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雪山正在融化,馬爾地夫、塞舌爾即將消泯,威尼斯古城日漸下沉……
對很多熱愛旅行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面臨道德困惑的抉擇時刻。旅程中的污染對其他人造成的威脅,如今也成為社會責任之一。原以為旅行是一次單純的逃離與冒險,如今卻變成了一把有害的雙刃劍,淪為自私消費的縮影。
也難怪,一次從北京飛往首爾的航班,可為大氣增加數月的人為碳排放。萬米高空中,你不可能看到生活在未來的某個不知名村民,他居住的沿海村莊將被淹沒,而你現在的所作所為正為這場災難推波助瀾。
📍 北極圈:消逝的冰層與傳統
當地時間8月18日,冰島為已經消逝的奧克冰川舉辦了一場紀念活動,科學家與環保人士聚集在奧克冰川原先所在地為一塊銅質紀念碑揭幕。
這塊銅質紀念碑上刻著一封《寄給未來的信》,上面寫道:「今後200年間,所有冰川都有可能面臨與奧克冰川同樣的結局。設立這塊紀念碑就是要表明,我們知道現在正在發生什麼,我們也知道我們需要做什麼。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我們是否真正做到了。」此外,紀念碑上還刻有當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以警示示人。
展開全文
▲上圖為1986年9月7日美國NASA拍攝的奧克冰川圖片
下圖為2019年8月1日美國NASA拍攝的奧克冰川圖片
全球變暖帶來不斷變化的地貌向冰島發出了警報,而丹麥海峽對岸的格陵蘭島也正在為生活在一個沒有冰的世界做準備。
格陵蘭島五分之四的陸地處於北極圈內,眾所周知,每年冬天,北極圈會出現罕見的「極夜」現象。在格陵蘭島,極夜通常持續40天。40天後,格陵蘭島將再次迎來太陽升起。當地的因紐特部落每年舉行儀式,慶祝「太陽的回歸」。
對因紐特人而言,太陽不是每天照常升起。它以一年為一個周期,去而復返,在12月左右,太陽落下,極夜來臨。大約在每年1月13日前後,新年的第一縷陽光自冰蓋上升起,宣告極夜結束,太陽回歸。然而,近年來,這一節日變得不那麼讓因紐特人高興。
導演Glen Milner和Ben Hilton曾一起合作過多個項目,如盧安達屠殺罪犯項目和為實驗搖滾樂隊Rolo Tomass拍攝短片。這一次,他們把鏡頭對準格陵蘭北部小鎮伊盧利薩特的一對因紐特漁夫父子。
▲Glen Milner和Gille Klabin共同製作的紀錄片
漁夫說,去年的太陽來得比以往更早了兩天,這只是一系列令人不安的氣候變化的一個小標誌。十年前,就有專家預言,一股洋流將進入伊盧利薩特冰灣,帶來許多不可逆轉的轉變。當時人們以為專家危言聳聽,頗不以為意;今天他們不得不承認,這些預言一一成真。
伊盧利薩特冰灣在2004年列為世界遺產,因紐特人在冰灣附近生存了至少3000年。它長約40公里,是少數幾條通過格陵蘭冰冠入海的冰河出海口,也是世界上最活躍的冰川之一。
冰灣天氣反復無常,晴空萬里後幾分鐘便風雪交加,每年有200億噸冰川在此崩解,排出峽灣。壯闊的冰山在洋流推動下移動、崩塌、瓦解,令人不由感嘆自然造化神奇,吸引世界無數遊客前來觀光。
太陽回歸的日期提前不算什麼,更令人不安的是冰層日益變薄。極夜的寒冬,因紐特人的捕獵是依靠乘坐狗拉雪橇出行,由於冰層變薄,覆蓋在峽灣的浮冰不夠穩固,狗拉雪橇出行的日子越來越少。「去年還有一個多月靠狗拉雪橇通行,今年就只有一個月了。」漁夫說。過去冬季捕魚是很多因紐特人提供食物的重要手段,如今變得更加危險了。
數據顯示,北極變暖的速度比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快。過去15年中,格陵蘭島東北部的年均氣溫上升了4.5度。那些覆蓋在伊盧利薩特冰灣上的巨大冰山,正在緩慢消逝。
格陵蘭島大約有5萬6千人口,相當一部分是過著傳統捕獵生活的因紐特人。全球氣候變暖,冰層不斷消逝,讓他們延續千年的傳統生活方式變得岌岌可危。
漁夫把孩子送進了學校,讓孩子可以像世界上其它地方的兒童一樣,學習外語、數學、計算機等知識。「我不知道他們將來會做什麼,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如果不上學,他們就會成為漁夫。」像千百年來因紐特的祖先那樣。
全球研究氣候變暖的科學家比漁夫更加憂心忡忡,他們把目光對準覆蓋格陵蘭全島的冰蓋——它是世界上最大且融化速度最快的冰塊之一,如果全部融化,會將海平面抬高20英尺。那意味著絕大多數濱海城市,例如紐約、上海還有孟加拉國,將化為汪洋澤國。
冰蓋融化也並非沒有帶來好消息,格陵蘭島地下蘊藏著巨大的礦藏,包括石油、天然氣和世界上最大的稀土金屬礦床。原來厚厚的冰蓋讓開采極其困難,成本高昂,但氣候變暖讓這一切變得切實可行。格陵蘭從事礦采的人說,就我而言,我不介意整個冰蓋消失。
礦藏開采將重塑格陵蘭島的經濟格局。在學校就讀的因紐特小孩,也許不會像父輩那樣駕駛狗拉雪橇,做一個漁夫,而是成為富有的采礦業員工。那時,延續三千年的因紐特部落傳統,或許會像極夜來臨前的最後一縷陽光一樣消逝,而且再也不會重現於地球的這個角落。格陵蘭,聖誕老人的故鄉,伴隨著全球變暖帶來破壞和重生,正處於巨變的前夜。
📍 澳大利亞:大堡礁變珊瑚墳場
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珊瑚海海域,約有2900個獨立礁石以及900個大小島嶼,分布在約34萬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它由數十億只微小的珊瑚蟲建構而成,是生物所建造的最大物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生態系統。
因其造就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大堡礁於198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也曾被美國CNN選為世界七大自然奇觀之一,更被澳大利亞人譽為國家的瑰寶。
雖然澳大利亞人對大堡礁的態度稱得上是「精心呵護」,但最新的調查結果卻顯示,無法阻擋的全球性氣候變暖,早已突破人類海洋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成為「謀殺」大堡礁的罪魁禍首。
2012年,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篇報告中,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報告稱,在1985~2012年間,珊瑚礁的珊瑚覆蓋率減少了一半,而「肇事」原因則與海水變暖導致的珊瑚白化密不可分。「如果不予以干預」研究小組警告稱,「大堡礁將會喪失其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完整性。」
▲ 一片位於大堡礁的死亡珊瑚礁
當珊瑚礁處於這種狀態時,基本不可能恢復
如今7年過去,雖然人們對於大堡礁惡化早有準備,但卻沒想到會如此「慘烈」——研究人員已經證實,大規模白化現象已經導致這一延綿2300公里的自然構造北部及中部35%的珊瑚死亡。
珊瑚死亡是伴隨著白化而出現的,而這背後隱藏著的「兇手」,正是氣候變暖。由於全球變暖和變化無常的天氣,海水的溫度正在逐漸升高。作為對熱水的反應,珊瑚礁會排出一些共生的、被稱為蟲黃藻的藻類,這些藻類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形成自身及其宿主所需的營養物。一旦沒有了這些五顏六色的藻類,珊瑚礁便會顯露出白色,即所謂的「白化」。但這種行為無異於自殺,因為共生海藻消失後,珊瑚喪失了養分來源,最終還是會死亡。
▲珊瑚白化的不同階段
▲擁有大量共生海藻的健康珊瑚
▲圖中藍色珊瑚正處於排毒過程中,這片珊瑚位於大堡礁的阿爾庫金礁
▲完全白化後的珊瑚
全球性的氣溫升高仍在繼續,近年來,雖然每年來自化石燃料燃燒和森林砍伐所釋放的熱污染量已經趨向平穩,大氣中的污染卻在持續堆積。在過去的20年里,大堡礁經歷了3次大面積的珊瑚白化:1998年,白化主要發生在海岸線附近,大堡礁的中部和南部地區;2002年,白化更加嚴重,直接擴散到了中部的離岸海域;2016 年,白化的重災區在大堡礁背部,並輕微擴散至中部地區。
且2016年的白化最為嚴重,經歷了極端白化的珊瑚是1998年或2002年的四倍,在被調查研究的珊瑚中,只有8.9%的珊瑚逃過了白化。目前來說,全球變暖是威脅珊瑚生存的主要因素,而預計伴隨著全球變暖,漂白頻率的增加將使得珊瑚礁的恢復變得越來越難。
▲2016年珊瑚白化的分布圖,由北向南遞減
總體來說,在大堡礁中部和北部區域被調查覆蓋的珊瑚中,35%的珊瑚已經死亡或正在死亡。科學家們調查拍攝了84個礁體,並通過6大類別來記錄和標識20萬個珊瑚的生存狀況。研究人員發現,死亡的珊瑚通常被那些生長速度遠遠超過它們的藻類所覆蓋。
調查結果同時顯示,大堡礁南部最負盛名的旅遊城市凱恩斯的狀況令人絕望——大約5%的珊瑚被發現已經死亡或正在死亡。但相對於遙遠的北部,這個狀況還是好的。而此次關於珊瑚死亡的調查之所以格外引人關注,其中一個原因是它發生在被譽為全世界自然資源得到最好保護的區域之一。
▲大堡礁內大片白化的珊瑚
▲拍攝於2017年2月20日的大堡礁珊瑚白化現狀
珊瑚對珊瑚礁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種——就如同森林中的樹木,沒有介入此項調查的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生態學家David Kline說,「當珊瑚死亡,你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三維結構,很多的魚類在幼年階段都依賴於珊瑚礁來躲避它們的天敵。」
Kline表示,大堡礁被認為是全世界「管理得最好和最成功」的海洋公園之一。在過去的十年中,大型海洋公園正以飛快的速度在全世界範圍內大量增加,並使4%的海洋得到了保護,而聯合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使10%的海洋得到保護。
這也意味著未來珊瑚礁環境的保護,除了依靠當地的保護措施外,更需要全球攜手遏制溫室氣體污染。Kline也補充說:「很顯然,僅僅依靠海洋保護是不夠的。」
▲大堡礁夏季海面異常溫度波動圖,1990-2017年間
▲2016年2月-4月平均氣溫變化圖
最後,再來觀摩一組數據:以上兩張圖標均由澳大利亞氣象局發布,可以看出,從1990-2017年,大堡礁地區夏季海面溫度持續升高,到2016年末已經接近1攝氏度,而澳洲周圍海域中,海面溫度最高的就是大堡礁所在的東北部,溫度升高1攝氏度,人類沒有什麼體感變化,但對於珊瑚來說卻很可怕,海面溫度每升高1-1.5度,珊瑚就會大面積白化。
而溫度升高4攝氏度,珊瑚在白化後的死亡率將達到90%-95%;據環境學家可能,到21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4攝氏度,這對於珊瑚來說,無異於是滅頂之災,大堡礁屆時,可能真的要和人類說拜拜了。
📍 亞洲南部:旱澇兩重天
自殺,往往是生物在困苦絕望、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無可奈何的被迫選擇;大堡礁珊瑚集群因熱浪集體自戕,印度農民亦然。
今年的夏天到底有多熱?恐怕又是「史上最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一項全球氣候報告顯示,2019年的6月,是140年來歷史上最熱的6月,再次刷新了記錄。炎熱的天氣給全球都帶來了困擾,在印度,北部比哈爾邦地區氣溫一度到達50.8℃的史上最高溫,導致至少95人死亡。
一項有關印度的調查研究顯示,全球1/5的自殺事件發生在印度,特別是1980年以來,印度的自殺率更是翻了一番。而更令人震驚的是,研究表明,氣候特別是氣溫,已經對自殺事件的不斷增加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早前,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這項研究發現,過去30年,近6萬印度農民和農場工人自殺,而這可能是由全球變暖造成的。
▲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一名農民坐在龜裂的河床上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在對47年的自殺記錄(基於全國範圍的數據)和氣候數據研究的基礎上,發現印度農業對溫度有著極端的敏感性:平均而言,在生長季節,對於20攝氏度以上的氣溫,平均每天增加1攝氏度,就會導致67起自殺事件的發生。
研究同時指出,這種影響只發生在印度的農業生長季節,因為此時溫度的升高直接導致作物產量的下降。而在生長季節之外,氣溫上升對自殺率並沒有產生顯著的影響。基於此,該研究可能,在過去30年里,印度大約有59300起自殺可能是由全球變暖造成的。
▲印度北方邦乾旱:地表龜裂觸目驚心
實際上,農民頻繁自殺已成為困擾印度的社會問題。位於印度德幹半島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是印度經濟的支柱地區之一,其首府孟買為印度的商業中心。然而受旱災影響,該地區的自殺率一路飆升。
馬哈拉施特拉邦的農業危機已經持續7年之久,其中2012、2014和2015年均為旱災。全球變暖導致的接連不斷的乾旱,為本就缺乏水利設施的農田「火上澆油」,致使農作物歉收,農民走投無路,自殺人數持續上漲。
2015年第一季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就有多達601名農民自殺身亡。而作為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年,2015年大約12602名農民在印度各地自殺身亡。在2019年過去的1~4月,該地區又有七百餘名農民自殺。
▲2019年6月23日印度各地區乾旱程度對比圖
▲衛星圖對比,2018年5月和2019年6月的Puzhal Lake水庫
就在最近幾個月,印度德里中部的一個地方處處散布著令印度農業部門感到絕望的證據:在離印度議會僅幾步之遙的簡塔·曼塔天文台,自殺農民的頭骨和骨頭被堆放在這里。
這些骨頭是被泰米爾納德邦的農民帶到了德里的。目前,泰米爾納德邦正遭受著14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據瑞士保險公司評估,僅2018年,泰米爾納德邦受旱災影響而遭受的損失已達近2000億印度盧比,約合30億美元。
▲印度大旱,災民擺亡者頭骨抗議
無獨有偶,另外一組數據也給「全球變暖致印度農民自殺成風」這一結論投上了讚成票。 研究人員Tamma Carleton指出,印度每年降雨量增加1公分,自殺率平均會下降7%。
真正的自殺率可能更高,她還補充道。因為在印度,死亡通常被低估。「今天,悲劇正在上演」,Carleton說,「這對後代來說不是問題,現在,這是我們的問題。」
而同處亞洲南部的泰國正面臨著截然相反的問題。據泰媒報導,泰國首都曼谷的平均海拔僅高出海平面1.5米。近年來,曼谷水災也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由於受全球變暖、地面下沉的影響,海平面逐漸上升,曼谷被淹的風險增加。
據世界銀行預測,到2030年,曼谷將會有40%的地區被淹沒;東盟郵報網站認為,如果氣溫再上升4℃,曼谷市民還不採取行動改變現狀,曼谷將面臨嚴重的洪災問題。到2030年,海平面可能會上升15公分,而曼谷將有70%的地區會被淹沒。
▲2011年的水災把全曼谷20%的地方淹沒
由於氣候變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如果格陵蘭島上的冰全部融化,海平面將會上升5-7米,那除了曼谷之外,曼谷周邊的府也將面臨被淹的風險。
目前,曼谷的地面沉降速度非常快,平均每年下沉1-2公分,而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4毫米左右。此前,荷蘭某研究所透露了世界各地的地面沉降情況,發現曼谷、威尼斯和新奧爾良的沉降速度是海平面上升速度的10倍。
另外,海水也在不斷的侵蝕海岸線,從海洋知識數據庫中發現,處於泰國灣上遊地段的曼谷、北柳府、北欖府、尖竹汶府等12個府,平均每年被海水侵蝕5米。
近年來,曼谷的雨季時間越來越長,降水量不斷增加,去年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海水倒灌現象,即海水從泰國灣通過湄南河倒灌入曼谷,市中心的公路被淹沒在齊頸深的水中長達月餘之久,甚至逆流而上,向北淹至100多公里外的大城府。
泰國國家災害預警中心主任也曾透露,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理,「曼谷沉沒」可能將在20年內發生。這一說法讓人憂心忡忡,但隨著時間推移,預警的災難慢慢被遺忘,好在有不少有識之士開始探索預防機制,如建立蓄水防洪公園等,來留住曼谷。
📍 中國:舌尖上的全球變暖
其實除了上述國家和地區,全球變暖同樣也威脅著我們的家園。據國內外各方專家預測,如果不採取積極防禦措施,到2050年,上海存在被海水侵入的可能。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逐年嚴重,科學家們其實是預測過冰蓋融化對全球海平面的影響的,具體結果是:格陵蘭的冰蓋將為海平面貢獻5-7米增量,南極冰蓋則為60米,合計66米左右。這下對世界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大了,海水不至於長驅直入到各國腹地,僅僅是在沿海地區造成較大影響。而在這個格局中,中國很有可能成為最大輸家。
華北到長三角,以及鄱陽湖、洞庭湖流域全部海侵,珠三角和雷州半島也全部淪陷,東北失去了沈大兩個發動機,出海口轉移到鐵嶺、本溪、鞍山,大陸可能是失去精華國土比例最大的大國,和失去了東京大阪的日本差不多。
▲計算機模擬出的全球冰川融化之後的亞洲
此外,全球變暖也讓台風範圍越來越「北」。8月10日,第9號台風「利奇馬」登陸浙江溫嶺,這是今年登陸大陸的最強台風。台風「踏足」之處不僅意味著大風天氣,更帶來多種災害,浙江臨海全市被淹,永嘉發生山體滑坡……
與以往台風不同,此次台風生成的緯度較高,登陸地點不再「偏愛」華南地區,而是選擇華東地區,而後一路向北。接下來,大陸的北方沿海地區可能將成為台風的「首選」登陸地……
▲2019年第9號台風「利奇馬」雷達基本反射率拼圖
中國遭了很多全球變暖的罪,也背著更多全球變暖的鍋。2019年2月4日,總部設在美國的環保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對中國人發出呼籲:少吃豬肉,保護地球。該組織的中國氣候項目主管Jen Leung說,只要中國人減少一半的豬肉消耗量,未來十年,中國的溫室氣體排量可減少將近10%。
這並非首次把全球變暖的鍋扣在中國人和豬身上了,早在2014年12月24日,英國《經濟學人》發表題為《豬的帝國》的文章稱,當今地球上嚴重的全球變暖大概是中國的豬造成的。
動物養殖和肉類生產、消費與溫室氣體排放有關,進而影響到全球變暖,這個說法是成立。但人們生產和消費的肉類太多了,豬肉雖占其中首位,但總量不及其他肉類總和的一半。
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養牛業占了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65%,是養殖業最大的溫室氣體來源。而且,根據FAO數據,世界人均年消費肉類最高的前10個國家並沒有中國。
16年11月22日,德國《新德意志報》報導卻稱,盡管中國人吃肉在世界上還排不上號,但隨著富裕程度的提高,中國人的肉類需求在不斷增加。讓美麗的地球升溫的一個原因,不是你們吃了很多肉,而是我們比從前多吃了一點肉?對於這種結論,小編不是很能理解啊!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
▲美國一頭奶牛背著排放氣體背包
其實,中國已經提出了一項計劃——減少公民的肉類消費量,此舉旨在避免全球變暖的努力中產生重大影響。中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也指出,不僅是中國,全世界都必須減少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
所以,全球變暖一定要怪吃肉太多的話,這個鍋還是大家一起背吧!
撰文丨腿毛幽幽
參考丨NYTtravel、科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