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滅之刃》將再無電影版,「無限列車」成絕唱,大決戰也不例外

  #鬼滅之刃#

  開局就是巔峰‍

  漫畫全23卷累計發行冊數突破1億5000萬部,吾巔呼世晴的漫畫《鬼滅之刃》可謂是當今最成功的漫畫了,很多動漫都是虎頭蛇尾,前高後低,爛尾收場,比如隔壁的巨人,《鬼滅之刃》絲毫不玩劇情拖拉,而是劇情緊湊,全部在主線上,讓人暢快淋漓,感覺酒後的暢爽。這部作品是以「吃人鬼」居住的大正時代的日本為舞臺,描寫了賣炭的少年灶門炭治郎的故事,為了讓變成鬼的妹妹彌豆子重新變回人類,並為家人報仇,以討伐殺死家人的鬼王——而踏上「殺鬼」旅程。劇場版《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不斷刷新著日本國內歷代最高票房記錄,太恐怖了,已經超越了《神隱少女》,榮登桂冠。我們回想《無限列車》篇章的劇情,可謂是燃爆了,如果國產動漫有如此高光,想必大家清明也會含笑入地了吧。

  「鬼滅之刃花街篇」‍

  繼《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之後的故事《花街篇》決定tv動畫化,同時公開了第1彈PV。《花街篇》描寫了炭治郎等人在完成無限列車任務後的下一個任務。鬼殺隊最高等級的劍士「柱」之一,音柱的宇髓天元和炭治郎他們前往的是鬼居住的「花街」。在《花街篇》中與炭治郎等人一起進行任務的宇髓天元,他展現了驚人的力量,也展現了「柱」的另一面,有濃厚的色彩感。另外,在第1彈PV中,描繪了花街的街景,以及從屋頂俯瞰的宇髓天元的身姿。請大家一定要關註!

  為什麼《花街篇》不是電影?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的大熱讓我記憶猶新,但是《鬼滅之刃》之後的第一步就是動畫系列的第二季,由電影重回TV動畫讓人不解。想想看,電影已經那麼賣座了,「下次也拍電影不就行了嗎?」這樣的意見也是有的,但是制作方還是選擇了動畫系列。我想變成這樣有這樣幾個原因。

  首先,是劇情原因,《花街》的資訊量比較大。讀過原作的讀者應該知道,《鬼滅之刃》在全23卷的故事中分為幾個大的章節。要知道在漫畫中《無限列車篇章》大約有2卷的量,按照電影構造來說, 「無限列車篇」的量對電影這個媒體(大約 2小時的劇情)是最好的,劇情緊湊並且不拖拉。

  相對的,之後的《花街篇》《刀匠之村篇》《無限城決戰》在漫畫,都有4 ~ 7卷的量,如果要落實到電影的話,要麼是4小時的電影,要麼是前後篇,否則資訊量必然會有缺失。比起硬塞進電影的框框裡,動畫系列似乎更能將作品完美的表達。

  還有《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也太過火爆了。就算「鬼滅」品牌的影響力再大,也不可能延續取得300億日元以上的票房收入。因為吉卜力工作室的鈴木敏夫制片人也說過「票房收入延續超過100億日元是不可能做到的」,鬼滅之刃只是特殊的社會現象,正是疫情壓制了大家的「電影消費感」,在解除限制後,大家的消費感爆發了出來,從而天時地利人和導致了《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的輝煌。

  也就是說,比起電影這種模式,後面的漫畫「電影化」弊大於利。將作品在電視上的發布也能順暢地進行,為更多的觀眾提供觀看方便,動畫系列的格式可以說是最適合未來「鬼滅之刃」的。《無限列車篇》成為了現象級的動畫電影,這是第一部《鬼滅之刃》主線劇情電影,也將會是《鬼滅之刃》最後一部主線劇情電影,那些憧憬「大決戰篇」也電影化的小夥伴們恐怕你們要失望了。不過希望未來會有更多像《鬼滅之刃》這樣優秀的作品吧。

  你期待《鬼滅之刃:大決戰篇章》嗎?歡迎交流討論。

  

  

>《鬼滅之刃》將再無電影版,「無限列車」成絕唱,大決戰也不例外

火影忍者中5個成為備胎的忍者:佐井成功轉正,自來也放棄3次機會

尋夢園

火影忍者中鳴人的霸氣時刻:一個丸子解決了音隱村四人眾

尋夢園

一拳超人重置版157話修改:埼玉VS怪人王大蛇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