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青年,做豐饒漁場里碰撞交匯的洋流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新知青年,做豐饒漁場里碰撞交匯的洋流 職場 第1張

「各路知情者就像好多性質不同的洋流,觀點互相碰撞,產生張力與新知」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周刊

全文約3308字,細讀大約需要7分鐘

2018年12月22日,20位新知青年陸續登台北京三里屯紅館,合力貢獻了長達8小時的知乎年度TALK—新知青年說。繼鳥類學博士、化學系科普達人、圍棋國手、康復治療師、天文研究員、心理咨詢師、美食短視頻博主、編劇、動畫廣告導演、樂評人、室內設計師之後,主持人張皓翔上場,演講主題是《「笨拙」的人能否在競爭中取勝?》,分享他如何把知乎Live課程一度做到銷量第一的經歷。

線下他是一名節目製作人、主持人,線上他是聲音教練,通過知乎的付費課程教人如何長時間說話不累、口齒清楚、跟客戶溝通、演講時控制緊張情緒等技能。2016年年底,知乎Live上線半年後,張皓翔開始籌備開課,決定內容方向前他觀察了很長一段時間,發現當時網上開始出現大量音頻節目,節目的主持人們雖然是各自領域的專家,但在做內容產品這件事上還不是特別完美。

新知青年,做豐饒漁場里碰撞交匯的洋流 職場 第2張

知乎年度TALK—新知青年說

擁有多年主持、製作節目經驗的張皓翔便跟知乎的站方聯繫,告訴對方他想做一檔教別人怎麼做節目的節目,當時的製作人邵華傑和知乎的產品經理郭博文覺得非常好,但太小眾了,只有準備開Live的講者才會購買。他們建議張皓翔把這個想法放一放,先找一個能服務更多人的話題,比如平台調研後發現的、大量用戶感興趣的聲音訓練。這無疑給傳統媒體出身的張皓翔上了深刻一課:「以前做決策全憑經驗,現在則看數據。」

決定內容後,下一步便是尋找用戶。「行走網路想試試自己的斤兩,隱姓埋名不打台里旗號。我問自己,用戶為什麼要掏錢買我的東西呢?沒名氣,那就死磕服務。」那年過年,他在中俄邊境度假,外面零下40度,他也不出去,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在知乎Live上為用戶答疑,後來還建了一個QQ群,開直播逐個點評作業,細心的輔導與豐富的內容讓他的Live在2017年2月一經推出便成為當月最受歡迎的第一名。

新知青年,做豐饒漁場里碰撞交匯的洋流 職場 第3張

資深主持人張皓翔演講分享

2017年年中,知乎針對Live升級邀請了二三十位開過的用戶反饋意見,逝水(知乎ID)是其中一員。他是清華大學的電子工程博士,也是一名航空太空工程師,在知乎上開過兩場Live。第一次講火箭發射倒計時的故事,共有230人參與,這個數字在他看來算是「非常少」;第二次他調整思路,嘗試講些更大眾的話題,在2月適時推出《過完年,教你如何正確的飛》,分享如何選擇航空公司和航班、買機票、利用飛行時間高效工作和學習等乾貨,結果參與人數同樣不太理想。

兩次實踐後,逝水也深刻意識到「產品一定要研究市場需求」,「拖延症、抑鬱症、減肥、時間管理等話題,肯定會很多人來關注,但太空探索,別看高大上,其實非常小眾,離生活非常遙遠。在這個領域做得最好的幾位,比如太空精釀(知乎ID),講相關話題也就兩三百人,但一講自釀啤酒,就有幾千人報名。所以如果我要繼續做,必須得改變方式,知識付費是表面而短暫的概念,內容這件事越來越專業化、團隊化,不能輕率。」

參加完知乎開放日後,雖然逝水沒有開更多的個人Live,但他因此在活動上結識了張皓翔。倆人聊得投緣,張邀請他加入團隊,指導課程開發,同時在聲音課2.0版本的學員群里,邀請、篩選出54個知乎付費用戶,一起開發3.0課程。

這群年輕用戶來自各行各業,彼此素未謀面,完全通過網路,在業餘時間線上交流、分工合作。總主筆是逝水,副主筆是北大MBA,視覺總監拿過紅點獎,經營來自騰訊,後來課程的年度銷量拿到了知乎第一,團隊中畢業於清華的材料學碩士,也得益於在團隊里做課程的這段經歷,進入BAT擔任產品經理。

合作期間,他們每天開例會、做會議記錄、檢查進度、按照整體進度表分組完成目標……高效、高質的團隊素質讓組織者張皓翔一再感嘆:「很多線下的公司都做不到,真的感謝時代,互聯網協同工具和網路大大延展了我們的力量,」最後僅用了3個月便完成了課程。

挑選簡歷時,張皓翔有3個原則——有興趣、有能力、有條件。成員們大多來自劍橋、舊金山大學、清華、北大、中傳、日本慶應等名校,學歷以外,張皓翔更看重的是價值觀是否一致以及是否具備持久的毅力,「如果他相當長一段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比如運動,或者學習,那麼大概率是覺得可以的。」助手周春華在500強公司擔任財務,常年跑馬拉松,在剛過去的2018年底,將全年里每天拍的自己的一張照片製作成一個6分多鐘的新年視頻,逝水看到後驚嘆:「每天拍自己一秒,這件事這麼難,不在於有沒有工具,而是你真的能堅持做一年嗎?而這樣的人在我們團隊里面不止一個兩個,都具有很強的自我驅動能力與工作能力。之所以能找到這些優秀用戶,知乎做了第一次篩選,願意報我們的課、進群並堅持學習,這是第二次,最後我們再從中挑選十分之一。」

私家課銷量獲得年度第一後,張皓翔陸續收到多個平台的邀請,但他依然選擇留在知乎。他第一次在知乎答題時,還沒什麼粉絲,卻意外得了幾千個讚,從那時起他便感受到知乎平台求真、平等的氣質,「以問題為核心,而不僅僅看你是不是大v,這種底層價值觀真的很稀缺。我在很多網站混過,但只有在知乎建立了朋友的深度關係,因為大家都崇尚智識,團隊的人水平高於你,也願意一起做事。」

2012年知乎平台成立不久,逝水作為最早一批被李開復吸引過來的用戶,「每天都很震撼,好多有趣的話題和答案。」他非常認同當時的網站口號,「認真你就贏了」,至今還記得采銅(知乎ID)在「你有沒有相見恨晚的知識想推薦給年輕人」一題下的回答,「通過努力獲得的東西所帶來的愉悅都有衰竭期,有的很短,有的很長,物質層面的往往很短,但像背單詞這一類的努力,獲益的衰竭期很長,值得堅持做」,給了他很大啟發。

張皓翔幾乎同一時間加入知乎,如今他已想不起來剛看知乎時耳目一新的具體某個問題或回答,但印象深刻是「網站的信息結構,給我很大的震撼。專業人士和知情者用嚴謹又可口的方式來傳達信息,站方提供了細致而科學的目錄,你要去主動選擇什麼內容出現在你的時間線,被選擇呈現出來的內容帶有第一無二的氣質,這種組織結構和生產呈現方式像一個新而好的生命,我被它深深吸引到了。」

最近,他在讀《漁業資源與漁場學》,一本關於養殖的書,書里說世界上最好的漁場,往往出現在不同性質的水系交匯的地方,頻繁地碰撞交匯融合,底層海水往上泛,營養鹽帶到表面,浮遊生物大量繁殖,餵養大量的魚,最終形成豐饒的大漁場。

知乎對張皓翔而言,便如同這樣的典型漁場。「以前的信息獲取往往是通過記者,現在依托互聯網,各路知情者就像好多性質不同的洋流,觀點互相碰撞,產生張力與新知。」他最愛看「如何評價xx事」系列,作為一個新聞評論員,他驚喜地從中發現眾多優質的信源,為他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其次,他把知乎視作最靠譜的導購網站之一,愛用知乎來做買東西前的信息篩選,採訪當天還在看應該買一把什麼樣的吉他。

近幾年,逝水明顯感覺到知乎的變化,有關時事新聞的討論大幅增多,而且往往會出現有別主流聲音的意見。特朗普當選前期,國內外一致不看好,但當時知乎上就有一篇在美國大學從事政治學研究的用戶寫的關於為什麼特朗普會當選的優質回答。張皓翔對這個問題同樣印象深刻,他在2010年離開主持一線,2016年有檔脫口秀節目邀請他做主持人,當時他已經很多年沒做節目,最終能成為節目主咖,很大程度上是靠著知識儲備脫穎而出。在討論美國總統選舉時,他提出不要把特朗普當小丑,並且歷數其早年在美國做房地產時戰鬥力極強的事。「這些信息大都因知乎而來,知乎給了我線索和鑰匙,我以此來獲得新知。」

新知青年,做豐饒漁場里碰撞交匯的洋流 職場 第4張

知乎站內提問「2016 美國大選投票已正式開始,特朗普和希拉蕊的形勢如何?」

這也十分符合知乎創始人、CEO周源的初心,他在《CEO來了》節目中接受訪問時表示,知乎團隊從來沒有刻意吸引及留住馬化騰、李開復、徐小平等高關注度的頭部用戶,「知乎大量的內容分享,其實更多是來自於生活和各種專業里的普通人。剛剛說的那些用戶怎麼可能去回答一個三線城市要解決具體房產官司的問題,他解決不了,但剛好在那個地方打官司的一個律師,就可以把經驗分享給你。」

為了形成平台客觀求真的氛圍和機制,知乎成立並積累、沉淀兩年半才全面對外開放。時間是最好的檢驗官,如周源所說,「這些專業人士也許很普通,但他們這樣的分享,又可以變得很強大。」


新知青年,做豐饒漁場里碰撞交匯的洋流 職場 第5張

中國人物類媒體的主管者

提供有格調、有智力的人物讀本

記錄我們的命運·為歷史留存一份底稿


新知青年,做豐饒漁場里碰撞交匯的洋流 職場 第7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