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股權分散,三大持股主體各持有約30%的股份,穿透後公司股東數量或超過200人;旗下擁有19家控股子公司,5家未披露盈利狀況,9家虧損,僅有5家盈利;報告期內年均不足30%的毛利率水平低於同行10個點以上;帶著諸多問題上市的康龍化成(北京)新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康龍化成」)能否坐穩CRO領域的第二把交椅?
資料顯示,康龍化成的前身為設立於2004年7月的康龍化成(北京)新藥技術有限公司,公司聚焦於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為全球制藥企業提供藥物發現、藥物開發及生產的CRO(合同研究組織)+CMO(合同生產組織)解決方案。
根據其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2018年6月,公司做到營業收入分別為:11.28億元、16.34億元、22.94億元和12.7億元,同期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0.74億元、1.77億元、2.31億元和1.22億元。
公司在招股書稱,世界前十大CRO企業中,康龍化成位於世界第三,國內僅次於藥明康德,排名第二。但從公司的營收和盈利規模來看,公司與藥明康德均存在較大差距。根據藥明康德2018年半年報顯示,藥明康德做到營收44.09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72億元。
此外,據排名第三的泰格醫療2018年的半年報顯示,其做到營業收入為10.33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9億元,面對泰格醫療的大力追趕,康龍化成CRO領域的第二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
股權結構較為複雜,穿透後股東數量或超200人
2017年6月,康龍化成已向證券會申報創業板上市材料並披露了招股書,根據其顯示,股權結構分散,單一股東的持股比例均在30%以下,不存在控股股東,無任何一方股東可以單方面決定股東大會決議,亦無任何一方股東可以基於其提名的董事單方面決定董事會決議,因此康龍化成不存在實際控制人。
但公司最新招股書中披露,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經理)Boliang Lou、董事兼首席經營官(副經理)樓小強及董事兼執行副總裁(副經理)鄭北三人為康龍化成的共同實際控制人。三人合計並通過康龍控股、寧波龍泰康等其持股主體共持有康龍化成31.73%的股份。
《財經參考》對比兩次披露招股書,康龍化成的股權結構並無變化。公司主要管理層持股主體、中信並購基金持股主體、君聯資本持股主體及其他股東組成,其中,三大持股主體分別占比為31.73%、31.42%和23.56%。
「康龍化成的股權結構將管理層持股主體列入實際控制人意義並不大,
其持股比例相對於其他兩大持股主體並沒有顯著的優勢,且上市後可能面臨控制權之爭和解禁後大幅減持的風險。」一位專業的券商投行人士對《財經參考》表示。
康龍化成亦承認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權比例較低的風險,如果未來其他股東通過增持股份謀求影響甚至控制公司,可能會對公司管理團隊和業務經營的穩定性產生不利影響。
股東人數眾多也是康龍化成股權複雜的表現,僅管理層持股主體涉及的股東數量就多達150餘名。其中,康龍控股股東65名,主要來自於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英國、印度、台灣和香港等境外地區;此外,龍泰鼎盛、龍泰匯盛、龍泰匯信和龍泰眾盛擁有的股東數量分別為17名、23名22名和28名,以上合併股東人數達155名。
另外,中信並購基金持股主體共擁有16名法人股東和1名個人股東,君聯資本持股主體主要由君聯聞達和君聯茂林組成,共擁有25名法人股東,以上三大控股主體共擁有的股東數量達196名,加上GL、Hartross、金普瑞達、鬱嶽江、Hallow和C&D6名其他股東,公司的股東數量高達202名。
斥巨資「圈地」,子公司業績不振
報告期內,康龍化成進行的股權和資產收購達6次,成交金額3041.84萬英鎊、3049.29萬美元和11.84億元,根據當前匯率折合人民幣共計16.6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康龍化成在國內高達11.84億元的二次收購或是沖著標的的地皮而來。資料顯示,公司斥資1.5億元收購的寧波康泰博,在2015年3月取得了杭州灣新區濱海五路甬新 G-137#地塊的土地使用權。而康龍化成斥資9.68億元對北京康泰博的資產收購更是直接對價購買其持有的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泰河路6號的全部房屋及土地。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康龍化成上述二次收購活動難於說是為了整合和優化主營業務而進行的,醫藥行業「圈地」現象並不鮮見,基因測試龍頭的華大,就掛著「華大基因」名頭的產業園、健康小鎮在全國遍地開花,此外,華大還聘請了資深地產人士前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擔任華大集團董事會聯席董事長。那麼,主營藥物開發的康龍化成是否會跨界向地產拓展?
2018年1-9月,公司做到營業收入203,550.3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92%,相對於2015年至2017年復合增長率的42.17%,出現了顯著放緩。
2015年-2018年6月,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27.54%、29%、32.55%和29.86%,雖有上升的趨勢,但相對行業平均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數據顯示,報告期同期行業毛利率的均值分別為41.51%、43.95%、45.23%和43.14%。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康龍化成擁有19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包括9家直接或間接全資持有的境內子公司,10家直接或間接控股的境外子公司。
《財經參考》梳理髮現,截至2018年6月,在這19家控股子公司中,僅有康龍昌平、康龍天津、康龍寧波、康龍西安和康龍(美國)盈利,而康龍(香港)國際等9家子公司處於虧損的狀態,其中,虧損達百萬以上的5家,虧損較為嚴重的是康龍(英國)、寧波康泰博、康龍(香港)國際,2018年1-6月,其做到淨利潤分別為-1,088.77萬元、-340.83萬元和-180.84萬元,另外5家則未披露相關的盈利數據。
2015年-2018年6月,公司在歐美地區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0.42%、85.57%、86.05%和85.55%。頗為戲劇的是,康龍化成子公司中虧損的多為境外企業,同時,在中美貿易摩擦中,此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司公布的擬加征關稅中國商品清單中,就包括上百種藥品和醫療器械。隨著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以歐美髮達國家為主要市場的康龍化成,境外收入能否持續面臨著變數。
康龍化成對此表示,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目前對康龍化成業務無直接影響,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目前對康龍化成業務影響很小,但同時公司也表明,即使美國出台對中國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不利的政策,公司將通過挖掘國內市場潛力來降低其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