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納君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角色在等著你…我不會為你爭取一個角色的精神而感動,你要真演的好,是人家追著你,你不用追別人」
——華語電影金字塔導演陳凱歌
「天賦當然是有關係,其實最重要的是那個角色」
‘很多演員其實是在等的,能去主動爭取話語權的人,是極少數的’
——中國香港著名導演爾冬升
「我們說這個行業其實有很多偶然性,很多角色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你是應該要去充分表達」
——中國「青春導演」郭敬明
「其實在我面前就不用演,你一眼,在我面前就有痕跡」
——中國「青春演員|導演」趙薇
這是《演員請就位2》的先導片的內容——
話語間隱藏著巨大的力量,似乎暗示著「流量社會,流量至上」的一股清流的出現:
在面對張大大浮誇的演技時:
爾冬升導演直接表態:「無語,因為你沒眼神,好不意思,我直說,一上車,你就好像是小偷。」
張大大隨後解釋道:「我知道我自己是B級嘛,我看到我的劇目選擇,只有《三十而已》和《我和我的中國》的時候,
就是我感覺我要窒息了,這兩天就沒,我從來不失眠的,我掉頭髮,我從來沒掉過頭髮,我嚇到了,我去醫院檢查」
爾冬升直懟:「你剛剛那個解釋,對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的」
在爾冬升單刀匹馬diss張大大的路上,引發了全民的狂歡——
不說能夠改變整個影視行業,
至少按照這個標準堅持下去,不改變也能給住在象牙塔裡邊的偶像敲敲警鐘——
沒本事,就別來碰電影這碗飯。
別的不說就在「李成儒」這個定位上——
明擺著李成儒就是節目組的「流量槍口」,
後期幹絞盡腦汁要剪輯的就是「李成儒為代表的剛正不阿派與郭敬明為代表的先鮮肉派」的撕逼對立
李成儒與郭敬明互懟的話題沒出圈,反倒是「陳凱歌與李成儒」的話題出圈了。
李成儒說受評價影響沒看過《無極》
陳凱歌聽完有點生氣,上來便是不帶臟字的「回懟」:
「不是,他比較保守,這個梨園世家的子弟,封閉世界裡面出來的,相對比較保守,對那個世界的進步啊,不太關心,只要西皮二黃一響,胡琴一拉,兩眼一閉,搖頭晃腦,戲就來了。」
——言語間充滿了諷刺與擠兌。
輿論在發酵,節目還在繼續:隨後錄制中,陳凱歌執導了《甄嬛傳》。
陳宥維貢獻了年度最搞笑演技場面。
彈幕裡邊所有的人都在嘲諷他,甚至連其他三位導演都對陳宥維提出了意見:
唯獨陳凱歌說:「我要表揚你,你的進步很大,表演沒問題,要真有問題也是劇本的錯。」
隨後遞給了陳宥維一張A卡,但此時全場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說話。
場內的寂靜,場外的熱鬧。
不久後,李成儒宣布退出《演員請就位》的錄制——
沒有捧臭腳的皇帝新衣式的商業互吹,演藝界最後良心的李成儒謝幕告別。
節目還在繼續,娛樂還在運轉,輿論還在發酵。
只不過輿論的鋒利的箭都指向了:被資本「綁架」的陳凱歌。
營銷號都說:陳凱歌,說不的,也得罪不得,其他的三個導演們都在捧陳凱歌的臭腳。
剎那間,陳凱歌再度成為了人人過節喊打得「老鼠」,
然而,新一期的《演員請就位》陳凱歌組的《過關》拿了四組競演作品中的現場投票第一。
曾被爾冬升和李成儒痛批陳宥維,也在這場戲中展現出了他極為飛躍式增長的演技。
他的表演幾乎可以用「脫胎換骨」來形容。
輿論再度發生了翻轉,
圍繞在陳凱歌的話題從「過節喊打的老鼠」再度成了「金字塔塔尖的雕塑」——
人們總是容易沖動,也總是容易被帶起情緒。
其實這麼多年來,陳凱歌才是在整個娛樂圈裡邊看得最清楚的那個。
拋開圍繞著「第五代」導演的身份不提,陳凱歌關是去戛納和金棕櫚提名了五回,
許多人都說「第五代」導演的通病都是把中國拍的太弱,
殊不知,在陳凱歌的那個年代裡面,知識分子們都像《中國合夥人》裡邊「孟曉駿」那樣做著「美國夢」期待著去美國留學,遍地的‘精美’和「公知」。
陳凱歌留下了。在他的《黃土地》《孩子王》《霸王別姬》裡面有他特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情節,有著詩意般的意境,也有著深刻的社會反思的主題。
時至今日,中國也僅有一尊他帶回來的金棕櫚。
在備受爭議的《演員請就位2》裡邊,向來習慣做大餐的陳凱歌,也拍了部年輕人喜歡的小菜《過關》_一部僅有15分鐘的男女情愛故事。
故事有點寫實又有些狗血:圍繞著是「一男兩女」的年輕人故事,其中小安和佳奇是閨蜜,而陳宥維飾演的阿凱是佳奇的男友,而狗血在在於他們彼此之間的不同於戀人的情愫。
這樣的故事很容易被拍成:男友劈腿閨蜜的狗血劇情。
尤其是在其中「互相捆綁手機」的一場戲中,「捆綁」本事在當下就具有一定的「性」的隱喻,因此包括演員本身也會容易有生理反應,從而導致肢體接觸,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渣男與綠茶」。
陳凱歌為了消解這場戲的「性」的隱約,他讓阿凱在進門之前先吻了一下佳奇,點明了她們兩個甜蜜的情侶身份。
這就使得阿凱觸碰小安的背部的淤青時,消解了原有的「性」的隱喻,讓這場戲變成了出於純粹的’朋友」之間的關心,讓三人的關係重新會回到了平衡與克制的狀態。
這樣的設計有些類似於老友記的瑞秋生日那集:
瑞秋因父母離異,於是乾脆辦了兩個派對,可是心生疲憊的她,最終在兩個對門的派對中間崩潰。
錢德勒過去擁抱了下瑞秋,然而瑞秋的男友羅斯推門而出。
劇情到這裡,很容易會走向,羅斯誤以為錢德勒和瑞秋的曖昧,
但是編劇在這裡借了:錢德勒看到羅斯推門而出時,對他一個點頭的眼神,隨後又自然地把瑞秋給了羅斯。
既肯定了羅斯與瑞秋的戀情,也體現出了錢德勒的體貼與溫馨。
一個充滿著「性的隱喻」的捆綁,一個是充滿著「感性」的擁抱,
顯然,在處理感性與人性本能和克制沖突的背景下,《過關》裡面處理情感沖突的戲份要比《老友記》更加困難。
歲月未曾流逝,陳凱歌的情感觸角也從未幹澀。
導演,首先導的演員,一個好的演員能遇到一個好的導演是夢寐以求的渴望,更何況還是陳凱歌這樣擅長指導演員的導演。
在《過關》裡邊,陳凱歌一次又一次地親自調節備受爭議的「陳宥維」如何去演戲,如何去突破自我,如何去走位調度…
陳凱歌的耐心與信心也給予陳宥維「脫胎換骨」式的變化,也許多年以後,陳宥維會取得驚人的變法,他一定會感謝陳凱歌導演也曾逼了他一把。
正像陳凱歌來到這個節目的時候說:他來到這個節目最大的目的就在於,幫助年輕演員進步。
陳凱歌做到了。
無論外界如何爭議,如何圍繞著他的緋聞,他就是能夠幹實事,給年輕的演員提供實在的幫助。
我無意去否定「李成儒」先生依舊還是那個騎白龍馬的屠龍少年:
他的良心與出淤泥而不染也是當下娛樂圈所缺乏的重要品質,
但是這個時代變了,也真要與時俱進啊。
過去的導演與明星,大家都說是實打實的自己混出來不容易,但是在那些年,他們也曾吃過時代的福利,那個時候的電影制片廠是國家和社會養的。
一個制片廠要拍電影,先是提交策劃和文案,審核通過了,相幹部門給撥錢,演員的片酬也都是上面撥錢下來的。
可是90年代的商業化浪潮,制片廠散了,往後要拍電影,錢得自己去找,投資商得自己去拉,片酬得自己聊…
吃慣了鐵飯碗的電影人們,一夜之間被丟在了門外,生與死得靠自己。
在商業化的浪潮中,有人活下來了,而且活得好好的,但也有太多的人在「死」去,他們的作品不再充滿活力也不再充滿吸引力。
他們迷失在浪潮中,別人救不了他們,他們也救不了自己。
陳凱歌導演自然知道這個資本的遊戲,自然也知道一場「節目」的娛樂性本質——
但是相比起無力的吶喊與掙紮,陳凱歌更希望能夠留下些什麼,就像去年留下的「牛駿峰」
從偶像走向實力派演員的青年演員。
陳凱歌導演,他一直都還是那個詩意般的翩翩少年——
他就是中國最會指導演員的導演。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娛樂深度好文
#娛綜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