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傑正火、周杰倫永遠的神?為什麼陶喆和王力宏好像「過氣」了

  文|令狐伯光

  最近,周杰倫的歌曲在某平臺霸榜又引起了國內互聯網的討論,熱搜又上了好幾個,國內各大社交平臺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度也很高,其實都不用看這些數據。明明周杰倫自前兩個月公布要發新歌,之後並沒有出來公開活動。

  不管他出來也好,不出來也罷,我們都能感覺到周杰倫在這兩年的中國互聯網越來越火,甚至火到重新將周杰倫給推上了「神壇」,現在但凡談到華語音樂和華語樂壇,其討論必定會是周杰倫如何如何……

  這裡是要分析周杰倫同一代的臺灣音樂人。「周王陶林」是網友公認的成績最高的幾個臺灣流行天王(如果再加肯定有樂隊五月天),為何現在周杰倫封神,林俊傑也正火,陶喆,王力宏卻感覺有「過氣」的感覺。

  (周杰倫,林俊傑不提,王力宏剛有新歌也不錯,陶喆的人氣真的最低)。

  「周王陶林」為何是華語樂壇最後的天王?答案比想像的簡單

  雖然定義是2000年代,大家也經常把「周王陶林」四個人放到一起。實際上周杰倫,林俊傑才是2000年左右出道,陶喆和王力宏出道時間早了很多。

  2000年周杰倫了發行首張個人專輯《Jay》,2003年林俊傑發行首張個人專輯《樂行者》;1997年,陶喆發行首張專輯《David Tao》,但陶喆在93年就開始參與幕後制作了。王力宏1995年就發行首張專輯《情敵貝多芬》。

  陶喆和王力宏比起周杰倫和林俊傑還勝了小半輩,一如後面的蘇打綠,蕭敬騰和周杰倫一輩比較。

  那麼問題來了,周王陶林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到底是如何的呢?

  這個東西如果要分析會有無數角度,什麼經典金曲的數量,什麼歌曲的傳播力度,什麼音樂專業水平的高低,什麼國內外頂級雜誌的排名,再到什麼獲得的音樂專業獎項的數量等等。

  這樣展開分析肯定會引起無數的爭論,歌迷誰也不服誰,比如說到經典金曲的數量除了周杰倫之外,另外三位一定是少數大熱金曲認可,大多數歌曲歌迷奉為圭臬,其它歌迷根本沒聽過,然後相互吵個不停的情況。

  那麼有沒有什麼角度是比較公平的呢?我認為從華語音樂風格的突破,奠定和影響力三個層面大概是比較妥善的一個辦法。

  原因是這個近現代全世界的音樂體系基本上都是由歐美西方奠定,後發國家近現代都是處於一個學習西方體系,融合本土化,再推出陳新的一個過程。2000年後,我們為何感覺香港樂壇突然就不行了?

  原因就是市場小、人口少,同時高度商業化的香港樂壇在原創等方面積累嚴重不足,導致90年代後期香港樂壇負責生產的上層文化精英,創作上沒有迎來音樂風格的突破,融會貫通和推出陳新的全面革新。

  臺灣樂壇的周杰倫這一代音樂人就做到了,但他們做的事情就是基於臺灣樂壇前輩的積累,然後學習西方音樂風格,融合本土化,最後推出陳新的變革。

  周王陶林誰的地位最高?應該是周杰倫、陶喆、王力宏和林俊傑

  「周王陶林」這個音樂地位的比較,我們從看他們對於華語音樂風格的突破,這個排名應該是周杰倫,陶喆,王力宏和林俊傑。
05年前後,華語樂壇正式進入了周杰倫新一代的頂峰階段,這時候的周杰倫早已經家喻戶曉,差不多就是獨一檔的趨勢了,力宏雙料歌王榮譽加身,陶喆的創作才華憑著專輯一次次獲獎得到認可,林俊傑出道不久,但也有自己的風格。

  

  這時候人氣最高的是周杰倫,應該略高於當時的力宏(當時兩人都是巔峰,一年一專),但是在影響力上面應該和當時的陶喆差不多持平。林俊傑還在初期,水平和影響力都比較遜色。

  1、周杰倫和陶喆獨一檔,主要原因是他們兩個對於華語樂壇的音樂風格突破最大,而且影響力非常深遠。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個稱呼,陶喆是華語樂壇R&B教父。

  陶喆就是把R&B曲風引入臺灣的,進而影響了整個華語樂壇。陶喆前四張專輯水平很高,對於R&B音樂風格有很大的突破,就這個音樂風格的突破就足以讓他名留青史,當然同期優秀的歌曲很多,而且有著各種各樣不同的曲風,但他突破最大的就是R&B,至少歷史定義就是R&B教父而不是其它音樂教父對吧。

  比如《蘇三說》這樣的中國風,華語樂壇很常見的各種都市抒情歌曲等等。

  周杰倫為何超出同時代音樂人整整一個檔次?主要是他太變態了,突破,融會貫通再推出陳新的音樂風格太多了,而且他都是巔峰,這在華語樂壇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我認為周杰倫至少能在兩個大的音樂風格上做到巨大的突破,他都是巔峰。

  一是中文說唱,他雖然學習RAP但不是照搬曲調,編曲隻填中文詞和唱法的做法。他犧牲了美國純正RAP的調子,轉音和編曲形式。把中文歌詞的調子,曲調和編曲融會貫通,在中國這種人口文明大國,這種本土化的成功才更利於傳播。

  這是周杰倫的說唱甩了同時代其它RAP歌手,甚至2010年後崛起的內地RAP音樂人一個檔次的原因。實際上,但凡華語樂壇都有的音樂教父,周杰倫的前輩羅大佑,許冠傑,崔健等等也是這麼做的。

  音樂架構,曲調,發聲,編曲和制作方式等等照搬外國(歌詞通常還寫得狗屁不通),已經成為當下華語音樂一個重要的問題(記住了是華語音樂,你都唱外文了叫什麼華語音樂?)。

  二是新中國風,區別於70,8090年代隨著新民歌,再到影視產業一並崛起的港臺舊中國風音樂,比如小蟲的《愛江山更愛美人》,周華健的《難念的經》《刀劍如夢》,這裡沒講高下之分哈,而是新舊之分。

  周杰倫這兩個音樂風格是同期很多音樂人沒有達到的(有做但是成績遜色一點),但他還有很多音樂風格,未必能超越市場上同伴整整一個段位,但是也做到了巔峰。

  比如同樣的R&B音樂風格,現在歷史定義是陶喆是R&B音樂教父。但周杰倫的R&B肯定不輸的,影響力也很大,至於這個R&B誰強誰弱,歡迎大家討論。

  另外還有純粹的流行,流行搖滾都是數量多,水平高,影響深遠的音樂風格,他這是單獨拿一個出來都不輸同期某個相同音樂風格的音樂人。關鍵是,周杰倫還有其它數量少,水平也高的音樂風格,這個就不列了。

  2,王力宏能勝過陶喆嗎?林俊傑為安在「周王陶林」的最後?

  王力宏還是略輸陶喆一籌,因為從音樂風格突破這個角度來講,王力宏和陶喆有些相似,他音樂曲風也非常的多變。R&B,搖滾,RAP,流行等等,但他成績最高甚至已經下了歷史定義大概是華人RAPChinked-out。

  不過,這個和周杰倫一些中國風說唱歌曲相似,整體影響力可能略輸陶喆吧。

  什麼曲子,編曲,歌詞什麼的我認為關係不大,主要就是這個音樂影響力上面,略輸於陶喆對於R&B曲風帶來的影響吧,也歡迎大家討論。

  最後就是林俊傑了,他是前期走都市抒情歌曲的門路,越到後期反倒越來越有意思,這點有點像臺灣樂隊當中的蘇打綠。

  這個都市抒情歌曲真的是華語樂壇一個長盛不衰的風格(曲風細講很龐雜),新民歌運動以來的齊秦抒情搖滾,伍百是流行搖滾,王傑就是都市抒情,林俊傑前中期的水平和地位差不多和他們一樣。

  他後期的曲風反倒多變了些,嗓子比較穩定,加上時代比較近所以更火。但是他對於曲風突破和奠定不太足,別說和另外三位巔峰時,恐怕現在的林俊傑都不敢說能一定比過。我不是不喜歡林俊傑,而是從這個標準來看確實如此。

  周王陶林誰地位更高?我們更關心的應該是下一個「周王陶林」?

  這個談到創作能力,四位都有自己風格,陶喆是R&B教父,力宏自己開創了ed-out,定義華語RAP,認為王力宏不會RAP的可能被《中國有RAP》誤導了,周杰倫是天才中的天才(他太變態了,我好喜歡)。

  林俊傑能力出眾,但偏偏對於樂壇暫時還沒有開創性的貢獻,所以一直沒能有三位的地位。陶喆在逐步退出之後,並列成為「新四大天王」。至於他們現在誰更火,誰感覺要過氣了,我感覺兩個原因吧。

  一是作品的巔峰期和持續度,這個音樂人和演員一樣終究還是看作品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陶喆出道早,影響大但確實巔峰期最短。他在2006年《太平盛世》《太美麗》後的專輯明顯就不行了,不是沒發歌但沒之前的水平和影響力了。

  周杰倫的專輯公認是2007的《我很忙》,但這個是相比之前的專輯。人家後面還有《驚嘆號》《魔傑座》《跨時代》《驚嘆號》《12新作》,一年一專,一直茍到了2012年,水平本來就高了,產出還這麼高不用多提了。

  王力宏的專輯產出也比陶喆要好一些,2010年的《十八般武藝》都還是不錯的,然後就迅速走下坡路了。

  林俊傑就不用多講了,出道時間比另外三位稍晚,而且後續的發展反倒有種不進則退,反而越來越有意思的感覺。

  二是個人私生活問題和活躍度,這個真的挺影響一個明星持續火爆的時間的。

  周杰倫是巔峰他做不做事大家都會捧他,不用多提。林俊傑上面說過了,這幾年反而越來越有種越來越活躍的感覺。王力宏本來和陶喆倒有些相似,因為那件玩梗的事情,加上後來活躍度不高都有點「過氣」的感覺。

  但他最新不是出來唱了《天地龍鱗》,是否感覺一下子重新火了一把,這個跟唱了《孤勇者》的陳奕迅一樣(王力宏這首歌的熱度和出圈程度,明顯不如《孤勇者》。

  至於陶喆嘛,因為私生活導致的觀眾評價降低,再加上這幾年他的活躍度嚴重不足,現在是真的有種活得像上上一代的華語音樂人一樣。你硬要說過氣,也就是過氣吧。

  但是這個並不重要,一如周王陶林四位音樂人的地位一樣。他們已經是過去時,不管怎麼討論地位始終擺在哪裡了,當下華語樂壇最重要的應該是沒有下一個周王陶林了。

  ————對吧!

>林俊傑正火、周杰倫永遠的神?為什麼陶喆和王力宏好像「過氣」了

迷霧劇場回歸,趙麗穎馮紹峰陸續登場,陳飛宇有望擺脫固有人設

尋夢園

林俊傑《一定會》為你療傷,新專輯After The Rain在酷我音樂等你來

尋夢園

全網嘲醜,前女友爆他找外圍,沒名氣卻和趙麗穎搭檔,金瀚不簡單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