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存實亡的「花費」金融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消費金融經歷了數年的飛速發展後,現在已經進入高位調整階段,下一步面臨進或退的抉擇,不過更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的消費金融是否仍在我們所熟悉的消費場景中,或者只是包含了很大水分的盲目擴張。

當前,促消費的導向沒變,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穩定國內有效需求,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促消費的消費金融,前景依舊光明,問題是,並非所有的消費金融,都在促消費。

消費金融促消費,是指貸款被用在消費上,如商場購物刷信用卡、電商購物刷花唄、任性付等,資金直接進入商家帳戶,流向清晰、用途可控,是最直接的消費金融促銷費。還有一類,則是資金先到借款人帳戶,由借款人自由支配,資金用途不再可控。

通常,我們把資金直接進入商家帳戶的消費貸款,稱為場景分期,直接進借款人帳戶的,稱之為現金分期(≥被千夫所指的現金貸)。

2017年之前,場景分期為主,現金分期為輔,消費金融促消費的底色十足。2017年之後,現金分期成為黑馬,從支流變幹流,消費金融,未必在促消費了。

一則,現金對應全場景,自然包括非消費場景。如借錢給發小交結婚份子錢,借錢投P2P薅羊毛,借錢交首付,甚至借平台A還平台B,即以貸還貸。二則,以貸還貸後,還錢能力不受收入限制,借錢能力就能漲到天上。如報紙中的待業青年,收入為零,依舊可以從二十多家平台借款數十萬。

這個時候,站在行業角度,消費貸款規模在擴張,結構在虛化——非消費性借款(不包括住房貸款)占比越來越高。

名存實亡的「花費」金融 財經 第1張

接下來,我們從宏觀數據結構里找一些佐證。

2014-2018年,居民部門杠桿率從36%提升至53%,新借了不少錢。借的錢用在什麼地方了?

2014-2016年,房市火爆,住房貸款占比持續提升,可理解成借的錢去買房了(此為正規的個人住房貸款,與消費貸違規入房市性質不同,不能混淆)。2017年之後,房住不炒,住房貸款占比微降,居民借的錢不再流向房地產,照理說,應該去支持消費了。

可從居民消費支出/可支配收入數據看,2014年以來,消費支出占比一直在下降,2017年之後,降速反而更快了。

名存實亡的「花費」金融 財經 第2張

如此看來,居民借款既沒有大規模入房市,也未能有效轉化為消費支出。錢去了哪里?

基於邏輯判斷,一部分借由小微企業主流入經營領域,即經營貸款;一部分則屬於消費貸違規入股市、樓市甚至P2P;當然,還有一部分用於以貸還貸,滾起了債務雪球等。

結合行業實際看,2017年,現金貸是業內爆品,現金貸的目標客群,既非小微企業主,也非投資客,而是初次接觸貸款的年輕人。以現金貸為載體借出來的錢,既不會流入經營領域,也不會流入股市樓市,若未能變成消費支出,大概率變成了以貸還貸。

這就是消費金融的脫實向虛。

本文由「洪言微語」原創,作者系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