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VR這一年之Oculus Quest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2019:VR這一年之Oculus Quest 遊戲 第1張

經常關注VR行業的朋友應該對Oculus Quest不會陌生,但對於廣大消費者而言,它的知名度就沒有那麼高。尤其是國內,很多人可能知道HTC、華為、愛奇藝、Pico的VR,但對Quest聞所未聞。

從性價比角度而言,Oculus Quest目前售價399美元,可以說是500美元內最值得購買的VR設備,沒有之一,也是2019年最佳VR設備,堪稱黑馬級產品。

2019:VR這一年之Oculus Quest 遊戲 第2張

它的優勢不僅在價格上,更體現在內容層面:作為VR一體機它有極高便攜性,而且擁有100多款VR內容,質量接近PC VR內容。同時Facebook去年放出大招:Oculus Link,可基於一根USB 3.0線連接PC,即可體驗Oculus Rift以及SteamVR上龐大PC VR內容,也就可以當作一台PC VR使用。

當然會有知道這一回事的國內玩家想買?辦法也是有,而且很簡單,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亞馬遜海外購是最簡單的方式。但要提醒大家的是,Oculus在線服務無法在國內使用,包括設備激活等等。

正是由於種種原因,也有一些真正關心VR行業的網友在知乎發出疑問:Quest會怎麼樣進入中國?

展開全文

2019:VR這一年之Oculus Quest 遊戲 第3張

我給出了一個答案,雖然不可否認國內的付費遊戲已有非常大的轉變,但擺在面前的是Oculus應用定價幾乎在10美元、20美元、30美元三個價位段,與主機遊戲相當,可見Quest就是按照主機玩法去經營的。

然後提問者回復:

是的,Quest的內容對國內消費者可能太貴了。

如果真的無法進入中國市場,那太悲哀了。目前國內的一體機和Quest的整體體驗差距還是蠻大,如果Quest繼續大賣,我們也沒有可以媲美的一體機產品跟進,那國內VR生態,特別是應用層面又得繼續跟跑美帝了。

看來提問者其實也明白,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就是國內VR生態的建立,尤其是移動VR生態,沒有代表性硬件,更沒有人去統一推動內容,那必然處於跟跑階段。

Oculus在移動VR上三步走策略大獲成功,從Gear VR,到Oculus Go,再到Oculus Quest,每一步都穩紮穩打,產品定位與策略幾乎無可挑剔。

我要說的有兩點:

1,硬件上,國內移動VR發展很被動

既然國際上有了好的產品,按理說國內應該很快就有類似產品才合理,但竟然沒有,甚至連模仿的動力都沒有了,這點和2015年VR爭搶恐後的局面大不相同。

令我遺憾的是,在2019年國內依然有很多自以為是的VR硬件。的確,早期不健康的VR環境拖了後腿,而創業公司選擇VR壓力自然很大,很多公司都是走一遭就沒下文。但最好不要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因為那樣大家都不會喜歡。

就拿Oculus Quest來講,上市後大受歡迎的同時,又開始提供PC VR串流Oculus Link、手勢識別方案,這樣的推進效率是所有友商都不具備的。據SuperData統計,截至2019年9月底,Quest累計銷量達40萬台;另有小道消息表示Quest總銷量已破百萬台,這個量級誰不羨慕呢。

令我興奮的是,2019年國內廠商抓住了超短焦VR的趨勢,從年中到年末一直有產品推出,包括3Glasses、華為,以及CES亮相的Pico。但超短焦技術還未成型,未來依然是多樣化發展,例如松下搞定Micro OLED VR光學模組,國內目前還沒有看到,但希望這個趨勢能保持並擴大。當然,大家也要認識到Oculus超短焦方案也已箭在弦上。

即便Quest開啟了6DoF移動VR新生態,而且市場方向也是雙6DoF,因此我希望能出現一款達到Quest水平的消費級產品。2020年國內已經有對標產品出現,這是個好的開始。同時,未來的VR仍有很多不確定性,差異化仍然是國內的一個大機會。

2,內容生態與VR硬件密切關聯

移動VR現在現狀是:硬件不理想,好的內容就難以創作甚至無法體現出來。所以每一步都很關鍵。國內6DoF VR一體機最大的難點就是沒有內容平台,ViveWave平台雖然趕了個大早,卻遲遲不見豐收,可玩內容就那麼幾款。

國外市場全部依靠Oculus推動,GoogleDayream被邊緣化,而Oculus不僅擁有《星際大戰》這類重磅IP內容,還聚集《Beat Saber》《SuperhotVR》等一種熱門應用推出移動端,這樣強大的號召力目前來看沒有第二家能做到。

VR內容生態相比2015並沒有好太多,很多內容廠商轉型,專注在消費級VR內容的越來越少。HTC自2019年開始力推Viveport無限會員,甚至兼容各種設備,免費送會員,雖然是一個好的開端,但我希望Viveprot把重點放在移動VR內容生態上,而不是Steam那樣成熟的PC VR內容。

即便如此,我認為內容創新時時刻刻都存在機會,湊熱度的玩家幾乎退場。也只有更具創意的內容才能贏得市場歡迎,也更有可能被市場關注到。因此,接下來才可能是優質內容集中爆發的階段。

尤其是隨著千兆網路加快普及,甚至借助雲VR體驗,這種優勢也可被快速放大。前不久我體驗了國內一家雲遊戲服務商的測試,遊戲畫質和流暢性幾乎和我的GTX 970顯卡相當,極為偶爾的卡頓如果能夠解決就意味著商用化接近就緒狀態。

2019:VR這一年之Oculus Quest 遊戲 第4張

雖然Oculus一直未公布硬件銷量數據,但在隨著前期促銷導致一度售罄至2月份發貨,而目前Oculus官網顯示最 新髮貨日期為3月份(美國地區缺貨,著急買的從日亞或日本官網),可見它的火爆程度。

而內容方面,我建議先找找免費試用,然後下幾款必用App就夠了,例如《Beat Sbaer》、《SuperhotVR》這類。PS:假如發現購買的應用不喜歡,可在購買2周內且時長小於2小時申請退款,30天最多退5次。

更多的應用你可以通過Oculus Link模式在Steam平台下載體驗PC VR版本,一是很多Quest應用是從PC VR移植的,二是國區Steam應用價格更低。這樣一來,讓Quest變身一個移動可玩,且連接PC有更多應用的使用模式。

綜合來看,國內在VR硬件上與國外差距的確很大。但就Quest而言,它最大的優勢就是有一個良好體驗的同時,還在依靠Facebook進行補貼,這種「硬件寧可不賺錢」的策略,給眾多廠商施加了不小的壓力,也反應出國內巨頭進軍VR的謹慎。

從產品層面來看,Pico早就在VR一體機上做了各類嘗試,19年國內也較早布局超短焦方案。渡過泡沫期後,VR發展的關鍵更應該落到實處,沒有空虛幻想,沒有超前秒殺,需要的就是產品體驗越來越好,應用積少成多。目前,Oculus在VR上的發展策略幾乎是業界公認的,也正是Oculus和國內市場無緣,給了國內市場不斷的試錯機會,但顯然機會越來越少。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