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員工,除了用錢,還有這3種好辦法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激勵員工,除了用錢,還有這3種好辦法 未分類 第1張

在娃哈哈31年的發展歷程中,宗慶後一直秉持只有和員工共享成果才能把企業做大做強的原則,始終關心員工的成長,做到了企業與員工共創共享。

宗慶後在不同場合反復起到自己的觀點: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推動,反過來企業發展後也應該要讓員工享受企業發展的成果。

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娃哈哈推出了全員持股、提高員工薪酬、解決住房、給員工成長平台等政策,讓員工分享物質和精神財富,極大的調動了員工隊伍的積極性。

宗慶後的努力付出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娃哈哈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忠誠度很高,人員流動率低,一支團結高效的員工隊伍成為娃哈哈持續快速發展的核心保障。

01

主人:全員持股

宗慶後實行的員工持股計劃,讓娃哈哈的「家文化」有了真情實意,讓娃哈哈人真正成為企業主人翁。

上世紀90年代,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激發企業活力,國有企業轉制成為時代的大趨勢。

一開始帶有國有性質的娃哈哈順應時代潮流,並結合自己的發展需求,也加入了這場改革大趨勢中。

1999年7月,娃哈哈第二屆第四次職工代表大會在杭州下沙生產基地召開。

根據國家頒布的有關政策法規和杭州上城區人民政府相關文件精神,娃哈哈擬定了《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內部職工持股方案》,在此次大會上表決。

同年11月,杭州上城區人民政府批復成立組建職工持股會,娃哈哈正式改制成立持股會,並制定明確章程:

新員工入職一年以上,就有資格申請購買股份持股;晉升職位後就按職位所對應的持股量確定額度,同股同酬;等到退休或者辭職,將當初交的錢都歸還給員工。

股份制改革對於員工來說是一件不熟悉的新事物,但很多員工都選擇相信宗慶後,積極入股。

有些員工拿不出錢,宗慶後為了解決這部分員工想入股但缺乏資金難入股的問題,就做了很多暖心的舉措——

如提前預發季度獎和年終獎給員工,幫助員工可以順利買下企業的股份。

激勵員工,除了用錢,還有這3種好辦法 未分類 第2張

飲料公司質檢員李仙蘭是娃哈哈的元老級員工,也是第一批入股的員工,對於當年員工持股的改制,她說:

「聽到員工可以買公司的股份都非常激動,根據我當時的崗位、工齡、技能、貢獻,我被評為操作類第二等,可以買26000元的股份。娃哈哈發展得這麼好,能持股我很高興,當時就把所有積蓄都投進去了」。

現在,她的持股額已經是6萬多,每年可以拿到稅前5萬多的分紅。

2000年後,娃哈哈做到了全員持股。

2005年,娃哈哈更是打破身份界限,讓外來務工人員與娃哈哈正式員工一樣擁有公司的股份,做到同工同酬,按貢獻分配,建立起一個面向全體員工的利益分享機制。

在宗慶後看來,只有把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聯繫在一起,才會真正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做到全員持股,使員工真正變成企業的主人,這樣真正當家作主,才會壯大隊伍,推動企業快速發展。

按照員工技能、貢獻分不同等級分別來制定持股額,這也激發員工不斷努力和進步,對企業經營和管理都有好處。

2004年,宗慶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我們是全員持股,全員持股的理念是每個正式員工都有份,中層以上股份不變,承認老員工的貢獻,保留他們的股份,每年股份也和他們的業績相關,我們建立的是一種競爭、共享、激勵的機制」。

所以,全員持股也不是簡單的平均主義,競爭性機制的設計更加激發了員工不僅要當企業主人,還要當一位稱職優秀的企業主人。

02

家人:給員工分房

安居樂業是娃哈哈善於與員工分享的又一核心內容,正因有效解決了員工們的心頭大優,娃哈哈的住房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激勵實效。

宗慶後認為,企業就應該急員工所急,想員工所想,企業讓員工無生活之憂,員工就會安心工作,企業就會平穩發展。

為了讓員工安心為企業工作,宗慶後捨得為員工創造各種福利,其中,解決住房難問題是一大舉措。

多年來,宗慶後一直致力解決員工住房問題,從早期的房改房,到後來的經濟適用房,再到後來的廉租房和集體宿舍,娃哈哈員工一直享有一個在其他企業少見的住房待遇。

葉崢曾這樣解釋娃哈哈的住房福利的原因:

「宗總一直覺得員工靠自己的收入買房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在一個高房價城市。他認為安居才能樂業,所以早期就把員工住房這塊列入了企業很重要的舉措上。」

對30年前杭州的普通人來說,能在這座城市擁有一套屬於自己房,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

那時能買得起房的「萬元戶」,可以算是絕對的財力象徵了。而剛起步的娃哈哈普通員工,卻很快就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房。

娃哈哈建廠初期,員工們經常沒日沒夜工作,生活很艱苦,沒有房子,連煤氣都沒有。

那時宗慶後就總想著,怎麼樣盡最大努力給員工最好的收入和福利。

激勵員工,除了用錢,還有這3種好辦法 未分類 第3張

直到1989年,當時的產品——兒童營養液在社會上打響了知名度,得到了市場認可,員工的福利生活才走入正軌。

1989年公司發展起來後,宗慶後看到每日艱苦奮鬥的員工們沒有房子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解決員工住房問題便成了壓在他心頭的一塊大石。

經過多方了解和實地考察,最終他決定從廠里的獎勵基金中支出資金來購買一部分商品住房,拿來改建後分配給員工們住。

宗慶後給員工分房的舉措可以說是轟動了整個杭州城。

後來,隨著企業不斷擴大,員工人數不斷增多,宗慶後就去買經濟適用房,還聯合地方政府建廉租房,分給員工住。

為什麼要給員工分房福利,宗慶後充分體現出其單純的大家長作風:

「讓員工有一個家,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尤其房價這麼高,員工生活壓力大,企業就更不能不管」。

娃哈哈人自然很領宗慶後這位大家長的情,感恩宗慶後為大家的付出,並用更大的努力、更多的忠誠來回報企業發展。

娃哈哈原財務部長方霞群是福利分房的第一批員工,她回憶道:

「當知道宗廠長要給員工分房的消息時,大家都開心到不敢相信,因為房子有差不多60平方米,在當時面積是非常大的,房子又都分布在望江門一帶,上下班很方便。

而且,對於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可以搬出來獨立門戶,分房搬家後同事變成鄰居,生活和相互照應更方便了。

大家住進去後,宗廠長還到每家每戶「視察」,看看這家的采光,看看那家的格局,就如同家人般操心著員工的住房問題」。

娃哈哈政治部部長、工會主席葉崢說:

「全國像這樣為員工提供住房福利的企業是很少的,我們的員工基本上都有房子,我那時候買133平米的房子才交了4萬多塊錢,宗總當時說:

‘你要是在娃哈哈服務的時間久,這房子就可送你,若是你要走,就把房子還給公司,公司也會把你交的錢退給你,你想要房子也可以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補上其中的差價’。

但是幾乎很少有人走,大家都願意跟著宗總做。 」

有了家的感覺,30多年來很多員工一直都跟著宗慶後,為娃哈哈服務到退休。黃渭強就一直在娃哈哈工作到退休,這期間他還經歷了三次分房。

1992年,黃渭強進入娃哈哈,宗慶後不僅給他解決了戶口問題,還給他分了64平方米的房,全家人就隨他一起搬進新居。

兩年後,因黃渭強家附近工地施工,生活用水成了問題,宗慶後了解後就重新給他分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

2006年7月,黃渭強到了退休年紀,娃哈哈又為他爭取到了萬家花園150多平方的房子,同時還給了他一筆購房補助款。

分房只是讓員工分享企業發展成果的一種方式,盡管簡單樸實,但成效很好,因為它切中了廣大員工生活的難點焦點。

所以,從員工激勵角度看,匹配需求的激勵措施才是最有效果,而不必挖空心思去找不符合需求的激勵方式,否則再花哨再先進的激勵也會使員工無感。

激勵員工,除了用錢,還有這3種好辦法 未分類 第4張

03

成長:讓員工獲得成長的機會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員工不僅需要分享物質財富,還需要通過個人成長做到更大的價值。

宗慶後注意到,一個企業發展好不好,關鍵在於員工好不好,努不努力。

所以,他把每個員工都當作自己的家庭成員,給每一個員工成長的機會,滿足員工的個人職業追求。

娃哈哈給每個員工廣闊的發展平台,只要員工想努力成長,公司都會給予肯定和積極配合。

若員工發現自己更擅長在其他部門工作,都可以申請調到其他部門任職;

在一個崗位做到瓶頸期,可以停職去進修或者在職讀博士;娃哈哈還會為去國外學習的員工保留獎金和股份。

在創造員工成長機會方面,娃哈哈積累了豐富經驗:

1. 大膽啟用新人

宗慶後喜歡用新人,經常召開新職工座談會,在平時的會議活動中不斷關注員工的思維邏輯和能力素養。

只要員工有能力就很快被提上去任用,所以年輕人在娃哈哈升職很快。

李新澤在娃哈哈的成長路線極具代表性,從專業技術人才快速成長為管理者。

他對宗慶後不拘一格降人才、把年輕人直接放到一線去歷練的用人風格感受頗深:

「突然被外派到吉安公司任辦公室主任兼質檢科科長,突然承擔兩個管理崗位,那時我心里真的很茫然,好在我們質檢部的主管鼓勵我,不要怕,上去了,面臨一攤事情,你就會成長起來。」

在娃哈哈快速擴張時間,每年要同時建多個生產基地,上多個項目,宗慶後大膽啟用大學畢業沒幾年的年輕人獨當一面,擔任生產基地建設的負責人,可以調動幾億元的建設資金。

事實證明,年輕人受到高度激勵,拼命工作,圓滿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同時也培養和鍛煉了一支優秀的管理隊伍。

激勵員工,除了用錢,還有這3種好辦法 未分類 第5張

2. 內部崗位輪崗

娃哈哈內部崗位實施輪動制,集團會對內部員工公開招聘,只要部門部長、辦公室成員對員工認可,通過考核就可以升上去。

2017年底,娃哈哈就進行了總經理職位的內部公開應聘,以鼓勵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輕人去競聘。

在娃哈哈,具有市場部工作經歷的員工在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技術創新部門工作的員工調到企業管理部門工作,都是十分常見的事。

內部崗位輪崗,讓員工們更多接觸和了解公司各方面的工作內容,有助於養成綜合能力,更有助於樹立全局觀,促進跨部門、跨業務領域的協同合作。

3. 新老傳幫帶

多年來,娃哈哈已經形成了老人帶新人的師徒制傳統。

每當新人入職,老員工們紛紛主動報名申請指導新員工,從思想、生活、工作各方面對新員工給予細心指導和幫助,還從未出現過有新員工進娃哈哈後師傅不願意帶的現象。

宗慶後也不例外,親自帶徒弟。

外聯辦主任盧東被派到北京時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對於如何處理與政府部門的關係毫無經驗。

宗慶後就一步一步地教她,帶領她成長起來。最終使得這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在娃哈哈做到了人生價值。

4. 持續投入培訓

員工原地踏步就跟不上企業發展的腳步,會制約企業發展。

因此,宗慶後每年都會拿出數百萬元作為培訓經費,通過「請專家進來,送員工出去」的方式對員工進行培訓,滿足員工成長和企業發展的需要。

為了確保培訓效果,娃哈哈還對全體員工的資質認證,每年做一次員薪水質認證,要求員工必須參加培訓、培訓達到要求學分和專業技術水平。

激勵員工,除了用錢,還有這3種好辦法 未分類 第6張

娃哈哈有「青藍計劃、長青計劃」等人才培養計劃,對不同層級員工採用不同的培訓方式:

● 一是針對藍領工人的崗位技能培訓,讓員工依次考取國家認可的初、中、高級證書,還辦學歷提升班,讓員工通過努力學習從高中生變大專生、大專生變本科生。

● 二是針對知識型員工的管理培訓,如開設項目經理、創新思維、職業生涯規劃、主管力培訓、管理大講堂等課程。

● 三是針對管理幹部的培訓,主要是讓他們自主學習,然後考試,師傅帶徒弟,結對幫扶,驗收成果。

● 五是內部競賽比拼。為了更好的發掘優秀人才,實施內部團隊競賽制度。

娃哈哈可以根據特定任務要求鼓勵員工組成團隊進行攻關,一般都是兩個及以上團隊在比拼,通過項目盲測、盲評,評選出最好的團隊,並給予獎勵,同時也幫助企業發現了優秀人才。

對一些有優秀成果的骨幹技術員工,娃哈哈除了給年終獎外,還評創新獎,創造機會促使員工成長。

娃哈哈每年的考核指標都比上一年要高,員工評A就加薪水、晉級,不進則退,也可說是逼著員工去成長。

來源:華章管理(ID:hzbook_gl)

推薦:美容院長,一個專門為美容院管理層提供管理資訊的平台!適合人群:美容院長、店長、顧問

激勵員工,除了用錢,還有這3種好辦法 未分類 第7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