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親密關係塑造,受到哪幾部分因素的影響?

作者:胡慎之

向日葵心理咨詢中心創辦人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知名關係親子專家


問大家一個哲學問題

「你認為,人可以脫離關係而獨立存在嗎?」

歡迎大家留言並討論~

人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

難道有人不需要親密關係嗎?

有嗎?

or

沒有嗎?

1

人生來孤獨。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正如世上也沒有跟我們完全相同的人一樣。

從人的角度來看,這叫存在性的孤獨。

存在性的孤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就像身處於黑洞之中,我們感受不到自己。

每個人都需要身邊有人陪伴,需要有人給予我們些許的回應。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感到孤單和害怕。

所以,我們人,需要與其他人建立關係。

在人與人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根據對方的反應,照見自己的行為,把對方當成我們的一面鏡子。

這是親密關係形成的動機。

那麼,親密關係的原始組成部分是什麼?

其實,親密關係的原始組成部分更多的來自於一種依戀。這種依戀就像嬰兒出生時對重要照顧者母親的依戀一樣。

為什麼這麼說?

這個結論來自外國心理學家哈洛做的一個實驗。

這個實驗展示了母愛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實驗是這樣的:

哈洛將剛出生幾個小時的恒河猴從母猴身邊抱走,並給它們做了兩個人工的「繼母」。一個「繼母」是由冰冷的鐵絲編成的,在鐵絲的頂端安裝了一隻奶瓶。另一隻「繼母」包裹著柔軟的毛巾布,沒有奶瓶。

實驗結果顯示,相較於鐵絲媽媽,小猴子更喜歡和毛巾媽媽待在一起。這證明媽媽除了要提供給孩子生理需要,更要提供給孩子更多的依戀,擁抱,親吻,皮膚與皮膚的接觸。

兩個人之間保持頻繁的互動,彼此之間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且每天膩在一起的感覺特別好。

因此,我們人類需要親密關係,需要和人建立關係。

好的親密關係塑造,受到哪幾部分因素的影響?

胡慎之

2

談到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我想到了大多數人知道的那個著名的依戀理論。

第一種,安全型依戀。

媽媽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孩子表現的很自在,且能獨立地探索環境,時不時地跟媽媽互動。

媽媽離開後,孩子雖然會表現的有點不耐煩,但在媽媽重新回來後,孩子仍會回到媽媽身邊,跟媽媽接觸。

第二種,回避型依戀。

媽媽在的時候,孩子很少主動接近。

媽媽離開後,孩子沒有表現的特別難過。

媽媽重新回來後,孩子對媽媽的態度比較冷淡。

第三種,矛盾型依戀。

孩子對媽媽的情感狀態是矛盾的,一會兒積極,一會消極。

到了一個新環境,孩子緊挨著媽媽,幾乎不去探索新的環境。在媽媽離開前,有陌生人進來後,孩子有點焦慮。當媽媽真的離開後,孩子表現出巨大的哀傷和憤怒。一旦媽媽回來了,他們一方面表現的是跟母親有肢體接觸,但另一方面又會選擇負面消極的情緒來對待:對媽媽又踢又打,往往還伴隨著憤怒的表情或號哭。

媽媽是孩子重要的客體之一,孩子跟媽媽的互動模式會復制到孩子成人後,跟其他人建立的關係中。

有一對夫妻,他們的關係非常親密,但是,他們在婚姻中的體驗和感受並不好。

兩個人經常氣鼓鼓的,婚姻中,雙方都感到委屈,彼此都對對方充斥著憤怒之情。

這樣的關係,為什麼我會說他們的關係非常親密呢?

因為我發現,在互動的過程中,他們一直都非常享受現在的這種感覺,盡管他們互相不滿對方,覺得是對方不好,自己受到了傷害。

他們不能有好的狀態,只要有好的狀態,他們就一定會找出一點毛病,將兩個人重新拉回到彼此不舒服的狀態中,彼此指責,對立和折磨。

實際上,兩人之間的連接是非常大的,大到什麼程度?

兩個人的行為模式和口味基本上一樣,長相也越長越像。

曾經給持續相處很多年的夫妻做過一個研究,發現夫妻兩人相處久了,臉上的表情,動作,神情,語言都會越來越像,也是我們俗稱的「夫妻相」。

找另一半的時候,有的人找類似的。有的人找跟自己互補的,例如,有時在馬路上看到一位非常漂亮且有教養的女生牽手一位穿著隨性的小流氓。

夫妻相,越長越像的原因是:兩人長久互動,彼此視對方為自己的鏡子,在鏡子中照見自己,認同對方的某些地方,或者模仿對方的某些東西,或者在「照鏡子」的過程中不斷地修正自己等等。

好的親密關係塑造,受到哪幾部分因素的影響?

胡慎之

3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這是我們對長久親密關係的憧憬和嚮往。

所以,當我們看到白髮蒼蒼的兩位老人相互偎依和攙扶著向前走時,總是不免心生感觸。

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互動,也能呈現出很多的問題。

有一位來訪者,從小,她父親就對她特別嚴厲。

只要她犯了一點點錯誤,父親就對她非打即罵。

有次,她又犯了錯誤,她爸爸問她打多少下,她常常說:「100下,200下。」旁人不解,「你傻啊,為什麼要這樣?打100下,200下,你不痛嗎?」

打是親,罵是愛,相比父親對她的不管不顧,打罵也是產生連接的一種方式。而且,她內心知道,如果爸爸不打,他會非常難受。如果爸爸打了她,爸爸糟糕的情緒可以緩解一些。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女兒在用挨叫車方式消除爸爸情緒上的不好體驗。

女兒跟父親的關係肯定會影響她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有一個心理學理論是,人類有受虐的傾向。

也許你會好奇,怎麼有人喜歡被虐待呢?

然事實就是如此。有些人在關係裡,真的不是在追求美好的體驗,而是在追求被虐待的體驗。

這怎麼理解呢?

前面的那對夫妻,他們就是在用互虐的方式來滿足彼此的需要。所以,我說,他們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盡管體驗不是很好,甚至感受很糟糕。

就像有的人受傷了,感到很痛苦,同時,在這過程中也體會到了一種非常強烈的存在感。

痛痛的感覺似乎在告訴我們,我們是存在的。

好的親密關係塑造,受到哪幾部分因素的影響?

胡慎之

< the end >

作者介紹

胡慎之,知名親子關係專家,向日葵心理創始人,向日葵爸爸。新書《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高情商溝通術》京東當當熱銷中。公號:胡慎之(hushenzhixl)

使用 Facebook 預約

單身優質女會員:

男生單身優質會員:

單身聯誼活動:

不知道如何找適合的對象?歡迎追蹤娜米,與戀愛小秘書免費一對一諮詢!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Line ID:@datenami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

延伸閱讀:

在你最愛的平台追蹤娜米

脫單秘笈

戀愛數字

男女會員

戀愛金句

時事觀察

生活圖文

諮詢服務

會員活動

活動分享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生活圖文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