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創業成功了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1998年,國有企業改革全面展開,大批職工無奈下崗。為了鼓勵下崗工人鼓起勇氣再就業,中央電視台拍攝了一些列相關的公益廣告,劉歡老師演唱的歌曲《從頭再來》最為知名,也最能打動人心。

彼時,國內似乎尚無「創業」的概念,「再就業」是被動的,甚至被認為是不幸的。

你創業成功了嗎? 未分類 第1張

前後不過二十年,頗顯無奈的「再就業」早已消失無影,充滿豪氣的「創業」取而代之,成為這個時代最為顯著的關鍵詞之一。

創業之風如火如荼

似乎所有人都告訴你「去創業吧,機遇比能力重要」、「去創業吧,選擇大於努力」。諸如「每個人都有一次財務自由的機會」的口號,更是鼓舞著無數人的雄心。

大佬們忙著互聯網+、智能家居、無人駕駛、新零售、公共出行;小白們則忙著加盟泡麵小食堂、各種茶、民宿、自動售賣機;各種微商品牌更是層出不窮,面膜、內衣、保健品應有盡有……

你創業成功了嗎? 未分類 第2張

可互聯網時代的各種騙局,似乎都沾有互聯網特徵——用互聯網概念進行包裝和炒作,以造成虛假繁榮的景象,煽動創業者的情緒;此外,還用用理想、文化和情懷進行甩鍋。難怪有人會說「收智商稅的最高境界是讓受騙者在事發後還為騙子講情說理,割韭菜的最高境界是下一碴兒韭菜自己送上門大聲說‘感謝給我這個機會’」。

代理模式下的「深坑」

微商大肆興起的那幾年,上至退休大媽、下至在校學生,「代理熱」熱度不減,很多三無劣質化妝品、保養塑形產品頻頻輸向市場,多少執迷於財富夢的人陷入財務和人際交往困境。觀察君身邊就不乏年輕女孩兼職微商的案例,不聽家人勸阻的她在三無產品的路上一去不回頭,最後積壓了滿屋子的「高檔面膜」……可時至今日,她竟然堅信自己代理的品牌是有夢想的,賣不出去貨是自己不夠努力。

如今,隨著短視頻的興起,許多微商搖身一變成為了「抖商」,主打教程和培訓,教小白怎樣在抖音等平台成名賺錢。明眼人不看出,他們的真正的目的在於發展「下線」,讓更多的觀眾成為「逐夢人」,進自己的付費群並購買課程。即使抖音官方平台警示這是「非官方行為」,仍有無數人懷著出名夢,前赴後繼地任人宰割。

你創業成功了嗎? 未分類 第3張

其實,無論是「微商」還是「抖商」,互聯網時代的各種騙局,都有互聯網特徵——用互聯網概念進行炒作,造成虛假繁榮的景象,煽動創業者的情緒;此外,用理想、文化和情懷進行包裝,營造一種雞血的氛圍,讓人無異味離成功真的「只差一步」,即使最後沒有成功,錯肯定也出在自己身上。

難怪有人會說「收智商稅的最高境界是讓受騙者在事發後還為騙子講情說理,割韭菜的最高境界是下一碴兒韭菜自己送上門大聲說‘感謝給我這個機會’」。

發財「就差一步」的造夢方式,在實體投資騙局中也有體現,近年來依靠社交媒體走入大眾視野的各類「網紅店」,讓加盟投資騙局又有了新的機遇。

其中,泡麵小食堂尤為受人關注。

承諾情懷和輕鬆沒有出現,實際上全是投資者的血本無歸。甚至在裝修行業內,有這麼一個人人皆知的行業規則——接到泡麵小食堂的裝修,請務必快速收回裝修款,不然,還沒等要回裝修款,這家店可能就倒閉了……

這絕非危言聳聽,動則幾十元一碗的泡麵,搭配各種高價配菜,毫無特色的味道,很難讓消費者吃出情懷,這也成為市場上少有的基本沒有回頭客的店。

相似的加盟平台和騙局數之不盡,「保證一年回本」、「低成本、零風險、高收入」的加盟廣告無所不在,令人防不勝防。幹勁沖天的熱血青年,往往是東拼西湊信心滿滿入局,而遭遇騙局後則是負債累累灰頭土臉出局;其中還有一些不服輸不願面對沉沒成本的深陷案例,創業信心和積極人生態度都遭遇了致命打擊。

其實,很多創業者都未注意到這麼一個現象:那些沒有很好積淀的品牌一旦大肆開放加盟,就意味著品牌本身對自己失去了要求。無數創業者發現自己過了「陪聊,陪酒,賠笑,賠本」的三年甚至更短,財務自由沒見著,反而只能把房子賣了湊錢發薪水;經常在車里哭完,然後笑著走進辦公室;28歲,頭髮白了一半……

尤其是在「風口論」的誘導下,大家把心思都放在追逐風口上,被一個個光鮮亮麗的概念引入歧途,而忽略了真實的市場。

很多人一哄而上地追風口,去甚少有創業者沉心靜氣,踏踏實實做事情,深耕某個領域。所以,創業者做死了一個又一個風口,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房東」對「泡麵小食堂」型的小型實體店創業者心存偏見。

創業,不能想當然。以為坐在家里一分析,上網查一下資料,幾個人湊點資金就能創業是不現實的。當然,即便有好多項目,有正確的思路,創業之路同樣不見得就能順風順水——巨額的房租,正慢慢吞噬著許多人的創業夢想。

房租實體下創業困局

有人悔恨自己因年少輕狂一頭紮進這條「不歸路」;有人調侃資本寒冬中的投資人永遠是「下次再聯繫」;有人與合夥人反目成仇;更多的人敗給了「房東」。

上周末,觀察君路過一商鋪,位於某大型商場的地下一層。僅僅7平米的店面,租金卻高達11.5萬/月,加上水電物業,即使不算員工薪水,此店每天的營業額至少要達到4000元才能不虧本。想要做到財務自由,根本就是遙遙無期。

你創業成功了嗎? 未分類 第4張

很少有年輕創業者去研究,商鋪市場一直是講究帶動效應的市場,好的商鋪可能在預售之前就已經被「內定」了,大品牌入駐甚至有優惠、倒貼。一般來講,排在首位的是國際大牌的,然後是國內小眾精英品牌,最後才是大眾品牌、中小品牌和個體戶。

「要是社區下面是星巴克那說明是品質社區,要是社區下面是沙縣小吃和拉面蓋飯,那這個社區就完蛋了」——出自某大型地產商項目負責人。

只要我們注意觀察,就不難發現,很多大型商場以優惠、贈送等方式吸引國際大牌來合作,提升了商場的形象與口碑之後,其店鋪租金也跟著水漲船高,那些看中商場客流與高端形象的個體創業者,只能以絕租金承租被「挑剩下」的位置。客流達不到,租金有很高,生意會越做越難。

老板們都說:「員工為我打工,而我卻為房東打工」,這早就不是一個笑話。一位實體餐飲老板分享了他的經歷和感悟,甚至跟想要入局實體餐飲的朋友說:珍愛生命,遠離餐飲,不幹飯店才能好好活著……

凡此種種,才造成了創業初期舉步維艱的困境。

當然,觀察君並非看衰創者風潮,畢竟在滾滾向前的時代中,懷揣理想、不抱怨、不等待命運的判決、積極尋找對策的創業風範,才更應該被肯定。

誠如某位名人所說,「你想過普通的生活,就會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過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上最強的傷害。這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會給你最痛」。

創業之路,艱難困苦,不要盲目去談創業,且行且珍惜。

你創業成功了嗎? 未分類 第5張

wwwgx2016互聯網觀察

每天精選深度互聯網業內文章

整理最新互聯網業界資訊,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