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油畫作品選

  俄羅斯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位於克裡姆林宮以南約1.5公里處,隔著一條莫斯科河。該館共分60多個展廳,收藏6萬多件繪畫和雕塑藝術品,包括1萬多幅油畫,3萬多幅水彩畫和版畫,還有1600多件雕塑,主要是俄羅斯藝術家的作品,創作年代從11世紀到20世紀初,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館藏俄羅斯民族藝術珍品數量最多的博物館。

  

  

  松樹林之晨 希施金 俄國 1889年

  布面油畫 28.3×40.1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是希施金一定能流傳千古的最優美的名畫!正一藝術2019年8月17日攝於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25展室。晨曦為松樹林塗上一層金輝,松林裡泛動著清新的生氣。松樹林蘇醒了,幾隻黑熊在嬉鬧玩耍,為寧靜的松樹林增添了生息。高大的松樹林,分出近景、中景、遠景,層次的豐富加強了空間感,展示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畫家從生活出發,以寫生為基礎,為作品灌註了現實情感。據說畫中可愛、親和的大小黑熊是動物畫家薩維茨基所畫。

  

  

  涅斯捷羅娃肖像 涅斯捷羅夫 俄羅斯 1905年

  布面油畫 90x150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是畫家第二任妻子的畫像,是肖像畫中不可多見的傑作。獨特的用色和構圖,豪放又不失細膩的筆觸,人物優雅的姿態造型和深刻的個性特征描繪,無不顯示了畫家精湛的技藝和高雅的品位,也表現了畫家對妻子深刻的了解和愛!涅斯捷羅夫畫的婦女形象和風景都非常有名,被譽為「涅斯捷羅夫式的姑娘」和「涅斯捷羅夫式的風景」。

  

  

  阿廖努什卡 瓦斯涅佐夫 俄國 1881年

  布面油畫 73x21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幅畫是瓦斯涅佐夫33歲時在第九屆巡回畫展上展出的。這是以俄羅斯民間故事為題材的富有詩意的繪畫作品,描繪了一個農村貧苦少女的形象。這個鄉間姑娘,孤苦令丁,無依無靠,在幽靜的林中河畔,絕望地遐想。畫面極富幻想性,形象感人,惹人愛憐。傳說阿廖努什卡是一個質樸善良又美麗的姑娘,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兒。她從小就飽嘗了人世間的不公和悲哀,後來由於女巫的捉弄,使她失去了弟弟,又離開了自己的戀人。畫家將孤獨的少女置於密林深處的池塘邊,抱膝陷入沉思:上帝啊!你為何這麼不公平,善良的人為什麼落到如此地步?少女的不幸與周圍自然景色構成充滿悲憫的詩意。畫中蜷曲的少女姿態和沖向天際的林木互相映襯,顯得格外真實感人。

  

  

  西班牙乞丐女孩 索羅金 俄國 1852年

  布面油畫 146.5x110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幅畫生動描述了一個乞討的西班牙女孩形象。孩子腳上穿著早已露出了腳趾的破鞋,站在一個大戶人家門口乞討。雖然從畫面中只能看到一隻隔門伸出的手,卻已然感受到了門後那位看不到的貴婦人投向孩子的鄙視的目光。女孩忍住內心的屈辱,帶著畏懼與自尊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去接貴婦人手指間那一枚小小的硬幣。畫家通過自己的畫筆深深地註入了對乞討女孩的同情,以及對貴婦人的鄙視。

  

  

  白樺林 庫茵芝 俄羅斯 1881年

  布面油畫 49.7x76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是庫茵芝一幅表現俄羅斯自然景色的畫,一幅具有特殊意義的代表作。1880年庫茵芝舉辦了一次隻展出一幅畫的展覽會,展出的作品是他的名作《第涅伯河上的月夜》,轟動了整個彼得堡城。一年後庫茵芝又舉辦了一次隻展出獨幅作品的展覽會,展出的作品就是這幅《白樺林》,又取得巨大成功。畫面以綠色為主色調,林間散落著一片片金黃的色彩,陽光從樹林的縫隙灑落在遼闊的田野上。那明亮耀眼的光線,濃烈鮮艷的色彩,比印象派畫家還要熱烈,套用句雷諾瓦的話,那顏色,「響得像一個鐘一樣」。白樺樹不是什麼高貴品種,在俄羅斯大片大片到處都是,然而那挺拔秀美,仿佛永無盡頭的白樺林卻是俄羅斯人的最愛,它寄托著俄羅斯人的情感和記憶,在人們心中有著無可替代的魅力。

  

  

  女礦工 卡薩特金 俄國 1894年

  布面油畫 65.4cmx45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幅《女礦工》是卡薩特金表現煤礦工人的代表作。1892年卡薩特金深入到頓巴斯煤礦,這裡工人的勞力和生活深深地感動了他。最初工人們對他很冷淡,都把他當成好奇的知識分子,後來他們逐漸交上了朋友,使畫家創作了多幅反映礦工生活的作品。在這幅畫中,在礦工宿舍前草地上,站著一位剛下班的女礦工,因繁重的勞力,神色略顯疲憊,但她那年輕美麗的形象並沒有衰萎,白淨的面容沒有被煤灰抹黑,仍充滿著青春的魅力。她是一位面對現實、溫柔中隱含豪放而自信的新女性。她前額開朗,舉止大方,溫情脈脈,具有新時代女工特有的精神氣質。

  

  

  索爾斯泰畫像 克拉姆斯科依 俄羅斯 1873年

  布面油畫 79.5cmx98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克拉姆斯科依是第一位給索爾斯泰畫像的人。這是一幅描繪中年索爾斯泰形象的半身肖像,作家側坐在椅子上,頭部微微向左轉,面朝畫外,雙眼直視觀眾。此時的索爾斯泰不同於人們印象中的老翁形象,一頭烏黑的頭髮梳成俄國農民的樣式,下巴上蓄著一大捧連鬢鬍子,只有上髭和鬢角的鬍鬚微微有些灰色,顯示出主人公充沛的精力。他的膚色黝黑,說明他經常從事體力勞作。最引人注意的是一雙精光四射的灰色眸子緊緊盯著畫外人,雙唇緊閉,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威嚴的儀態令人肅然起敬。尤其是頭部蓬松的發式和鬍鬚輪廓,好像一頭獅子一樣。他身著普通的灰色襯衫,眼睛的顏色和上衣一樣,白色的衣領和胸襟從茂密的鬍鬚下露出一角,如同白色的眼球襯托著瞳孔。他雙手交疊輕輕地放在大腿上。一個思想嚴肅、頭腦冷靜、身體強壯的中年人形象躍然紙面。這幅畫完全印證了克拉姆斯科依對索爾斯泰的印象,任何人的內心活動都不會逃脫索爾斯泰敏銳的目光。

  

  

  纖夫涉水 列賓 俄羅斯 1872年

  布面油畫 110X160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幅《纖夫涉水》是列賓名作《伏爾加河上的纖夫》(1870-1873)的變體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描繪了在伏爾加河畔一組在沉悶壓抑的氣氛中奮力拉纖的纖夫群像,反映了俄國纖夫苦難的生活,寄托了畫家對下層人民大眾悲慘生活的同情,也藝術地體現了作者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這幅《纖夫涉水》也是表現了差不多的主題,天空晴朗,在遼闊的伏爾加河上,有一艘貨船,因為是逆風行使,所以帆沒有張起來。河面上映著倒影。一群穿著破爛的纖夫,邁著沉重的步子,踏著黃沙,沿著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們大多身子向前傾,可見都在使勁,可見船上載著很重的貨物。在伏爾加河邊進行創作的那段時期是列賓年輕時最為深刻的一段情感經歷。在藝術家本人看來,他筆下的纖夫在彰顯藝術性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充滿人性的魅力,表現了人物的內在力量,個性氣質和人格尊嚴。

  

  

  林邊的花 希施金 俄羅斯 約1870年

  布面油畫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希施金最愛畫密密樹林邊繁茂的小灌木和野花小草,在這幅畫中,畫家以抒情、歡快的手法,描繪了樹林邊的野花,表現了一種原生態的美感。綠色的音調洋溢著生機,野花的欣欣向榮意味著活力,整個畫面流露出耐人尋味的抒情性。這樣的畫面,這樣的場景,是引人遐想、令人留戀的。

  

  

  索菲亞公主在新聖女修道院 列賓 俄國 1879年

  布面油畫 204.5×147.7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列賓在1879年完成了這幅重要的歷史畫,描繪了1698年索菲亞公主關禁在新聖女修道院的情景,她身體粗壯,頭髮蓬亂,滿臉橫肉,面目猙獰,雙臂交叉在胸前,一付驕橫暴怒,卻又無計可施的落魄公主模樣。透過房間的格子窗隱約可見外面有被吊掛在那裡的、已被絞死的參與叛亂的近衛軍火槍手恐怖的身影,這是彼得一世以此羞辱和震懾她。索菲亞·阿列克賽耶芙娜(1657-1704),老沙皇之女,三位小沙皇的姐姐,俄羅斯歷史上的一位女攝政王。老沙皇去世時,她的同父異母弟弟彼得才4歲,1682年10歲的彼得一世成為沙皇,實際上此後的7年,實權掌握在索菲亞公主手中。1689年,彼得17歲完婚並準備親政,索菲亞感到了來自他的威脅,便發動了火槍兵政變,未遂,索菲亞躲進了新聖女修道院。10十年後的1698年,趁彼得一世在國外拜訪再次發動政變,迅速被平定,索菲亞被令禁閉在新聖女修道院,六年後的1704年,索菲亞公主在修道院去世。

  

  

  女貴族莫洛卓娃 蘇裡科夫 1887年

  布面油畫 304×587.5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女貴族莫洛卓娃是沙皇的親屬,她少年守寡,篤信宗教,後來告別宮廷,疏財仗義,救濟貧民。由於她反對改革,沙皇下令逮捕她,把她流放到帕洛夫斯克,最後餓死在那裡。畫中表現的是她被押解途經莫斯科街道的情景。在近景處特別典型地描繪了兩位虔誠的追隨者,一位老嫗和一個乞丐。他們心目中的莫洛卓娃無比崇高神聖。那個乞丐舉兩個手指與莫洛卓娃對應(新教用三指劃十字,舊教用兩指,這手勢表明堅持舊教習俗決心)。在畫中蘇裡柯夫以冷峻的色調,表現了一種普遍意義的英雄性格,而不僅只是事件本身。

  

  

  女騎士 布留洛夫 俄國 1832年

  布面油畫 291.5x206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女騎士是肖像畫最佳典范之一。有力的構圖在建築和風景的背景中展開,畫中人通過並不龐雜的風俗主題——仿佛某種節日慶典——聯繫起來。畫中人物是喬瓦尼娜與阿瑪齊莉婭·帕齊妮姐妹,布留洛夫的好友尤·巴·薩莫依洛娃的養女。在《女騎士》中敘事沒有動作顯得重要。姐姐生硬地坐在烈馬上,但是自己卻完全保持鎮靜。蠻力屈服於脆弱的美,這是浪漫主義最愛的主題之一。女孩的臉蛋理想般地美麗,義大利式的外表在布留洛夫的時代被認為是完美的,畫家因此也十分樂意地表現它。顏色精致的閃變與布匹的閃爍,每一個細節仿佛都莊嚴宣布這幅「全世界最好作品」的華麗輝煌。

  

  

  無法慰藉的悲痛 克拉姆斯柯依 俄國 1884年

  布面油畫 228x141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幅《無法慰藉的悲痛》是畫家為喪子的母親創作的一首挽歌。1876年,畫家出訪義大利和法國期間,他的愛子因病離開人間;1884年,畫家47歲那年另一個兒子也不幸夭折。喪子之苦久久折磨著他,於是構思創作這幅悲劇性的畫。他曾先後三易其稿,最後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因失掉兒子而悲痛欲絕的母親形象。畫中的母親身著及地黑色長裙,肅穆凝重,增加了畫面的悲劇氣氛,黑色衣裙與背後牆圍橫向黑色正好形成一個十字形結構,這在構圖上更具有視覺的悲劇感。

  

  

  大松樹林 希施金 1898年

  布面油畫 165x252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幅畫又叫造船木材森林,是希施金於1898年去世前的最後一幅巨作。這幅作品氣勢雄偉,畫面布局豐滿、生動自然,一棵棵粗壯勻稱的大樹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精神,而林邊的小溪清澈見底,這一切把人們帶入了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該作品在他晚年的作品中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績,在世界風景畫的成功之作中,也有一席之地。希施金一生為萬樹傳神寫照,描繪俄羅斯北方大自然的雄偉絢麗,探索森林的奧秘,不愧為「森林的歌手」。

  

  

  雙臂交叉的年輕女子 蘇裡科夫 俄羅斯 1885-1886年

  布面油畫 120x80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幅《雙臂交叉的年輕女子》是蘇裡科夫為其歷史巨制「女貴族莫洛佐娃」(1883-1887)所繪的習作。為該巨制所繪的諸多習作均十分完整,堪稱獨立的佳作。這幅女子像便是其中之一。作為一件史詩性的巨制,「女貴族莫洛佐娃」中出現的女性人物承擔著重要的抒情和表態功能。這位年輕女子是蘇裡科夫「女貴族莫洛佐娃」一作中最動人的人物之一,體現了畫家在用色方面的傑出造詣。

  

  

  深淵 列維坦 1892 俄羅斯

  布面油畫 150x209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列維坦的《白樺叢》是一幅傑作,畫家以抒情的手法,詩意地展示了白樺林那無可替代的魅力,被表現的是小白樺樹林的一角,陽光在白色樹幹和鮮綠色葉子上顫動著、遊戲著,旁邊是鮮嫩多汁的青草和星星點點的藍色小花,畫面的色彩是柔和的、新鮮的,同時又是明亮的,讓人從中得到美的享受,領略自然的生態之美。在這幅《白樺叢》中,列維坦嘗試描繪陽光照在樺樹林中的光感和空氣感,具有鮮明的印象派畫風。一位俄羅斯學者說過:「只要你走進白樺林,就會知道樺樹對俄羅斯人意味著什麼。其它任何一種樹都無法帶給你那種純潔、孤傲和完美的特殊感覺。我認為這就是俄羅斯靈魂的寫照。」 

  

  

  三月 列維坦 俄羅斯 1895年

  布面油畫 60x75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俄羅斯的三月,是萬物蘇醒,大地孕育著春意的季節。雖然畫面仍然展示著一片寒冷色調:冰水晶瑩,積雪處處,然而遠處的綠叢宣告生命的蠕動很早就已經開始了。雖然白樺樹幹仍是光禿禿的,但天已是藍得令人陶醉,一切都顯得那麼明亮,木屋頂上的積雪也已開始融化,預示著春天即將到來。畫家運用鮮明的色彩,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期望。一幅沒有一個人物的自然風景畫,卻使人處處感受到生命的脈搏。若不是藝術家在作品中傾註著自己的整個心靈,這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是不可能產生的。 

  

  

  攻克雪城 蘇裡科夫 俄羅斯 1890年

  布面油畫 156x282cm 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

  把聖彼得堡博物館收藏的這幅畫放在這兒,是太想讓大家看到這麼一幅優異而意味深長的畫作,這是蘇裡柯夫創作中唯一的一幅風俗畫。畫家通過民間流行的冬天雪戰遊戲的描繪,表現俄羅斯人的生活情趣和勇敢行為。蘇裡柯夫自己說過:「攻克雪城是我多次看到的情景,我想在畫中表現出西伯利亞特有的生活現象,冬日大雪的美麗景色和哥薩克青年的勇敢。」在這幅畫中人物眾多,情緒極為活躍,充滿生活的歡樂。蘇裡柯夫所塑造的人物中,每個人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這是他扣人心弦、魅力永恒之所在。今天是2020年1月30日,正是中國新冠病毒流行的高峰,特別需要《攻克雪城》的勇敢和樂觀!

  

  

  手持茶罐的村姑 阿爾希波夫 俄國 1927年

  布面油畫 108x87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是畫家晚年創作的一幅代表性作品。畫中的村姑身著紅色民族長裙,充滿了健康和愉快的情緒。火熱的色調,使人為之激奮,加上正值十月革命不久,它寓意著解放了的人民的精神面貌。這幅畫暢快闊大而奔放,充滿激情,仿佛是一蹴而就、瞬間完成的。拿罐子的姑娘被表現得性格開朗、爽快,鮮明的色彩和潑辣的筆觸傳遞出俄羅斯婦女熱情奔放的性格。這是一幅色彩強烈的肖像畫,以色度的飽和給人以深刻印象。

  

  

  梳妝臺邊的自畫像 謝列布良科娃 俄羅斯 1909年

  布面油畫 75.2×65.5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幅畫是作者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如果要說哪樣家具是專屬女人的話,那得數梳妝臺了。那梳妝臺上擺著香水、項鏈、蠟燭、化妝盒等時髦物件,梳妝臺的主人是身穿肚兜衫的曼妙女子,上身穿潔白的無袖上衣,衣領從左肩滑落,裸露出白皙光滑的皮膚;鵝蛋臉,面色紅潤,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望著鏡中的自己,面帶微笑蘊含溫情,還有一絲絲俏皮,擋不住的青春氣息洋溢在臉上。整個形象顯得清新秀美,自然灑脫,怪不得這幅畫1910年參加在彼得堡舉行的「現代女子畫像」展覽時,使畫家一舉成名。根據畫家自己回憶,這張肖像作於霍爾科夫附近的農村涅斯庫奇諾耶。時值冬天,大雪紛飛,無法出門,於是女畫家晨起,站在梳妝臺的大鏡子前,動筆為自己畫像。當時她剛剛25歲,時值青春年華韶。

  

  

  林蔭道上 馬科夫斯基 俄羅斯 1887年

  布面油畫 54.2x69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是反映當時俄羅斯社會現實的一幅畫。19世紀下半葉俄羅斯社會改革後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大量農民從農村遷往城市,導致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增加了城市就業困難,傳統生活方式的崩潰等。畫面是在莫斯科的一條林蔭道上,主角是一對兒坐在長椅上的來自農村的青年男女。男人無所事事地拉著風琴,身旁的女人抱著孩子,滿臉憂愁,這大城市的生活可怎麼過?

  

  

  獲釋的婦女 馬科夫斯基 俄羅斯 1882年

  布面油畫 70.2x100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馬科夫斯基在這幅作品中攝取了一個戲劇化的場面:一名被指控曾參與某次政治活動的年輕女子獲得了法庭的釋放。畫家馬科夫斯基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心理學家,他十分善於表現人物龐雜的內心情感。在此,他深刻地表現了年輕的母親在被迫母子分離後,孩子重又回到了她的懷抱時的喜悅心情。馬科夫斯基相當重視表現父母的情感,他用畫筆為我們抒寫了眾多精彩的短篇故事。

  

  

  最後的晚餐 蓋伊 俄羅斯 1863年

  布面油畫 130x90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幅作品是19世紀下半葉俄國繪畫中最具深意的作品之一。畫家選擇了耶穌與門徒進行最後的晚餐這一聖經主題,通過人物的躁動,疑惑的表情,晃動的燈光和猶大異常的舉動表現出場面的緊張感。蓋伊筆下的耶穌面色痛苦,一手托頭陷入沉思。最理解耶穌的聖約翰半跪在耶穌的身邊,神色憂鬱的看著即將出走告密的猶大,同樣知情的聖彼得,手裡拿著燭臺,一臉的驚訝並帶著慍色看著猶大,其他的聖徒或迷茫,或交頭接耳都在討論著誰是耶穌口中出賣自己的人。而猶大則完全籠罩陰影黑暗中,身體語言誇張,似是要倉皇出逃,又似或是即將露出叛徒的醜而嘴臉。在此,蓋依將這一聖經題材的場面演繹成持有不同或對立觀點的人們相互爭論的真實場景。觀眾由此可以目睹一場突然爆發的,難以避免的悲劇性沖突。

  

  

  海難 艾伊瓦佐夫斯基 1865年

  布面油畫 96x127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這幅海景畫充滿了浪漫主義氣息,描繪人與海浪的搏鬥,在大海風暴來臨的時候,輪船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一群人逃命爬到海巖上,看上去很渺小,卻顯示了人類戰勝自然的勇敢和機智。艾瓦佐夫斯基的創作跨越了漫長的年代,60年來,幾乎都在畫海景,他筆下的海景,氣勢雄偉,畫面逼真,驚心動魄、色彩動人,在俄羅斯風景畫中獨樹一幟。克拉姆斯科依曾稱艾伊瓦佐夫斯基為「大海這一寬廣空間的第一顆星星」。他一生創作了近6000幅作品,散藏在俄國各大藝術博物館中,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就收藏了他的很多作品。

  

  

  伏爾加河沿岸瀉湖 瓦西裡耶夫 俄羅斯 1870年

  布面油畫 70x127cm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在知識分子心中,俄羅斯第一大河伏爾加河及其支流常常化身為國家、民族的詩意形象,自然也成為俄羅斯畫家的抒情對象與精神家園。1870年,兩個年輕的畫家瓦西裡耶夫和列賓一同在伏爾加河沿岸旅行,《伏爾加河沿岸瀉湖》即是瓦西裡耶夫這次旅行後的作品,而同行的列賓的作品,則是人們熟悉的那幅《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如今,這兩幅畫作都成了經典。在瓦西裡耶夫的這幅畫中,人們看到了伏爾加河沿岸泛著金光的褐色瀉湖、變幻莫測的雲團,以及自然風景中蘊含的詩意,如同一曲浪漫主義之歌,表達了對俄羅斯大地的熱切眷戀與深沉憂慮。(正一藝術)

>俄羅斯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 油畫作品選

《鬼滅之刃花街篇》評分下降,女性角色服裝暴露引起生理不適?

尋夢園

名偵探柯南 國語版 第1067集 失去笑容的偶像

尋夢園

海賊王1036話漢化,索隆成為地獄之王,新時代與四皇決戰開啟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