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結節病的死亡率達5%,而呼吸衰竭是死亡主要原因。肺部影像學中常見結節,且有多種特徵性表現,從孤立性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腫大到嚴重肺纖維化。了解結節病的臨床特點和影像學特徵是其診斷和治療的關鍵。
病因學和臨床特點
結節病在低於40歲的成人中常見,主要好發於20-29歲的成人;其次在某些國家中好發於50歲以上的女性,如日本。
雖然目前已提出眾多假設,但結節病的病因仍未知。常見是被T輔助細胞激活的巨噬細胞通路。基因因素可能發揮作用,結節病在兄妹中的發病率高於無血緣關係的個體。感染如分枝桿菌,丙酸桿菌,病毒已被納入誘因行列;另外還有接觸無機物質,如模具,農藥和其它物質等。
高達50%的結節病患者診斷時無症狀。但超過90%的患者肺部受累;常見的症狀是呼吸困難,胸痛或咳嗽。也可偶發特徵性皮疹和乏力。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腫大常見,但外周淋巴組織也可受累,最長髮生部位是腋窩,腹股溝,頸部和滑車上淋巴結。大多結節病患者由於身體機能下降,認知功能受損和睡眠受擾,生活質量下降;高達80%的患者長期乏力。
一些臨床徵兆或症狀幾乎是結節病特有的,包括雙側肺門淋巴結腫大(孤立臨床表現),結節性紅斑、雙側肺門淋巴結腫大(「Lofgren綜合征」),葡萄膜炎,發熱,和腮腺炎(Heerfordt綜合征)。
約一半的患者在2年內自發緩解,另外一小部分在5年內自發緩解。10%-30%的患者結節病發展緩解且進展,肺部受累導致重度纖維化和顯著的身體功能下降。
病理學和診斷
結節病內,巨噬細胞局灶性聚集,即「非幹酪」肉芽腫,常伴鄰近組織纖維化。輔助T細胞被活化,說明免疫反應過度。由於肉芽腫反應時對許多外源物質的正常反應,因此活組織切片中存在肉芽腫並不能充分診斷為結節病,但若有臨床和影像學證據,且無其它病因(如真菌感染或肺結核)時,可進行診斷。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產生於肉芽腫內,結節病時其血清水平升高,可為診斷提供一定的依據。但是,血清內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水平升高的靈敏性僅57%,而特異性為90%,不足以單獨使用,因為真菌感染、結核病和其它疾病均可引起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水平升高。
50%的患者採用支氣管肺泡灌洗的支氣管鏡檢查可見豐富的淋巴細胞,其中CD4:CD8高於3.5,但這既非診斷結節病的典型特徵,也非評估疾病活動程度的特徵。
對於影像學,臨床徵兆和症狀上高度懷疑結節病的患者而言,淋巴結取樣可能非必需。胸部淋巴結腫大的患者需進行組織診斷時,縱隔鏡檢查術通常可被經支氣管針吸活檢術(TBNA),經支氣管肺活檢和支氣管內鏡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EBUS-TBNA)替代。
對於臨床醫師結節病和肺門或縱隔淋巴結腫大的患者而言,使用EBUS-TBNA檢測的靈敏性和特異性分別為83.3%和100%,而標準的TBNA檢測法靈敏性較低,為60.9%。
結節病的影像學
影像學通常可顯示疾病證據,影像學在肺部結節病的診斷和監察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並能顯示典型淋巴結和實質病變。90%的結節病患者可在胸片中發現。
1961年,Scadding將其分為4個階段,此分期目前仍在使用(表)。「1期」指肺門淋巴結腫大或縱隔淋巴結腫大或兩者皆有,「2期」指淋巴結腫大和肺實質異常,「3期」指實質異常並無可見的胸部淋巴結腫大,「4期」指肺纖維化(圖1)。最後增加了「0期」,指無結節證據。
表
圖1
約8%~10%的結節病患者影像學正常,是「0期」。影像學異常的患者中,最常見的異常是淋巴結病(25%-65%)。雙側肺門及縱隔淋巴結腫大是影像學中最常見的形式,伴縱隔的右氣管旁淋巴結腫大。但胸部CT檢測縱隔上的淋巴結病的靈敏性更高。約40%的2或3期患者肺實質異常;可見結果包括結節,網狀陰影,團塊和實變。10%~30%的患者發生纖維化。
胸部CT
高分辨CT(HRCT)已成為檢測和診斷間質性肺病的有效方法。HRCT可檢測胸片中無法檢測的眾多異常病變,且較胸片更好地進行異常病變的解剖學定位。雖然胸部淋巴結腫大在結節病中最常見,許多實質病變如小結節,氣腔實變,網狀影,蜂窩和支氣管異常也常見。
行CT檢查的結節病患者中最長見的是淋巴結節病,高達98%的患者可見。淋巴結節病好發於雙側,但也常不對稱,促進右側淋巴結腫大。雖然影像學檢測肺門淋巴結腫大相對較敏感,但CT檢測縱隔淋巴結腫大效果更佳,尤其是在隆突下,前,後縱隔區。淋巴結腫大具有多種鈣化形式,包括致密影,周邊(蛋殼樣),點狀和輕度彌散(圖2)
圖2 結節病患者的淋巴結腫大和鈣化。(A)35歲男性,患有結節病,正位胸片示雙側肺門增大,雙側氣管和非主動脈窗淋巴結,伴右葉鈣化(箭頭)。上葉為主的網狀結節影擴展。(B)CT骨窗示擴增的右肺門淋巴結中心無定形鈣化且周邊密集鈣化,結節病中常見的結節鈣化(箭頭)
文獻:Little BP.Sarcoidosis: overview of pulmonary manifestations and imaging[J].Semin Roentgenol 2017 ;50(1):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