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該如何重新理解「美國時尚」?

  

  展覽分為十二個板塊,Bolton並沒有以編年體時間順序來呈現主題,而是用十二種不同的「情緒」來定義並解釋,每個人臺上方都能找到一個特定的詞匯,包括懷舊(Nostalgia)、歸屬感(Belonging)、快樂(Delight)、喜悅(Joy)、驚奇(Wonder)、親和(Affinity)、信心(Confidence)、力量(Strength)、欲望(Desire)、自信(Assurance)、舒適(Comfort)和意識(Consciousness)。Bolton知道媒體和觀眾會對他的歸類方式提出困惑,所以在記者會環節,他也明確了自己的觀點,「雖然這些辭藻的含義與它們對應的服裝設計不盡相同,但它們(後者)通過情感共識,被緊密結合在一起,造就了一床有著豐富內涵的‘美國時尚之被’,它與美國這個國家一樣,擁有豐富、多元化的不同層面」。

  

  展覽的發生時期正處於後新冠疫情時代,美國社會從2020年到2021年,除了經歷了一場生命損失慘重的流行病大戰,也見證了一場打破歷史記錄的全民公投。川普上級主管下的「民粹政府」終於倒臺;拜登率領的新政府班子卻因為總統年事已高而變得不夠明朗。好在,川普終於下臺了。因此,這場帶有回顧和歌頌性質的時裝展覽來得太是時候了。

  

  突然想起五年前的這個時候,《周末畫報》上刊登了一篇名為《美利堅。依舊很美》的專題稿件,撰稿人Elizabeth Peng是一位美籍華裔,她以自己的見解分析了2017年的美國社會。那篇稿件棒到足以作為這場展覽的學術背景資料。五年後,果不其然,還是在《周末畫報》上,我最愛的同行(之一)唐卓偉先生在他的卷首語裡也對「美國時尚」發表了自己趣味卻中肯的見解,他說「你總不能都穿著Christian Dior的晚禮服逛超市吧?(除非你是Paris Hilton)你也不能穿著一身薩維爾街定制西服套裝去吃蘭州拉面吧?(除非你是紳裝控)生活中,總有那麼些非正式場合需要你穿上輕便舒適的服飾。此時,強調功能性、輕便、態度謙遜的美式風格登場。」

  

  如今的美國社會被川普攪和得稀爛,而Andrew Bolton希冀於只是借助104套衣服來做概括和總結,的確是需要膽量的,同時,他也需要直面這份勇氣帶來的失敗。

  

  展覽入口

  展廳入口處便是一塊長方形的拼接丹寧布,恰好就裱在展覽標題「In America」的正下方,你我都會下意識地將其與美國國旗並置聯想。它實則是一件可穿戴頭飾,來自制帽大師,Stephen Jones。實用的單寧面料被拼接組合於一體,作品背後實則是設計師和策展人對於#BlackLivesMatter事件的反思。Bolton認為這件作品正好可以開啟這場關於美國、關註服裝使用、關懷弱勢群體的時尚展。這件作品也將出現在明年五月開幕的展覽第二章節,《In America: An Anthology of Fashion(在美國:一部時尚選集)》。

  

  Denim Tears和Tommy Hilfiger分別將美國國旗以刺繡拼貼的形式展示了普通的套頭毛衣上

  

  美國人很喜歡玩國旗,一方面是沒有國旗保護法,另一方面是在強烈且相對自由的表達欲下,少數裔及弱勢群體習慣性地對這面誕生於男權奴隸制社會的旗幟表達自己的反抗態度。尤其是非裔美國人,這個歷史上飽受壓迫的群體尤為喜歡重制國旗,例如Tremaine為Denim Tears設計的毛衣。象徵著泛非洲文化的紅黑綠三色取代了美國國旗原有的紅白藍,醒目地縫在了胸口,替黑人群體發聲。Denim Tears聽起來有點陌生,但你或許見過Kanye穿過的這條牛仔褲。在經典的Levi’s牛仔褲上繡著白色棉花圖案,象徵著過去主要由黑奴從事的棉花種植業,而把它穿在身上,則是在提醒人們,那些被忽視的黑人所做出的貢獻,變色的國旗使得他們不再隱形。

  

  在紅黑綠國旗毛衣的邊上則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美國文化衫(也就是如今放在店鋪裡最容易被賣出去的衛衣)。這件來自Tommy Hilfiger的衛衣除了小小的Logo,可以說是毫無特點,卻也恰恰標誌著美國(過去)強大的成衣制造業:一個美國國民品牌設計制造生產出美國老百姓統一會穿的衣服。而這恰恰也是外人眼中,美國時尚的標簽。就這一觀點,從美國版VOGUE主編Anna Wintour到數代美國時裝設計師們,再到策展人Andrew Bolton,他們都在極盡全力地試圖撕掉這層標簽上隱晦的不自信和自我偏見。

  

  Prabal Gurung以選美小姐為靈感的禮服裙,標誌性的綬帶上並沒有寫著「Miss America」這樣的字樣,而是「Who gets to be American?」簡單的問句,背後卻是龐雜的情緒。

  

  美國國旗到底在庇佑著誰?新一代美國時裝設計師國家棟梁Prabal Gurung借由一套禮服拋出了這個問題。人臺上,一套猶如選美小姐一般的白裙,腰間綻放著花束,肩上佩戴著一條醒目的綬帶。但花束卻是向下搖搖欲墜的;綬帶上並沒有寫著「Miss America」這樣的字樣,而是「Who gets to be American?」簡單的問句,背後卻是龐雜的情緒。既有對美國多元文化的歌頌,卻也總因移民問題傷心。從一百多年前的排華法案,到五年前川普在墨西哥邊境高築的隔離之牆,再到最近美國電視新聞裡的「美國邊境騎兵遊獵一般驅逐還泡在水裡的海地人」……多民族既是美國的根也是美國的痛。在詞典裡,這條裙子代表「歸屬感Belonging」。

  

  Ralph Lauren和Bode,美國的布片拼接設計類似於大陸的百家布文化,都帶有懷舊情結

  

  既然是關於美國時尚的展覽,自然也有對美國幾百年歷史傳統的回顧。例如代表「懷舊Nostalgia」是一套出自Ralph Lauren在1980年代設計的套裝,上身是嵌花針織毛衣,下身是一條碎步拼接A字型過膝裙,經典的Ralph Lauren風格中暗含著19世紀美國西部拓張運動時期的審美。根據特納的邊界理論,那正是美國民族融合與認同發生的時期。猶如媽媽牌毛衣(Ugly Sweater),無論哪年聖誕節,翻出來穿,都是恰合時宜的。

  

  布片拼接裙一方面在憶苦思甜,一方面也呼應展覽的主題語,「America is A Patchwork Quilt,not Blanket」,美國是多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的百家被,而非單單一塊布。同樣切中Patchwork主題的還有年輕品牌Bode,設計師兼品牌創始人Emily Adams Bode用全世界收集來的古布——讓人想起日本男裝品牌Junya Watanabe——拼出了頗具美式粗獷審美的男士套裝。

  

  為了回答「究竟什麼才是美國時尚」,還是需要在歷史中尋找答案。

  

  1939年,在Balmain、Dior、Givenchy等巴黎高級定制翹楚們尚未創立時,已在英法時尚圈闖蕩一番的Charles James回到美國,成立了自己的同名高級定制時裝屋。對於美國時尚而言,這位美國高定之父的作品絕既是陌生的,又是必不可少的。Bolton選擇了一條Charles James的裹身黑裙用於展示美國現代時裝最早期的魅力。展覽也把近似設計貼上了近義詞標簽,不同設計師在不同時代的相似並置在一個空間。Bolton認為Tom Ford設計的黑裙便延續了Charles James的黑裙魅力,並加入了適合他自己的性感元素,使前者有了強烈的性誘惑。令人心痛的是,展覽開幕第二天,Ford便痛失相伴多年的愛侶。然而Tom Ford最有代表性的男裝設計並未出現在展覽現場。在Tom Ford邊上的是現年72歲的時尚歷史見證者,婚紗女王,Vera Wang。不知是否是為了迎合「近義詞」這樣的設計理念,Vera Wang的那些被載入史冊的婚紗設計也缺席了。她為美國名流,諸如卡戴珊家族、Mariah Carey等人設計的婚紗反倒是詮釋「美國時尚」的一幅獨立面孔。

  

  Thom Browne是現場唯一一個展示男士正裝的品牌。雖然Thom Browne的套裝遠遠稱不上標準的「紳裝」,但他的出現卻讓久未穿上西服套裝的男士重燃對前者的渴望。跟Thom Browne一樣,那些當年決定把發布會從紐約班級至巴黎的美國時裝品牌都在2022春夏時裝季悉數歸巢了。

  

  顯然,這是疫情帶來的改變。

  

  創牌已經四十年的Michael Kors被選中的展品是一條當季的綴滿亮片的金色禮服,以及一件與之相呼應的大衣,豪華之餘,還有舒適自信的味道。在Met Gala上,超模Vittoria Ceretti穿的正是這件禮服的定制版。如果我們將「美國時尚」解讀為一種「美式炫耀」,Michael Kors自然是無法逾越的。品牌基因裡的「Jet Set」式生活方式本就得益於1970年代整體經濟繁榮下的美國新貴們坐著私人飛機橫跨美國去賭場逍遙,或是直接飛躍大西洋去巴黎瘋狂掃貨的大背景下。可惜的是,在人們對飛行已經習以為常,卻又因疫情受困的今天,Jet Set已是一個略顯過時的生活方式。

  

  Bstroy

  

  ERL

  

  Fear Of God

  

  Heron Preston

  

  Dapper Dan of Harlem

  

  Hood by Air

  

  當最實穿的衣服變得不實穿時,它和巴黎高定周上那些用於展示極致浪漫和極致豪華的大裙子卻又不是一回事,美國時尚在這個方面總是會這樣,有點「嘩眾取寵」,甚至是有點「醜人多作怪」。

  

  現在時興的生活方式更為運動和輕鬆,而美國時尚總是緊貼當下生活方式的,永遠都在強調服裝的使用場合和舒適度。今天的美國依舊到處充斥著運動套裝和衛衣帽衫,廣大美國人出門隨便套件大學書店裡買的的衛衣,這種率性的生活方式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運動化時尚的大趨勢。Bolton之所以會挑選BSTROY設計的帽衫+運動褲+運動鞋套裝,想必也是認為這套Look是最具代表性的,最普通的灰色斜紋布直接復制於美國大眾的衣櫥,設計師甚至還「自我復制黏貼」縫制了一件雙人同穿的帽衫。當最實穿的衣服變得不實穿時,它和巴黎高定周上那些用於展示極致浪漫和極致豪華的大裙子卻又不是一回事,美國時尚在這個方面總是會這樣,有點「嘩眾取寵」,甚至是有點「醜人多作怪」。旁邊的ERL則向美式校園棒球服開刀,更引人註目的是這套Look的穿搭方式——內褲和毛線衣褲外穿。設計師在註解欄裡表示,這其實是想要體現更衣室裡的場景。

  

  與美式運動休閒風緊密相關的運動鞋實則是如今美國時尚最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它並未在展覽中得到醒目的體現。但是由Kanye West設計的Yeezy意外地缺席了。這是此次展覽眾多遺憾之一。

  

  雖然Kanye West缺席了,但他的Donda團隊來了不少人。

  

  例如在本屆Met Gala紅毯上以身試教,呈現美式穿搭的Jerry Lorenzo(Fear of God的創始人)。還有Heron Preston,他的展品是一件真實的環衛服,與紐約環衛部門的合作結晶。雖然紐約的衛生條件一言難盡吧,但來自街頭巷尾的美式工裝也是美式時尚不得不提的一部分。Heron Preston也於早前加入美國時尚品牌Calvin Klein,是Donda邁向傳統時尚業的又一步。可惜一度定義了美國時尚的Calvin Klein牛仔褲和內褲並沒有在展覽中出現,也沒有給時髦精留下對Calvin Klein 205W39NYC的回憶殺。

  

  美國街頭時尚的鼻祖之一是如今東山再起的Dapper Dan。年輕一代大多是通過他與Gucci的跨界合作重新了解到他的。1980年代,他自己做的那些假Louis Vuitton,假Gucci,假MCM一直都是爭議和風尚的風暴眼。這些產物到底是來自純正街頭的Bootleg文化,還是被Andrew Bolton用學術化的「真實性」(Realness)定義更為貼切?是曾經遭受過大品牌法律訴訟的抄襲,還是最近和Gucci破天荒的,相親相愛的官方合作?大眾很難對他做出一個確切的評價,因為背後有龐雜的有關非裔美國人的歷史,文化,經濟和政治因素。

  

  盡管運動服是大多數人對美國時尚的第一印象,但Bolton還是在展覽導語牆上便直言要打破它,讓人們認識到美國時尚的華麗詞藻,可以和歐洲時尚一樣,有著深情浪漫的一面。

  

  例如揉合了機能品牌始祖鳥和蓬紗裙的Off-White就處在街頭時尚和高級時尚的邊界。尤其是在創始人Virgil Abloh成為Louis Vuitton男裝部門創意總監後,街頭的酷和時裝的美,兩者間的界限被打破,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代男裝的發展方向。類似的遊走於邊界的還有Hood by Air。在很多大陸潮流玩家的印象裡,Hood by Air是很多年前的那個爛大街的潮牌,但設計師Shayne Oliver想做的一直是「一個多元的藝術單位」。現在潮流退去,品牌更多的是以一個音樂創意單位的形式出現。Shayne對潮流,時尚和藝術的先鋒想法在這件拼接、破壞、銷售包裝等等雜糅在一起的姑且算是西裝套裝上得以體現。

  

  Jeremy Scott

  Pyer Moss

  

  Marc Jacobs

  

  Telfar

  

  真正把時尚「玩起來」的美國設計師其實一直都是Jeremy Scott,雖然他的名氣總是不及Marc Jacobs,但他的天馬行空往往都是來自服裝本身,甚少借助秀場裝置做背景襯托。一件後開衩的西服套裝上縫滿了大小不一,亮麗顏色的紐扣,奇趣非凡,自然也就被冠以「玩味」(Playfulness)這樣的高帽。但這種誇張耀眼的設計正如前文提到的,非常具有美國特色,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放肆張揚。身為美國人,Jeremy Scott也在新一季Moschino秀場上甚至請來了一位非裔變性殘疾人坐在輪椅「走秀」,這一舉措真的不能再美國了。

  

  年輕一代裡,「玩得很瘋」的代表人物是Pyer Moss。今年7月,他成為了百年間第一個登陸巴黎高定周官方日程表的非裔美國設計師。可惜這次展出的只是一件體現時尚業被忽視群體的合作系列長裙,沒有搬來那些誇張奇妙,完全不具穿戴價值的高級定制服。

  

  最後,美式多元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條:自我表達與尊重包容。Marc Jacobs從Louis Vuitton退下後,逐漸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在Instagram坐擁160多萬粉絲的LGBTQ Icon。就像這件從《愛麗絲夢遊仙境》走出來似的裙子一樣,艷麗,精美又有些可愛。最近兩年突然大火的Telfar亦是如此,無性別服飾和黑人鉑金包的口號在網路上,在銷售渠道上幾乎是一呼百諾。Telfar Clemens的設計的確是有意思的,他總是會在服裝的某些部位進行了意想不到的扭曲變形處理,有點Y/Project的神韻,為基本款服飾展現更多可能性。此前他為賴比瑞亞國家隊設計奧運服飾也打破了服裝的性別邊界。

  

  Christian Siriano

  

  Christian Siriano則更進一步,不光打破了性別的界限還要除去身材的限制。同樣的黑色吊帶穿在了三個不同體型的人臺上。中間的人臺身材是T臺上常見的「標準身形」,左邊則是呼應了「大碼女模」的身形,右邊則是男模,TA們都穿著同樣的黑裙。

  

  Donna Karen、Oscar de la Renta這些最能代表美國高級成衣水準的品牌都未缺席,但Bolton偏偏沒有選擇這些品牌最具代表性的設計款式。或許他有自己的顧慮,或是策展思路不同於我們的理解。但Alexander Wang、Yeezy、Nike、Converse、Air Jordan、Supreme的缺失或是失焦,卻不得不讓人提出質疑,在Bolton的心目中,街頭潮流之於美國時尚到底是重要的,還是不受待見的?他是否覺得街頭潮流的快速崛起奪走了美國時尚中的光鮮靚麗,甚至是光彩夢幻?

  

  從文化角度來說,美國原住民的時裝文化也缺失了。在一本展示美國時尚的詞典裡,一個占據美洲大陸歷史絕大部份的群體理應得到體現,更何況今天的印第安銀飾通過日本時尚的加工宣傳正在全世界流行。

  

  整個展覽雖說是「一本大詞典」,展品之中有相當一部分此前從來都不會用來形容美國時尚。這場被Andrew Bolton一人定義,卻沒有給人留有開放的添加和修改空間展覽意外地讓人感到「不愉快」。正如展覽所在的場館一樣,在古埃及廟宇邊上的一間地下室裡,一個個人形模特被放置在一個個白色隔絕裡,猶如監獄裡的囚犯,被拘束的空間加上被限制的展覽內容。盡管Bolton特意選擇了一些2021秋冬季的新款服飾,卻遇上了展覽入口處那座數千年前的古埃及石棺。就像木乃伊的衣服一樣,也許看起來跟新的一樣,但其實已是數千年前的設計罷了。

  

  這是我們(大陸人)印象中的美國時尚嗎?絕大多數不是。

  

  這是美國人眼中的美國時尚嗎?估計那些額外拍了半個小時隊的美國老百姓自己也會感到困惑。

  

  

單身優質女會員:

男生單身優質會員:

單身聯誼活動:

不知道如何找適合的對象?歡迎追蹤娜米,與戀愛小秘書免費一對一諮詢!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Line ID:@datenami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

延伸閱讀:

在你最愛的平台追蹤娜米

脫單秘笈

戀愛數字

男女會員

戀愛金句

時事觀察

生活圖文

諮詢服務

會員活動

活動分享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生活圖文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