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台灣休閒農業供大於求 退出機制從未啟動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台灣《聯合報》報導,台灣第一家休閒農業區成立近20年,目前全台總數達91處,2019年可能破百。台灣「農委會」制訂每兩年一次的評鑒退出機制,但從未啟動。有專家觀察到,休閒農業區最多的宜蘭縣產值已出現下滑,指出市場越來越飽和,質量上更應該嚴格把關。

宜蘭縣擁有臺灣數量最多的休閑農業區。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記者 戴永華/攝
宜蘭縣擁有台灣數量最多的休閒農業區。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記者 戴永華/攝

據報導,對於外界質疑退出機制形同虛設,台「農委會」輔導處休閒產業科科長楊欣佳表示,2019年針對評鑒80分以下的休閒農業區,將調整補助,不再直接補助休農區,而是撥給縣政府,視改善程度補助,至於新案,考慮由每年受理申請改兩年一次,並從嚴審查。

台「農委會」1992年制訂休閒農業區設置管理辦法,輔導各縣市成立休閒農業區,傳統農村因此找到生機,每處休閒農業區面積從最小的10公頃到最大的600公頃都有,區內有休閒農場、民宿、餐廳,通過異業結盟共推旅遊行程,呈現休閒農業旅遊多元面貌。

台「農委會」2000年核準宜蘭枕頭山休閒農業區,是全台第一處休閒農業區,到目前為止,全台共91處休農區,以宜蘭16處最多,其次南投13處、台中11處,苗栗10處。桃園市近兩年來成長速度最快,前兩年已有5處休農區,最近審查通過即將公告的6處中,桃園又占了3處。

但專家發現,近兩年休閒農業區的市場已出現供大於求,以宜蘭縣為例,由於遊客數減少,2015年與2016年的宜蘭休農區產值平均為24.4億元(新台幣,下同),但2017年下滑到23.9億元。

台灣香格里拉休閒農場董事長張清來指出,近幾年各地觀光工廠如雨後春筍林立,將休閒農業區的人潮吸走大半,加上休閒農業多為戶外體驗,易受氣候影響,而島內消費市場只有這麼大,休閒農業區的產值很難再攀升,近年來休閒農業區數目快速增加,讓人憂心。

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吳榮傑幾年前就提出警示,基於農村永續發展及農民收益,應建立休閒農業區「總量管制」機制,而總量管制則必須有「退出」做搭配。台灣宜蘭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凱俐也指出,市場越來越飽和,質量上更應該嚴格把關。

台「農委會」通過兩年一次的休閒農業區評鑒,以評鑒高低做為補助經費的依據,雖然也訂了評鑒退出機制,但從來沒有一處休農區因經營質量欠佳,被評鑒退出市場。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