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丨心衰患者為什麼要管控心率?

  

  紅網時刻新聞4月21日訊(通訊員 任承潛)心衰的進展與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密切相幹,其中交感神經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同惡相濟,導致患者出現氣喘、水腫和心率加快等不適。而感染、房顫、高血壓、甲亢、電解質雜亂、貧血、心肌缺血等因素,均可導致心率增快,從而引起心肌耗氧增多而誘發心衰。因此,心率變化既是心衰的臨床表現,也可以是心衰加重的誘因。CHARM和SHIFT等研究表明,心率每分鐘加快1次,心血管死亡和再住院風險將增加3%;心率每分鐘加快5次,心血管死亡和再住院風險將增加16%。由此可以看出,心率變化是監測心衰患者病情的「晴雨表」。

  心衰患者心率控制在什麼範圍呢?

  CHARM研究事後分析結果顯示,與心率70~75次/分相比,心率57~64次/分與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及心衰惡化入院減少相幹。《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推薦靜息心率降至60次/分為目標。如果心率超過75次/分或者低於50次/分,患者預後相對較差,可以看出,心率的控制是有底線的,不可過猶不及。但是房顫患者卻推薦寬鬆的心率控制目標,靜息心率60~100次/分,不超過110次/分。

  心衰患者控制心率主要選擇藥物是什麼?

  對心衰患者來說,目前控制心率主要選擇的藥物有β受體阻滯劑和伊伐布雷定。《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指出: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患者長期應用β受體阻滯劑(琥珀酸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及卡維地洛),能改善症狀和生活質量,降低死亡、住院、猝死風險;病情相對穩定的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患者均應使用β受體阻滯劑,除非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而伊伐布雷定適用於β受體阻滯劑已達到目標劑量或最大耐受劑量,心率仍≥70次/分以及心率≥70次/分對β受體阻滯劑禁忌或不能耐受者。

  株洲愷德心血管病醫院心衰中心負責人任承潛表示,心衰患者的心率管理貫穿於心衰治療全過程,心率既是判斷心衰是否控制的指標,也是預測心衰預後的指標,同時也是判斷心衰是否加重的指標。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控制心率的藥物,有利於心衰患者臨床症狀的改善,同時可進一步降低心衰患者再入院和死亡的風險。

>健康知識丨心衰患者為什麼要管控心率?

健康飲食的「六要六不要」你做到幾個?快來自查

尋夢園

50歲後堅持鍛煉有助延壽,但請注意避開這3種運動,或會加速衰老

尋夢園

我的牙齒出現松動了 該怎麼辦?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