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總有人說,
「留學生喜歡抱團,不去嘗試融入當地文化,那留學還有什麼用?」
不是不想融入
而是融入前,就被打上了標籤
中國學生在歪國人心中的刻板印象,一直難以改變。
書呆子,社交能力障礙 ,身材瘦弱,They are bad at English but extremely good at Maths. ……,Drink Warm Water。
當初,在選擇留學地時,我天真地選擇了華裔眾多的洛杉磯。
本以為華裔同胞會互相理解,互幫互助,可事實並非如此。
在美國華人之間,各種歧視依然存在,並且更加複雜。
最明顯就是ABC對FOB的歧視。
ABC(American Born Chinese),指的是美國出生的華裔,其中很多都是二代移民。
FOB全稱是Fresh Off the Boat,直譯就是「剛下船的」,引申含義就是「格格不入的新移民」。
這種移民之間的欺生和歧視,也存在於留學圈。
在華人留學圈中:
中學開始留學的看不起大學留學的
本科留學的看不起只讀研究生的
和其他族裔玩得好的看不起只和亞洲人玩的
這可能是出於混久了的優越感?
那些從中學就開始留學的學生往往更能融入當地的文化環境,並已經形成了一定的交際圈。
而反觀2年制的研究生,2年的學習強度比本科更大,要在2年內適應環境並拿到學位是個不小的挑戰。
因此,短期留學的學生更容易在社交等方面有所欠缺。
死讀書、缺乏社交正是一些中國學生被鄙視之處。
沒有共同語言和共同興趣,很難在情感上有共鳴。
於是一起抱團享受待在舒適區里快感,成了大多數留學生的選擇。
去年,我所處的sorority(姐妹會)house里有不少很早就開始留學的中國姑娘,她們已經染著淺色的頭髮,化著ABC式的妝,能不說中文就絕對不說。
每年開學,姐妹會就有招新的活動。為了政治正確,幹事們對各少數族裔都要考慮到。
然而,幹事中的一些華人似乎對於華人新生特別苛刻——刻意孤立,故意說一些比較native的英語表達讓新人無法理解、難以融入。
更嚴重的是,和其他族裔玩得好的華人更喜歡彼此抱團,「胳膊肘往外拐」,在歪國朋友面前說自己華裔同學的壞話。
另外補充一句,有些兄弟會姐妹會其實根本沒有必要加入,很多都喜歡欺辱新人,甚至有部分酗酒濫交,氛圍真的不是很好。
那麼為什麼華人留學生之間存在這麼多的歧視?
除了普遍存在的欺生因素之外,中國人從小到大的競爭意識和匱乏感有很大關係。
在中國人的意識里,資源是有限的。
根生蒂固的匱乏感讓我們時刻在競爭中——教育資源有限,我們需要用排名的方式爭取去好的學校社會資源有限,於是公交讓不讓座也可以成為熱點新聞。
就拿坐地鐵這件事來說,在洛杉磯,地鐵座位不緊張,如果站累了一般都可以找位子坐下,但在上海,如果錯過了某個位子,那就可能要一直站著了。
所以,說到底還是匱乏感。
這樣一想似乎華裔留學生間的內訌有了解釋。
對於好不容易在美國有了一定交際圈的華人留學生,華人新生的加入並不意味著「多了一個中國朋友」,而意味著「有一個中國人來搶你的朋友」。
這樣患得患失的心態有一點陰暗,但卻真實存在於華人留學圈。
是不是有很多人出國前聽過,「中國人出了國要小心中國人」這句話。
由於大部分華人剛到國外的時候都沒有那麼了解國外生活。
那麼在資源有限的華人圈子內部,手頭占有資源的老一輩華人自然是占據絕對優勢,至少賺你一筆信息不對稱的錢是很容易的。
比如很多可以很便宜辦理的東西如駕照翻譯,會告訴你要花很多錢,然後裝作很大方的樣子說幫你辦,然後中間撈一筆。
然後趁著你英語不好,再剝削一段時間的廉價勞力力,大多數華人老板根本不會按標準給你發放薪水。
單單以上說的這兩個,就足以讓很多人在明白過勁兒來以後恨的牙癢癢,然後回去跟各種親朋好友說出那句出國了要小心中國人。
但其實呢,這些都是必經之路,根本防不勝防。尤其當你連一句整英文都說不出來的時候。
對於即將來美國留學的學生,如何擺脫鄙視鏈呢?
1. 語言!語言!語言!
很多留學生會因為初來乍到的不適應而難以融入群體。尤其是Native speaker的英語表達往往一時間讓留學生們難以理解。
語言上的障礙導致了交流上的自卑,而羞於開口使得語言無法真正得到提升。如此往復,惡性循環。
這一問題在留學準備期間就應該著手解決了。
在搜尋引擎中找如何提升英語,有無數的建議和經驗總結,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情況。因此方法很多,智者見智吧~
至少,只靠刷真題是遠遠不夠的。
在美國大學,中國人的學霸名聲還是很響的只要語言上能夠交流無障礙,很多同學還是很樂意和你交個朋友的,畢竟中國學霸可能是小組作業A的保證。
2. 走出舒適區
在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是不會有新朋友的!
也不要期待一直泡圖書館能泡出艷遇,優秀的學霸們真的沒那麼閒!
還有美劇中的各種搭訕橋段在生活中真的不常見!(也可能是我長得不符合當地審美?)
走出安全領域就是試著嘗試新事物,可以是課前和坐在走廊里的同學聊聊天,可以是周末嘗試一家新餐廳,可以是背包旅行。
大膽一點,多一些經歷,就會有多一些了解的機會。
作為一個話癆,我曾在坐Uber時和一個順路的USC的學生侃了一路,之後我們還一起相約沖浪玩耍,也算是我一個奇特的交友經歷了。
3. 了解周邊熱點
了解周邊熱點,不是說要知曉天下事,但至少當地同齡人間的話題你需要略知一二。有了共同話題才能順利地聊起來。
可能是因為我在洛杉磯,基本上,但凡遇見陌生人,每次打開話題的內容都是電影。
而且題材內容從最近上映的超級英雄片到奧斯卡奪獎熱門,無論男女老少,基本上都能說出自己喜歡的導演,個別的甚至能夠說出喜愛的攝影師或者制片人。
每每想到這,不禁感慨美國普通大眾的審美能力還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的。
還有一個話題就是修車,保險之類的生活吐槽,順帶再黑一下LA的交通。
再比如,你要知道Ellen show, Tonight show等一些受歡迎的真人秀節目。
4. 尋找興趣點
你自己喜歡什麼?
不要告訴我你喜歡數學,也不要告訴我你喜歡彈鋼琴。
學校開學時會有很多社團和學生組織的招新宣傳。其中以興趣為標準的社團更具有凝聚力,定期的社團活動,小組的聚餐等對於一些新生來說很容易就能融入其中。
5. 利用Social Graph(社交圖譜)
牛津大學的教授 Robin Dunbar提出了Dunbar’s number這一概念。
Dunbar’s number指的是人們的社交關係可以按親疏分為幾層。
最近的核心朋友僅有5人左右。而每層的人數以3倍增長。
核心的朋友(strong-tied relationship)指的是經常能見面聊天玩耍的朋友。外層的朋友(weak-tied relationship)往往是朋友的朋友,僅有一面之交,甚至僅僅是fb上的點讚之交。
這啟示我們,人們能維系的穩定的社交人數是有限的。
但社交網路如facebook,snapchat等能夠用一種快捷且廉價的方式維系並拓展外層的社交關係。
所以,即使你並不擅長日常social,不習慣喝酒開趴,你也依舊可以利用社交軟件進行人際關係的管理。
多了解身邊同學的日常,關注熱門話題。另外,可以常翻翻facebook上的event功能,里面必然有各種活動等待留學生的參與。
至於要不要去健身,要不要把精力放在social上,要不要把自己打扮成ABC,智者見智。
融入的方式有很多種,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
或許,你腦海里根本就不應該沒有「融入」這個概念,取而代之的是:我有一些外國朋友,我也有不少中國朋友。
>留學生太難了,既要努力社交,還要防著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