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醫療器械新品上市又雙叒叕失敗了?新品上市心理學助你致勝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前言


醫療器械人,最痛苦的經歷,不外乎新品上市,市場不接受,一番雄心壯志折戟沉沙。最最痛苦的,則是產品明明不錯,臨床試驗結果也較好,卻仍然在產品規模上市後,不良事件頻發,負面反饋爆棚,逐漸被醫生用戶判了「死緩」。最最最痛苦的,莫過於產品被「玩壞了」,留下一堆爛攤子,卻還需要你去「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再起爐灶,重新推廣。

醫療器械新品上市不光是對產品技術的最終考驗,這其中也存在一系列的上市技巧。本文教你從心理戰的角度做到出奇制勝!

筆者曾經接手過這樣一個被「玩壞了」的新產品。產品技術源自於歐洲一家創新企業,無論是從產品概念、材料技術還是臨床需求角度,都非常有吸引力。因此,產品在全球同步上市前,引起了醫生圈內的熱烈回饋。但在規模上市一段時間後,市場卻充斥著「產品質量差」和「術後並發症高」的反饋,上市進程陷入停滯。

公司在深入調研後,發現所謂「產品質量」和「術後並發症」問題,並未超過臨床試驗時期公司已經掌握的情況。這一系列問題的集中出現,是由於醫生傳統臨床操作習慣與新產品和新術式要求不同。因而,公司斷定上述問題可以通過一系列醫生教育以及技術宣貫,重塑臨床操作習慣,改變市場負面看法,再續征程。

然而事與願違。「再續征程」了一段時間後,盡管公司在「規范操作」和「並發症預防」的醫生教育和技術宣貫方面下了大功夫,市場回饋平淡依舊。

問題究竟安在?

主要原因在於醫生用戶對上市新品的「信心窗口期」極窄。信心一旦失去,重新進行心理建設,可謂難於登天。更具體而言,這背後主要是「首因效應」、「負面偏好」和「損失厭惡」三個心理學問題作怪。

首因效應

別名第一印象效應,指人們初次接觸某種事物形成的第一次印象,會讓人「先入為主」,形成最鮮明、最牢固的態度,並對今後觀點和行為產生持續影響。

這一效應,也解釋了為何新品上市前的1-2次試用體驗對於醫生用戶至關重要。體驗順利愉悅,將成為醫生繼續復用、產品上量的基石;而體驗如果糟糕不佳,毫無疑問會成為醫生信心的滑鐵盧,而該用戶新品用量,也將僅止於此。

既然第一印象如此重要,那麼在產品上市階段,盡量塑造用戶良好的「第一印象」不就好了?道理雖然如此,但很多時候,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並非易事。因為,人們天生有負面偏好,注意力更容易被負面資訊和事件吸引,壞印象比好印象更易形成、更不易遺忘。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正是如此。

負面偏好

從人類進化的角度,有其合理性。遠古時期,人類周圍環境危機四伏,威脅不一而足,比如天災、猛獸、疾病、戰爭、內鬥等等。如不能對壞事給予足夠的注意力、做出快速反應,個體生存和種族延續就很難保證,基因也無法存續下來。而負面偏好,正是人類在經年累月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的結果。到了現代社會,普羅大眾早已不再危險重重,負面偏好這一心理機制,卻依然根治人們心中。尤其對於醫生職業而言,救死扶傷要求嚴謹,人民關天自帶敏感,「負面偏好」仍在醫生群體中有其茁壯成長的溫床。

這也解釋了為何對於上市新品,不管是自己還是他人的使用體驗,醫生都會緊盯「不良事件」不放。只要出現一次不順利的使用體驗或者並發症事件,便會耿耿於懷,頻頻提起。而且,一旦醫生心中有了介懷,便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後續行為決策。而損失厭惡這一心理學機制,便會在此基礎上推波助瀾。

損失厭惡

顧名思義,人們對損失更敏感,損失對決策的影響要比收益更大。根據卡尼曼(Kahneman)和特沃斯基(Tversky)的預期理論(Prospect Theory),人的選擇決策,並非僅僅取決於結果(outcome)本身,更在於人們對於該結果的預期價值(value)。從下圖「結果 –
價值」曲線可以看出,損失曲線比正向收益曲線更陡,也就是說,「減少1單位損失」與「獲得1單位收益」,雖然在客觀結果上並無差異,但決策者卻在主觀上認為「1單位損失「的心理價值比「1單位收益」的心理價值更大。

上述心理機制,轉換為具體行為,就是人們寧可放棄收益,也要盡量避免損失。所謂「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正是如此。後續的研究表明,「1單位損失」所引起的心理痛苦,大致需「2~2.5單位收益」帶來的心理愉悅才能彌補。

而對醫生而言,其工作特點,人命關天,加之其工作環境,醫患緊張,導致醫生在做治療決策時,損失曲線較常人更陡,損失厭惡程度更大。正因如此,盡管新產品普遍比已有產品有更多創新點、突破點,能給患者和醫生用戶帶來更大收益,但說服醫生放棄其已經習慣了的產品使用新產品並非易事。「採用新品」帶來的收益,必須大於「放棄習慣」所致損失的2 –
2.5倍,才有可能成功。而如果醫生對某產品已經有了「失敗陰影」,其損失曲線有可能變得更陡峭,新舊產品之間的轉換,更是難上加難。

總結而言,為了應對醫生用戶「首因效應」、「負面偏好」、「損失厭惡」三大心理陷阱,企業在新品上市期,要將出現不良事件的可能性降至最小。讓醫生用戶「負面偏好」的雷達無所捕獲,進而形成良好的「首因效應」(第一印象),規避掉「損失厭惡」陷阱,最終促進醫生用戶對新產品、新術式的重復使用和上量。

那麼,新品上市,如何才能成功應對上述3大心理陷阱呢?

先說結論:新品上市,不應盲目鋪開,而是單點突破,將所有推廣力量集中到一個針尖上。而這個針尖,就是「最適醫生」+ 「最適患者」,也就是下圖的深藍部分。

何謂「最優醫生」?就是對新技術、新術式的採用最積極,最樂於嘗試的醫生。

參考埃弗雷特 • 羅傑斯(Everett Rogers)創新應用曲線 (Innovation Adoption Curve),醫療器械醫生用戶可以被分為以下5個群體:

  • 創新者(Innovators):占醫生總數的約3%,創新的先知先覺者,自覺推進創新。這部分醫生往往主動參與到了醫療器械的研發階段;
  • 早期應用者(Early Adopters):占醫生總數的約13%,樂於嘗試新技術、新術式,並將應用的成果與大眾群體分享;
  • 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占醫生總數總數的約34%,較早期應用者較為謹慎,但與其他人群相比,更願意接受變革,在有限的臨床證據的情況下,已經願意開始嘗試,並產生新的臨床證據以供學術討論;
  • 後期大眾(Late Majority):占醫生總數的約34%,對新技術、新術式態度更為謹慎的一個群體,只有在醫生群體的大部分都採用相應技術、並且有非常明確的臨床證據的情況下,才會選擇跟進;
  • 保守群體(Laggards) :占醫生總數的約16%,對自己習慣的技術和術式非常滿意,對新技術和術式態度非常謹慎;只有在新技術或術式成為行業主流時(比如有非常明確的臨床證據、寫進指南等),才會選擇被動接受;


其中,「早期應用者」(Early Adopters),就是醫療器械新品上市階段的「最適醫生」。相較於其他群體,這些用戶更推崇對新產品、新技術的嘗試,「負面偏好」沒有這麼強烈,「損失厭惡」效應也更弱,對風險的容忍程度更高。

企業應首先通過「早期應用者」(Early Adopters),建立堅實用戶基礎和良好用戶口碑後,然後再將推廣目標擴大至「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後期大眾」(Late Majority)乃至「保守群體」(Laggards),實現由「部分用戶」到「全體用戶」的拓展。

什麼是「最適患者」?就是對新技術、新術式的治療效果最直觀、最有說服力的患者群體。

從「臨床治療獲益」和「健康龐雜程度」兩個角度,某一疾病人群可以從「疾病人口」一直細化到「最適患者」的5個層次。對於「最適病人」,從「臨床治療獲益」角度,要求病人獲益最明確,臨床證據最充足;從「健康龐雜程度」角度,要求病情相對單一,合併病症少,同時病人越年輕越好。

相較於其他層次的病人群體,「最適患者」對新產品、新技術的治療效果最直觀、最有說服力。可以在新產品、新技術的試用階段,給醫生塑造良好的使用體驗,建立正面「首因效應」。企業應在醫生信心和口碑廣泛建立起來後,再步步為營,將產品目標人群逐一擴展至其他層級的病人群體,乃至整個疾病人群。

如果把「新品上市」看作一場大戰役,戰役的最終目標是盡可能掠奪目標市場的份額,而「最適醫生」+「最適病人」的細分市場,就是這場戰役中,必須拿下的灘頭陣地。

粗略估算,這部分「灘頭陣地」的細分市場,大概相當於整體市場規模的5%,甚至更小。然而,「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正是這不到5%的細分市場,關乎整場戰役的成敗。

最後再劃一次重點:


新品上市,切忌「全面鋪開」。而是要提前鎖定「最適醫生」,引導他們正確識別「最適病人」,通過培訓建立正確的產品使用和治療規范,獲得最佳治療效果,跨越「首因效應」、「負面偏好」和「損失厭惡」三大陷阱,建立堅實的用戶基礎和用戶信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將目標市場擴展至其他醫生和其他病人,獲取「新品上市」這一戰役的最終勝利。

– END –

作者 車袁 | 編輯 謝安然 | 排版 Elsa

本文為思宇醫械觀察原創,轉載請在文末留言,文章需註明出處和作者。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洞見|醫療器械新品上市又雙叒叕失敗了?新品上市心理學助你致勝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