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今天,我想講一個很精彩的故事。
是關於德國保時捷公司的——沒錯,就是那個生產著名跑車的保時捷公司。
這個故事裡,有汽車,有歷史,有家族恩怨,有相愛相殺,有精彩對決,甚至有對沖基金經理被逼自殺……
尤其是,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其發生時段距離現在還不到10年,而有些劇情到目前還在繼續演繹。
第一幕
一家汽車公司,讓一群對沖基金跪下叫爺爺,憑什麼?
時間要從2008年初說起。
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全球經濟火熱得不要不要的,賣跑車的保時捷公司賺錢賺得那也是不要不要的,當年純利潤就高達64億歐元,創下歷史記錄。
賺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有了這麼多錢,該怎麼花呢?
給股東分紅?
NO!NO!NO!
有了這麼多錢,我們正好可以買下另外一家著名的汽車公司——德國大眾。
早在2005年9月26日,保時捷就已經對全世界宣布,他想要收購大眾公司。
按照咱們我們股市的規律,一家公司宣布要收購另一家公司,被收購那家公司的股票還不蹭蹭蹭地來幾個漲停板,不漲個一倍兩倍的,都對不起「上市公司」這四個字。
可奇怪的是,大眾公司的股票並沒有上漲,反而有所下跌……
商場如戰爭,要搞收購,保時捷公司首先需要搞清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保時捷公司當然是看多方,但奇怪是市場上的資金居然在使勁兒賣空大眾的股票,難道他們都是猴子請來的援軍麼?
誰是賣空方?為什麼他們居然不做多大眾公司的股票,反而使勁兒賣空?
答案是:歐洲各大對沖基金在賣空大眾。
對沖基金這不傻麼?
一點兒都不傻!
凡是上市公司收購,都是不成功便成仁,如果成功,被收購公司當然是股價看好;但如若收購不成,被收購上市公司股價來一波下跌那是免不了的事兒。
那對沖基金為何斷定,這場收購玩不成呢?
因為,大眾公司不是一般的公司,真的是所謂的大眾的公司。
雖然說,德國大眾與保時捷一樣,都是家族企業也是上市公司,但大眾還有一個特殊之處。
二戰期間希特勒曾經征用過這家公司,由此產生了官方股份,戰後為了防止這家公司被外國公司收購,德國政府專門為大眾公司量身定做了一部《大眾法案》。
德國的《公司法》規定,只要對一家公司持股達到75%,就算取得了該公司的控制權。
但《大眾法案》規定,持有大眾公司的股份20%以下時,按實際持股比例計算投票權,當持股比例超過20%,其投票權不再增加,除非,除非你持有80%以上的大眾公司股份。
德國政府為什麼脫褲子放屁,不多不少就規定個80%呢?
答案也很簡單,因為大眾的政府持有股份剛剛好是20.1%,換句話說,只要政府的股份不出售,任你保時捷把市場上的股份買完,你也控股不了大眾公司。
那政府股份到底有沒有可能出售呢?
20.1%的政府股份由大眾公司所在地下薩克森州政府持有。
法律上講,歸全州納稅人所有,若要釋放股份,必須提交州議會表決,弄不好還得啟動公民投票,這動靜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所以,大家很清楚保時捷公司幾乎不可能拿下些許的政府股份——即便是去拿,那個動靜也會鬧得人人皆知,對沖基金向來消息靈通,肯定早就會知道這事兒。
為什麼保時捷宣布收購大眾都快3年了,還一點兒進展也沒有,就是因為,官方股份它始終搞不定,所以無法對市場上的股份動手。
這正是對沖基金敢於做空大眾股票的原因。
沒想到的是,2007年大賺之後,保時捷公司真的開始在市場上購買大眾公司的股份了,而且量還不少——這可引得一眾對沖基金竊喜不已,這下不僅是歐洲,連美國的一些對沖基金都跑來做空大眾公司的股票了。
保時捷公司傻麼?
當然也不傻!
保時捷為了收購大眾公司,早就把《大眾法案》研究清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從2005年起它就直接向歐洲法庭起訴,指控《大眾法案》違反了歐盟的《公平交易法》——這個法案在歐盟號稱是「經濟領域的憲法」,高於各國經濟相幹的法律,如果《大眾法案》真違反了《公平交易法》,就會被判無效。
對沖基金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他們認為,找歐盟法庭打官司曠日費時,訴訟的難度極高,而且歐盟法庭也不值得為一家企業直接懟敗歐盟第一強國德國政府的立法機構,所以市場一邊倒看衰保時捷的舉動。要不然,也不會引來那麼多放空的對沖基金。
嘿,你還別說,經過兩年多的訴訟,2007年底歐洲法庭正式判決《大眾法案》無效,保時捷收購大眾將和收購其他任何德國公司一樣,只要股份達到75%,就能控股大眾公司——這也正是保時捷在2008年開始在市場上大舉買入大眾公司股份的原因。
一眾看空的對沖基金第一局戰敗。
沒想到的是,對沖基金居然不思悔改,反而大舉加碼做空。
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德國的《證券交易法》規定,通過買入股票對一家上市公司持股超過30%之後,如再增持便屬要約收購,必須公告——熟悉我們股市的人肯定也明白這個規定(中國規定是持股5%以上就必須公告)。
保時捷雖然打贏官司廢了《大眾法案》,但卻躲不過《證券交易法》,就在打贏官司的時候,保時捷對大眾的持股剛好是31%,這意味著保時捷公司對大眾股份的增持以後,每進行一步都要公之於眾,在陽光下曬一曬。
可想而知,這個規定對空方無比有利。
31%的股份占比距離75%還有相當的距離,接下來,保時捷在明處,對沖基金在暗處,隨時可以相機離開,who 怕 who 啊?!
果不其然,當保時捷持有大眾股份的倉位增加到42.6%之後,這個數字就再也不往上漲了。
市場紛紛傳言保時捷的收購遇到障礙。於是,做空大眾股份的融券餘額開始大幅飆升,最高峰時放空大眾的空單總量竟然占到了流通盤的13%,這在德國DAX30指標股中,可是從來沒有過的(大眾股價記入DAX30指數)。
各大對沖基金瘋狂做空,孰不知滅頂之災正籠罩在他們頭頂。
因為,用慣了杠桿的他們,完全忽略了法蘭克福交易所的一項特殊交易規則,而這項交易規則可以讓保時捷規避必須公告的那個要求。
這個規定是什麼呢?
是關於高杠桿的期權交易的。法蘭克福交易所規定,如果購買股票期權的人按照股票的全額價款支付期權金,也就是說,不使用融資杠桿,就可以自行決定何時公布自己的期權倉位。
特別說明,《證券交易法》關於持有股份超過30%必須公布的規定,是針對現股買賣,而交易所的期權交易規則則是針對衍生品,兩者並不矛盾。
對沖基金忽視這個規定,其實再正常不過了。
眾所周知,期權是一種以小博大的高杠桿交易,對沖基金都是拿著別人的錢,在掙錢過程中唯恐資金不夠,所以期權交易中肯定願意使用杠桿——如果按照股票全價支付期權金,還不如直接買股票好了,使用購入期權而又付出全款,那不是傻瓜了麼?
嗯,的確沒有對沖基金傻瓜,所以,法蘭克福交易所的這一規定,從來沒有被人使用,自然也不會被人注意到……
保時捷就利用這條規則,支付全款的期權金,將自己本來處於陽光下每走一步都要曬一曬的股票倉位悄悄地轉移到了暗處。
而對沖基金們卻對此一無所知,一直還以為保時捷持有的大眾公司股份只有42.6%。
實際上呢?
保時捷早已悄悄地購買了大量的大眾股份的認購期權,而且全部採用全款購買,由此控制了額外31.5%的大眾流通股股份。
相加之後,保時捷可以控制的大眾股份已經高達總股本的74.1%,距離75%只有一步之遙。
再考慮到政府不可能出售的股份,市場上可供交易的大眾公司股票,實際上僅剩下5.8%。
與此同時,正如前文所述,在2008年10月23日,由於空頭肆無顧忌,大眾的空單總量已經高達流通盤的13%,這相當於總股本的10.4%。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空頭是當前的空頭,在不持有股份的情況下,按照現在的價格賣給人股份,到了交割日,空方必須履行交割義務,也就是買到股票支付給多方的,所以,只有股票跌了,空剛剛能夠掙到錢。
現在,如果空單總量高達總股本的10.4%,而市場上可供交易的股份只有5.8%,這意味著空方即便把市場上的股票買光,也不夠給期權多頭交割。
這樣一來,理論上說,大眾公司的股價可以上漲到無限高。
鑒於股份達到75%就可以控股大眾公司,保時捷將公告自身持有大眾看多的期權倉位公布日期選在了2008年10月26日——這天是星期天,股市不交易。
當保時捷公布自己持有的大眾公司股份+期權總股本已經占比74.1%之後,那天晚上,那些看空的對沖基金經理肯定都是徹夜難眠。
10月27日周一一開盤,法蘭克福交易所就爆發了史上最大的軋空行情,凡放空大眾的機構,誰也不想被甩在無券可補的4.6%裡,空頭們瘋搶股票,即使是比當初放空時高N倍的股價也忍痛購買。
大眾公司的股價兩天之內暴漲500%,從200歐元暴漲至1005歐元,大眾公司的總市值超越當時的埃克森美孚,成為全球第一大公司……
因為大眾公司的股份是法蘭克福指數的重要成分股,大眾股價飆升讓整個的德國股市都完全扭曲,如果繼續放任下去,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情況……
法蘭克福交易所出面了,交易所把保時捷和無法平倉的空方叫到一起協商,由保時捷主動釋出5%的股票讓空頭得以平倉,由此德國股市的交易才恢復正常。
平倉價格呢,當然按照當時的最高價平倉——這可是市場價格!
就這,還是保時捷給了你們機會,你們才能平倉,要不然,你們跪著叫爺爺,把大眾公司股份給買成2000歐元,也不給你們平倉!
就在這一過程中,各大對沖基金至少賠了幾十億歐元,很多基金經理一輩子掙到的錢,都不夠這一次賠,而保時捷公司則掙了有史以來不靠賣車的最大一筆錢!
據說,有年過6旬的基金經理流著眼淚回到座位上敲單回補,更有兩個基金經理因此而自殺。
動靜鬧得實在太大,搞得德國金融監管當局介入調查,但調查結果卻是,保時捷毫無違規之處,一眾對沖基金經理們只能咬碎了牙和著血咽下去。
金融界的人物,一向是「贏了裝牛逼,輸了扮苦逼」,於是很多人說這是保時捷和大眾公司之間的一個陰謀,更有人抨擊保時捷不好好造車卻來玩金融,這是不務正業!
沒想到,保時捷的發言人則輕輕一句話給全部懟了回去,「我還沒聽說有哪家對沖基金也生產跑車。」
什麼意思涅?
其實就是說,你們這些對沖基金經理,玩了幾十年金融,卻被我們做跑車的公司給玩這麼慘,你們所謂的賺錢無非是運氣,說到底,你們就是一幫傻瓜!
———–
第二幕
股權爭奪戰:我想要你,沒想到卻被你要了!
「兵者,詭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通過一個僵屍規則,大賺幾十億歐元,保時捷贏了!
保時捷贏了?!
保時捷到底贏了沒有?!
首先,我們要定義,保時捷什麼情況下叫做贏?
如果說賺對沖基金的錢就叫贏,保時捷贏得那叫一個漂亮。
可問題是,保時捷的目標是幹什麼?
是收購大眾公司!
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把這個目標叫做贏,那保時捷可謂是輸得一塌糊塗!
其實,即便是忘記了那個僵屍規則,對沖基金們也本不該輸得這麼慘的。
因為,保時捷雖然2007年盈利60億歐元,但2008年仍然向銀行申請100多億歐元的授信額度,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如此大筆的授信申請,保時捷當然是發了公告的,所以各大對沖基金也肯定都知曉此事。
他們竟沒有想想,一年淨賺60多億歐元的保時捷,自己錢都多得沒處花,還貸這麼多款幹嘛?要知道,當時的利息可不像現在這麼低,100多億歐元的利息,足以壓垮保時捷這家質地優良的公司。
特別是,保時捷申請授信的時間是在2008年初,而使用90億歐元授信則恰恰是在保時捷持有大眾公司股份達到42.6%並不再增加之時。
難道,保時捷貸款90多億歐元不用,天天趴在帳上給銀行付利息嗎?
所以說,那些重倉放空的基金經理們,輸得並不冤枉。
盡管大賺幾十億歐元,但保時捷最終並沒有得到75%的大眾公司股份,因為實在賺錢,保時捷將一部分全價認購股權賣給了別人。
他認為只要占51%的股份,就可以與大眾公司合併。然後以保時捷公司的資產做股份,就可以達到75%的控股比例。
沒想到的是,在保時捷持有大眾51%股權,然後提出組建合資公司的建議之後,大眾公司給倒打一耙——
弟弟,我們現在不約!你還沒有好好解釋你那麼一大筆債務是怎麼回事呢。
大眾公司董事會表示,我們這麼些年,好不容易賺了這麼多現金,你保時捷公司必須先公布詳細債務,努力降低負債率,否則,大眾不能冒險和你們合併。
盡管保時捷擁有大眾51%的股權,但並沒有辦法控制大眾的董事會。無法控制大眾的董事會,也就沒有辦法使用大眾的現金來解決自身的債務問題。
也許是2008年只顧著和對沖基金血戰了,也許是戰勝對沖基金之後無心造車,也許是當年全球經濟急劇下滑跑車銷量不佳,或者三方面原因都有,總之,2008年的保時捷公司賠得一塌糊塗……
還有銀行的90億歐元貸款等著你保時捷公司來還呢!
當年正值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保時捷公司陷入現金流困境:
1)要麼通過賣出大眾公司股票來還貸款——➤這個方案的問題在於,如果保時捷真的敢賣股票,股價勢必大幅度下跌,原來被吸血的對沖基金報仇機會就來了,他們可以集中做空大眾公司股票,讓大眾公司股價持續下跌,讓保時捷賣股票的損失很可能比原來賺的還要多。
2)繼續選擇與大眾合併,但因為現在淨資產太少負債率太高,就不得不降低自己在合資公司中的股份占比。
與此同時,大眾公司由於手握大把現金,則是兩頭占便宜——➤保時捷你要麼賣我公司的股票籌集現金,但現在可是金融危機,你越賣股價越跌,我正好掃貨;要麼,你就接受你二股東的地位,少給我在董事會嘚瑟。
趁你病,要你命,就是這麼來的!
金融危機之下,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思來想去,保時捷只有接受第二種方案。
2009年8月,福斯與保時捷控股達成一攬子龐雜合資協議,福斯方面當時以39億歐元價格購得保時捷汽車的49.9%股權,並通過中間控股公司控制這部分股權,保時捷控股控制其餘的50.1%股權。
與此同時,保時捷控股公司可以對剩餘50.1%的自身股權行使認沽權限,而福斯則可行使相應的認購權買下這50.1% 股權——時間截止日期都是2014年9月份。
沒想到,到了2012年7月4日,福斯突然宣布,他們將提前行使協議中規定的認購權,發起了對保時捷汽車的新一輪收購行動,福斯對保時捷控股支付44.6億歐元,100%控股了保時捷。
➤總結來看:
2005-2008年,保時捷想吃下大眾公司;
2008年沒吃下,到了2009年,反而不得不與大眾合併,無奈做了二股東;
到了2012年,大眾反過來以100%股權收購了保時捷公司!
想要做一把門口的野蠻人,打算惡意收購大眾,最終居然被收購對象大眾給收購了,也是叫個奇葩!
——–
第三幕
歸根結底,你的都還是我的!
大眾和保時捷合併,兩家合一家,從此天下太平了?
哪有那麼容易啊!
什麼公司不公司的,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好不好?
第一幕中,想要把大眾公司納入保時捷麾下的那個人,叫沃爾夫岡-保時捷(Wolfgang Porsche),是當時保時捷公司的掌舵人;
第二幕中,拒絕保時捷收購意向的人,則是大眾監事會主席費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ech),他在保時捷控股近75%的時候,站在了保時捷的對立面。
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保時捷現金流出現危機,而大眾憑著龐大的資產,拿到融資,導致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沃爾夫岡-保時捷最早是想由保時捷控制大眾,現在反而變成了費迪南德-皮耶希的大眾控制了保時捷,這對保時捷本人來說也不啻為一個巨大的諷刺。
看起來,費迪南德和沃爾夫岡兩個人,是不是勢同水火?
其實你錯了。
費迪南德這人,在汽車公司管理上很有一套,所以大眾公司才請他過來當監事會主席,但因為大眾公司帶有官方性質,皮耶希在大眾也就是個職業經理人而已,並不擁有大眾公司的什麼股份,更算不上大眾公司的大股東。
但是,費迪南德在另一家汽車公司裡是有股份的,而且占比高達40%左右。
你猜猜是哪家公司?
答案是:被大眾合併之前的保時捷公司!
至於沃爾夫岡本人,則占有合併前保時捷公司另外約60%的股份。
是不是有一種「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的感覺?
在大眾和保時捷公司的收購與反收購戰中,費迪南德雖然勝了,但主要是個面子,更不會把保時捷怎麼樣,因為在保時捷公司裡他占40%的股份,是第二大股東。
問題是,費迪南德有了面子,沃爾夫岡卻覺得很沒面子!
現在,大眾完全收購了保時捷,費迪南德和沃爾夫岡兩人也同時進入了大眾公司董事會,又可以以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的身份就面子問題互相慪氣了。
需要說明的是,從2007年到2015年,雖然費迪南德在大眾公司影響力巨大,但他並不是大眾公司的CEO,CEO是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這人是2007年由費迪南德提拔上來的人。
眼看馬丁在CEO職位上幹了8年之後,費迪南德忽然覺得這家夥功高蓋主,於是在2015年4月公開宣布「與文德恩之間有距離」,然後就召開大眾公司監事會,想要在會上換人——以費迪南德在大眾公司的資歷,他認為主要股東都會支持他的提議,其中包括持股20.1%的下薩克森州政府、工會以及沃爾夫岡。
誰知道,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的,就是沃爾夫岡——不僅否決了他的提議,而且聯合其他四方股東,迫使費迪南德不得不辭職(投票結果5:1),而馬丁則在沃爾夫岡的支持下,繼續留任CEO職位。
辭職之後,費迪南德「舉賢不避親」,提議讓自己的老婆烏蘇拉接替自己監事會主席的職位,而沃爾夫岡再次一點兒都沒給費迪南德面子,以他的老婆原來是個保姆(烏蘇拉與費迪南德結婚之前是個保姆),不具有管理能力為由直接否決。
更絕的是,沃爾夫岡還公開發表聲明,「多謝費迪南德這麼多年來對大眾的貢獻,祝他以後一切都好!」
這是掃地出門的節奏啊!
最終,費迪南德及其太太不得不從大眾公司淨身出戶。
這下子,曾經在保時捷大眾收購戰中一敗塗地被啪啪啪打臉的沃爾夫岡,可算是出了一口惡氣,啪啪啪地打了費迪南德夫妻的臉,把曾經丟失的面子,全部都在大眾公司內部給撿了回來。
然而,對大眾公司來說,2015年絕對是多事之秋。
大家如果略有記憶,應該記得2015年大眾發生了什麼讓世界目瞪口呆的事情。
沒錯,就是當年全球汽車業最著名的「柴油門件」(或稱「尾氣門事件」)!
2015年9月18日,美國環境保護署公布了德國大眾公司利用軟體設備作弊規避美國柴油車排放標準的情況——原來,大眾公司在部分柴油車上安裝了專門應對尾氣排放檢測的軟體,可以識別汽車是否處於檢測狀態,繼而在車檢時秘密啟動,從而使汽車能夠在車檢時順利過關,而在日常行駛時,這些汽車卻在大量排放污染物,最高可以達到美國法定標準的40倍!
隨後,大眾自己交代說全球約有1100萬輛車都安裝了此類欺騙設備。
美國的歐巴馬政府立即做出反應,責令福斯召回50萬相幹車輛,並開出每輛3.75萬美元的巨額罰單,總罰款金額高達180億美元。
與此同時,美國法務部也在著手介入調查,德國大眾公司和高管個人也因此面臨刑事控罪。
大眾公司股份應聲下跌,幾天之內市值跌去1/2還多。
後來,福斯的股價最低跌至50歐元以下,不到柴油門事件爆發前的1/4。
由於當時的福斯總市值也不過500億美元,如果其他各國政府也都對德國的柴油車開除巨額罰單,大眾公司恐怕要徹底破產了。
倘若真的如此,沃爾夫岡大戰對沖基金經理,費迪南德成功反收購保時捷,沃爾夫岡又成功在董事會排擠出費迪南德夫婦等等戰局,也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剛剛保住CEO職位的馬丁,堅稱自己對於柴油車作弊軟體毫不知情,並發出公開聲明,「從各方面感到抱歉,會全力追查,給出一個透明的答案」。
但是,大眾公司從2008年開始延續七年造假,人們默認最高管理層是知道的,就算CEO是被欺騙的,他還是要為這麼大規模的欺騙行為負責。
沃爾夫岡主持的監事會迅速做出反應,要求馬丁主動辭職,同時推薦了馬蒂亞斯-穆勒(Matthias Muller)擔任大眾公司CEO。
這家夥是誰呢?
馬蒂亞斯一直是沃爾夫岡掌管保時捷公司的得力助手,對沃爾夫岡和保時捷公司都可謂忠心耿耿,馬蒂亞斯就任大眾公司CEO,保時捷就能基本決定大眾的戰略決策——大眾公司的心臟和大腦,都已經變身為保時捷的人。
沒有意外,馬蒂亞斯成功就任大眾公司CEO,並在這一職位上工作迄今。
最終,經歷了8年無比曲折的過程,在大眾公司最困難的時候,沃爾夫岡成功實現了他控制大眾公司的夢想——大眾公司,終歸回到了保時捷家族的懷抱。
馬蒂亞斯-穆勒臨危受命,得到了資本市場的一致認可,他就任CEO的消息剛一出來,大眾公司的股價就止跌回漲。
在馬蒂亞斯的領導下,大眾公司召回了370萬輛有問題的汽車,設立第三方尾氣評估規則,降低對柴油車的依賴,並在2016年進軍電動汽車業務,將無人駕駛、汽車電池和汽車零部件生產作為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盡管柴油門的負面影響尚在,但2016年福斯再次超過其主要競爭對手豐田汽車公司,從而成為以銷量計算的全球最大汽車制造商。
到了2017年年中,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2年前公眾對於大眾公司的醜聞印象開始消退,大眾公司也正在恢復穩健的盈利,而公司股價也穩步上漲超過2015年「柴油門」事件爆發前夕。
世界一下子清靜了下來。
——–
尾聲
原來,這竟然是一個拼爺的故事……
1875年,一個叫做費迪南德-保時捷(Ferdinand Porsche)的男孩出生在奧地利,父親是一名白鐵工人,所以,男孩從小就對鐵制機械和電工很感興趣。
1900年,25歲的保時捷,來到戴姆勒車廠(汽車發明人戴姆勒創建的公司)在奧地利的Lohner分廠擔任設計總監,負責設計車型。
當時的汽車只是有錢人才用得起。隨著年歲漸長,已經成長為戴姆勒公司(現在的奔跑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保時捷向公司提議,要生產普通人買得起的汽車。但是,這個提議遭到董事會的否決,隨後,保時捷本人選擇了辭職離開。
1931年3月,在幾位投資者的幫助下,保時捷在斯加圖特建立了一家設計公司,專門開發汽車、飛機及輪船發動機,保時捷的兒子費利-保時捷(Ferry Porsche)後來也加入設計小組。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臺並建立納粹政府,「平民汽車」的概念成為領袖推銷的概念之一,而這也正是保時捷的想法,領袖為此專門召見他商討此事。
在領袖的積極支持之下,第一批針對平民的量產汽車1938年被生產出來,這種帶有政府入股性質的新車被命名為「大眾」;由於其外形,美國的《紐約時報》報導時將其稱為「甲殼蟲」,這就是我們在二戰電影中常常看到的德國汽車樣式。
保時捷不僅僅設計汽車,他還為納粹政府設計了虎型坦克,後來威震歐洲,也正因為這個關係,戰後保時捷被逮捕,並在法國坐了兩年牢。
老保時捷坐牢期間,他的發動機設計公司由兒子小保時捷和女兒露易絲-皮耶希(Louise Piech)打理——是的,他女兒嫁給了一個姓皮耶希的家族。
由於老保時捷及兒子小保時捷,都對汽車性能有著難以言喻的狂熱,所以,出獄之後他就在一對兒女的輔助下,以「甲殼蟲」車為基礎,開始高性能汽車的研發。1948年,由父子兩個一起自行研制的第一輛保時捷跑車面世。
1951年,實現過大眾車夢想,也實現過跑車夢想的保時捷闔然長眠。
現在,終於該揭曉本故事最重大的謎底:
現在的大眾公司,就是老保時捷和希特勒一起建立的那個公司,其2007-2015年的掌舵人費迪南德-皮耶希,有一個親媽,叫做露易絲-皮耶希,他從老媽那裡繼承了40%左右的保時捷公司的個人股份;
現在的保時捷公司,就是老保時捷最初的發動機設計公司,在戰後變身跑車生產公司,而文中提到的沃爾夫岡-保時捷,有一個親爸,叫費利-保時捷,他從老爸那裡繼承了保時捷公司60%左右的個人股份。
換句話說,前文故事所講到的爭鬥的兩位主角,是正宗的姑表兄弟,兩個人從小就在一塊兒玩耍,共同享受老保時捷的慈愛。
這下你也該明白,當初全球那麼多汽車公司,為什麼保時捷一門心思就對大眾情有獨鐘?
有傳言說,皮耶希和保時捷的股權爭鬥,其實是兩兄弟的合謀,他們老早就想把爺爺創立的大眾和保時捷都歸於家族掌控,但是,苦於各種法律限制不能如願,於是,就公開演了這麼長的一場戲。
一場戲演了十幾年,演員們都入戲很深——
但對家族產業傳承來說,十幾年也算不了很久,當大眾和保時捷的所有權與經營權都歸於保時捷家族而且能夠被很好的經營,老保時捷應當會含笑入地。
打賞
好文推薦(直接點擊下方藍色標題即可閱讀):
1.千萬不要拿生命去發生性關係!
2.北漂女生含淚揭露潛規則:拍戲需爬十張床!
3.京城最神秘的頂級會所,前天被連夜拆除…
4.一個地級市的副市長在山上上吊自殺,引發後續諸多謎團…
5.秦城監獄最神秘犯人,一個監區隻關他一人,還派一個排看守!
6.一名女大學生的反思:深度揭露大學最露骨生活…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