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醫院大作用 分級診療守護大眾健康

  

  編者按:2015年9月,針對「大醫院人滿為患,超負荷運轉,基層就診量相對較少」這一問題,我國開始推行分級診療制度。將疾病按輕重緩急及治療難易程度進行分級,讓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治療不同程度的疾病。然而,在分級診療落地實施的過程中,規模小點的醫院,如何讓患者信任、願意留下來看病?如何讓大眾就醫體驗感、獲得感、滿足感「三感」得到提升?這是擺在很多公立醫院面前的難題。患者對醫院的評價,最簡單的標準,就是「會不會看病、能不能看好病」;在這之上是服務、技術等方面一些直觀的感受體會。在落地實施分級診療的這7年中,規模小但是口碑好的公立醫院雲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是如何做的?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服務患者的?6月,我們採訪了幾位患者及其家庭成員,來聽聽他們的就診體驗。

  楊劍萍,是雲南省名中醫、昆明市名中醫、全國基層優秀名中醫,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30餘年。但這次採訪她,是因為不久前她生病就醫的一段經歷。

  雲南省名中醫 楊劍萍

  雲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是楊劍萍曾經工作多年的地方,相較其他的省級公立醫院而言,醫院規模的確不大。

  楊劍萍講述她的就醫經歷

  一天深夜,楊劍萍突發胃疼及轉移性的下腹痛,經過一宿的疼痛折磨,她說感覺「只剩下了半條命」,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下午能起床。但在選擇就醫上,楊劍萍和家人犯了難。

  「去哪家醫院就診呢?就成了我糾結的問題,去三甲醫院就診吧,一想就是擁擠的人群,到處排長隊檢查,需要好幾個家屬幫忙才能看得著病,有沒有病床還不知道,或許要住走廊,還排不上手術,還要疼到第二天等等,想想就害怕!楊劍萍轉念一想:還是到雲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吧,這家醫院是省級二甲公立綜合醫院,可信度高,看病或許也不會排隊擁擠。

  接診患者

  於是楊劍萍來到了雲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檢查結果是急性闌尾炎。從各種檢查到決定手術到進手術室,隻花了兩個多小時。接下來的手術也很順利。「最好的是外科的主任、副主任和麻醉科主任親自為我手術,他們態度和藹,清除了我的緊張和恐懼感,萬幸的還是手術及時,外科主任告訴我說:如果拖延,一旦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後果會很嚴重,可能感染休克。」楊劍萍說她很慶幸自己選擇留在了自己曾經工作過的醫院。

  除了對醫院的信任,留下來,也是對分級診療制度的踐行。分級診療政策大病不出區,小病康復在社區。分級診療制度提倡將疾病按照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讓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雲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是雲南省唯一的省級中西醫結合醫院,集醫療、保健、科研、急救、預防為一體。多年來,醫院堅持中西醫並重的辦院方針,開放辦醫。近年來對分級診療推行得很好,能開展的手術,能康復的患者都留在了醫院。

  楊劍萍說:「如果是危重症、疑難病那就不得不去三甲醫院去擠了,但是像我這一類的小手術,什麼闌尾炎啊、膽囊炎啊、泌尿系小結石啊、痔瘡啊、慢性腰腿疼啊,那就別去大醫院擠啦,在雲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完全能治療。」

  查房

  手術後的楊劍萍在醫護團隊的悉心照護下很快恢復了健康。又能在退休後發揮餘熱,繼續多點執業,為患者看病。作為省級名中醫,楊劍萍已經守護百姓健康幾十年;身為患者,她深深信任著雲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是分級診療制度的踐行者。她用自己手術就醫經歷告訴身邊人——規模不大的醫院一樣能在守護大眾健康上發揮大作用!

  雲南網記者 習元喜 實習生 李殷 通訊員 李雲方 張宇飛 攝影報導 責任編輯:秦黛玥

  來源: 雲南網

>小醫院大作用 分級診療守護群眾健康

全運觀察:健康之美 體育制造

尋夢園

喝純淨水會導致軟骨病嗎?預防骨質疏松從改變這些生活方式開始

尋夢園

晚飯後堅持走路一個小時,對健康有幫助嗎?晚上鍛煉也有講究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