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 最美中國年。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王安石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2張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大晦日等。「除」為「去」之意,引申為「易」,「夕」為「日暮」,引申為「夜晚」,「除夕」舊歲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是時值每年農歷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

這天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特殊又極為重要的一天。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在外工作的遊子會回家,每個人都穿著新衣服,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共慶除夕。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3張

「除夕」的習俗

華夏民族是一個恪守傳統但又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五千多年的華夏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在一代代華夏兒女的血脈里傳承,被他們勤勞的雙手中賦予實像,又在他們智慧創新中被注入於是俱進的新元素。

但無論時光如何流轉,萬物如何變幻,傳統節目依舊保存著它們的基本框架面貌,代代流傳。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4張

年夜飯

‘除夕’對每一個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不管是海內還是海外華人,在除夕這一天都會爭取和家人團聚吃團圓飯,可以說這是一年到頭來最重要的一餐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上家人的團聚往往令大家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5張

孩子們在玩耍放鞭炮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年夜飯時刻。除夕夜的這餐年夜飯,往往是一家人各種拿手好菜齊上場的時候。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除夕這天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炮仗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6張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而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北方,相信中國人的年夜飯餐桌上都離不開由「魚」做成的各式菜。漢字博大精深,中國人相信’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4張

貼春聯

有華人在地方,每逢新年到,華人家庭會在家里房屋大門貼上大紅「春聯」,上面用毛筆書寫漢字,上下聯加橫批多蘊含這一家人對新的一年的期望!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8張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大陸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9張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10張

而在許多地方,人們還會在窗上、牆上或者門上貼上「福」字,剪紙或年畫,不管是哪一種形式,都透出中國人對新一年日子紅紅火火的美好盼望!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4張

 燃放爆竹

「爆竹聲中一歲除」這樣的古詩,相信大多數人在孩提時就知曉。大紅紙皮包裹著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火點引線引爆後,在火花與轟響聲中,是中國人對喜慶的慶祝!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12張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13張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漸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4張

祭祖

在「除夕」這天,許多地方會有祭祖習俗!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祭祖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如晉西呂梁山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托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15張

而各地各民族祭祖的祭品也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如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面,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16張

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4張

壓歲錢

相信每一個人在孩提時,一年中最為期待的日子肯定是過年這段時間,許多小孩從「除夕」這天開始,便會開始收到家族長輩的壓歲紅包。雖然很多小孩的壓歲紅包最後會被父母親收走的場景,但小編相信拿到壓歲錢的那一刻,每一個小孩都是開心!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18張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壓歲錢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壓歲錢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19張

調皮點的小孩甚至會追討到爺爺奶奶的臥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20張

「除夕」守歲,家人團聚

吃完年夜飯後,中國人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在除夕這天夜里,與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

除夕 | 最美中國年。 職場 第21張

雖然這一守歲熬夜習俗在現在看來,大多數人不會固執地要求一家人通宵守歲不眠,但這個家人團聚的夜里,相信對於無數人來說,注定是一個難忘的夜晚,也是一個屬於人間喜樂的夜晚,這一夜的幸福可以照亮一整年的路。

傳說故事

關於守歲,還有一個遙遠的傳說:

傳說遠古時代有一個被稱為「祟」的小妖怪,它長著黑黑的身子,但手卻是雪白的。每年春節除夕夜,它都要到人間害人,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腦門。

凡是被「祟」的雪白小手摸過的小孩就會生病,莫名其妙地發高燒,整夜說胡話,等到十幾天高燒退去後,小孩就會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

所以,每年到了除夕這一天,家長們都怕「祟」來傷害自己的孩子,就整夜亮著燈,陪孩子一起玩,不讓他們睡覺。這在當時叫做「守祟」。

後來,人們覺得說「祟」這個怪物有些晦氣,又因為「歲」與「祟」諧音,於是人們就慢慢改「守祟」為現在所說的「守歲」了。

版權聲明

本文及文中圖片均轉載自網路,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者,故未標明作者。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用途。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編輯,編輯將做刪除處理,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