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送外賣不接爛戲的影帝,千萬別讓他消失

  「哪怕生活困難,他們也不一定什麼角色都接。」

  

  趙薇在綜藝裡提到這樣一群人:

  

  「四五年都沒有接戲,但是他們等到接到一個戲的時候,你覺得他這四五年沒有白過,他們真的每天都在琢磨演戲。」

  

  

  爛戲不接,演技苦磨。

  

  真有這樣的演員?

  

  稀奇。

  

  彈幕裡各自提名,被提到最多的是這仨字:

  

  富大龍

  

  

  頗有點「人不在江湖,江湖卻仍有傳說」的意思。

  

  或冠以「最窮影帝」,或綴以「老師」。

  

  瞧見沒,提他必以尊稱,識他要從戲看。

  

  人戲相依,才生出這麼個角兒。

  

  

  但,僅以此描述他,淺了淡了。

  

  遠不夠,尚千差萬裡。

  

  >>>>老天爺賞飯吃?不要

  

  一聽「富大龍」這名字,耳生。

  

  沒關係,《少年包青天》應不少人看過。

  

  被貍貓換走的太子,流落民間賣面的六子,正是富大龍。

  

  潑得很,憨得很,也靈得很。

  

  此時,他才二十歲出頭。

  

  

  仔細看,六子每次給人端面,都會有個「請」的小動作。☝️

  

  這叫細膩,這叫功底。

  

  功底哪來的?

  

  8歲出演電影《中彩》,9歲主演《少年彭德懷》拿獎。

  

  又以總成就第一名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說白了,老天爺賞飯。

  

  上:1985《中彩》

  下:1986《少年彭德懷》

  

  但,老天爺賞飯他不吃啊,偏偏自己費力去「討」。

  

  2000年,導演馮小寧為電影《紫日》尋找男主。

  

  他跟富大龍說:

  

  「願不願意去農村體驗生活,你自己去,沒人跟你,你體驗完了回來,我們也不一定用你。」

  

  富大龍真就跑到農村,跟農民同吃同住,插秧種田。

  

  手起繭,腳磨破,臉曬黑。

  

  這才把「不一定」變成「一定」。

  

  《紫日》中扮相

  

  《紫日》是抗日戲,劇組請來8個民工挖戰壕,炎熱難當,跑了5個。

  

  富大龍跟導演親自下場挖,挖完,兩手血泡。

  

  劇組窮,拍出的戲卻好。

  

  富大龍飾演一普通百姓。

  

  哭戲多,卻哭得格外有層次。

  

  親眼看到母親被刺死,他吼「我操你奶奶,我操你八輩祖宗」

  

  面目扭曲,撕心裂肺。

  

  

  遇到一日本女學生,他舉起刀,卻下不去手。

  

  搖擺掙紮,酸楚無奈。

  

  

  小人物被戰爭摧毀後的無措與茫然,也被他演繹得極盡描摹。

  

  

  最終,《紫日》拿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這之後,富大龍卻有四年時間沒接戲。

  

  做過老師,送過一小時給3塊的外賣。

  

  他坦誠:刻意為之,存了些賭氣的成分。

  

  實為性格使然,不願在酒桌上虛與委蛇;

  

  亦是傲氣使然,不願在劇本上退讓底線。

  

  

  得虧機遇厚待。

  

  電影《天狗》籌拍,原定主演陳建斌已無檔期。

  

  富大龍得了試鏡資訊,急忙翻閱劇本。

  

  翻了幾頁,便被故事給燒著了。

  

  凡心已熾,當晚便坐上硬座火車直奔山西平遙片場,兜裡隻揣了200塊錢。

  

  談片酬時,富大龍又忘了自個兒多窮:

  

  「我是真心喜歡這個角色,錢隨便給點就成。」

  

  有人求財,有人求全。

  

  在富大龍這,好戲便是這個「全」——

  

  安得了野心,慰得了良心。

  

  《天狗》是部好片,唯一可惜的是知者甚少。

  

  富大龍演一復員的傷殘軍人,被派去做護林員,名叫李天狗。

  

  其中有一四分鐘長鏡頭,全是方言臺詞。

  

  富大龍就用笨法子,一個字一個字地學。

  

  片中,一村人靠伐木賣樹為生。

  

  逼走他妻兒,又要他性命。

  

  人性駁雜,醜惡道盡。

  

  目送妻兒

  被刀捅殺

  

  真是把人蛻了層皮式的演技。

  

  憑借李天狗一角,富大龍拿了三個影帝:

  

  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男主角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絕對崇拜角色?不可

  

  我愛看富大龍的生活劇,也愛看富大龍的歷史劇。

  

  其中又最愛這一角——

  

  2013年,《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的秦惠文王嬴駟

  

  這劇在豆瓣評分高達9.2。

  

  第一集就把人震住了。

  

  嬴駟欲相(稱)王:

  

  「各位,我大秦世居西隅,歷代先祖從無龜縮自保之意。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

  

  

  眼裡透著光,嘴角繃著勁。

  

  氣在字裡,魂在話裡,聽得直叫人起雞皮疙瘩。

  

  有人評富大龍:「兵馬俑成精,秦惠王附體」。

  

  有一幕,鏡頭虛焦。

  

  嬴駟於後,觀眾仍可被其豺狼之勢駭住。

  

  

  嬴駟於史記典冊本就記載不多,富大龍演得鮮活。

  

  看多了,覺得他胡梢都帶著演技。

  

  一秒變臉

  

  嬴駟一生邦交征伐,穩健睿智。

  

  平內亂,退外患,征巴蜀,定義渠,橫掃六合。

  

  他的野心:

  

  「於後世千秋萬代,每一戶人家的窗臺,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可最後,卻因心魔失了心智。

  

  死時白髮滿頭,悲愴蒼涼,令人大慟。

  

  能塑造一角色至此,我想演員此生足矣。

  

  光線由暗變亮

  全劇最妙的鏡頭

  

  這幾年,魔改大行其道,歷史被糟蹋了個遍。

  

  當今演員,且不問懂「史」的有幾人。

  

  就單說讀「史」的又有幾人?

  

  《大秦帝國之縱橫》,臺詞多且拗口,沒點底子真演不了。

  

  喻恩泰、楊新鳴、李立群、姚櫓……

  

  哪一位不是「戲精」,哪一幕不是教科書級別的飆戲。

  

  點開即可觀看

  富大龍X李立群影帝級鬥嘴

  

  逢好的史劇,我必多說幾句。

  

  只因一點:別拿歷史不當回事。

  

  富大龍就講:

  

  無論任何創造者和觀眾,都需要正確引導和學習提高,拿起話就說不是民主,文化和藝術是很脆弱單純的小姑娘,經不起無賴。

  

  這是第一層境界——正確史觀。

  

  但學自書,不應盡信書。

  

  有人批判他,史劇皆胡編亂造,無真實可言。

  

  涉及到戲,他要辯幾句、要較真:

  

  歷史觀是向歷史學家學來的,恰恰是盡量尊重歷史事實去求證,而不是停在某一本歷史,更不用說小說。但他們都是珍貴的參考。

  

  如果你真像表現出的那樣具有考據精神,請不要輕易金剛怒目引經據典,能再多像紙背問一句嗎?

  

  這是第二層境界——窮源竟委。

  

  

  他演過嬴駟,也在《隋唐演義》裡演過隋煬帝。

  

  前者狼子野心,後者荒淫殘暴。

  

  但當強勢與霸權付諸於文藝作品,必帶來觀眾的狂熱崇拜。

  

  向強權叩首,對殘暴稱臣。

  

  演員演得越好,觀眾越是如此。

  

  劇之外,他要點醒觀眾:

  

  正如今天無數人為秦劍的鐵血而激動、像新納粹一樣呼喚希特勒的復活一樣狂熱的時候,怎麼那樣確定自己就是手握秦劍的人,而不是劍對面的羔羊、自己一家的頭都掛在秦卒的腰間碰撞呢?

  

  我塑造這兩個王,決不願一味黑化;但也絕不是在鼓吹霸道、喚回帝國、塑造胸佩鐵十字的偶像!那是反人類的。有違我的良心。

  

  這是第三層境界——借古觀今。

  

  

  以上這些話皆出自富大龍貼吧,由富大龍親手所寫。

  

  他講這些無關乎對他演技褒貶,而關乎他的初衷目的。

  

  >>>>探班跟拍追星?別了

  

  富大龍偶爾在貼吧po文,微博幾乎不用。

  

  2011年註冊微博,是為提醒網友勿被其它假號所騙。

  

  總共三條微博,2017年發最後一條:

  

  「總也不來……有故作清高之嫌,反成噱頭。」

  

  「希望喜愛我的觀眾朋友不再為此多耽誤時間。」

  

  自此,再不玩微博。

  

  微博原文

  

  微博本是個自我宣傳、籠絡粉絲,甚至是營業創收的主陣地。

  

  富大龍說棄便棄。

  

  反倒轉頭在貼吧與朋友探討戲與角色。

  

  他平視自己的觀眾。

  

  他的觀眾也敬重他。

  

  這裡幾個常發貼的人,時間久了,漸漸相熟。

  

  聊聊角色,逢節假日送上祝福,這才是觀眾與演員最好的距離。

  

  

  有這樣的演員,何其有幸。

  

  有這樣的影迷,又何其有幸。

  富大龍還拒絕粉絲探班跟拍:

  

  其一危險;其二易受騙;

  

  其三,粉絲是一個他不認同的概念。

  

  我擁有粉絲是對觀眾的不尊重,不尊重別人就是不尊重自己。

  

  我們永遠是平等的幹不同的專業的人,不需要誰瞻仰誰,特殊的喜愛,給自己的父母、妻兒丈夫,乃至有力量的,就平等的愛每一個生命。

  

  一個演員,特別是如我這般屢有拙劣作品問世、在繁華的娛樂中被打扮已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平庸之輩,大可不必「值得擁有」。

  

  

  其四,也是為「戲」:

  

  「我曝光率過大的時候,我走在街上,隨時你都被捧成眾人之上的時候,你對生活的體驗,還有你這個角色轉換,非常不利。」

  

  「另外從我個人的個性而言,我不喜歡那樣的生活。」

  

  
在富大龍這,他不值得追隨。

  

  誰值得?

  

  他講:「娛樂、演員、錢,都不是我們崇拜和追隨的導師,我們該崇拜知識、追隨道德。」

  

  >>>>富大龍趕緊火?不必

  

  我一直覺得富大龍顏值被低估。

  

  臉型周正,鼻梁挺直,尤以眉眼最為好看。

  

  有人說他身上有一種濃稠的性感。

  

  深以為然。

  

  

  可他偏不在意,不在意便不打理。

  

  記者去探班,採訪時就穿一黑色羽絨衣,跟小老頭似的。

  

  記者誇他戲好。

  

  他跟人說,一個成功的角色百分之七八十靠對手、導演、編劇,自己才剛摸到邊緣。

  

  

  說靠別人,卻又倔到一個替身都不用。

  

  即使是拍《進京城》,演一名角兒。

  

  月下踩豆子,汗透衣衫。

  

  臺上手眼身法步,最後一眼似能定乾坤。

  

  

  誰看了能忍住不誇句「絕活」。

  

  也難怪有圈內編劇說:

  

  「作為一個職業編劇,這輩子不能跟富大龍合作一把,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可我就沒見過他這樣的人。

  

  演戲瘋魔成活,做人卻純真執拗。

  

  最炙手可熱的時候,選擇激流勇退。

  

  沒接過一個廣告,沒上過一檔綜藝。

  

  更別說從商走穴,以至於今日都沒買上房。

  

  觀眾替他著急啊。

  

  在豆瓣,富大龍參演的一部劇下,頭條熱評便是:

  

  「富大龍為什麼還不火?!」

  

  

  有觀眾對他經紀人存了怨氣,認為公司能力不足。

  

  #富大龍粉絲抗議經紀公司#,熱搜名我都給想好了。

  

  多好的噱頭,多常見的明星操作。

  

  他偏偏寫下長文解釋:

  

  我經紀人是朋友,他拿我當人,而不是一個商品。他能力一流,炒作手段他都會,但他尊重我。為此他少掙了很多錢,受了很多委屈。

  

  他想見某明星,人家拒絕說:「我當初沒大龍火,可短短兩年,我現在在哪?大龍在哪?你的能力可想而知。」

  

  沒有懷才不遇,是才不夠。紅也不都是炒作,能紅必有所長。說到底還是我不夠好。

  

  字字誠懇,句句謙卑。

  

  沒妒沒恨,無怨無悔。

  

  

  他拒絕「最窮影帝」這個稱呼,甚至拒絕「影帝」這個概念。

  

  一來,生活自有滋味,無須以貧富裁斷。

  

  二來,藝術無絕對高低,得獎不是目的。

  

  

  他就追求「可以有角色演,可以有工作幹」的狀態。

  

  演戲之外,生活滋味,他自給自足。

  

  書法、繪畫、古琴、寫詩…..

  

  他無一不鑽研,無一不精通。

  

  

  滑動解鎖富大龍才藝

  

  有時,我甚至覺得他完美得有點「假」。

  

  可這「假」,人家踐行了二三十年。

  

  我自是欣賞作為「演員」的他,但更敬佩作為「人」的他。

  

  而於他,於觀眾,那就如他所願:

  

  天涯若比鄰,冰心在玉壺。

  

  吧上聊聊,電視上見見,哪天有緣擦身而過,您說一句:「嘿富大龍,你還能演得再爛點嗎?」

  

  我給您道個歉。對於我,此生足矣。

左小青當年有多美?巔峰時顏值勝過范冰冰,是陳道明唯一緋聞女星

2008年謝晉葬禮,范冰冰失控,劉曉慶拎著現金:不收就撒大廳

「鐵梨花」陳數:拒絕富豪5次求婚嫁2婚鋼琴家,如今她過得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