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不完美的她》導演劉飚:我們是手藝人,觀眾可誇也可罵

  

  豆瓣評分6.6,這應該不在網劇《不完美的她》制作者的期望範圍之內。

  由劉飚執導,周迅、惠英紅、趙雅芝等主演的這部劇播出16集以來,觀眾評價呈兩極化:好評者認為,該劇有電影質感,演員演技在線,是一部可以慢慢品的劇;質疑者認為,該劇眾多的支線和龐雜的敘事,沖淡了主線,故事性不強……

  面對正反評價,導演劉飚照單全收:「我們是藝術工作者,藝術作品如何解讀,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我非常看重觀眾的反饋意見。影視作品是一個集體創作的結晶,它還包括每位觀眾在觀影時光流動中共同參與的化學反應。」

  劉飚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曾獲得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攝影獎。10年前,他從一位攝影師轉型為導演,執導過《守婚如玉》《金水橋邊》《歸鴻》等電視劇。疫情期間,劉飚也沒有閒著,除了看劇本外,對行業接下來的發展也有了更多思考。

  劉飚導演在工作中

  談爭議:創作者不能因數據質疑自己

  紅星新聞:您有關註《不完美的她》的評價嗎?對於觀眾的質疑,您有什麼想說的?

  劉飚:我關註觀眾的評論,我覺得一部劇有意見、有爭論很好,大家可以誇也可以罵。畢竟我們是手藝人,做出來的物件需要別人去評價。但我們創作者要有足夠的自信,我們是真誠的在創作,不能因為數據對自己的創作產生質疑。

  《不完美的她》是更偏重女性題材的作品。我們討論原生家庭、虐童、家暴、單親母親等話題,實際上都是從女性的角度出發。女性對於弱小、被欺凌的孩童,天生有憐惜和保護的本能。林緒之曾被生母拋棄,且帶著童年被精神虐待的陰影,在遇到同樣被家人虐待的孩子穆蓮生並帶走她,女性觀眾更容易找到共情,而在男性觀眾心裡卻很難有這樣的投射。這部劇從有相同經歷的人相互救贖、相互療愈開始,直至更多的人來關註,探討對婦女兒童弱勢人群更行之有效的保護方案。

  紅星新聞:當初劇本是如何打動您的?

  劉飚:這個故事的精妙之處在於,隱藏多見的現象,卻由一個特例的角色做出一個非比尋常的行為。讓這種「意料之外」成為「情理之中」,激發了我想要表達的情緒。以前我們喜歡說「家醜不可外揚」,於是很多的「不完美」「不幸」 就變得難以啟齒,就被隱忍、回避,甚至掩蓋,局外人即使知情,也大多選擇無視和沉默,比如家暴、虐待,甚至精神上的拋棄。這些幽暗問題隱藏在平靜的生活下,是否需要撕開傷口,讓陽光照射進來?

  我們逐漸發現這不該是隱秘忌諱的事件,這關乎心靈的成長和社會文明的進步。我覺得我們創作者有責任讓更多人來關註這個社會話題並探討它的出口。

  趙雅芝在劇中飾林緒之生母鐘惠,周迅飾林緒之,惠英紅飾林緒之養母,小女孩陳思諾飾穆蓮生

  紅星新聞:這部劇改編自日劇《母親》,改編劇不可避免會被和原作比較。

  劉飚:《不完美的她》更著力於表達中國現代獨立女性的自主選擇和行為方式,並對此負責。日劇《母親》偏情感,弱情節,肯定母親的付出和奉獻,更具命運的悲劇色彩,正如臺詞所說,人類分為男人和女人,還有一類就是母親。而《不完美的她》不歌頌母親偉大,不歌頌奉獻與犧牲。比如鐘惠拋棄孩子替罪坐牢,這樣的犧牲換來的是最好的結果嗎?林緒之為此成為了一個在黑暗中掙紮的人,這種想當然的「犧牲」是打了問號的。

  女性可以不完美,可以不按照別人設定的人生生活,孩子可以不討好別人,遇到不幸可以求救。《不完美的她》可以不完美,但這部作品是獨特的。比較在所難免,正如常常聽到「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客觀存在,這不是說我們就不要再進步和創新了。

  紅星新聞:從已經播出劇集來看,似乎線索太多影響了主線。您在拍攝時是如何處理的?

  劉飚:這部劇做為懸疑劇或犯罪題材,我們必須在節奏和事件線索上有所平衡,但為了藝術的真實和情感的真實必須放慢腳步細膩延展情感線,同時,劇中很多意識流的內心感覺,我需要把抽象的東西具象化,又不能讓觀眾感覺到沉悶和無趣。所以除了用大量的視聽語言外,增加了旁白以及剪輯手法上的精準性。也盡可能的做到通俗,讓觀眾能看一遍就能了解大概的情節走向和人物關係。先讓大家有興趣吧,才能吸引大家一起去深挖它。

  紅星新聞:您希望觀眾慢慢看,但不少人用手機看劇喜歡倍速。

  劉飚:對,我其實特別理解。現在獲得資訊的方式和渠道越來越多,觀眾每天還被花樣繁多的「扯眼球」事件搶奪,選擇被多樣化,時間被碎片化,所以我們就更加用心做好內容,在畫面上要求精致,在情感刻畫上做到細膩。觀眾看到這部劇跟別的不一樣,也許就把倍數停下來。這樣的堅持讓我們的內容即便是截取成一個一個的短視訊,也是經得起考驗的,哪怕是截圖,也是有品質的。

  主演周迅

  談演員:周迅的表演可以讀解出多層含義

  紅星新聞:劇裡匯集了周迅、惠英紅和趙雅芝,幾乎是國內最頂尖的女演員,和這幾位演員合作感覺如何?

  劉飚:就藝術創作來說,我們的看法是一致的,都尊重創作本身。後來一接觸聊天,她們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就是希望擺脫過去作品中的樣子,通過這次合作有一個創新。這三位演員已經是相當有成績的演員了,但依然對工作全情投入,打磨鑽研,我是挺感動的,合作起來非常的愉快。

  周迅很早就參與到了這個項目,看到劇本後就決定要演。她把工作做得非常紮實,到現場完全是不帶劇本的。另外她對角色有自己的設計,不管是語言、形體,甚至包括臺詞停頓等。只要攝影機不停,她的表演就不停,永遠在角色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很多,比如她跟惠英紅在走廊上擁抱那場戲,就這麼一個鏡頭,沒有臺詞,我都能看到她的手在顫抖,她非常有層次的表達了人物內心的糾結,把這種很微妙的心理活動用形體表達出來,這是非常高級的。她表演的時候,你可以讀解出很多層的含義。

  紅星新聞:惠英紅和趙雅芝用配音似乎是一個遺憾?

  劉飚:之前本來是想用她們的原聲,但最後考慮到作品的現實意義和本土化,還是決定用國語配音。大家可能很難打破明星之前優秀作品中聲音先入為主的感受,這些作品有的也是由配音演員完成的。這次疫情確實影響了後期的配音工作,留有遺憾。

  導演劉飚在工作中

  談行業:接下來會有很多影視劇關註生死

  紅星新聞:你認為這次疫情對行業有什麼影響?

  劉飚:影視劇工作是群體性的,很難通過遠程或獨立完成,因此疫情對行業工作方式影響巨大。但影響最大的還是思維方式的改變。以前從未想過和貌似離我們很遙遠的東西,如今卻突然擺在面前,發生在我們周邊,這不得不讓我們重新思考關於生死,關於發展,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未來走向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希望未來能做一些對社會有價值,有責任感的戲。人類有時候特別脆弱,有時候在信念的支撐下又特別堅強。這些讓我們堅強的東西可能就是我們想讓後代傳承下來的,我們創作者需要尋找意義,堅守信念。

  紅星新聞:對接下來的影視劇題材會有什麼影響?

  劉飚:疫情可以說讓全國人民都在思考生死。接下來可能很多作品會直視這些東西,我有朋友已經開始寫了,題材可能不是講疫情,但會把這種對生死的思考嫁接進去。對於影視從業者來說,我們會用不同的方式來思考這個問題,行業劇也好,包括甜寵劇也可能會把因素加進去,因為這樣才有同理心,大家才會看。

  紅星新聞:前幾年行業走了很多彎路,您作為導演有困惑嗎?

  劉飚:前幾年創作者幾乎沒有話語權,全在資本層面,從選項到資金投入,再到短期資金回流,根本不留時間打磨。拿了劇本就開拍,為趕工期,高強度超負荷的工作,壓縮整體時間成本。演員片酬也高,都還在搶流量演員。我以前聽說,有一個演員上午簽了一個戲800萬,下午就簽另一個戲2000萬,上午的合同我賠你百分之幾的違約金就行了。演員身價莫名其妙的抬高,制作成本不堪重負,讓創作的客觀規律受到創傷。我去看過很多這種現場,演員演完後,自己演的角色是什麼,不知道,劇本也不知道,演對手戲的演員不用碰面就把戲拍完了。演員忙著趕下一場戲,演一個月可能十幾個角色,自己都混了。而工作人員每天二十個小時的工作量,身體和心智都得不到保護,那種創作環境真是太不利了,太流水線了,我們感覺特別心寒。

  紅星新聞:您的戲似乎一直沒有採用流量演員,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劉飚:我用演員還是在於是否適合劇本和角色。客觀來講,年輕演員只要是有流量就是符合市場規律的,說明大眾喜歡。我並不排斥和流量演員合作,只要他們用心、不浮躁、演技在線、平衡工作重心就行。如果你今天在組裡演戲,明天要出席一個活動,後天走個秀……那組裡計劃就全打亂了。當然這也不是他們造成的,是後面的經紀團隊。所以還是希望年輕演員靜下心來,與我們齊心努力,讓作品經得起考驗。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圖據受訪者

  編輯 李潔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獨家專訪|《不完美的她》導演劉飚:我們是手藝人,觀眾可誇也可罵

全程緊張出汗最後流淚,不敢相信10個鄉下孩子突然變成殺人魔鬼

尋夢園

深度分析《不完美的她》:跨越黑暗,互相取暖,以愛之名治愈你

尋夢園

電視劇《鳳弈》橫店開機 劉敏化身最強權長公主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