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1張

「兒科不會消失,

消失的是從公立醫院逃往私立醫院的兒科醫生。

誰不喜歡受尊重,又能有高薪呢?

所以,以後的家長要擔心的,

是錢包和保險的問題。」

——匿名醫生

大型真人秀現場

《醫生去哪兒了》

暑假了,連帶著魔都所有帶「兒」字的科室,也一起「炸」了。

整整半個多月的時間里: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門診總量,每天都在7000人次的邊緣試探。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門診總量,最高記錄突破了9000人次

候診室常常要等4個小時,連等電梯的隊伍都能排一兩百米

這樣的狀況,讓每天從早上7點開始連軸轉的兒科醫生們,都紛紛表示不行了。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2張

展開全文

△科室門前大排長龍,圖片來源見水印

醫院也很急,為了應對湧入的人流,陸續啟動了一系列高峰應急措施:

開放更多號源,延長出診時間,增加班次安排,擴大就診區域。

可不管措施怎麼變,兒科醫生的超負荷狀況始終沒有解決。

反而因為措施推行,雪上加霜。

面對動不動就上四位數的患兒,醫生的數量維持在可憐的兩位數。

白天掛號的普通門診,要看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看完。

期間,吃飯、喝水、上廁所,恨不得以秒計算。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3張

△兒科醫生通宵之後連軸轉,寫病歷寫到睡著

「戰況」太過慘烈,連業外人士都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吐槽應急方案。

還有更多的人在問,兒科醫生為什麼那麼少?

他們都去哪兒了呢?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4張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5張

不做兒科醫生

有成千上百條理由

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現在才開始的。

從1999年到2015年,整整15年的時間里,大陸兒科醫生只增加了5000人。

當每433個成年人能配比到一位醫生時,每1803個兒童只能匹配到一位兒科醫生。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6張

△大陸兒童和醫師的配比,只有0.55。而在發達國家,僅在2014年,這個數據就達到了0.85-1.3

事實上,每年我們有80萬醫學畢業生,有2.2萬人成功當上了醫生。

但只有300人會選擇去兒科。

在更多畢業生心里,金眼科,銀外科,打死不去小兒科。

無論是他們自己親身體會的,還是別人的經歷,都在給他們的理想潑冷水。

薪水少,事情多,吃力又不討好,讓他們對兒科望而卻步。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7張

為了緩解現狀,衛計委曾出台了降分錄取的政策,可選填的人依然寥寥無幾。

「我瘋了才讓孩子當兒科醫生。」

「天天都在通宵,所以醫生猝死的太多了。」

「理想不能當飯吃啊,我只希望孩子過得好。」

「醫生現在都是高危行業了,真的怕了。」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8張

這個曾經被視作自帶光環的職業,如今竟成了讓人避之不及的深坑。

在「新鮮血液」供給不足的同時,行醫多年的老醫生也在漸漸流失。

想要辭職和猶豫不決的比例,已經超過了50%。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9張

在就診環境上,兒科絕對算不上好。

因為兒童吵鬧和哭喊,診室的分貝都高於85,而75是人類聽覺舒適的極限。

一天下來,醫生們常常耳鳴頭痛,心情煩躁。

別看診室分貝不小,兒科的別稱,卻是啞巴科。

因為兒童不會描述自己的病情,而跟來的家長團,往往問不出個所以然,或七嘴八舌,壓根不聽醫生的話。

只能靠醫生仔仔細細地診斷,格外耗費時間和精力,導致有上班,沒下班。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10張

△常見的家長包圍醫生

但醫生最怕的,不是永無止境的加班,而是家長的暴力相待。

在2018年的白皮書中,有66%的醫生,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暴力衝突。

全國範圍內,每所醫院每年平均要發生27起暴力傷醫事件。

兒科尤甚。

有時候一針沒見血,就可能招致耳光和辱罵。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11張

不管做什麼診斷結果,進行什麼治療,都可能輕則罵街,重則動手。

兒科診室常見暴力發言,包括卻不僅限於:

「我就這一個孩子!」

「這都治不好,你配當醫生嗎?!」

「我孩子有個好歹,你別想好過!」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12張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13張

有人會說,父母愛子心切,難免口不擇言。

但T醬覺得不是的,這是一個人素質和惡意的體現。

2015年,上海一個兒科醫生的朋友圈,讓很多人落下了眼淚。

在超負荷問診後,她真的餓了,想見縫插針去吃口飯,但家長吼她:「你沒吃飯關我屁事!」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14張

同樣的事情,換做懂得尊重,和有同理心的人,會怎麼做呢?

答案不言而喻。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15張

更讓人心寒的是,被打被罵,都只能算小case。

兒科醫生,或者說醫生這個行業,已經成了真正的「要你命」。

還記得青年醫生李寶華嗎?

2016年,他在值了一夜的班後,被一位患兒的父親連砍27刀身亡。兇手還對醫院的搶救百般阻撓。

而行兇的動機,是罹患先天疾病的患兒病逝,兇手認為治不好,是李寶華的錯。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16張

同年,一個5個月大,患有重症肺炎的嬰兒,因搶救無效死亡。

家屬集結十多人,打砸醫院,甚至毆打一名身懷六甲的護士,邊打邊喊:「我孩子沒了,你的孩子也要一起陪葬!」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17張

對想要進入兒科領域的人來說,最可怕的,還有牽連家人。

湖南一個患兒的家屬,因為記恨醫生,跟蹤醫生的孩子上下學。最後在孩子上學途中,連捅13刀。

這些兒科醫生,日夜不休地挽救著別人孩子的生命,可到頭來,他們保不住自己的孩子。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18張

每個病人和家屬,都希望自己的醫生是華佗再世,可諷刺的是,華佗是第一個被醫鬧殺死的醫生。

就像一句話所說的那樣,在外科看病,你只需要面對一個大人;而在兒科看病,你面對的是一個兒童和一群大人。

常會有人覺得,這是兒科醫生應該承受的,因為他們一定薪水高,還拿紅包。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19張

現實是,兒科醫生的工作量平均是非兒科醫生的1.68倍,但收入只有他們的四分之三。

36%的兒科醫生稅前收入在3000元以下,76%在5000元以下,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僅為24%。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20張

2018年,禽流感席卷全球的時候。

美國醫生每天看30個流感病人,上一周白班,拿著一周的休假和近12萬美金的月薪,還抱怨累。

中國醫生呢?

每天看上百,甚至幾百個孩子,拿著2500塊的月薪,操著12萬美金的心。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21張

不僅僅是收入和醫患關係惡劣,職業前景竟也開始成為兒科醫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間世2》中,在新華醫院小兒急危重症科室成立以來的四年里,就有五名醫生陸續離職。

當「男神醫生」老張也遞交辭呈時,同事們的臉上,露出了迷茫和無可奈何。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22張

盡管老張「能上呼吸機,能做氣管鏡,能做血液淨化,能做ECMO,能搞血漿置換。」

但是醫院晉升需要極高的學歷,刻板的體制導致全能但只有本科的他,在未來無路可走。

這個需要經驗的行業,也在變得學術。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23張

不要讓他們等待太久

只有在「醫慌」沸沸揚揚的現在,很多人才終於恍然,醫生們是人不是神。

他們有家庭,有喜怒哀樂,需要花錢,也需要吃飯喝水。

對醫生群體長久的苛責和誤解,終於結成了現在的惡果。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24張

我們開始指責醫鬧,呼喚提高醫生薪資,想盡了各種辦法,挽救老無所醫。

但大樓坍塌,只需一秒,重建一座,卻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了。

還好,這個世界醒悟得夠快,沒有讓這個行業等太久。

有父母鼓勵孩子投身這份事業,為了愛和感恩。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25張

有人諒解醫生犯下的無心之失,並希望他們一切都好。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26張

越來越多的人,設身處地地為醫生們著想和辯解。

「我瘋了才讓孩子去當兒科醫生!」 親子 第27張

希望,善意和理解,終會覆蓋這場寒冬。

家長們可以在日後,再度驕傲地宣稱:我的孩子,是個醫生。

圖片 | 來自網路,部分見水印,涉及侵權,請後台聯繫刪除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