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今天,EA DICE工作室開發的《星際大戰:前線2》歷經25個版本的更迭,終於宣布停止更新。
而同為DICE開發的《戰地風雲V》被《星際大戰》反襯出了大寫的"慘"字。
4月23日晚間,DICE的高級制作人瑞恩·麥克阿瑟在官網發布《戰地風雲V》夏季更新計劃。緊接著,DICE的官推表示:隨著戰情浪潮第六章的結束,之後將不會有新的章節;而6月將會部署最後一次內容更新,此後僅會對社區遊戲和遊戲品質進行更新。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部二戰遊戲的運營周期就這樣結束了。
這部魔幻的二戰遊戲只有英德兩軍打遍地中海,日軍美軍突然冒出來;在1943年,這場魔幻二戰宣告結束。
沒有歐洲西線的西方盟軍登陸諾曼底,沒有歐洲東線的蘇軍血戰孤城。DICE通過取消歐洲東西線戰場的後續戰爭,減少了數千萬軍民的傷亡,屬實是反戰奇才。
玩笑歸玩笑。任何玩家對於一部有發展前景的、健康的服務型遊戲,根本不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成本去擔心後續內容和版本調整。
玩家只需要考慮一件事:
玩。
但《戰地風雲》玩家卻為了《戰地風雲V》的更新操碎了心,堪稱是繼《第二十二條軍規》後最大的黑色幽默。
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戰地風雲V》為什麼會落得猛虎末路的下場,為什麼EA對《星際大戰:前線2》比自家"親兒子"《戰地風雲V》更加在意。
1
百因必有果,我們先把時間撥回2017年。而這一年出了兩件"大事":
一件是2017年1月《使命召喚》原職業選手弗洛裡安·勒·碧罕入職DICE
另一件是2017年底,《戰地風雲1 力挽狂瀾》DLC推出之前DICE內部爆發的離職潮,這件事也直接導致《力挽狂瀾》被拆成了兩部分,推到18年1月末和2月分兩次更新。
而Glassdoor與LinkedIn上的DICE原員工對DICE的評價,大家可以拿來參考。
這兩件事其實在當時來看並不重要。無非是一個遊戲大佬去了EA供職,DLC3的新內容推遲上線。對玩家而言,不過抱怨幾句而已,不痛不癢。
但它們卻預示了兩件事:
EA有心躋身射擊類電競遊戲市場;
DICE的開發團隊註入新血,並且逐漸空心化。
這是《戰地風雲V》全面潰敗的伏筆。
2
災難埋好了伏筆,表面上的暴風驟雨開始了。
2018年5月末,EA召開了《戰地風雲V》的首次發布會,主題是"不為人知的二戰"。這部兩分半的首發預告片一鏡到底,內容量巨大,從義肢女兵到背著武士刀的英軍空降兵應有盡有。
預告片播完了,從媒體到玩家全都看傻了。
武士刀空降兵,義肢女兵,英國奎托斯,菘藍黑人二戰武士,cooooool
緊接著就是意料之中的風評劇烈兩極分化:
一方認為這些看起來魔幻的內容在真實歷史上都有跡可循,讓人們看到不一樣的二戰很有意義。
另一方直接表示我們是來玩遊戲的,不是看歷史書的。而這些冷門戰役難以帶來足夠暢快的體驗。
同時,DICE的制作人大衛·瑟蘭德公開表示"《戰地5》中蘇聯不算盟軍陣營",於是又被東歐的網友罵上了推特熱搜。
而DICE的第二次營銷自爆就在爭吵聲中降臨。
EA的高管帕德裡克·索德倫德表示:"指責首發預告片中女兵的人都沒文化……要麼接受(義肢女兵),要麼別買我們遊戲。"
而DICE的COO奧斯卡·加百列森直接表示"愛玩玩,不玩滾"。
原來北歐式的公關都這味啊,我錯怪育碧Massive的"如果你玩不下去,就不要玩"了。
傲慢給顧客看,顧客會慣你毛病?
就算是壽司之神的店,一樣有摔門而出的人。
而DICE也知道適時賣乖,E3前後的預告片開始,不說這些女兵、身體障礙這些有的沒的。他們一直在刻意強調"遊戲後續內容以戰情浪潮章節的形式發布,本作開始去DLC化,並且都是免費更新"。
也就是說以往放在DLC更新的武器和地圖大家全都有了。
說實話,這玩意放在2018年拿出來吹都涉嫌違反《廣告法》,當時很多業內人士都在吹"EA要引導一波新的潮流""玩家們都會因此受益"。
這個時候盡管玩家們被EA的公關冒犯到,但依然選擇"看空做多",老實預購。
而各路媒體、分析師和業內人士把去DLC化的運營方式吹出了花,背後的資方和EA選擇看多做多。
別管《戰地風雲V》本身的輿論怎麼樣,也不要計較義肢女兵武士刀的事情。就這種盈利模式放在投資者的眼裡,完全是遊戲界的龍傲天的劇本。
只要後面皮膚做得好,用戶留存率夠高,不亂搞P2W,《戰地風雲V》沒理由會輸。
但DICE作為北歐開發商,心靈如北極之雪花般剔透善良,不忍心讓失敗向隅而泣。
所以他們接下來的行動和做法為《戰地風雲V》抬起了棺材。
3
《戰地風雲V》的A測B測兩次測試已經暴露出了許多設計和開發問題,比如主武器子彈過少而副武器子彈過多,還有netcode導致的TTK和TTD嚴重不對等。
於是DICE宣布《戰地風雲V》從10月中旬跳票到11月初。玩家們坐在大鍋裡為DICE唱讚歌,覺得《戰地風雲V》避開《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的發售期,精細打磨內容,調整設計失誤。
他們還絲毫不知道EA把《戰地風雲V》當作推銷Origin平臺通行證EA Access的工具。《戰地風雲V》是死是活,EA不在乎,隨便DICE霍禍。
《戰地風雲》《極品飛車》都是EA的招牌,但《FIFA》和《麥登橄欖球》這些體育遊戲才是EA的財神。
招牌不一定被重視,但能從這些遊戲多撈一筆是一筆。
這就是為什麼EA Access用戶可以提前玩《戰地風雲V》,而12月初的Access用戶還可以得到一把鍍鉻1911手槍——這把漂亮的1911出即絕版。
就是這把銀色的鍍鉻1911,早已絕版
預購了豪華版的玩家只有高貴的紅魔皮膚,還是拆成了20件每周發給你一部分。
什麼?商店裡說的每周二十個戰利品箱子?那是你理解錯了,和我DICE無關。
後來開發《聖歌》的Bioware還公開拆臺,表示寒霜引擎的使用表現根本不行,間接貶損DICE。
當然了,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但你看到的一定是資本想讓你看到的。
不論Bioware批評DICE是真心還是假意,都給了EA高層挫DICE銳氣的好機會。
收起他們的銳氣,他們才能心甘情願地優先調度資源,為米奇·帕爾帕廷開發《星際大戰:前線2》的後續內容。
4
EA壓著DICE,而DICE的野心太膨脹。他們想用《戰地風雲V》講完整個二戰。
如果按照早期的內幕說法,《戰地風雲V》會更新十個戰情浪潮章節。每個章節的體量和半個DLC一樣大。
我們在這裡隨便地不負責任猜測一下,即便大逃殺專門一章,歐洲東線、太平洋、中東北非各兩章,歐洲西線後期也可以獨占三章——這三章只需要重復利用之前的素材。
這些內容更新出來,《戰地風雲V》就是內容覆蓋最全面的二戰娛樂向遊戲了。
但如果他們真這麼做了,玩家還罵什麼呢?
DICE利用了開發者和玩家的不對稱關係,在內容更新量上大幅度縮水,同時多次地擱置內容更新,動不動還會稍微跳票,拖到幾天之後發新內容。
某種角度上來看,他們確實"不是在故意鴿",因為DICE的開發團隊已經空心化,缺少高效開發的人力資源,而主要的開發資源也被《星際大戰:前線2》的開發團隊挪用了。
結果就是,最早提出的拖拽功能被腰斬;各路解包得到的武器、道具、皮膚很多都沒有進入遊戲;蘇聯東線戰場的配音都配好了,現在看來也不會推出了。
美日陣營的推出可能是EA Play上唯一的驚喜
而《戰地風雲V》採用Fairfight反作弊,效率低下,所以玩家對於付費私服的呼聲一直很高,EA在19年春天就表示要在9月加入付費私服,結果只是個掛羊頭賣狗肉的社區服務器。
至於反作弊,沒了Punkbuster之後,《戰地風雲》的反作弊有和沒有,這有區別?
沒有區別。
實質性的內容做不出來,反作弊軟弱無力,但《戰地風雲V》在數值平衡的頻率上達到了歷代的巔峰。
從來沒有哪部《戰地風雲》有這麼高頻的數值平衡更新。
你看,DICE做東西拖拖拉拉,畫大餅的時候重拳出擊,更新無非就是做做平衡,修修bug,然後帶來更多的bug。
19年秋末更新的美日太平洋戰場不過是回光返照。
畫餅畫到最後,DICE剩下了一群武大郎。
5
DICE的這種野心不僅體現在主要內容的更新上,還有EA"強迫他們"做《戰地》電競化,以及EA Criterion工作室負責的烈焰風暴大逃殺。
EA旗下的遊戲並非沒有過電競化,EA也絕非沒有電競化的根源。
21世紀初,EA並沒有主推呼聲極高的《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2》,而是把《極品飛車:地下狂飆》帶到了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的賽場。
十年之前比較受到重視的射擊遊戲比賽項目主要還是《反恐精英》和《虛幻競技場》。隨著近幾年射擊類遊戲競技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發現了這部分市場的潛力。
動視暴雪CWL(《使命召喚》世界聯賽)、CDL(《使命召喚》聯賽)和OWL(《守望先鋒》聯賽),育碧有《彩虹六號:圍攻》的Major。
EA不眼饞是假話。
所以,EA在《戰地風雲1》推出後表示"我們有競技市場需求",在2017年初秋的科隆展正式入局小規模電競模式《戰地風雲1:入侵》。
你看,半年多以前,《使命召喚》聯賽的原職業哥弗洛裡安·勒·碧罕入職DICE。巧不巧?
但《戰地風雲1:入侵》最終在多種原因之下宣告失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戰地風雲》不適合小戰場,《入侵》根本不好玩。
EA沒死心,所以《戰地風雲V》一直在背地裡做5V5的小規模競技模式,有著獨立的兵種劃分,甚至還有專屬的排位等級和獎勵。
而EA Criterion工作室也是一早就宣布了開發《戰地5》大逃殺的消息。
早點宣布對EA其實不是壞事。大逃殺做好了,DICE滿堂彩,還能重新啟動Criterion旗下的項目;做得不好,有人替DICE背鍋。
5V5和大逃殺的存在,使得整個遊戲的遊戲節奏和數據一開始就往競技化方向發展。
DICE兩次大改TTK數據,卻沒發現除了數據本身的問題之外,網路代碼和封包也有各種弊病。
而《戰地風雲》特色的征服等模式也因為數據失衡和網路代碼的問題漏洞百出。
所以,DICE這個啊,這個叫做邯鄲學步。
6
除了競技、大逃殺和"不為人知的二戰",《戰地風雲V》的野心還包括"完美的政治正確"——當然,是有利於西方輿論的那種。
這裡姑且不談蘇聯是不是盟軍,我們看遊戲成品。
《戰地風雲V》在戰役故事中誇讚挪威反抗軍,直接或間接地貶低盟軍。盡管"猛虎末路"確實是站在德國人的角度反思戰爭,但一些旁白和臺詞或多或少有點不對勁。
比如序章中一架德軍戰機飛越德累斯頓,旁白說著"全面戰爭把戰火帶回家園"。
不知道你什麼感覺。如果這是英國飛機飛在英國上空保衛我們的盟軍盟友,我沒什麼感覺。
但現在這個場景和旁白放在一起就會變成德國是盟軍反抗侵略的「受害者」形象。
我吐了。
而精英角色的人設和簡介,基本就是無限放大盟軍的粗魯暴力和軸心的敬業專精。
我知道,反映好人的缺點和壞人的優點能使人物形象更豐滿,人人都是冉·阿讓。
但《戰地5》這種程度,其心可誅。
18年末的時候,一些西方國家的保守派人士都表示"《戰地風雲V》在試圖為納粹招魂",並反對遊戲的發行。
拋開北歐國家本來就同情納粹的原因,DICE在試圖滿足某些人妄想辯護納粹的政治訴求。你看,現在東歐國家(如捷克)去俄羅斯化、蘇聯化、盟軍化的傾向有多麼嚴重。
DICE屁股歪不歪對玩家的影響甚微。但對遊戲產品而言,這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他們完美避開了所有公眾熟知的二戰要素。
而且比較好笑的是,他們的的編劇在編排故事上又極為保守,這就造成了一個詭異的現象:
用已經被用爛的橋段,戲說二戰新觀點。
玩家自然不會覺得這是一部二戰遊戲,而是一部陌生的魔幻遊戲。
除了這方面以外,DICE也對女權和身體障礙人士投出了虛偽的"人文關懷"。
《戰地風雲1 以沙皇之名》DLC裡,沙俄陣營的偵察兵是女性角色,這是致敬一戰中的沙俄女兵營。
做這種女性角色肯定是好事。首先它符合事實,往高拔那叫對於女性權利平等的讚歌。
但《戰地風雲V》的各路女兵,除了盟軍的精英角色之外,有歷史依據嗎?
DICE有意讓女性角色更多地在遊戲中露臉,甚至首支預告片裡有一個沒有手的女兵。
但真正的女權主義者、身體障礙人士根本不領情。
馬屁拍歪了,只會讓自己的粉絲覺得惡心。
7
《戰地風雲V》所有這些野心要靠什麼支撐?
免費的戰情浪潮更新?
不,是微交易。
愛與正義不能填飽肚子啊,鐵子。
但現在的問題在於,《戰地風雲V》內的微交易內容是否讓玩家感到滿足?
EA沒有公開後續盈利,他們也沒這個臉。但從《戰地風雲V》現在已死的結果來看,穿得魔幻廉價又百搭,並不能帶來足夠的盈利。
我都在懷疑《星戰:前線2》的美工風格影響了《戰地5》的皮膚
有時候我甚至想過,如果真的做了首發預告那種不合事實但酷炫狂拽的造型,會有多少玩家買?
至少比現在更多,因為現在的皮膚灰頭土臉。既然已經是魔法二戰了,還不如一條道走到黑,當戰場上最騷的仔。
只是DICE也和育碧Massive一樣,說最硬氣的話,幹最慫的事,角色皮膚基本都平平無奇——不是古天樂那種。
而且DICE越往後吃相越不好看,第五章、第六章開始把新武器從周常獎勵放到章節等級裡——為了賣章節跳級。
最後,《戰地風雲V》的後續更新被砍,必然是高層在看過盈利數據後綜合分析師觀點所做的決定。
DICE敗了口碑,毀了IP,懸在DICE頭頂的達摩克裡斯之劍終於落了下來。
DICE的"二戰"結束了。
8
隨著《戰地風雲V》宣布停止主要更新,《戰爭附言》《第三次世界大戰》等等小作坊遊戲都開始在《戰地5》墳頭蹦迪,Infinity Ward更是在它墳頭野炊。
現在,EA已經確定了2021財年發售下一部《戰地》。
大家八成不會再買帳,至少不會預購拿紅魔皮膚了。
最符合EA利益的做法就是接著《戰地風雲V》做一個"廣為人知的二戰",比如可以叫《戰地風雲1944》。
《戰地5》被解包的未發布內容直接用上,填充歐洲東西兩線戰場,就可以單獨再賣一個60美元。
除此之外,恢復DLC和會員通行證,把最早的《進軍羅馬》《秘密武器》DLC重新做一遍,巧立牌坊又賣情懷。
如果EA肯砸錢,或是別的什麼原因,當然可以直接做新的現代戰爭題材《戰地》,在《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019)的運營末期嘗試搶奪玩家。
再退一步講,《戰地風雲2143》這種情懷作品肯定會有人買,口碑我們先不考慮。
誰讓人家在《三國演義4》的《最終反擊》DLC中埋了點《戰地風雲2143》的伏筆,現在用上也說得過去。
掙錢,不寒磣。
9
說到底,EA把自家頭牌耗死,同時好吃好喝地養著米奇·帕爾帕廷的《星際大戰:前線2》.為什麼EA要折騰死自己的親兒子,卻不敢怠慢《星際大戰:前線2》?
很簡單,就算是打狗也要看主人。
17年《星際大戰:前線2》出了涉嫌賭博和P2W(花錢變強)的時候,迪士尼的內部人士當即就介入了。
而EA DICE也絲毫沒有松懈,先是重做遊戲系統,避免各種嫌疑,同時完善遊戲內容,直到今天才結束了內容更新。從發售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年半了。
隨著氪金風波過去,《星際大戰:前線2》的口碑在逐漸好轉,甚至有段時間的活躍玩家數超越了發售初期。
而且《星際大戰》在歐美本身也是粉絲量極廣的情懷大戶,輿論好轉後忽悠新玩家入場也不難。
這一看,誰還願意被綁在一艘將沉的船上?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星際大戰:前線2》背後是米奇·帕爾帕廷的西半球最強法務部。一旦做不好或是違約了,最終什麼下場大家應該多少都能猜到。
資本都害怕,你不害怕嗎?
10
前幾天有朋友私信我,問我說:為什麼老遊你的文章總在說一些負面觀點。
你看:雖然所有的成功都有確定的原因,但成功的過程具有偶然性,具有不可復制性。
而失敗是具有確定性的。
EA很清楚DICE曾經為何成功,也清楚當年DICE如何成功盤活了前期失敗的《三國演義4》。
EA的高層為了盈利想出了各種宣傳大於實用的盈利點,包括大逃殺和電競化;DICE為了像納西索斯一樣滿足自己的自戀心態,做出了內容嚴重缺失的"不為人知的二戰"。
而DICE內部的崗位重組和當前新冠疫情的雙重夾擊,成為了《戰地風雲V》最終折戟的推手。
《戰地風雲V》就在這個春天被專業團隊抬走,而玩家又哭又笑地上香。
最後,作為玩家祝EA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畢竟無遊戲可毀,無錢可賺,無錢可砸,無憂無慮,無牽無掛,
那才是真的自由。
>打劫了玩傢的《戰地風雲V》,其實也在被EA和資本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