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人類古代文明的發展史上,曾經存在著一個穿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遼闊海域、借助季風航行、聯繫沿岸眾多國家和地區的海上航運和貿易線路體系,這是古代東西方之間最重要的文化和文明交流通道之一。在7個多世紀之前,著名的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就是沿著這一海上大通道完成了他的世紀之旅,通道的西端是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威尼斯,通道的東端就是中國的現在叫泉州的這座城市,歷史上它的名字叫——刺桐(因為整個城市種植刺桐特別多)。
這次我們跟著文物局專家走訪這些世界級的文化遺產群。
12月25日(周三)
泉州集結
12月26日 (周四)
上午:開元寺、泉州府文廟
下午:泉州博物館、蔡襄祠、洛陽橋
12月27日(周五)
上午:天後宮、德濟門遺址、海上交通博物館
下午:蔡氏古民居建築、草庵摩尼教遺址
送機場
【 講 師 簡 介 】
泉州市博物館副館長 黃明珍女士,文博副研究館員。2007年到泉州市博物館工作,對泉州民間信仰、閩南建築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參與組織多場展覽,參與策劃編輯《中國地域文化通覽:福建卷》、《八閩文化綜覽》、《海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與東亞海洋考古研究》、《泉州民居營建技術》等著作。
開元寺
(國保編號:2-III-5)
開元寺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該寺始創於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開元寺。主體格局形成於宋代,歷代屢有修繕。大殿前方東、西側矗立鎮國塔和仁壽塔。寺廟里拜庭兩旁古榕參天,依次排列著各個朝代的石碑石塔,仿佛在訴說寺廟的歷史。
鎮國塔為南宋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 年)重建的花崗巖石塔,八角五層,仿木構樓閣式,通高48.27 米。
大雄寶殿又稱紫雲大殿,現存建築物是明代崇禎十年(1637年)重建。上方這塊巨匾寫有「桑蓮法界」,以應桑開白蓮之說。
殿內共有86根大石柱,承托抬梁式木構架,號稱「百柱殿」。鬥栱上雕有有「飛天樂伎」二十四尊,雕刻精美。大殿正中供奉的是禦賜佛像毗盧遮那佛,漢譯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祗。
甘露戒壇為明末重建,重簷八角攢尖頂,四周環廊。壇有五級,最高一層供奉明代盧舍那佛坐像木雕。開元寺甘露戒壇與北京戒台寺、杭州昭慶寺並稱中國三大戒檀。
據說唐朝時候,此地常降甘露,一個叫行昭的和尚於是在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在井上建壇,遂稱甘露戒壇。
東西二塔是中國最高的一對石塔,經明萬歷年間泉州八級地震以及多次台風的考驗,仍屹立不倒。雙塔塔身浮雕精美。西為「仁壽塔」,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 1237年)由自證法師重建,高44.06米。
洛陽橋
(國保編號:3-III-16)
位於洛江區洛陽江入海口,這里原為古泉州灣洛陽港,又名「萬安橋」,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蔡襄主持建造,並於1059年完工。由花崗石砌築,現長 731 米。建橋時首創了筏型基礎、浮運架梁、養蠣固基等多種先進的建橋技術。
橋南村有紀念蔡襄的蔡忠惠公祠,祠內有蔡襄手書,被譽為撰、書、刻俱佳的「三絕碑」——《萬安橋記》碑一通,是極為珍貴的書法藝術作品。
海上絲綢之路繁榮時,泉州出現造橋熱,有記載的大型橋梁有 106 座,史稱「閩中橋梁甲天下,泉州橋梁甲閩中」(國一的安平橋就在附近的晉江),洛陽橋就是其中最為傑出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跨海的梁式石橋,代表了當時中國先進的造橋技術。
天後宮
(國保編號:3-III-81)
建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 年),是中國現存年代最久、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媽祖宮廟。其建築藝術高超,是海內外眾多天後廟宇的建築范本,也是歷史上媽祖信仰重要的傳播中心。
媽祖是泉州的海神,並因漕運及海外交通的發展而成為全國性海神並遠播海外,所建官廟宮址地處城南晉江之濱,「蕃舶客航聚集之地」。
天後正殿,雖歷經滄桑,但明清木構建築至今依舊保存完好。
泉州府文廟
(國保編號:5-III-134)
始建於唐開元末年,北宋太平興國初年移建孔廟於此,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築形式的孔廟建築群;歷史悠久,規制完整,氣勢宏大,文化內涵豐厚,是東南地區名聞遐邇的最大的文廟建築群;布局勻稱,建築優美,造型獨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閩南古建築藝術的有機結合。
府文廟主體建築大成殿為典型的宋代重簷廡殿式結構。面闊7間35.3米,進深5間22.7米,鬥拱抬梁式木結構,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盤龍簷柱8根,風格古樸,在全國現存文廟中甚屬罕見。
德濟門遺址
(國保編號:6-I-97)
德濟門為泉州古城南城門,建於南宋紹定三年(1230 年),元代改為石築,明洪武初年修繕並增建月城(甕城),清代亦有修繕,1948年損毀。
位於天後宮的對面,為全城繁華要地,歷史上蕃舶客航聚集之處。
德濟門遺址是宋元泉州古城七座城門中唯一保留下來、並經科學考古清理的城門遺址,是古刺桐城的象徵。遺址出土了大量的宗教石刻,見證了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繁華、中外文化交流的興盛。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是專門反映古代航海交通歷史的博物館。它以中世紀刺桐港即泉州港的歷史為軸心,獨特的海交文物,再現中國古代海洋文化。重要文物有古代宗教石刻、泉州灣宋代海船等。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設有「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中國舟船世界陳列館」、「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陳列館」、「泉州灣古船陳列館」等7個分館。
草庵石刻——摩尼光佛造像
(國保編號:4-IV-10)
位於泉州南晉江市羅山鎮華表山麓。摩尼教是公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Mani)創立,唐時傳入中國。庵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初為草構,因名「草庵」。
現存主體建築為石構,寺內巖壁雕有摩尼教創始人摩尼光佛造像,摩尼光佛造像為目前世界上所僅有,1978 年首屆國際摩尼教學術討論會在瑞典隆德大學舉行,以泉州草庵的摩尼光佛造像作為會標,世界摩尼教研究會也以此作為會徽。
1680元/人
(單房差320元)
包含:
1)三頓正餐頓兩早餐;
2)兩晚泉州高端連鎖酒店;
3)含所有景點門票;
4)全程舒適空調大巴;
5)文化研究者全程深度講解、領隊全程貼心服務;
6)全程沒有安排任何購物的時間;
7)其他(保險、講解器)。
不含往返泉州的大交通。
報名後有事退出怎麼辦:
1、行程報名結束封團之前,全額退款;
2、已經封團至開團前三日退出,退還團費90%(VIP退全額);
3、行程開始三日至一日前,退還團費70%;
4、行程開始前一日退出,退還團費50%;
5、已經出發,臨時退出,退實際未產生費用(有可能包含門票、餐費、住宿)
丨報 名 方 式丨
微信、電話咨詢詳細行程安排,
繳納費用後視為報名成功。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後台回復關鍵詞「投稿」
可查看約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人已滿員,小編正在開拓新號,
若好友申請未通過請過幾天再嘗試)
>泉州遊學丨刺桐史跡——非周末深度遊(12.25—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