到今天,絕大部分的主流電商也還沒有把微信作為重點,頂多只是作為拉新的入口。真是太讓人遺憾了。
14、2014.6.21一年前淘寶封殺了微信,記得那一天騰訊電商戰略部的小夥伴們應該還在祁連山團建。我一直以來有個觀點,電商的趨勢洞察最早的未必是什麼行業專家,而是阿里巴巴。因為阿里有更多數據作為戰略分析的依據。阿里封殺一個事情,必定的原因它潛在具備著威脅阿里的業務可能。
15、遺憾的是去中心化火了,但是電商去中心化並沒有成為熱門。這意味淘寶模式依然強大,但是微信電商去中心化,並沒有非常的成功。在我看來是非常的失敗。
微商屬於灰色地帶被絞殺的;正兒八經的京東,拼多多們也主要是把微信作為拉新的管道,雲集等倒是想在微信生態做電商,但怕惹事,也大多被冤殺;品牌們倒是在微信平台固化了粉絲,但又把用戶倒回了淘寶平台,只有少數做的好的,遠低於我5年前判斷的預期。用戶也從來沒有把主動在微信購物作為其中的一個選擇。我認為這一切的原因都在於微信平台本身缺乏頂層設計導致的。
以上都是2013.1-2014.6一年半期間的一小部分,我關於微信電商趨勢的一些判斷,只是用了兩三個關鍵詞搜的。在2014年之後微信電商趨勢已經開始明朗,逐漸驗證了我此前的判斷。當然在這之後還寫了非常非常多關於微信生態電商的觀點。
對於一個戰略分析師,最重要的是能夠提前一兩年時間預判行業趨勢,而不是重復他人的觀點。
2014年底我離開了京東戰略部,到了2015年底我也合作了一家基於微信生態的草根電商公司,兼任CSO角色,力薦傾盡全力做微信電商,而不要分散精力去做APP,抓到了微信最後一波紅利,也將很快邁過千億大關。也是通過實踐更加深刻理解微信對電商的價值。
有句話說得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微博就是我的筆記,不局限於現在整理出來裝逼。下一篇預告《微信電商1萬億該怎麼做?》。「寫」,是一種很好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