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20年的開年,讓大家第一次經歷了這樣一個雞飛狗跳而不是熱熱鬧鬧的春節,很多人毫無準備,恐慌無助。
雖然這只是個意外,但是事實上,大凡第一次,都免不了雞飛狗跳恐慌茫然。
第一次上學、第一次上班、第一次走進軍營……
不過每一個第一次,我們也都是跌跌撞撞地度過了。
《人生第一次》
這麼宏大的主題,想也知道是誰製作的吧?沒錯,就是央視爸爸。
除了央視以外,還有上海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這兩個團隊出馬,是妥妥的質量保證。
而參與製作的秦博團隊更是曾拍出《人間世》,兩季評分均高達9.6
果不其然,整部片子主題宏大,內容樸實,看完讓人凝眉沉思,或者展顏一笑。
這樣的片子,自然評分不低,豆瓣9.2,B站9.8。
紀錄片一共12集,每集30分鐘。內容則涵蓋了人一生中所要經歷的重要「第一次」,當然,因為篇幅有限,製作組只選取了普通人幾乎都有的12個重大節點突出表現。
從出生、上學、入伍、就業,到結婚、買房、退休、生病、養老,最後到死亡。
這些平凡的節點,匯聚成每個普通人的一生,可以說,算是當代人的人生圖鑒了。
而紀錄片也只是樸實地記錄,並沒有玩什麼花哨的拍攝手法或者神奇的敘述方式,但卻因為內容平實,讓人更加動容。
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從出生開始,所以第一集,講的就是「出生」。
不過雖然是孩子們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但是故事的主體卻是媽媽們,是她們在孩子出生前做的努力和付出。
在中國,平均每天約有5萬人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在全國21萬名產科醫師和18萬名助產士的幫助下,在2.6萬家助產機構里誕生。
有的是順產,有的是剖腹產,還有的更加複雜一點。
待產孕婦吳麗輝,她是那個幸運的可以順產的產婦。
這是她的第二個孩子,她已經有了一個兒子,這次如果能生個女兒,就能湊個「好」字。
但是這個好,卻來之不易。
選擇順產的她,首先要等待開指。
開指是指宮頸張開的程度,生孩子的話需要開到十指,而就算選擇無痛分娩,也要開到兩指。
開指的過程漫長又煎熬。
一開始她還能刷手機分散注意力,後來就只能翻來覆去,渾身冷汗,甚至痛到用雙手錘牆。
這樣折騰了兩個小時,終於開到兩指,可以上無痛了,而這時產婦已經痛到意識模糊,只靠一點點信念等待著能打無痛針的時刻。
但是無痛的第一步,就是最痛的。
麻醉醫生需要將長長穿刺針穿過產婦腰部的脊椎孔,將一根細小的導管導入硬膜外腔。
這一針非常痛,但是這痛換取了後面不那麼痛苦。
相比之下,無痛分娩自然要比普通分娩少受很多罪,但是大陸無痛分娩的比例其實並不高,還不到20%。因為種種原因,依舊在讓產婦承受著綿延不止的痛苦。
疼痛稍微緩解後,吳麗輝將麻醉醫生笑稱為天使。
然而麻醉醫生也只能管到這里,後面的生產過程,只能產婦自己來扛。
有人形容順產,是要將西瓜硬生生從鼻孔擠出來,之前很多參與過模擬生孩子疼痛的男性都痛得受不了,頻頻叫停。
但是產婦卻不能叫停,也沒辦法停。
再痛也只能忍著,還需要根據醫生和助產士的要求不斷用力,用力,再用力。
直到孩子生出來。
這個過程描述起來非常簡單,紀錄片里也沒多做描寫,但是那是產婦長達數個小時甚至更久的疼痛的過程。
不過看著孩子,這痛苦和努力卻還是值得的。
另一位產婦周婷,卻沒有這麼幸運了。
周婷是高齡產婦,又是第一次生產,雖然她很想順產,但是身體缺不允許。
進入產房十多個小時時,她有點發燒,發燒使得羊水溫度升高,會導致寶寶容易感染。
不得已,她還是選擇了剖腹產。
不過,也算是有驚無險。
而第三個媽媽向爽,情況就更糟糕了。
她還沒到生產的時候,她身體里的雙胞胎只有27周。
向爽不是高齡產婦,她只有27歲,但是問題是,她患有先天性心臟主動脈瓣二葉畸形,這次來到醫院,是為了接受心臟外科手術。
手術需要開體外循環,全身麻醉,心臟會停跳,醫生需要把壞掉的瓣膜清理掉,所有的炎症組織都清理乾淨,然後換一個人工瓣膜。
簡單來說,就是把心臟從身體里取出來,清理好以後再放回去。
這個手術本身就是有危險的,而對於只有27周的胎兒來說,危險性更高。
首先,孕婦的心臟停跳,血液中氧含量就會降低,會對胎兒造成威脅,其次,手術中患者會使用抗凝劑,也會影響胎兒,如果在手術中發現胎兒胎心變慢,那胎兒死亡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但是又不能在手術時給她終止妊娠,因為胎盤剝離會造成大面積出血,搞不好子宮也保不住。
總而言之,這次手術非常危險,孩子會有30%的可能性死亡。
但是這時候,也沒什麼別的辦法。
向爽一家決定先保大人。
簽完了字,向爽的丈夫還要若無其事地回到病房安慰妻子,和妻子說說話幫助妻子減壓。
妻子更是告訴他,她夢到見到了自己的兩個孩子,孩子的名字叫春和和景明。
這出自范仲淹的《嶽陽樓記》,原話說:「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手術的時候,她的丈夫和母親等在手術室外,十分焦灼。
丈夫緊張得話都說不利索,母親則一直在抹眼淚。
而手術室里,氣氛也十分緊張,這是三條人命。
不過好在,結果是好的,寶寶很幸運,媽媽也很堅強。
六十分鐘後,母子平安。
一個月後,兩個孩子成功來到人世,春和和景明,健健康康。
而孩子爸爸更是激動地表示,後半輩子就守著他們仨了。
如果說第一個第一次,是靠母親和醫生的話,那之後的,就是靠自己了。
小孩子第一次獨立是什麼時候?自然是上幼兒園時。
紀錄片的第二集,就來到了幼兒園。
而這一集,簡直是,真·雞飛狗跳。
第一天上幼兒園,大部分孩子都選擇了哭。
和爸爸媽媽簡直如同生離死別。
不過也可以理解,第一次離開父母的懷抱,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恐懼是很難避免的。
再加上就算不想哭,周圍小朋友一帶動,也頓時悲從中來。
於是上學第一天,幼兒園里就滿是哭聲。
不過除了恐懼,還有新奇,有這麼多小朋友一起玩,要做這麼多之前沒做過的事。
還有好吃的飯飯,於是一邊哭一邊玩,一邊哭一邊吃,讓人看著很無奈。
還有的小朋友已經成為為大孩子了,非常淡定地表示自己成熟了。
以及人小鬼大地回答問題。
可可愛愛。
等到孩子們上了大班,還有的會去幫忙照顧小班的弟弟妹妹。
而這確實也是一種成長。
不過,父母也就享受這麼一段時間了。
等到孩子上了小學,可能就會變得厭煩父母,討厭父母讓她學這個學那個。
在父母面前是乖乖牌,父母不在就放飛自我。
即使父母捨不得,孩子們也在一天天地長大著,慢慢可以獨自經歷自己的第一次。
紀錄片的第三集,講的是留守兒童,他們則比城市里的孩子更早經歷離別。
第四集,則是講的參軍,一群新兵蛋子被各種操練。
第五集,則是上班,離開象牙塔,初入社會,有多少惶惶不安?更別說這一集的主角們還有特別之處……
一個又一個的第一次,組成了我們的人生,組成了成長中的一步步。
直到最終的告別。
十二個節點,就像一年的十二個月,循環往復,卻各有不同。
人生是什麼?人生就是這些節點首尾相連,人生就是我們面對這些節點時的不安和艱難。
但是我們終將走過,勇敢地走過。
這一次疫情也是一樣,不過是我們生命中一個意外的節點,我們會安然走過去的。
想看的,B站就有!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