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終於,終於,這幾天,一批幼稚園的小神獸們開學了!
老父母們,集體邁著魔幻的步伐,歡天喜地蹦跳在送娃的路上。
更有家長早上 4 點就起床,幫「神獸」準備行李。巴不得立刻把孩子丟回學校去!還未開學的家長也蠢蠢欲動,期待振奮人心的時刻早日到來。
開學了,老父母們喜大普奔,可是每天早上吼孩子上學拖拉、晚上吼孩子睡覺磨蹭的噩夢又開始了。
「起床了,快點,上學要遲到啦!」喊起床次數*10
好不容易起床了,只有頭套在衣服裡的娃,在床上翻滾騰挪
穿好衣服後的刷牙洗臉,變成專註的玩水遊戲
……
其實,不僅僅開學愁,孩子宅家這幾個月,娃拖拉磨蹭——也是逼瘋老父母的罪魁禍首。
催起床、催刷牙、催吃飯、催收玩具、催睡覺……從早到晚,催的那叫一個心力交瘁,真希望有個進度條,讓娃的行動倍數播放!
那種鈍刀子割肉的無力感,累加到最後,不得不原地炸出聲聲獅吼——快!快快!!
孩子太拖拉?從認識時間開始教!
一寸光陰,一寸金,娃們怎麼就磨磨蹭蹭,沒有一點時間觀念呢?
其實,磨磨嘰嘰、拖拖拉拉,對 6 歲下的孩子來說是正常的。
因為,這個階段,孩子不知道「時間」是什麼,而且他們大腦的執行功能還沒有發育好,不能像大人一樣制定和執行計劃。
不過,伴隨孩子一天天長大,很必要讓他們學習認識時間。
搞懂時間,建立時間觀念,是培養娃自律能力、延遲滿足、計劃能力的開端。時間感知好的孩子,更善於管理與分配自己的時間,擁有更出色的執行能力。
好習慣,循序漸進,從小開始培養。越早搞清楚時間概念,孩子就越早能規劃與安排自己的生活。
孩子小時能自己收拾繪本和玩具,入學後才會主動收拾書包;從小灌輸時間觀念,入學後才能逐漸會規劃和管理自己的時間。如果孩子上小學後,還無法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會越來越多地遭遇學業困境。
4 個工具,讓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時間,是個抽象概念,看不見摸不著。光對孩子叨叨時間寶貴,不要浪費,孩子並不能真正理解。
圖源:giphy
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方法和工具,去幫他們認識時間,逐漸建立時間概念,初步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
下面幾個好用的小工具,豆媽親測有效:
工具 1:日曆和孩子一起撕掉「時間」
3~4 歲的孩子可能熟悉「今天」的概念,但對過去(昨天)和未來(明天)這樣的概念依然模糊、混亂。
想幫孩子更好地了解過去和未來,我們可以每天問問孩子:今天是星期幾?昨天是星期幾?明天是星期幾?
孩子是具象思維,用視覺能觀察到的「日曆」,讓孩子感受時間的變化。每過一天,和孩子一起撕掉一頁,告訴孩子撕掉的那頁就是過去的昨天,時間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
圖源:giphy
時間久了,孩子就能漸漸懂得白天到黑夜是「一整天」、一周有 7 天,今天、昨天、明天……這些具體的時間概念。
圖源:giphy
而對於剛返園,還想過周末放假的娃,可以試試用日曆來給娃「畫餅」。
當娃賴著說:「媽媽,我不想上學,想休息。」
可以讓他翻翻「日曆」,讓娃看看今天是周幾,數數再過幾天是周末。
你會發現,娃掰完手指頭,又充滿新期待。這個過程,順便連數學啟蒙也給做了。
工具 2:用繪本認識時鐘
用遊戲玩轉時間
認識時間,是孩子生活中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對他們將來學習時間管理也會有極大幫助,但是對於學齡前孩子來說真的太難了!
我們常對孩子嚷嚷「你看看都幾點了?!」「還有 XX 分鐘就要遲到了!」
可是,我們大人嘴裡的 1 分鐘、5 分鐘、10 分鐘,孩子根本不知道有多長。
孩子一般在 4-5 歲之後,才會真正對時間和相幹概念感興趣。6 歲左右能夠對具體幾分幾秒感興趣。
孩子認識時間是個逐步的過程,可以先用繪本的方式,讓孩子一步步熟悉時鐘和時間的關係。這裡推薦尤斯伯恩系列《揭秘時間》,裡面幾乎包含了所有的時間常識。
通過這本書,豆豆學會了看數字式和表盤式兩種鐘表,還了解了時間相幹的基本知識,比如:小時、分鐘、秒鐘是多長時間?鐘表的表盤上有什麼?整點和半點是怎麼表示的?12 小時制和24 小時制是如何轉換的?星期、月和年……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很枯燥、抽象的知識,書裡用非常有趣形式展示出來,很符合孩子的心理,比如,怎麼告訴孩子一秒鐘、一分鐘、一小時各有多長呢?
書裡用形象的方式告訴孩子:「我打一次嗝需要 1 秒鐘」,「吃一根香蕉需要 1 分鐘」,「做一個蛋糕需要 1 小時」。
因為是一本翻翻頁書,互動性很強,孩子不再是被動地聽故事、接受知識,豆豆看書時,主動揭開秘密,尋找答案。
裡面有好玩的遊戲,還有一個自制的鐘表,豆豆常常抱著這本書,光轉動指針一玩兒就是半天。
工具 3:Kids Todo List
制定計劃,管理時間
遵循日常習慣有助於孩子了解時間和順序。制定計劃表,能讓孩子形成規律,培養孩子有規則有計劃的好習慣。尤其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他們需要知道一天的具體安排,會有安全感。
雖然很早我開始嘗試引導豆豆制定每天的計劃表,來管理時間,可這其中踩了不少坑。
和豆豆手寫的計劃表
首先,我大部分時間是給豆豆安排好日程,提醒孩子什麼時間該幹什麼。現在反思,這種方法並不好。孩子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就會沒有自主性,拖拖拉拉,總需要大人去催。自己累不說,更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管理自己的時間。
所以,後來我會讓豆豆自己制定今天幹什麼,讓孩子有比較大的決定權,他才能有內部動機去做事。
其次,做計劃表的形式,我和豆豆之前試了手寫的計劃表,也買了計劃表磁板,可豆豆都不是很感興趣,導致常常擱淺。直到,發現了一款免費的 APP「 Kids ToDo List 」。
這是一款專門為小朋友們設計的圖片卡計劃表,由日本的教育機構開發,界面簡單實用,,處處體現對於小朋友成長的關懷。
讓小朋友可以像玩遊戲一樣慢慢喜歡上規劃時間,制定屬於自己的 To Do List。
對學齡前的孩子,更適合用圖片教孩子認識時間表。內置的卡通卡片有 100 種,基本覆蓋了日常的使用。擔心孩子不認字,每個圖片上還貼心的設置有語音。孩子不僅學習了安排時間,還學會了不少漢字。
截止目前,豆豆已經按照計劃表執行 1 個多月了,慢慢形陳規律,知道自己每天先後要做些什麼了。
豆豆已經完成的計劃
對於剛返園的小神獸,早晨時間緊迫,孩子經常不配合。就可以制定一個晨間任務卡,完成一項任務就讓孩子打鉤,都完成了就可以順利出家門了。
孩子每完成一個任務,可以獲得一顆亮閃閃的小星星,還能夠搜集可愛的海底生物!
豆豆收獲的獎勵,滿滿的成績感!
家長們的評分也是不錯的
工具 4:Habit 種一棵習慣樹
這個是升級挑戰,當豆豆使用「 Kids ToDo List 」自己制定計劃 1 個月多後,積極性和新鮮感沒有之前那麼高漲,如何激勵他繼續堅持,養成長期的習慣呢?
那天和孩子一起讀《酷炫 100 天》,當豆豆看到裡面的主人公完成 100 天大挑戰時說,「媽媽,我也想做一次 100 天挑戰!」
於是給我靈感,找到一個 APP——Habit 習慣樹。
把要養成的計劃輸入,完成一天去打卡,會從種子慢慢長成一棵小樹。
小結
如果說幫助孩子不拖拉這件事,是萬裡長征路。那麼,讓孩子認識時間,學習規劃管理時間就是第一步。
不過,這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不可能一天就學會,想想咱們成年人都時常做不好,更何況是孩子。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有必要盡力幫他們掌握時間管理的技能,因為這是惠及一生的重要能力。我們可以教孩子認識時間,鼓勵他們學著練習自我管理,一旦孩子建立起了對時間的掌控感,主動權交到孩子手裡,咱們就再也不用「催催催」啦!
今日話題
時間觀念的養成,告別磨蹭和拖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爸爸媽媽們,你們有什麼小妙招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哦!
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告別「拖拖拖」,收獲母慈子孝。
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告別「雞飛狗跳」,養育路上更輕松。
愛貝睿六一特惠專場開始啦!
直降、滿減、買贈,更有王牌商品秒殺低價!
今日 5 折秒殺《情緒星球》最後1天
48 種生活場景,從小培養孩子情商適合 2~8 歲僅限前 100 單,先到先得!
👇立即搶購,從小培養高情商寶寶