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文系青團子原創 轉載請聯繫後台
1.
最近一期的《吐槽大會》因為張韶涵自曝「朋友少」在熱搜榜上盤踞了好長一段時間。特別是「朋友」這個話題,一時之間在微博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朋友不多是一件壞事嗎?
並不見得。
2.
在猴子的心中,「人脈」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
認識的人越多,關係也就越多,人脈網也就愈發寬廣。在這個「萬事靠關係」的時代,有一張寬廣的人脈網,那辦事情還不是動動嘴皮的事兒?
於是剛入校,他就積極活躍於各大學生組織。什麼學生會,社聯……哪里人多,哪里就有他。對他來說,每天出去吃飯應酬、通宵喝酒是最自豪的事。
「人家大佬看得起我才拉上我一起玩兒!」猴子一臉洋洋得意,「這都是人脈啊!」
逢年過節,猴子還會一個個發節日祝福,美名其曰「維系感情」,也不管人家回不回復。我看著猴子每天忙前忙後、幫學長們各種打雜應酬的樣子,如果不是在學校,我還以為我看到了所謂職場專業溜須拍馬的「社畜」。
大一,猴子意料之中地掛科了。
「嗨,這有什麼,」猴子滿不在乎,「等大二,我找幾個做項目的大佬把我也拉進去。到時候簡歷上填個項目經驗,誰還管你掛不掛科。」
到了大二,猴子「如願」了。那些「大佬們」的確會安排他幫忙做一些項目的事,比如寫寫文案,還有製作ppt。經常能碰到猴子深夜兩點還在熬夜改ppt,「大佬」一句「我覺得不行」就能讓猴子第二天繼續熬夜。
但是最後比賽的時候,署名沒有猴子。
3.
記得很久以前在《青年文摘》上讀過這樣的一個事例。作者大學時期認識了一個在讀研方面頗有經驗的老師,平時都會很殷勤地幫老師打雜。
他覺得自己有了一個了不得的人脈。
然而有一次,他打電話給這位老師,想要問這方面的問題時,卻被電話那頭的老師三言兩語用「我現在有事,以後有空說」給搪塞過去了。
自然是再也沒「有空」過。
直到最近,他也算是事業小有成就的時候,當初那位老師給他打了電話過來。電話那頭的老師不再不耐煩地敷衍,而是堆著笑想要他幫個忙。
最後這位作家寫到:「所謂人脈,只有在你對對方也有用的時候,,才會生效。」
總有人會把人際關係與人脈混為一談。
明明只是認識這個人,說過幾句話而已,就認為自己與對方有了所謂的交情,只要自己一句話對方就會上刀山下火海幫自己。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人家為什麼要幫你呢?難道就因為曾經你說了幾句逗笑的話?
你要知道,人脈關係實際上就是一種利益關係。你為別人帶來多少,人家自然也為你做出多少。
就算人家願意為愛發電,那人家對你有「愛」嗎?
4.
我有一個到現在都不會反感的雞湯。
父親看不慣自己兒子在外面成天和狐朋狗友結交玩耍的樣子,便讓兒子用雞血潑自己一身,然後去找他所謂的朋友們:我殺人了,怎麼辦?
結果那些朋友們要麼推辭說自己有事,要麼就直接不開門。
父親讓兒子去找父親僅有的兩個朋友。「不,是一個半朋友。你先去找我這半個朋友。」
兒子便去敲了這「半個朋友」的門。
結果這「半個朋友」先是讓兒子進屋洗刷乾淨,並且給了兒子一大筆錢讓兒子在外面躲躲。
兒子又撒了雞血去找這「一個朋友」。
「一個朋友」看到兒子這個樣子,也趕緊讓兒子進屋洗刷乾淨。等兒子洗刷乾淨後,這個朋友先是問清事情的始末,然後勸誡兒子趕緊自首。
這個雞湯是我百喝不厭的。
與其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許來的比較實際。
5.
曾經我也是猴子那樣的人。每天在各色人群中兜兜轉轉,想要和所有人都搞好關係。但是忙了一天卻只換來身心疲憊。
也認識了不少「朋友」,但是看電影的時候卻仍然找不到合適的夥伴。
生理上的喧囂與心理上的孤寂形成巨大的反差,就像是一棵水草,會隨著水流擺動,卻依舊一個人漂泊無根。
總有人覺得,只要聊得來那兩個人就可以成為朋友。
然而朋友並不是隨隨便便聊聊天就能得來的。
真正的朋友,是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淀,經過感情的各種交互,形成更加深刻的羈絆,最終才能堅定不移地認定,從而充實自己的內心,無論何時都會意識到「我並不是一個人」。
找到一個「好朋友」,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作者 | 張舒悅
編輯| 張舒悅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公眾號改版後 「星標」我才能更方便接受我們消息哦! 只需小小三步走:
點擊藍字 查看青團子歷史優質內容
點擊藍字 查看青團子歷史優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