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不完美的她》再遇冷,大花的時代是不是真的過去了?

  周迅的這場網劇再出擊,依然不完美。

  

  上線4天後,這部改編自9.4分經典日劇《母親》、無論演員還是IP,都堪稱國產劇頂配的國劇從豆瓣7.5下滑到了7.0,有評論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雖然號稱三女神聯手,但最扛觀眾期待的,當然還是周迅。

  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周迅、惠英紅、趙雅芝,評分很可能直接跌出及格線。但有她,大家依然嘆息周迅又遇到一手爛牌,替周迅嘆息。

  這不是周迅近年首次失利。去年她領銜的《保持沉默》票房不足2000萬下線,豆瓣評分也僅為5.3,再之前的《如懿傳》遭遇巨大爭議。

  

  

  而電影方面滿打滿算,《竊聽風雲3》後周迅已經4年沒有電影票房破億了。

  

  

  但缺乏亮眼成就單的大花不止是周迅。

  2019年至今,除了章子怡一部《哥斯拉2》一部《攀登者》總票房突破20億尚有交代。

  

  

  趙薇監制參演的《兩隻老虎》票房剛剛過兩億;

  

  

  而湯唯的《吹哨人》票房不到5000萬,豆瓣評分5.8。

  

  

  曾經的拼命三娘李冰冰,上一部《巨齒鯊》已經是2018年的作品,去年比較有印象的是拿下了《我就是演員》演技綜藝的冠軍。

  

  

  有人說,周迅的好日子定格在2012年。有媒體統計過,周迅累計票房在那一年達到30億,成為名副其實的票房女王,有種說法是亞洲女星票房第一人,當時看起來,任誰都難以動搖大花們的影視國界。

  

  

  可是八年過去,鬥轉星移。曾經握在手上數不清的好牌,似乎變成了如今一把又一把輸掉的爛牌。而這一切背後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是周迅一個人的星途起落,還是一代大花們的整體星運轉折?

  大花們的爆款時代是不是真的過去了?

  不完美的《不完美的她》,三個女神也救不起?

  《不完美的她》的問題不是翻拍,更不是周迅,而是劇本。

  這部周迅、惠英紅、趙雅芝攜手主演的女性題材劇,翻拍自2010年松雪泰子、蘆田愛菜主演的高分日劇《母親》,有經典的原作打底,再加上有生之年系列的卡司陣容,劇集開播前已經引發廣泛期待。

  但從上線開始,劇集開始遭遇一系列口碑爭議。

  例如其中大段臺詞被網友指出照搬了英劇《公關》,相似度幾乎已經無需反駁。

  如果說這還只是細節瑕疵,那麼最大的問題是,在如何將日版本土化上,該劇又犯了過度旁白、致命懸浮、刻意懸疑、空洞文藝等一系列國劇老毛病。

  

  

  原版《母親》圍繞著一個7歲的小女孩展開,她孤僻的性格和身上的傷痕引起了一名女老師的注意。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透過各種懸念,在劇情的鋪陳下慢慢接近真相,也就是小女孩和老師身上相似的原生家庭之殤,從而引發家庭、虐童等等富有話題性的社會議題。

  到了中國版《不完美的她》,一切都旁白解決。

  女主在海邊偶遇了女孩,旁白說道:那些與我有著相似經歷的人,我們會一眼認出彼此。一場宿命般的靠近,就這樣被一句話徹底概括。

  

  

  與此同時,國版故事又引入了多條懸疑線,例如女主的身世之謎;接連收到來自神秘人的威脅。可是過多的懸疑線索,反倒令故事的劇力難以集中,讓觀眾搞不懂導演到底想講什麼。

  日版《母親》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核心在於它以普世的親情為切入點,講述一場相互救贖,那種悲傷、黑暗故事中透出的溫暖情感,觸動了人們內心敏感的情緒與共識,達到治愈的效果。

  

  

  而國版似乎變成了又一場家庭倫理戲。

  惠英紅飾演的緒之養母,刻意隱瞞了緒之生母的下落,還阻止母女兩人見面。趙雅芝飾演的生母則延續了國劇常見的賣慘人設。

  即便是不做對比,該劇仍然有著情節漏洞百出、刻意制造沖突、對白不說人話等種種問題。

  例如女主第一次見到受虐女孩,看到了她手上的淤青,就立刻覺得她們是同類。作為駭客,幾秒輕松黑入微信後臺和社區監控,還能輕松黑掉別家的公眾號。這些科幻片一樣的情節和哲學片一樣的對白,難免讓人感到懸浮。

  

  

  全劇最大的亮點,則是卡司陣容給制作帶來最後的保險閥:表演。

  周迅的演技,的確又找到發揮空間。

  劇中她對外張貼了尋找生母的尋人啟事,有一位母親找上門。她先是握住女人的手,然後又快速甩開。一個動作演出了渴望中帶著的抵觸與怨恨。

  

  

  又比如面對惠英紅飾演的養母的擁抱,胳膊垂下伸直,端著肩,那僵硬的身體,顯示出的是明顯的疏離。

  

  

  周迅的演技,依舊精彩。可為什麼觀眾對她的表演依舊存疑?

  因為人物設定有問題。

  女主是怎樣一個人物?她沒有小時候的記憶,養母養她二三十年,總該有感情吧,但她甚至都不是有距離感,而是冷漠。

  結果就是,周迅越是在大特寫下縮在黑暗的房中給母親打電話,滿臉都是欲言又止的嘆息,觀眾越是不能走進這個人物。

  

  

  國劇女主可以不討喜,但至少要能夠被理解,而周迅用精準的表情動作,完美築起了一座觀眾對人物的理解壁壘。

  真是可惜了周迅的演技。

  票房收視勝敗乃兵家常事,可周迅為什麼連口碑也輸了?

  目前《不完美的她》在貓眼熱度榜上排第八位,豆瓣評分7.0,無論口碑熱度都不敵幾部甜寵劇和探案劇,這當然不算一次周迅的勝局。

  可是把故事回到2012年,當時由周迅主演的電影無一失手,票房均遙遙領先,成為30億票房女王,而在電視劇方面,2014年她和鄭曉龍合作的電視劇《紅高粱》盡管爭議不斷,依然是當年公認的口碑大劇,周迅的江湖,固若金湯。

  

  

  但之後周迅作品的票房、收視和口碑就一路走低。

  電影方面,2014年口碑撲街的《我的早更女友》(5.5分)、《撒嬌女人最好命》(5.7分)還可以票房破億。

  

  

  可是2017年的《明月》6.9分,票房6341萬。

  2018年陣容華麗的《你好之華》6.7分,票房8000萬。

  

  

  2019年的《保持沉默》5.3分,票房2155萬。

  而在電視劇方面,聲勢浩大的《如懿傳》開播後,起初全網都在議論周迅的膠原蛋白。

  

  

  直到播出兩周後,周迅開掛的演技才愣是把該劇的評分穩步拉升。可就算她演出了如懿的炙熱、果敢與決絕,劇集依然未及預期。

  為什麼周迅不賣座了?

  細數以往周迅的爆款作品,《畫皮》系列是奇幻電影大IP,有3D視效的噱頭,以及陳坤、趙薇、楊冪、甄子丹、孫儷等全明星陣容,其中也有周迅的加成,有一期陳嘉上參加的訪談節目,吳君如跟甄子丹吐槽:

  「你跟很多內地女演員合作,她們的素質是不是真的比我們高呢?是不是工作態度好呢?」

  甄子丹回:「她們是學院派,演藝基礎好,而且真的很拼。」

  吳君如聽完更氣:「真的很拼?那是不是叫她們做什麼都願意?」

  陳嘉上的回答是:內地演員聰明有天分又勤力,得獎是因為她們表演出色,而不是因為她們是內地演員。

  他提到一個片場細節——

  拍《畫皮》時,周迅哪怕收工之後還留在片場陪導演拍戲,甚至在停機討論時,周迅仍流著眼淚,停留在電影的世界。

  

  

  在電影市場快馬奔騰的那幾年裡,具備各種賣座元素,又有好演技,取得票房成功並不意外。

  而近幾年的周迅作品,一個最大的特征是:越來越文藝、越來越小眾了。

  《明月》、《你好之華》全是標準的文藝片,《保持沉默》是很難賣座的法庭懸疑戲,電視劇《如懿傳》和《不完美的她》則是半文藝風格。

  當然,若真是高品質,至少贏到口碑,而類似《不完美的她》的不完美,卻次證明了國劇劇作的水平,依然懸疑。

  

  

  某種意義上,拍過《李米的猜想》的曹保平說得透徹,「龐雜的、豐富的角色周迅都做得來,都適合她,像韓國的《密陽》,她都能夠做到。這類角色她會喜歡,也有價值,可以流傳下來,只是這樣的好東西太少。」

  看得出,相對十年前的選片,周迅如今的選片,越來越任性,越來越專註勾勒出柔情而堅韌的女性形象。

  她依然獨一無二,即使看劇照也能感知到她的表現力,即便不如從前年輕了。她還是周迅。

  

  

  可恰恰是因為周迅這麼獨特,她的選擇,更容易碰壁。

  周迅每次演什麼大家都誇這是電影級演技,那問題不就在於:真正配得上周迅影後級演技的國產影視,又有多少?

  國產劇,即使有了頂配的陣容,頂級的IP,乃至有深度和爭議性的主題,就一定能做出品質了嗎?

  周迅的尷尬,不過是當下頂級大花的尷尬:

  小眾文藝,不出圈;新一代爆款,演不進去。

  大花的時代是不是真的過去了?

  當周迅的名字頻頻與票房收視口碑翻車掛鉤,有人錯愕,有人惋惜,也有人選擇理解。

  發現沒——那些曾經熟悉的大花們,正在螢幕上慢慢消失。

  章子怡這幾年專註當評委和回歸家庭,國片除了一部《攀登者》,就沒拍其他的電影,和周一圍的《江山故人》到現在也沒放出來,而古裝大女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最圈粉的反倒是《妻子的浪漫旅行》這樣曾被粉絲抵制的旅行綜藝。

  

  

  趙薇最近出演的《兩隻老虎》評分剛剛及格,上一部主演的作品已經是五年前的《港囧》。《兩隻老虎》票房才破2億,《致青春》後趙薇自己的下一部作品遙遙無期,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演員請就位》這樣的演技綜藝。

  徐靜蕾上一部導演的《綁架者》票房失利後基本是查無此人,17年在黃渤段奕宏的《記憶大師》裡顏值依舊,演技也依舊,其他時間專註談戀愛。

  

  

  湯唯近年的《地球上最後的夜晚》引發口碑質疑,和老搭檔薛曉路的《吹哨人》票房未能破億,豆瓣5.5。回歸電視螢幕的《大明風華》收視尚可,但湯唯演技又被吐槽上了熱搜。

  

  

  說起來,只有周迅,跟勞模似的不斷拍戲,每年貢獻出足夠的作品給大家討論,但一個人的力量,似乎很難阻止浪潮的消退。

  說白了,大花們的漸漸消失,背後是國產電影的消漲和更迭。

  這幾年的票房女王是誰?單以爆款論,是《我不是藥神》的譚卓,《流浪地球》的趙今麥 ,《紅海行動》的海清 ,《少年的你》的周冬雨。

  發現沒,除了周冬雨,其他幾部,都是以男性演員為核心的電影,而女性電影正在失去自己的觀眾。

  大花們走的越高,越愛惜羽毛,可是市場上能夠選擇的、適合自己演的電影,有多少。留給「老牌女星」的位置,又有多少?

  好吧,還有電視劇。

  可是去年最熱的《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大花們能演嗎?《安家》這樣能演的爆款,一年又有幾部?

  說到底,中年女演員的困境,大花們也一樣要經歷,44歲的周迅一沾少女,就被瘋狂吐槽,哪個大花看了不膽戰心驚。

  反觀好萊塢又如何,梅麗爾·斯特裡普去演《大小謊言》,演一部,就是一部。

  

  

  論商業片,40+的安吉麗娜裘莉扛起《沉睡魔咒》,44歲的查理茲·塞隆主導商業大片《瘋狂麥克斯4》。

  放到國內,大花們看起來人脈資源在手,拿到的都是好的項目,可是能贏的又有多少?

  功利而言,大花們最好的選擇,就是愛惜羽毛,少而精,可周迅對螢幕的眷念,對表演的癡念,又融入她生命中,讓她做不到瀟灑轉身。李少紅曾說:「她(周迅)是靠演戲和戀愛去認識世界的,這樣的演員對人生、對生活的體驗比較豐富,她是用自己的身體和人、世界肉搏。」

  她這樣的演員,註定是要演到80歲的。

  結果就是, 她依然對表演保持著雄心。 她下一部戲是和陳坤合作的《侍神令》,改編自遊戲《陰陽師》,

  

  

  還有與徐浩峰、陳坤合作的武俠片《詩眼倦天涯》,與黃渤合作的犯罪題材電影《涉過憤怒的海》。

  

  

  好的東西太少,可她依然在試。

  

  當人人都在走捷徑,賺快錢,創造力和優質內容成了稀缺的東西,匠心和初心,一再被現實打臉。我們不缺周迅這樣的頂級演員。缺的是承載她的故事,能發揮她對世界豐富理解的角色。

  

  想想看,周迅最經典的演技,竟然還留在十多年前電影《風聲》的結尾,周迅飾演的顧曉夢有幾句旁白: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將與你們同在。

  編劇史航說,這段臺詞他在影院就背下來了。

  

  

  演員兼好友黃磊曾經評價她「本該是更偉大的演員的一生」。

  周迅演技一直在,卻要在《不完美的她》這樣的不完美的國劇中蹉跎歲月,究竟是哪一環節出問題了呢?

  說到底,周迅的困境,當然是大花們的整體困境,可是時代不退,周迅亦不退。

  接下來的問題是,她能代表中年大花們突出一條路嗎?

  答案當然不是《不完美的她》,但只有要一部戲成了,周迅的堅持,就有意義。即使在《周迅·自在人間》這本書裡,導演曹保平早已下過一個無比殘酷的定論:

  我不覺得中國會有梅麗爾·斯特裡普,因為你首先得有斯特裡普能拿到的劇本。

  這句話或許不幸言中了所有大花們的命運,尤其是國產劇可能還配不上的周迅。

  

>周迅《不完美的她》再遇冷,大花的時代是不是真的過去了?

《凪的新生活》||小鎮女孩放棄大都市金龜婿會後悔嗎?

尋夢園

《如果歲月可回頭》:被離婚、喜當爹、被出軌,中年人的婚姻危機

尋夢園

年度真香劇《爵跡臨界天下》上演大結局,粉絲求全員回歸拍續集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